用于具有叠加转向装置的机动车辆的方向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8316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具有叠加转向装置的机动车辆的方向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方向盘。
背景技术
这样的方向盘包括方向盘盘缘和方向盘毂,该方向盘盘缘用于由驾驶员旋转促动所述方向盘,经过该方向盘毂可将方向盘与和方向盘分开的且可被旋转的转向轴连接,使得方向盘盘缘的旋转移动转化为转向轴的相应的旋转移动。方向盘盘缘和方向盘毂在此例如通过盘辐连接。此外,在方向盘上提供了叠加驱动器以用于促动叠加转向装置,通过所述叠加转向装置,由驾驶员促动方向盘盘缘造成的所述转向角度可与由叠加转向装置造成的叠加角度叠加,使得转向轴的各旋转移动(参考转向轴与方向盘连接的转向轴状态)由通过驾驶员促动方向盘盘缘造成的转向角度和通过促动叠加转向装置造成的叠加角度构成,其中后面的角度在叠加转向装置去激活的情况中不给出贡献。这样的方向盘从WO 2007/009420A1中熟知。在此,叠加驱动器包括两个驱动马达 (电动马达),每一个马达分别整合到方向盘的一个盘辐内,所述马达可每个分别通过一个蜗杆作用在输出驱动器侧上的叠加驱动器的具有蜗轮的形式的中心齿轮元件上。通过输出驱动器侧上的此齿轮元件,叠加驱动器又与机动车辆的指定的转向轴连接,其方式使得由叠加驱动器的驱动马达造成的转矩可传送到转向轴内以使所述轴在除由驾驶员促动方向盘盘缘造成的转向角度之外的特定的叠加角度上旋转。用于带有驱动马达和属于所述驱动马达的传动装置的叠加转向装置的叠加驱动器的另外的变体从DE 101 60 313A1中熟知,其中此叠加驱动器在方向盘外侧位于输入侧上的与方向盘连接的转向轴部分和输出侧上与机动车量的转向齿轮连接的转向轴部分之间。为此原因,用于容纳叠加转向装置的、围绕转向轴的转向柱的区域内需要另外的安装空间,这要求了转向柱的相应的构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开发一种带有叠加转向装置的用于车辆的方向盘,所述叠加转向装置不要求转向柱内的任何另外的安装空间,且能够在去激活时可靠地止动。根据本发明,此问题通过开发带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向盘解决。据此,在方向盘上提供与用于造成叠加角度的叠加转向装置的部件分开的机械止动装置,通过所述装置可通过机械动作将叠加驱动器止动。根据权利要求,止动装置是一种与叠加驱动器的用于造成传递角度的部件分开的装置;即这样的止动装置不能包括叠加驱动器的自锁构造。相反地,该止动装置可与叠加驱动器是自锁驱动器或是非自锁驱动器无关地应用。止动装置在此可被激活(例如,电激活,即通过电磁体、驱动马达或继电器激活, 或起动激活),使得当止动装置激活时,止动装置在叠加驱动器上的机械动作被初始化,且因此将所述驱动器止动。止动装置在此情况中的激活因此(特别地作为直接结果)导致了叠加驱动器的止动。止动装置可专门设计为保证在止动叠加驱动器时的最佳保持作用。另一方面,叠加驱动器可相对于其实际驱动器功能,特别地也关于其效率被优化。叠加驱动器可包括促动器,例如具有驱动马达形式的促动器,和属于促动器的叠加传动装置,通过所述叠加传动装置将由促动器造成的驱动转矩转化为指定转向轴的限定的转向角度。为进行叠加驱动器的机械的特别是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锁定、止动或锁定, 止动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保持元件,所述保持元件在保持位置可与叠加驱动器的部件形成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锁定接合,以阻止所述部件且因此止动或锁定叠加驱动器。例如, 保持元件为此目的可在释放位置和保持位置之间前后移动,在所述释放位置中所述元件不止动或锁定叠加驱动器。保持元件可具有固定装置,例如具有至少一个阻塞元件的形式或具有形状配合锁定装置的形式,以用于(阻塞或形状配合地锁定)固定或阻止叠加驱动器的部件。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可基本上作用在叠加驱动器的部件中的任一个上以防止叠加驱动器的输入侧和输出侧之间的相对移动,且因此止动或锁定输出侧。在叠加驱动器的锁定状态下,转向角度(即转向轴的旋转移动)可仅通过由驾驶员促动方向盘盘缘来传送的转矩造成。特别地,保持元件可作用在叠加驱动器的促动器的驱动轴(马达轴)上,所述保持元件有利地在此轴的自由端上,所述轴为此以止动部突出到促动器的外壳(马达外壳) 之外。驱动轴的止动部优选地从那个轴部分(经过轴部分,该驱动轴作用在从属的叠加传动装置上)转开。然而,替代地,保持元件例如也可作用在与驱动轴连接的元件上,例如驱动蜗杆,所述驱动蜗杆形成叠加传动装置的一部分。为将保持元件在释放位置和保持位置之间前后运动(且因此将止动装置去激活和激活),例如电磁体和/或弹簧装置可作为移动造成装置提供,特别地也作为两个这样的元件的组合。以此方式,当电磁体激活(加电)时,可在保持元件上施加磁性力,所述保持元件为此目的由磁性材料制成或装配有磁性部件,所述力在弹簧装置的限制下将保持元件保持在所述位置,即释放位置或保持位置中的一个位置中。当电磁体不加电时,保持元件则可在弹簧元件的作用下分别转到两个位置中的另一个位置。特别地可建议在电磁体激活(加电)从而抵抗弹簧装置的状态中,保持元件可保持在释放位置,且可在电磁体去激活(非加电)从而释放弹簧装置时转到保持位置。另外,可提供具有驱动马达(特别地直线马达)形式或继电器形式的促动器,以用于将保持元件在释放位置和保持位置之间移动,所述促动器将保持元件交替地转到其释放位置或其保持位置。优选地,在此当止动装置的促动器加电时,保持元件定位在其释放位置;不单这样,在该实施例中,有利地,当促动器不加电时,保持元件定位在其保持位置。当保持元件定位在其释放位置时,所述保持元件应布置为使其不作用在叠加驱动器上,特别地不影响叠加驱动器的输入侧和输出侧之间的转矩传递。以此方式,在其保持位置与叠加转向装置的促动器的驱动轴接合的保持元件在其释放位置中有利地从驱动轴分开,使得驱动轴的旋转移动不受影响。为从叠加驱动器的运转运行改变到其止动或锁定状态,在止动装置激活前或激活时,用于叠加驱动器的促动器的供电(加电)可中断和/或促动器(至少促动器的两个极) 可电短路。在后者情况中,促动器或叠加驱动器由短路制动器减速,且通过止动装置另外机械地止动。在此,指定给保持元件的移动生成装置的保持元件或部件当激活止动装置时可用于切断流向促动器的电流和/或将所述促动器短路。为此目的,保持元件可作用在促动器的电触点上和/或自身具有电触点,这有助于如下事实当移动保持元件以将所述元件从其释放位置转到其保持位置时,流向促动器的电流被中断和/或促动器被短路。特别地,可因此通过中断供电或电流而存在止动装置和用于将促动器去激活的装置之间的强制联接。具体而言,保持元件或属于移动生成装置的其他部件可用于在保持元件的释放位置中建立促动器和机动车量的指定电源/电子控制系统之间的电接触,且当保持元件转到释放位置时中断所述电接触且此外形成短路。另一方面,用于将叠加驱动器或所属促动器去激活的装置(中断机构)也可与止动装置无关地起作用。叠加驱动器的去激活或特别地促动器的去激活在此情况中例如可通过控制单元进行,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将叠加驱动器/促动器提供以电流和/或控制信号。保持元件自身可设计为可枢转的和/或可滑动的,使得所述保持元件可在释放位置和保持位置之间枢转或移动。根据一个实施例,保持元件可包括双臂(成角度)杆,其一个杆臂指定给移动生成装置,以将保持元件在释放位置和保持位置之间前后移动,且其第二个杆臂提供为用于当保持元件定位在保持位置时阻止与叠加驱动器的部件的接合。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保持元件可以是锁定螺栓,所述锁定螺栓可通过合适的促动装置例如通过止动装置的促动器与从属元件形成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地锁定接合,例如与提供在叠加驱动器的部件上的锁定板锁定接合,以锁定所述驱动器。根据本发明的扩展,例如作为叠加传动装置和/或指定给叠加驱动器的控制单元的叠加驱动器的至少部分位于方向盘毂后方。这意味着当方向盘合适地安装到机动车辆内且从促动方向盘的车辆操作者(驾驶员)的座椅正向观察时,前述组件被方向盘毂覆盖。此外,可有利地建议使得叠加驱动器的促动器连同其驱动轴(马达轴)或以此限定的驱动轴一起在空间上被调整,使得所述促动器相对于转向轴角向地倾斜地延伸(以小于90度的角度),特别地该倾斜对应于方向盘盘辐相对于转向轴的倾斜。在此,促动器能够以视觉上美观的方式与方向盘盘辐整合为安装单元。根据权利要求32,用于叠加转向装置的叠加驱动器的短路制动器和机械止动装置的组合也可以有利地在方向盘外侧在转向系统内使用,例如在方向盘和从属的转向轴之间或在转向轴的两个轴部分之间。


本发明的另外的细节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基于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中变得显见。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用于机动车辆的方向盘的叠加转向装置的促动器的侧视图,所述促动器带有用于止动该促动器的止动装置;
图2A示出了图1的促动器的部分的第一透视图,其中止动装置被去激活使得促动器可驱动叠加转向装置;图2B示出了根据图2A的布局的第二透视图;图2C示出了根据图2A的布局的第三透视图;图3A示出了图1的促动器的部分的第一透视图,其中止动装置处于激活状态使得促动器被止动;图;3B示出了根据图3A的第二透视图;图3C示出了根据图3A的第三透视图;图4示出了用于带有叠加转向装置的机动车辆的方向盘,所述方向盘包括促动器以及属于促动器的叠加传动装置和指定给促动器的止动装置,每个装置分别位于方向盘上;图5示出了图1至图4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图示借助于方向盘的截面视图进行。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叠加转向装置的促动器1的侧视图,在此情况中所述促动器1设计为驱动马达(电动马达),以驱动附属于促动器1的叠加传动装置,通过所述叠加传动装置,可将由促动方向盘造成的转向角度与另外的角度(叠加角度)相叠加。促动器1包括外壳10 (马达外壳),驱动轴12 (促动器或马达轴)从所述外壳10 以熟悉的方式突出,所述轴在促动器1运行期间旋转且与所属的叠加传动装置相互作用, 以将由促动器1造成的驱动转矩传递到叠加传动装置。在此,驱动轴12不仅以通常的方式轴向地使其自由端上的轴部分从促动器1的 (管形)外壳10突出,以允许所述自由端部分与所属的叠加传动装置传递转矩地联接,而且驱动轴12在其顶部上也以其另一个自由的第二端部1 在所述外壳10的轴向前侧IOa上从外壳10突出。驱动轴12的此第二端部1 将在后文中称为驱动轴12的止动部12a,因为如将在后文中详述的,促动器1可通过止动装置在驱动轴12的此止动部1 上的机械作用而止动或锁定。在典型实施例中,止动装置2、3、4具有保持元件2,其形式为带有两个杆臂21、22 的止动杆,所述杆臂21、22相互成角度(直角)且通过连接部分23相互连接;另外的的电磁体3,其带有电连接器35 ;和弹簧装置4,其作为用于促动保持元件2的移动生成装置。保持元件2在此可枢转地围绕转动轴17安装,所述转动轴17通过保持固定件16 接附到促动器1的外壳10上。电磁体3和弹簧装置4类似地布置在外壳10上,即位于包围了外壳10的保持环15上的电磁体3和外壳壁的一部分上的弹簧装置4,使得电磁体3和弹簧装置4容纳在保持元件2的第一杆臂21和外壳10之间。止动装置2、3、4的结构及其功能将随后更详细地借助于图1与图2A至图2C和图 3A至图3C的组合考虑进行解释,其中图2A至图2C示出了未止动的促动器1,且图3A至图 3C示出了通过止动装置2、3、4止动的促动器1。根据图1与图2A至图2C的组合的考虑,保持元件2的设计为止动杆的第一杆臂用作促动部21,通过所述促动部21可初始化保持元件2围绕其转动轴17的枢转移动,即通过所述促动部21与电磁体3和弹簧装置4的相互作用进行。在图2A至图2C中示出的促动器1的状态中,电磁体3是激活的即加电的,使其可将磁性保持力M施加在保持元件2的促动部21上,所述力倾向于导致保持元件2的促动部 21抵抗电磁体3,如特别地在图2A中可见。为此目的,保持元件2的促动部21至少在一些区域内由磁性材料制成。电磁体3和保持元件2的促动部21设计在7中使得当电磁体3加电时,作用在促动部21上的磁性保持力或与之相联系的保持力矩(相对于保持元件2的转动轴17)大于通过位于促动器1的外壳10和保持元件2的促动部21之间的弹簧装置4施加的返回力或返回力矩,从而抵抗电磁体3。弹簧装置4在此在典型的实施例中设计为压力弹簧且在其预压力的作用下所述弹簧装置4趋向于将保持元件2的促动部21从电磁体3移开。其结果是,在电磁体3被加电的情况下,作用在保持元件2的促动部21上的磁性保持力M因此足够大以使得保持元件2以其促动部21压靠所述电磁体3。这对应于保持元件2围绕指定转动轴17的枢转方向S,使得与驱动轴12的止动部1 相互作用的保持部22沿方向A从所述止动部1 分离。即,保持元件2的保持部22在此状态中不作用在驱动轴12的止动部1 上,使得所述轴12可自由旋转。特别地借助于图2B显见,为使促动器1加电提供了两个电连接器51、52,所述电连接器51、52位于保持元件2的区域内,在典型的实施例中,具体地位于保持元件2的保持部22的区域内,且因此位于外壳10的前侧IOa上,在其前方保持元件2的保持部22延伸 (所述保持部22具有封闭了驱动轴12的止动部12a的环绕部分22,使得固定元件25位于止动部1 上)。第二电连接器52与促动器1直接电接触,而第一电连接器51通过连接导体元件 53与促动器1电连接。为此目的,第一电连接器51的(成角度的)连接器部分51a位于保持元件2上即保持元件2的保持部22上,且此外,当处于图2A至图2C所示状态(电磁体3被加电)中的保持元件2以及其保持部22被调整使得保持部22不与驱动轴12的止动部1 接合时,通过所述连接器部分51a与连接导体元件53的接触部分53a电连接。在此,可实现沿电源线E的电流以用于为促动器1供电,如在图2B中示意性地描绘。此外,指定给第一电连接器51的连接导体元件53和第二电连接器52每个分别具有短路部分52b和53b,它们与保持元件侧上的保持元件2的面向马达外壳10或其前侧IOa 的导电表面22b对置;即在图2A至图2C中示出的状态中,通过间隔使得不存在所述短路部分52b、5!3b和与之对置的保持元件2的或保持部22的导电表面22b之间的接触。基于在图2A至图2C中示出的止动装置2、3、4的状态,使用激活(加电)的电磁体3和相应地去激活的止动装置2、3、4,用于促动机动车辆的方向盘的叠加转向装置的促动器1可运行如下根据电机原理,从机动车辆的电系统或机动车辆侧部上的电源通过电连接器51、 52输送到促动器1的电力(电流)导致促动器1的驱动轴12的旋转,使得以此可将转矩传递到属于促动器1的叠加传动装置。替代地,驱动轴12自身可作为叠加传动装置的部分。 驱动轴12的与止动部1 对置的端部例如提供以齿,此齿最好地构造为蜗杆轴。驱动轴12 的旋转移动在此不受止动装置2、3、4的影响,这是因为保持元件2,特别是其保持部22从驱动轴12的止动部1 分离。
在此,与所图示的典型实施例不同,也建议修改保持元件2、电磁体3和弹簧装置4 的相互作用,使得在电磁体3不加电时呈现在图2A至图2C中示出的状态。在此情况中,例如将具有拉伸弹簧形式的弹簧装置4设计且布置为使得它们趋向于将保持元件2保持在其中所述保持元件2不作用在驱动轴12的止动部1 上的状态中。电磁体3又将必须与保持元件2或其促动部21相互作用,使得当加电时电磁体3将保持元件2转到其中所述保持元件2止动促动器1的状态中。然而,目前,根据所图示的典型实施例,将进一步假设当电磁体3加电时,止动装置2、3、4处于去激活状态。现在为停止且止动促动器1,根据本典型实施例,仅要求中断向电磁体3的电流 (或在以上所述的对典型实施例的修改中建立向电磁体3的电流)。在此,在图示的典型实施例中电磁体3不再在保持元件2或其促动部21上施加磁性保持力,使得保持元件2在位于促动器1的外壳10和保持元件2特别是其促动部21之间的弹簧装置4的影响下从电磁体3沿通过弹簧力F或弹簧力矩所确定的方向升起,如在图3A中所图示。在此,由弹簧装置4施加的弹簧力F或与之相关的弹簧力矩导致保持元件2的移动(枢转移动S,)(与先前通过磁性保持力M所确定的枢转方向S相反),通过所述移动使保持元件2的保持部22 沿返回方向R靠着驱动轴12的止动部12a,以建立接合,见图3A。这对应于保持元件2从其中促动器1不被止动的释放位置(图2A至图2C)到其中促动器1通过保持元件2被止动的保持位置(图3A至图3C)的过渡。但是,见图:3B,甚至在(完全)建立机械接合之前,作为以上所述的保持元件2的 (枢转)移动的结果,也首先中断促动器1的供电,这是因为位于保持元件2特别是其保持部22上的第一电动电连接器51脱离与建立连接器51和促动器1之间的电接触的指定连接导体元件53的接触,使得第一电连接器51和促动器1之间的电连接中断,如借助于图;3B 可见。具体而言,通过以上所述的保持元件2的(枢转)移动,第一电连接器51的连接器部分51a从连接导体元件53的指定的连接部分53A升起。因此,在电磁体3的供电中断且保持元件2的(枢转)移动S’终止之后,立即中断促动器1的供电。此外,当移动或特别地枢转保持元件2时,在电磁体3的供电中断且与所述电磁体 3连接的保持元件2的保持部22的返回移动R之后,保持元件2的导电表面22b与第二电连接器52和连接导体元件53 (指定给第一连接器51)的短路部分52b、53b电接触,使得马达的两个极沿示意性地描绘的短路线K被短路,如类似地可借助于图:3B可见。(为此目的, 保持元件2可由导电材料制成或在前述表面22b上设置有电涂层或另外的导电面)。作为结果,促动器1的短路制动器被激活,这以类似的方式使驱动轴12的旋转减速,参考 EP 1 382 792A1。因此,保持元件2的离开图加至图2c (其中止动装置去激活)中所示的释放位置进入其保持位置的(枢转)移动S’(作为电磁体3的供电中断的结果)由此不仅导致促动器1的供电中断,而且导致促动器1或特别地其驱动轴12的短路制动。如特别地在图3A和图3C中示出,保持元件2的(枢转)移动S’进一步导致保持元件2或其保持部22通过返回移动R进入与驱动轴12的止动部12a的(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锁定的)接合,这是因为包围了驱动轴12的止动部12a的保持部22的(基本上U 形的)环绕部分2 与提供在所述保持部22上的固定元件25 —起夹紧地(因此基本上力配合/摩擦锁定地)作用在止动部1 上。固定元件25在此弧形地(在此典型实施例中通过稍小于180度的角度)包围了驱动轴12的止动部12a,使得固定元件25在驱动轴12 的止动部1 上的阻塞效果通过弧长实现。与力配合或摩擦锁定部件相比,形状锁定的锁定部件(考虑到固定元件25的弧形构造)仅起到相当次要的作用。对于保持元件2或保持部22与驱动轴12的止动部12a的形状锁定接合,止动部1 例如可提供有凹陷,保持部的侧部上的突出可接合所述凹陷。总而言之,通过止动装置2、3、4,特别是止动装置的保持元件2或保持部22与促动器1的止动部12a的机械接合,使得促动器1或其驱动轴12 (在静止位置)能够可靠地被止动。此机械止动维持足够长时间,直至电磁体3被再次加电,使得保持元件2在相应的磁性保持力M的作用下再次移动到图2A至图2C中示出的开始位置(释放位置),其中止动装置2、3、4被去激活。如上文已解释,保持元件2到其中止动装置2、3、4被去激活的释放位置的返回在此基本上也可通过与电磁体加电不同的另外的方式初始化。当保持元件2返回到释放位置时,促动器1的电连接器51、52(极)上的短路也被消除,且第一电导体51和所属的连接导体元件53之间的电连接再次建立,这是促动器1 (重新)电运行的前提条件。当保持元件2-通过其保持部22和其处的固定元件25-当进行从图2A至图2C中示出的其中止动装置2、3、4被去激活的释放位置进入其保持位置中的移出(枢转)S’时, 不立即落入仍全速旋转地移动(旋转)的(驱动轴12的)止动部12a,而是替代地在促动器1上采取使所述止动部1 立即减速的短路制动时,在保持元件2与所述止动部12a的接合期间作用了相应地更小的力或力矩。这又使得相应地实现了保持元件2且特别地其固定元件25的更少的成本和材料需求。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装置的叠加驱动器的促动器1的短路制动和促动器1的机械固定的组合也可与促动器1的布局无关地与机动车辆的方向盘中的叠加驱动器和止动装置的从属部件一起实现。即,短路制动器和机械止动装置的组合可甚至当叠加驱动器例如位于方向盘和从属于方向盘的转向轴之间时有利地被使用,然而在此提供为与方向盘分离的结构部件,或在转向轴的两个轴部分之间的结构部件。此外,止动装置2、3、4作用在其上的、用于机械止动或锁定叠加驱动器的止动部 12a不强制地必须是促动器1的部件,且它更不强制地必须是促动器1的驱动轴12的部分。 而是,这样的止动装置2、3、4也可作用在属于促动器1或驱动轴12的齿轮元件的止动部上而作为叠加驱动器的部件。随后,将借助于图4示例地示出如何将在图1至图3C中示出的类型的促动器1与属于促动器1的传动元件以及驱动器的止动装置2、3、4 一起作为叠加驱动器的部件安装在机动车辆的方向盘内。在图4中示出了机动车辆的方向盘6,所述方向盘6具有设计为方向盘毂60的基部区域以及通过盘辐61与之连接的方向盘盘缘62。方向盘盘缘62用于通过驾驶员旋转促动方向盘6,这是因为所述驾驶员在方向盘盘缘62上把握方向盘6并绕转向轴线L旋转方向盘6。方向盘6的设计为方向盘毂60的基部区域用于将方向盘6连接到转向轴7 (安装在机动车辆内,例如在转向柱70内),所述转向轴7为此目的装配有连接销75。以此方式, 方向盘6的每个旋转移动被转化为转向轴7在特定转向角度上的旋转移动。方向盘6到转向轴7的具体连接将结合叠加传动装置100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指出。现在,转向轴7的旋转移动可不仅通过在方向盘盘缘62上(手动)促动方向盘6 实现,而且可通过由促动器1促动所谓的叠加转向装置实现,所述促动器1位于在图1至图 3C中图示的类型的方向盘6上。作为叠加驱动器1、100的部分,促动器1以及指定的止动装置2、3、4位于方向盘6 上,即特别地位于方向盘盘辐61上的其过渡到方向盘6的设计为方向盘毂60的基部的过渡区域内。在此情况中,具有驱动马达的形式的促动器1 (通过驱动轴1 驱动从属的叠加传动装置102、104,所述叠加传动装置102、104在典型的实施例中包括驱动蜗杆102和蜗轮 104,该驱动蜗杆102与促动器1的驱动轴12联接,即安装在所述驱动轴12上,所述蜗轮 104与所述驱动蜗杆102接合。所述蜗轮104旋转地安装在方向盘6的转向轴线L上。替代地,驱动蜗杆102可以是驱动轴12的单件式部件。为容纳叠加传动装置的齿轮元件102、104,提供了通过图4中虚线指示的齿轮箱外壳101,在典型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箱外壳101位于方向盘6的基部区域上,即位于方向盘毂60上。当操作促动器1时,与促动器1联接的蜗杆102旋转且又因此驱动了与转向轴7 联接的蜗轮104,使得通过促动器1的操作而初始化的蜗轮104的旋转初始化了转向轴7相对于方向盘6的在特定的叠加角度上的旋转移动。通过叠加驱动器1、100、即通过促动器1和从属的叠加传动装置10初始化的转向轴7在叠加角度上的旋转移动与通过在方向盘盘缘62上手动促动方向盘6而初始化的转向轴7在特定转向角度上的旋转移动无关。即,当同时一方面通过方向盘6的方向盘盘缘 62手动促动转向轴7且另一方面通过叠加驱动器1、100促动转向轴7时,导致转向轴7的在合成旋转角度上的旋转移动,该合成旋转角度由所述转向角度和与之叠加的叠加角度所构成。在WO 2007/009420A1中描述方向盘6与转向轴7的合适的连接,特别地通过属于转向轴7的销75和方向盘侧上的指定的套筒或衬套实现的连接,这允许方向盘6在转向轴7上的作用上一方面通过手动旋转方向盘6且另一方面通过方向盘侧上的叠加驱动器 1、100来实现。具体而言,方向盘侧上的套筒在此安放在转向轴侧上的销75上且二者通过例如螺钉72的紧固装置沿转向轴线L相互连接。关于方向盘6到转向轴7 (例如通过螺钉 72)的连接,将大体上完全参考此文献。现在,可特别地建议转向轴7的销75与输出驱动器侧上的叠加传动装置100的齿轮元件(蜗轮104)形成抗扭连接且通过合适的固定装置固定。输出驱动器侧上的具有蜗轮 104形式的齿轮元件以及具有与所述蜗轮104啮合的蜗杆102形式的另外的齿轮元件位于齿轮系外壳101内。因为齿轮箱外壳101与方向盘6在方向盘的基部区域(方向盘毂60) 内连接,所以当方向盘6围绕转向轴线L旋转时,特别地在通过在方向盘盘缘6上手动促动方向盘导致旋转时,转向轴7可(在其纵向轴线上)共同旋转。此外,叠加传动装置100当被促动器1促动时也可作用在转向轴7上以使该转向轴7旋转,这通过经由输出驱动器侧上的具有蜗轮104形式的齿轮元件作用在转向轴7上来实现。以上所述的方向盘6到转向轴7的连接特别地使得可实现转向轴7相对于方向盘6的相对运动,即相对转动。因此,当手动促动方向盘6时,作为结果产生的转向轴7的旋转角度不必与由方向盘6的(手动)旋转所造成的转向角度相符,而是替代地此转向角度可叠加以由促动器1的运行和因此而初始化的叠加传动装置100的促动所造成的叠加角度。 (除非叠加驱动器1、100不被激活,而是通过止动装置2、3、4止动;因而转向轴7的旋转可仅通过手动促动方向盘6进行)。因此方向盘6和转向轴7之间的连接使得可实现转向轴 7在作为结果的旋转角度上的旋转移动,由于叠加了由叠加驱动器1、100所造成的叠加角度,所述作为结果的旋转角度不必与对应于方向盘6和转向轴7相对于转向轴线L的相对彼此的相对转动的、由手动促动方向盘6所造成的转向角度相符。因为包括所属的止动装置2、3、4的叠加驱动器1、100目前完全整合到方向盘6 内,且方向盘6又可通过连接销75连接到共同的转向轴7 (与方向盘分开),所以叠加转向装置的提供不要求方向盘6之外的转向系统的任何特殊的构造调整。仅转向轴侧上的销75 和方向盘侧上的指定套筒需要相互调整。特别地不要求如叠加转向装置整合到转向轴内中的情况所需那样将转向轴7设计为多个部件。此外,在围绕转向轴7的转向柱上无需执行特殊安装措施,这与其中提供在转向轴上的叠加转向装置要求转向柱的允许整合叠加驱动器的构造的情况相反。图5示出了图1至图4的典型实施例的修改,即类似于图4,但以截面视图示出的方向盘的总体图示。在图5中图示的方向盘6在其基本结构上与图4中示出的方向盘相对应。该方向盘由方向盘骨架6a和覆层6b构成,所述覆层6b例如具有泡沫形式,且该方向盘限定了通过盘辐61相互连接的方向盘毂60和方向盘盘缘62。在方向盘的中心区域内-在从车辆驾驶员的角度观察时合适安装在机动车辆内方向盘毂60上方-布置了气囊模块M,所述气囊模块M以类似的方式包括用于保护车辆乘员,即在此情况中保护驾驶员的可膨胀气囊G、用于给气囊G充气的气体生成装置(充气器 I)以及模块覆盖件A。方向盘6用于促动转向轴7,所述转向轴7在(固定到车身的)转向柱70内延伸。 方向盘6与转向轴7在叠加驱动器1、100插入时的联接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解释,特别地关于与图1至图4的典型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解释。首先,应提及的是为在方向盘侧上提供电气和/或电子模块且使之因此可随方向盘6 —起旋转,提供了接触单元K,所述接触单元K作为车身侧上的组件包括位于转向柱 70上的定子S ;作为方向盘侧上的组件的转子R,所述转子R可与方向盘一起旋转,以及作为这两个组件之间的电连接件的具有所谓的螺旋弹簧W形式的柔性导体元件。类似的带有定子和转子的接触单元在DE 197 27 856A1中示出,关于接触单元的可能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细节将参考该DE 197 27 856A1。此外,角度传感器(检测器D)提供为可记录方向盘 6或转向轴7的相对于固定到车身的部件的相对移动。气囊模块M和接触单元K能够以相应的方式也提供在图4的方向盘上;仅为图4 中的透视图清晰起见,它们不在图4中图示。如在图1至图4的典型实施例的情况中,重叠驱动器1、100也指定给图5的方向盘6,使得指定给方向盘6的转向轴7能够以通常的方式通过促动方向盘盘缘6促动,且也能够(补充地)通过叠加驱动器1、100促动,即每一个分别通过使得轴向轴7在转向轴线L上旋转移动被促动。叠加驱动器100包括促动器1,例如具有电动马达形式的促动器,以及利用驱动蜗杆102和蜗轮104由促动器驱动的叠加传动装置100,该驱动蜗杆102可通过促动器1旋转,即例如(抗扭地)位于促动器1的驱动轴上,以及该蜗轮104与驱动蜗杆102 啮合。叠加传动装置100在此可位于齿轮箱外壳101内。关于叠加驱动器1、100在方向盘6上的位置,与图4的实施例相比存在如下两个重要的不同首先,叠加驱动器1、100的促动器1根据图5被布置(在方向盘盘辐61的区域内),使得所述促动器1的驱动轴和驱动轴线(主轴线H)相对于方向盘6的转向轴7 (转向轴线L)倾斜地延伸,即大体上与方向盘盘辐61的倾斜相同;但不如在图4的典型实施例中提供的那样与转向轴7垂直地(成90度角度地)延伸。另外,叠加传动装置100的关键部分,即在图5的典型实施例中在此通过促动器1驱动的驱动蜗杆102和从属的蜗轮104-从车辆操作者的角度观察时-位于方向盘毂60的后方,而在图4的典型实施例中叠加传动装置100的相应的部件102、104提供在方向盘毂60的前方。套筒状突出106接附到叠加传动装置100的蜗轮104,即在此典型实施例中具体地接附在蜗轮104的(面向转向轴7的)内侧上(所述侧又背离与驱动蜗杆102相互作用的外侧)。突出106沿转向轴7以套筒状延伸,且通过例如具有滚动轴承形式的合适的轴承 66、67,在此情况中构造为滚针轴承的径向轴承66和轴向轴承67而旋转安装在方向盘毂60 的轴承销65上。轴承销65在此设计且调整为使得蜗轮104(通过突出106和轴承66、67) 围绕转向轴线L旋转地布置。轴承销65在此可特别地模制到方向盘毂60中。套筒状突出106又可一方面作为单件形成在蜗轮104上,或形成分开的部分,所述分开的部分以合适的方式例如通过焊接、收缩或模制与蜗轮104连接。突出106进一步通过合适的紧固装置72,在此情况中通过具有(中心)螺钉形式的紧固装置72抗扭地固定地固定在转向轴7上。作为结果,蜗轮104因此通过套筒形突出 106(抗扭地)固定在转向轴7上。套筒形突出106为此目的可在转向轴7的区域内另外地具有内齿,所述内齿与转向轴7的指定外齿相互作用。因为一方面蜗轮104(例如通过促动器1和齿轮箱外壳101)布置在方向盘6上,所以方向盘6 —起与转向轴7的连接同时也通过蜗轮104及其套筒形突出106进行。这样的连接例如在DE 102005034636A1中示出。叠加传动装置100,特别是驱动蜗杆102和蜗轮104容纳在图5中通过虚线指示的齿轮箱外壳101内,其可通过例如具有螺钉形式的合适的紧固装置IOla固定在方向盘6 上,特别地固定在方向盘毂60上。此外,在齿轮箱外壳101上,可提供例如具有轴向轴承 (滚针轴承63)形式的至少一个另外的轴承区域,以用于(通过套筒形突出106)安装蜗轮 104。齿轮箱外壳101向方向盘毂60打开,使得方向盘毂60(以及轴承销6 形成齿轮箱外壳101的外壳覆盖件。齿轮箱外壳101的面向促动器1的部分在此用于将促动器1紧固在齿轮箱外壳 101上,使得作为其结果使所述外壳101不仅用于安装叠加传动装置100,而且另外地也用于支承促动器。替代地,促动器1也可直接固定在方向盘6上或方向盘骨架6a上。止动装置8又指定给叠加驱动器1、100,所述装置在图5的典型实施例中具有作为促动装置的、其自己的促动器/驱动器80 (例如,具有直线马达、继电器或气动驱动器的形式)、作为保持元件的由所述促动器/驱动器80驱动的锁定螺栓82,和与驱动蜗杆102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蜗杆102 —起旋转)的锁定板84。锁定板84例如包括(在其外缘的区域内)凹陷,所述凹陷在典型实施例中应沿锁定板84的周向扩展,且锁定螺栓82可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地锁定地接合所述凹陷,以防止锁定板84的旋转(且以此防止驱动蜗轮102 的旋转),所述锁定板84的(末端)部分用作固定装置82a。通过促动促动器80(例如通过中断直线马达/继电器内的电流),锁定螺栓82可与锁定板84接合,用于将叠加驱动器 1、100的驱动蜗杆102固定以止动叠加驱动器1、100。这例如可通过锁定销82的通过促动器80初始化的纵向移动进行,其中所述螺栓82可进入与锁定板84或其凹陷之一的接合。 图5在此示出了止动装置8的止动状态(锁定状态),在此状态中锁定螺栓82形状配合/ 力配合地锁定地作用在锁定板84上。在此情况中通过发泡外壳68或覆盖件69覆盖的方向盘上,控制单元9 (EOT)此外布置为带有用于控制促动器/驱动器1、8的电子组件和另外的与方向盘6 (抗扭)连接的电气/电子模块。在车辆侧上,电流和电气信号到控制单元9的输送通过接触单元K进行, 所述接触单元K将方向盘6与机动车辆的车载电气系统和中央电子系统电连接。在图5的在典型实施例中,控制单元9定位在方向盘毂60的后方,因此背离适时地促动方向盘6的车辆操作者。为连接到接触单元K,特别地为连接到接触单元K的可与方向盘6 —起旋转的转子 R,将例如具有插头形式的相应的电连接链接件95提供在控制单元9上。从控制单元9出发,电流以及电信号可传送到方向盘6的单独的电部件,其中在此情况中仅作为例子图示了电连接件91、92,其带有两个促动器1、80,换言之叠加驱动器1、100的促动器1以及带有止动装置8的促动器80。使用图5的方向盘6,可通过在转向轴7上起作用而初始化转向移动,如下所述一方面,方向盘6可通过手动作用在方向盘盘缘62上而以通常的方式围绕转向轴线L旋转,其中此旋转移动通过叠加驱动器1、100 (所述叠加驱动器构造为是自锁的),即通过在输入侧上的叠加驱动器1、100的齿轮箱外壳101且通过在输出侧上的叠加驱动器1、 100的套筒形突出106,传递到转向轴7上,使得方向盘6的旋转移动导致转向轴7的相应的旋转。另一方面,转向轴7在转向轴线L上的旋转移动也可完全独立于方向盘6的经由方向盘盘缘62的促动而通过叠加驱动器1、100初始化,这是因为通过将叠加驱动器1、100 的促动器1被激活,且通过位于促动器1的驱动轴上的驱动蜗杆102,使所述促动器作用在蜗轮104上,所述蜗轮104又与转向轴7通过套筒状突出106连接,使得通过促动器1的操作初始化的蜗轮104的围绕转向轴线L的旋转移动造成转向轴7的相应的旋转移动。叠加驱动器1、100的促动器1的激活和去激活通过控制单元9且通过控制单元9 和促动器1之间的(直接)电连接件91进行。与图1至图4的典型实施例相反,在一方面用于中断供电(以及用于造成短路)以将叠加驱动器1、100的促动器1去激活的装置和另一方面用于止动叠加驱动器1、100的装置之间不提供(机械或磁性)强制联接。而是, 将两个功能通过控制(分开的)促动器1、80分开地实现。用于(通过中断供电/造成短路)使得促动器1的去激活的装置在此情况中在根据电路理论设计且构造为例如作为至少一个半导体闸流管的控制单元9的部件。一方面叠加传动装置1、100的控制且另一方面止动装置8的控制优选地(通过控制单元9)进行以使得为停止转向轴7的由叠加传动装置1、100造成的旋转移动,首先在对促动器1进行止动前将促动器1 (通过切断电流/通过连接件91造成短路)去激活,这是因为止动装置8 (经由指定的连接件9 通过控制单元9(例如,另外地通过切断电流)被激活,且由止动装置8的促动器80可促动的锁定螺栓82和从属的锁定板84锁定地作用在叠加驱动器1、100的驱动蜗杆102上。因为叠加驱动器1、100的促动器1已被电减速,即通过中断电流(且如需要补充地通过短路,如上面根据图1至图4所述),所以当止动装置 8被激活以作用在叠加驱动器1、100上时,特别地作用在其驱动蜗杆102上时,止动装置8 的机械载荷相应地降低。止动装置8的这些部件80、82、84可相应地具有更小的尺寸,这在方向盘6内受限的自由安装空间的情况下是有利的。
权利要求
1.用于机动车辆的方向盘,具有-用于旋转促动所述方向盘(6)的方向盘盘缘(62),-方向盘毂(60),该方向盘毂(60)用于将所述方向盘(6)连接到机动车辆的转向轴 (7),所述转向轴(7)与所述方向盘(6)分开,和-用于促动叠加转向装置的叠加驱动器(1、100),通过所述叠加转向装置,能够使通过促动所述方向盘盘缘(6 造成的转向角度与能够通过所述叠加转向装置造成的叠加角度相叠加,使得连接到所述方向盘(6)的转向轴(7)的各旋转运动由能够通过促动所述方向盘盘缘(6 造成的转向角度和能够通过促动所述叠加转向装置造成的叠加角度构成,其特征在于止动装置0、3、4;8)与用于造成叠加角度的所述叠加转向装置的部件(1、12、100、 102,104)分开地设置在所述方向盘(6)上,通过所述止动装置0、3、4 ;8),能够通过机械动作来止动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驱动器(1、 100)具有促动器(1)和附属于所述促动器(1)的叠加传动装置(100),以造成所述叠加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0、3、4;8)设计且设置为用于在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的部件(12;10幻上的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锁定效果,以通过机械动作来阻止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0、3、4;8)包括至少一个保持元件(2、82),所述保持元件0、8幻在保持位置中具有在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的部件(12 ; 102)上的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锁定效果,以止动所述驱动器(1、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设有移动生成装置(3、4;80),通过所述移动生成装置(3、4 ;80),所述保持元件0、8幻能够在保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前后移动, 在所述释放位置中,所述保持元件释放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以造成叠加角度。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用于止动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的所述止动装置0、3、4;8)能够与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的转矩传递部件 (12、102)的止动部(12a,84)形成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2和7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的转矩传递部件(12)由所述促动器(1)的驱动轴(12)或与其连接的元件(102)构成。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设有中断机构0、51、 53 ;9),通过所述中断机构0、51、53;9),在激活所述止动装置0、3、4 ;8)以使得所述止动装置0、3、4 ;8)止动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之前或之时,中断用于所述叠加驱动器(1、 100)的电力供给、特别是电流供给。
9.根据权利要求5和8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保持元件( 从其释放位置转移到所述保持位置,来中断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的电力供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断机构(9)具有电气或电子开关装置,用于中断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的电力供给。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设置短路制动器(22b、 52b、53b),通过所述短路制动器0沘、5沘、5北),在激活所述止动装置0、3、4 ;8)以使得所述止动装置0、3、4 ;8)止动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之前或之时,通过造成短路来使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的电驱动的促动器(1)减速。
12.根据权利要求5和11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保持元件( 从其释放位置转移到所述保持位置,来造成所述短路。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移动生成装置(3、4)包括电磁体C3)和/或弹簧装置G),通过所述移动生成装置(3、4),能够使所述止动装置(2、 3、4)进入其激活状态和进入其去激活状态,在所述激活状态中,所述止动装置(2、3、4)止动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
14.根据权利要求5和13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电磁体(3)和弹簧装置(4)作为移动生成装置被指定给所述保持元件O),其中,由于所述电磁体C3)和所述弹簧装置(4) 的相互作用,所述保持元件O)能够在其释放位置和保持位置之间前后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2、3、4)通过弹簧装置(4)沿进入所述止动装置的激活状态的方向移动,在所述激活状态中,所述止动装置(2、3、4)止动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2、 3、4)能够通过使所述电磁体C3)加电而进入其去激活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5或回引权利要求5的权利要求6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止动装置0、3、4 ;8)的去激活状态中所述保持元件0、8幻定位在其释放位置中,而在所述止动装置0、3、4 ;8)的激活状态中所述保持元件0、8幻定位在其保持位置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移动生成装置(3、4; 80,82)包括促动器(3 ;80)和能够由所述促动器(3 ;80)促动的保持元件(2,82),通过所述移动生成装置(3、4;80、82),能够使所述止动装置0、3、4;8)进入其激活状态和进入其去激活状态,在所述激活状态中,所述止动装置0、3、4 ;8)止动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0、3、4;8)通过将所述促动器(3 ;80)加电而能够进入其去激活状态,在所述去激活状态中,所述促动器(3 ;80) 作用在所述保持元件O ;82)上,使得所述保持元件O ;82)处于其释放位置;并且,所述止动装置0、3、4;8)通过中断所述促动器(3;80)的电流供给而能够进入其激活状态,在所述激活状态中,所述保持元件O ;8 处于其保持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4或回引权利要求4的权利要求5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 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固定元件05、82a)设置在所述保持元件O ;8 上,以作用在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的部件(12、10幻上,以止动所述驱动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Q5、82a)设计且设置为用于具有在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的部件(12、10幻上的阻塞和/或形状锁定效果。
22.根据权利要求4或回引权利要求4的权利要求5至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0、8幻可滑动或可枢转地安装,以能够使所述元件0、8幻在释放位置和保持位置之间移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O)由双臂杆构成,所述双臂杆中的一个杆臂用作促动部(21),以用于促动所述保持元件O)以能够使所述元件在释放位置和保持位置之间移动,而所述双臂杆中的第二杆臂用作保持部02),以作用在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的部件(12a)上以止动所述驱动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 的两个臂布置为相互成一角度、特别地成一直角。
25.根据权利要求4或回引权利要求4的权利要求5至M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 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导电元件(51)设置在所述保持元件( 上,经由所述导电元件(51) 能够为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供应电流;并且,通过将所述保持元件( 转移到其保持位置中,来中断电力供给。
26.根据权利要求4或回引权利要求4的权利要求5至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 具有至少一个导电区域02b),经由所述导电区域Q2b),通过将所述保持元件( 转移到其保持位置中,能够在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的促动器(1) 中造成电力短路。
27.根据权利要求4或回引权利要求4的权利要求5至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 至少部分地由磁性材料制成。
28.根据权利要求4或回引权利要求4的权利要求5至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8 设计为锁定螺栓,所述锁定螺栓能够与锁定板(84)形成接合ο
29.根据权利要求2或回引权利要求2的权利要求3至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 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传动装置(100)位于所述方向盘毂(60)的后方。
3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方向盘(6)上用于控制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的控制单元(9)位于所述方向盘毂(60)的后方。
3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驱动器(1、 100)具有相对于所述转向轴(7)倾斜的驱动轴线(H)。
32.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系统,具有转向轴且具有用于促动叠加转向装置的叠加驱动器,通过所述叠加转向装置,由特别地经由方向盘手动促动所述转向系统所造成的转向角度能够与由所述叠加转向装置造成的叠加角度相叠加,使得所述转向轴的各旋转运动由能够由手动促动造成的转向角度和能够由所述叠加转向装置造成的叠加角度构成,其中与用于造成叠加角度的所述叠加转向装置的部件(1、12、100、102、104)分开地设置止动装置0、3、4、8),通过所述止动装置0、3、4、8),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能够通过机械动作而被止动,并且,还设置了短路制动器02b、52b、5;3b),通过所述短路制动器(22b、 52b、53b),在激活所述止动装置0、3、4)以使得所述止动装置(2、3、4)将所述叠加驱动器 (UlOO)止动之前或之时,通过造成短路,来使所述叠加驱动器(1、100)的电驱动的促动器 (1)减速。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转向系统,该转向系统带有权利要求2至31中的至少一项的特有的特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方向盘,具有用于旋转激活方向盘(6)的方向盘盘缘(62),具有用于将方向盘连接到机动车辆的与方向盘分离的转向轴的方向盘毂(60),且具有用于激活叠加转向装置的叠加驱动器(1、100),通过所述叠加转向装置,可使通过激活方向盘盘缘造成的转向角度与可通过叠加转向装置造成的叠加角度叠加,使得连接到方向盘的转向轴(7)的各旋转移动包括通过激活方向盘盘缘造成的转向角度和通过激活叠加转向装置造成的叠加角度。设有与用于造成叠加角度的叠加转向装置的部件(1、12)分开的止动装置(2、3、4),通过所述止动装置可通过机械作用止动叠加驱动器(1)。
文档编号B62D5/00GK102224056SQ201080003287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9日
发明者菲利普·韦丁, 迪特尔·马克福特 申请人: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