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608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与结合件,该固定件固定于自行车,该结合件组设于该固定件,该结合件与打气装置的打气筒与高压气瓶能够随车携带,该结合件脱离于该固定件时,该结合件与打气装置的打气筒与高压气瓶能够供使用者放置于任意处。
背景技术
自行车不论是作为代步工具或者休闲娱乐的工具都相当受欢迎,而对于骑乘较长的路程以及骑乘于野外时,随车携带打气筒对于骑乘者而言是必备的。近来某些自行车骑乘者使用具有高压气瓶的打气筒,此种凭借高压气瓶充气的打气筒,能够提供快速灌充气体的功效。参照图16至图18,为现有的打气筒与高压气瓶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打气筒9具有第一端901与第二端902,打气筒9包括筒身903、活塞杆904与风嘴头905,风嘴头905 设于打气筒9第一端901的一侧,活塞杆904能够相对筒身903唧动而提供充气效果。打气筒9第一端901的端部形成一个第一螺孔906,且第一螺孔906内设有戳破件907。打气筒9第二端902的端部形成一个第二螺孔908。当打气筒9第一端901的第一螺孔906螺设有高压气瓶时,戳破件907能够戳破高压气瓶,而让气体快速的经由风嘴头905进入待充气物,进一步满足使用者快速灌充气体的目的。再者,当高压气瓶灌充完成后,高压气瓶属于需要回收的废弃物而不允许任意丢弃,使用者可以将高压气瓶螺设于打气筒9第二端902的第二螺孔908,进一步收藏高压气瓶,或者使用者将高压气瓶另外装设于自行车的置物袋内。而使用完毕的打气筒的收藏方式有二,其一为,将打气筒直接放置于使用者的背包内或装设于自行车的置物袋内,放置于背包内时,限制了使用者必须使用背包,对于没有使用背包习惯的使用者而言,此举将不可行。而装设于自行车的置物袋内时,因为置物袋的体积小,倘若要同时放置打气筒与高压气瓶,会使得置物袋内没有其它的存放空间,而无法再容纳其它物品。其二为,在自行车车架上装设有固定座,将打气筒放置于固定座上,而高压气瓶能够直接螺设于打气筒9第二端902。这个方式解决了使用者不需刻意使用背包,且不会占用置物袋内的存放空间,然而,此种方式限制了使用者仅能携带单个高压气瓶,且高压气瓶必须承接于打气筒9,换言之,固定座仅能承接打气筒9,而高压气瓶螺设于打气筒9,因此无法螺设于打气筒的高压气瓶,则依然必须另外寻找存放空间,因此申请人认为亟有待加以改良。
背景技术
存在着打气筒与高压气瓶随车携带具有种种困难点而无法满足使用者的期待,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背景技术的缺失极力寻求解决的道。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失,而提供一种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缺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个固定件,其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区与一个第一组设区,该固定区能够固定于自行车;一个结合件,其包括一个第二组设区、一个第一结合区与一个第二结合区,该第二组设区与该第一组设区采用公母配合的方式组接在一起,该第二组设区与该第一组设区不需工具即能够拆卸与结合,该第一结合区能够结合打气装置的打气筒,该第一结合区包括一个第一翼部、一个第二翼部与一个开口部,该开口部位于该第一翼部与该第二翼部之间, 打气筒经由该开口部进入该第一结合区,该开口部提供该第一翼部与该第二翼部能够变形而向外扩张,该第二结合区以螺锁的方式结合打气装置的高压气瓶。该第一组设区包括一个挡部、一个颈部、一个破槽与一个定位块,该颈部位于该挡部与该定位部之间,该定位块位于该破槽内,该第二组设区包括一个容槽、一个颈缩槽与一个定位凹部,该容槽连通该颈缩槽,该定位凹部设于该颈缩槽,该第二组设区套接该第一组设区,该容槽容置该挡部,该颈缩槽容置该颈部,该定位块凭借该破槽而能够在该颈缩槽内形成变形,并使该第二组设区顺利滑移入该第一组设区,令该定位块定位于该定位凹部。该挡部一端形成一个滑入端,该滑入端包括一个第一斜面、一个第二斜面与一个第三斜面,该第一斜面位于该挡部远离该颈部的一面,该第一斜面令该滑入端比该挡部的其它部位具有较薄的厚度,该第二斜面与该第三斜面分别位于相反的两个表面,且该第二斜面与该第三斜面分别连接该第一斜面,该第二斜面与该第三斜面令该滑入端比该挡部的其它部位具有较窄的宽度,且该第二斜面与该第三斜面位于该挡部一端的端面的宽度等于该颈部的宽度。该破槽呈U字形,该破槽包括一个第一段、一个第二段与一个第三段,该第一段与该第三段平行,该第二段位于该第一段与该第三段之间,该第一段穿设于该颈部,该第三段远离该颈部,该定位块包括一个定位部与一个按压部,该定位部呈楔形,该定位部与该按压部相连,且该定位部位于该第一段与该第二段相接处,该按压部位于该第二段与该第三段相接处,该定位凹部呈楔形槽状,该定位块的定位部定位于该定位凹部,按压该按压部能够令该定位部脱离该定位凹部。该容槽的一端形成一个第一入口端,该第一入口端包括一个第四斜面与一个第五斜面,该第四斜面与该第五斜面位于相对的两个表面,该颈缩槽的一端形成一个第二入口端,该第二入口端包括一个第六斜面与一个第七斜面,该第六斜面与该第七斜面位于相对的两个表面。该第二组设区具有一个第一虚拟轴线,该第一虚拟轴线通过该容槽并沿着该容槽延伸,该第一结合区具有一个第二虚拟轴线,该第二虚拟轴线通过该第一结合区并沿着该第一结合区延伸,该第二结合区具有一个第三虚拟轴线,该第三虚拟轴线通过该第二结合区,该第三虚拟轴线并沿着该第二结合区延伸,该第一虚拟轴线、该第二虚拟轴线与该第三虚拟轴线呈平行。[0020]该结合件的第一结合区呈C字形,其能够结合打气筒,该第一结合区与该第二组设区位于该结合件相反的两端。该第一结合区更设有一个防脱件,该防脱件为束件,该第一翼部的端部突设一个第一勾部,该第一翼部设有一个第一槽,该第一槽邻近该第一勾部,该第二翼部的端部突设一个第二勾部,该第二翼部设有一个第二槽,该第二槽邻近该第二勾部,该防脱件呈环状, 该防脱件的外周缘突设一个握持部,该防脱件勾设于该第一勾部与该第二勾部,且该防脱件能够伸入该第一槽与该第二槽,该防脱件令该结合件的第一结合区圈围形成两个封闭部位进一步防止打气筒脱离该结合件,该防脱件的握持部供使用者握持。该结合件的第二结合区由该第一结合区延伸而出,该第一结合区与该第二结合区为一体成型,该第二组设区、该第一结合区与该第二结合区排列呈L形;该第二结合区包括一个第一螺纹部与一个第二螺纹部,该第一螺纹部与该第二螺纹部相通。该第一结合区与该第二结合区为两件式,该第一结合区包括一个卡槽,该卡槽邻近该第二翼部,该第二结合区包括一个第一螺纹部与一个第二螺纹部,该第一螺纹部与该第二螺纹部相通,该第二结合区包括一个快卡部,该快卡部位于相反于该第一螺纹部与该第二螺纹部的一端,该快卡部能够快速卡设于该卡槽,该第二结合区能够快速手动扳动而无须使用工具即能快速拆卸与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良的技术手段为,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包括有一个固定件与一个结合件,该结合件包括一个第一结合区与一个第二结合区,该第一结合区能够结合打气装置的打气筒,该第二结合区能够结合打气装置的高压气瓶,该结合件组设于该固定件时,该结合件、打气筒与高压气瓶能够随车携带,提供一个存放打气筒与高压气瓶的空间。该结合件脱离于该固定件时,该结合件、打气筒与高压气瓶能够供使用者放置于任意处,该结合件、打气筒与高压气瓶能够放置于骑乘者的衣服口袋内,该结合件、打气筒与高压气瓶也能够放置于骑乘者的背包内。本实用新型次要改良的技术手段为,该第一结合区设有一个第一翼部、一个第二翼部与一个防脱件,该第一翼部突设一个第一勾部,该第二翼部突设一个第二勾部,该防脱件勾设于该第一勾部与该第二勾部,该防脱件令该结合件的第一结合区圈围形成两个封闭部位进一步防止打气筒脱离该结合件。本实用新型再一要改良的技术手段为,该结合件的第二结合区包括一个第一螺纹部与一个第二螺纹部,该第一螺纹部能够结合一个高压气瓶,该第二螺纹部能够结合另一个高压气瓶。令该第二结合区能够同时存放两个高压气瓶,随车携带两个高压气瓶时,当其中之一高压气瓶使用完后,在紧急时机时,另外一个高压气瓶能够提供使用者再度使用。本实用新型再一改良的技术手段为,该结合件的第一结合区与第二结合区为两件式,该第一结合区包括一个卡槽,该第二结合区包括一个快卡部,该快卡部能够快速卡设于该卡槽,该第二结合区能够快速手动扳动而无须使用工具即能快速拆卸与安装。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结合于自行车与存放打气装置的立体外观图;[0030]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结合于自行车与存放打气装置的示意图,表固定件、结合件与自行车分离;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存放打气装置的立体外观图;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存放打气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外观图;图6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的结合件与固定件结合的示意图;图9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的结合件与固定件结合后的示意图;图10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的结合件结合打气筒与高压气瓶的示意图;图11是为本实用新型由图10的11-11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表防脱件防止打气
筒脱离于第一结合区;图12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的结合件结合高压气瓶的示意图;图13是为本实用新型图12的延续,表两个高压气瓶其中之一脱离结合件的示意图;图14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的结合件的立体分解图;图15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的结合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16是为现有的打气筒第一端设有高压气瓶的示意图;图17是为现有的打气筒第一端设有高压气瓶的剖视图;图18是为现有的打气筒第二端设有高压气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9打气筒;901第一端;902第二端;903筒身;904活塞杆;905风嘴头;906第一螺孔;907戳破件;908第二螺孔;10固定件;11固定区;111长形孔;112螺件;12第一组设区;121挡部;1211滑入端$第一斜面;b第二斜面;(第三斜面;122颈部; 123破槽;1231第一段;1232第二段;1233第三段;IM定位块;1241定位部;1242按压部; 20结合件;21第二组设区;211容槽;2111第一入口端;d第四斜面;e第五斜面;212颈缩槽;2121第二入口端;f第六斜面;g第七斜面;213定位凹部;22第一结合区;221第一翼部;2211第一勾部;2212第一槽;222第二翼部;2221第二勾部;2222第二槽;223开口部; 23第二结合区;231第一螺纹部;232第二螺纹部;对防脱件;241握持部;30结合件;31第二组设区;32第一结合区;321第一翼部;322第二翼部;323开口部;3M防脱件;325卡槽; 33第二结合区;331第一螺纹部;332第二螺纹部;333快卡部;1自行车;2打气筒;3高压气瓶;Ll第一虚拟轴线;L2第二虚拟轴线;L3第三虚拟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两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参照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结合于自行车与存放打气装置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包括有 一个固定件10与一个结合件20。该固定件10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区11与一个第一组设区 12,本实施例中该固定件10包括两个固定区11,该固定区11能够固定于自行车1。该固定区11设有一个长形孔111,一个螺件112穿设于该长形孔111而固定于自行车1的车架。该结合件20包括一个第二组设区21、一个第一结合区22与一个第二结合区23, 该第二组设区21与该第一组设区12采用公母配合的方式组接在一起,该第二组设区21与该第一组设区12不需工具即可拆卸与结合,该第一结合区22能够结合打气装置的打气筒 2,该第二结合区23以螺锁的方式结合打气装置的高压气瓶3,该结合件20组设于该固定件10时,该结合件20、打气筒2与高压气瓶3能够随车携带,提供一个存放打气筒2与高压气瓶3的空间。该结合件20脱离于该固定件10时,该结合件20、打气筒2与高压气瓶3 能够供使用者放置于任意处,该结合件20、打气筒2与高压气瓶3能够放置于骑乘者的衣服口袋内,该结合件20、打气筒2与高压气瓶3也能够放置于骑乘者的背包内。参照图5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外观图与立体分解图。该固定件10呈片状,该第一组设区12位于该两个固定区11之间。 该第一组设区12包括一个挡部121、一个颈部122、一个破槽123与一个定位块124。该颈部122位于该挡部121与该定位块IM之间,该挡部121 —端形成一个滑入端1211,该滑入端1211包括一个第一斜面a、一个第二斜面b与一个第三斜面c,该第一斜面a位于该挡部 121远离该颈部122的一面,该第一斜面a令该滑入端1211相较于该挡部121的其它部位具有较薄的厚度。该第二斜面b与该第三斜面c分别位于相反的两个表面,且该第二斜面b 与该第三斜面c分别连接该第一斜面a,该第二斜面b与该第三斜面c令该滑入端1211相较于该挡部121的其它部位具有较窄的宽度,且该第二斜面b与该第三斜面c位于该挡部 121 一端的端面的宽度等于该颈部122的宽度。该破槽123呈U字形,该破槽123包括一个第一段1231、一个第二段1232与一个第三段1233,该第一段1231与该第三段1233呈平行,该第二段1232位于该第一段1231与该第三段1233之间,该第一段1231穿设于该颈部122,该第三段1233远离该颈部122。该定位块IM位于该破槽123内,该定位块IM包括一个定位部1241与一个按压部1M2,该定位部1241呈楔形,该定位部1241与该按压部1242呈相连,且该定位部1241 位于该第一段1231与该第二段1232相接处,该按压部1242位于该第二段1232与该第三段1233相接处。该第二组设区21套接该第一组设区12,该第二组设区21包括一个容槽211、一个颈缩槽212与一个定位凹部213。该第二组设区21具有一个第一虚拟轴线Li,该第一虚拟轴线Ll通过该容槽211并沿着该容槽211延伸,该容槽211连通该颈缩槽212,该容槽211 的一端形成一个第一入口端2111,该第一入口端2111包括一个第四斜面d与一个第五斜面e,该第四斜面d与该第五斜面e位于相对的两个表面。该颈缩槽212的一端形成一个第二入口端2121,该第二入口端2121包括一个第六斜面f与一个第七斜面g,该第六斜面f与该第七斜面g位于相对的两个表面。该定位凹部213设于该颈缩槽212远离该第二入口端2121的一端,且该定位凹部 213呈楔形槽状。同时参照图8与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的结合件与固定件结合的示意图。该结合件20与该固定件10结合时,该第二组设区21 套接该第一组设区12,该容槽211容置该挡部121,该颈缩槽212容置该颈部122,该定位块1 凭借该破槽123而能够在该颈缩槽212内形成变形,并使该第二组设区21顺利滑移入该第一组设区12,令该定位块124的定位部1241定位于该定位凹部213,按压该按压部 1242而能够令该定位部1241脱离该定位凹部213。该容槽211套置该挡部121时,该第一斜面a、该第二斜面b与该第三斜面c有助于该容槽211容易的滑入该挡部121,该第四斜面d与该第五斜面e也有助于该容槽211容易的套置该挡部121。该颈缩槽212同时套置该颈部122,该第六斜面f与该第七斜面g有助于该颈缩槽 212容易的套置该颈部122。同时参照图10与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的结合件结合打气筒与高压气瓶的示意图。该结合件20的第一结合区22呈C字形,其能够结合打气筒2。该第一结合区22与该第二组设区21位于该结合件20相反的两端。该第一结合区22包括一个第一翼部221、一个第二翼部222与一个开口部223,该开口部223 位于该第一翼部221与该第二翼部222之间,打气筒2经由该开口部223进入该第一结合区22,该开口部223提供该第一翼部221与该第二翼部222能够略微变形而向外扩张。该第一结合区22具有一个第二虚拟轴线L2,该第二虚拟轴线L2通过该第一结合区22并沿着该第一结合区22延伸。本实施例的第一结合区22更设有一个防脱件对,该防脱件M设为束件。该第一翼部221的端部突设一个第一勾部2211,该第一翼部221设有一个第一槽2212,该第一槽 2212邻近该第一勾部2211,该第二翼部222的端部突设一个第二勾部2221,该第二翼部 222设有一个第二槽2222,该第二槽2222邻近该第二勾部2221。该防脱件M呈环状,该防脱件M的外周缘突设一个握持部M1,该防脱件M勾设于该第一勾部2211与该第二勾部 2221,且该防脱件M能够伸入该第一槽2212与该第二槽2222,该防脱件M令该结合件20 的第一结合区22圈围形成两个封闭部位进一步防止打气筒2脱离该结合件20。该防脱件 24的握持部241供使用者握持,而能够容易的令该防脱件M勾设于该第一勾部2211与该第二勾部2221,以及使用者能够握持该握持部241令该防脱件M容易的脱离于该第一勾部 2211与该第二勾部2221。同时参照图12与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的结合件结合高压气瓶的示意图。该结合件20的第二结合区23由该第一结合区22 延伸而出,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结合区22与该第二结合区23为一体成型。该第二组设区21、 该第一结合区22与该第二结合区23排列呈近似L形。该第二结合区23包括一个第一螺纹部231与一个第二螺纹部232,该第一螺纹部231与该第二螺纹部232呈相通,该第一螺
9纹部231与该第二螺纹部232都设为右螺纹。该第二结合区23具有一个第三虚拟轴线L3, 该第三虚拟轴线L3通过该第二结合区23的该第一螺纹部231与该第二螺纹部232,该第三虚拟轴线L3并沿着该第二结合区23的该第一螺纹部231与该第二螺纹部232延伸。该第一虚拟轴线Li、该第二虚拟轴线L2与该第三虚拟轴线L3呈平行。该第一螺纹部231能够结合一个高压气瓶3,该第二螺纹部232能够结合另一个高压气瓶3。令该第二结合区23能够同时存放两个高压气瓶3,随车携带两个高压气瓶3时, 当其中之一高压气瓶3使用完后,在紧急时机时,另外一个高压气瓶3能够提供使用者再度使用。凭借该第一虚拟轴线Li、该第二虚拟轴线L2与该第三虚拟轴线L3呈平行令打气筒2、高压气瓶3与固定件10平行排列,进一步能够让打气筒2与高压气瓶3贴近自行车 1车架(请见图1),而防止打气筒2与高压气瓶3突设于自行车1车架而妨碍自行车1骑乘。参照图14与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的结合件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包括一个结合件30,其包括一个第二组设区31、一个第一结合区32与一个第二结合区33,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第一结合区32与该第二结合区33为两件式。该第一结合区32 包括一个第一翼部321、一个第二翼部322、一个开口部323与一个防脱件324,该第一翼部 321、该第二翼部322、该开口部323与该防脱件3 相同于该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多作赘述。 该第一结合区32更包括一个卡槽325,该卡槽325邻近该第二翼部322。该第二结合区33包括一个第一螺纹部331与一个第二螺纹部332,该第一螺纹部 331与该第二螺纹部232相同于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多作赘述。该第二结合区33更包括一个快卡部333,该快卡部333位于相反于该第一螺纹部331与该第二螺纹部332的一端,该快卡部333能够快速卡设于该卡槽325。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结合区33能够快速手动扳动而无须使用工具即能快速拆卸与安装。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其包括有一个固定件与一个结合件,该结合件包括一个第一结合区与一个第二结合区,该第一结合区能够结合打气装置的打气筒,该第二结合区能够结合打气装置的高压气瓶,该结合件组设于该固定件时,该结合件、打气筒与高压气瓶能够随车携带,提供一个存放打气筒与高压气瓶的空间。该结合件脱离于该固定件时,该结合件、打气筒与高压气瓶能够供使用者放置于任意处,该结合件、打气筒与高压气瓶能够放置于骑乘者的衣服口袋内,该结合件、打气筒与高压气瓶也能够放置于骑乘者的背包内。2.本实用新型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该第一结合区设有一个第一翼部、 一个第二翼部与一个防脱件,该第一翼部突设一个第一勾部,该第二翼部突设一个第二勾部,该防脱件勾设于该第一勾部与该第二勾部,该防脱件令该结合件的第一结合区圈围形成两个封闭部位进一步防止打气筒脱离该结合件。3.本实用新型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该结合件的第二结合区包括一个第一螺纹部与一个第二螺纹部,该第一螺纹部能够结合一个高压气瓶,该第二螺纹部能够结合另一个高压气瓶。令该第二结合区能够同时存放两个高压气瓶,随车携带两个高压气瓶时,当其中之一高压气瓶使用完后,在紧急时机时,另外一个高压气瓶能够提供使用者再度使用。4.本实用新型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该结合件的第一结合区与第二结合区为两件式,该第一结合区包括一个卡槽,该第二结合区包括一个快卡部,该快卡部能够快速卡设于该卡槽,该第二结合区能够快速手动扳动而无须使用工具即能快速拆卸与安装。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个固定件,其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区与一个第一组设区,该固定区能够固定于自行车;一个结合件,其包括一个第二组设区、一个第一结合区与一个第二结合区,该第二组设区与该第一组设区采用公母配合的方式组接在一起,该第二组设区与该第一组设区不需工具即能够拆卸与结合,该第一结合区能够结合打气装置的打气筒,该第一结合区包括一个第一翼部、一个第二翼部与一个开口部,该开口部位于该第一翼部与该第二翼部之间,打气筒经由该开口部进入该第一结合区,该开口部提供该第一翼部与该第二翼部能够变形而向外扩张,该第二结合区以螺锁的方式结合打气装置的高压气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设区包括一个挡部、一个颈部、一个破槽与一个定位块,该颈部位于该挡部与该定位部之间,该定位块位于该破槽内,该第二组设区包括一个容槽、一个颈缩槽与一个定位凹部,该容槽连通该颈缩槽,该定位凹部设于该颈缩槽,该第二组设区套接该第一组设区,该容槽容置该挡部,该颈缩槽容置该颈部,该定位块凭借该破槽而能够在该颈缩槽内形成变形,并使该第二组设区顺利滑移入该第一组设区,令该定位块定位于该定位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挡部一端形成一个滑入端,该滑入端包括一个第一斜面、一个第二斜面与一个第三斜面,该第一斜面位于该挡部远离该颈部的一面,该第一斜面令该滑入端比该挡部的其它部位具有较薄的厚度,该第二斜面与该第三斜面分别位于相反的两个表面,且该第二斜面与该第三斜面分别连接该第一斜面,该第二斜面与该第三斜面令该滑入端比该挡部的其它部位具有较窄的宽度,且该第二斜面与该第三斜面位于该挡部一端的端面的宽度等于该颈部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破槽呈U字形,该破槽包括一个第一段、一个第二段与一个第三段,该第一段与该第三段平行,该第二段位于该第一段与该第三段之间,该第一段穿设于该颈部,该第三段远离该颈部,该定位块包括一个定位部与一个按压部,该定位部呈楔形,该定位部与该按压部相连,且该定位部位于该第一段与该第二段相接处,该按压部位于该第二段与该第三段相接处,该定位凹部呈楔形槽状,该定位块的定位部定位于该定位凹部,按压该按压部能够令该定位部脱离该定位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槽的一端形成一个第一入口端,该第一入口端包括一个第四斜面与一个第五斜面,该第四斜面与该第五斜面位于相对的两个表面,该颈缩槽的一端形成一个第二入口端,该第二入口端包括一个第六斜面与一个第七斜面,该第六斜面与该第七斜面位于相对的两个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组设区具有一个第一虚拟轴线,该第一虚拟轴线通过该容槽并沿着该容槽延伸,该第一结合区具有一个第二虚拟轴线,该第二虚拟轴线通过该第一结合区并沿着该第一结合区延伸,该第二结合区具有一个第三虚拟轴线,该第三虚拟轴线通过该第二结合区,该第三虚拟轴线并沿着该第二结合区延伸,该第一虚拟轴线、该第二虚拟轴线与该第三虚拟轴线呈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合件的第一结合区呈C字形,其能够结合打气筒,该第一结合区与该第二组设区位于该结合件相反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区更设有一个防脱件,该防脱件为束件,该第一翼部的端部突设一个第一勾部,该第一翼部设有一个第一槽,该第一槽邻近该第一勾部,该第二翼部的端部突设一个第二勾部,该第二翼部设有一个第二槽,该第二槽邻近该第二勾部,该防脱件呈环状,该防脱件的外周缘突设一个握持部,该防脱件勾设于该第一勾部与该第二勾部,且该防脱件能够伸入该第一槽与该第二槽,该防脱件令该结合件的第一结合区圈围形成两个封闭部位进一步防止打气筒脱离该结合件,该防脱件的握持部供使用者握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合件的第二结合区由该第一结合区延伸而出,该第一结合区与该第二结合区为一体成型,该第二组设区、该第一结合区与该第二结合区排列呈L形;该第二结合区包括一个第一螺纹部与一个第二螺纹部,该第一螺纹部与该第二螺纹部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区与该第二结合区为两件式,该第一结合区包括一个卡槽,该卡槽邻近该第二翼部,该第二结合区包括一个第一螺纹部与一个第二螺纹部,该第一螺纹部与该第二螺纹部相通,该第二结合区包括一个快卡部,该快卡部位于相反于该第一螺纹部与该第二螺纹部的一端,该快卡部能够快速卡设于该卡槽,该第二结合区能够快速手动扳动而无须使用工具即能快速拆卸与安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能够存放打气装置的固定装置包括有一个固定件与一个结合件,该固定件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区与一个第一组设区,该固定区能够固定于自行车;该结合件包括一个第二组设区、一个第一结合区与一个第二结合区,该第二组设区以可拆卸的方式结合于该第一组设区,该第一结合区能够结合打气装置的打气筒,该第二结合区能够结合打气装置的高压气瓶,该结合件组设于该固定件时,该结合件、打气筒与高压气瓶能够随车携带,该结合件脱离于该固定件时,该结合件、打气筒与高压气瓶能够供使用者放置于任意处。
文档编号B62J11/02GK202208337SQ201120337828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9日
发明者庄士文 申请人:极点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