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分体式后地板备胎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备胎箱结构,尤其涉及到一种能提高备胎箱刚度和强度且加工容易的分体式后地板备胎箱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备胎的存放主要有内置和外置两种。其中备胎内置由于具有备胎取放方便,利于保持备胎清洁等优势,在轿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备胎内置所需的空间通常由后地板本体做出凹坑并与后部焊接的后围板一起来形成,后地板本体的前部搭接在中地板本体上,凹坑底部封闭且侧面三面围合,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0920227749.4的、名称为一种断开式后地板中横梁连接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内置式备胎箱的结构,包括后地板、地板横梁,其后地板为带备胎槽的后地板,地板横梁断开为左地板横梁和右地板横梁,左、右地板横梁分别通过左板梁连接件和右板梁连接件与带备胎槽的后地板连接,左、右板梁连接件是与带备胎槽的后地板与地板横梁的连接处形状吻合的空间片状,包括与备胎槽底部吻合的焊接底面,与备胎槽侧面的圆弧吻合的焊接弧面,及与备胎槽结合部分的后地板吻合的焊接板面,设有定位孔用来焊接定位,左地板横梁和右地板横梁的内端对称,内端设有与左、右板梁连接件连接处形状吻合的焊接法兰面,通过法兰面与左、右板梁连接件连接,同时左、右地板横梁的底部设有焊接翻边与后地板板面点焊连接形成封闭梁,地板横梁提闻了备胎槽的整体刚度;
此种结构的后地板是整块板设计,通过对后地板的整体钢板进行多次拉延成型,形成备胎槽,但多次深度拉延成型易出现破裂、钢板局部过薄、应力集中,造成整体强度、刚度不足,给汽车安全带来隐患,虽然可以靠增加后地板的材料厚度或增设加强筋等辅助结构来提高强度和刚度,但却增加了重量,同时制作加工也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后地板备胎箱的拉延成型易出现破裂、钢板局部过薄、应力集中,造成后地板和备胎箱的整体强度、刚度下降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能提高备胎箱刚度和强度且加工工艺简单的分体式后地板备胎箱结构。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主要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分体式后地板备胎箱结构,所述备胎箱呈圆形凹坑状,设在
后地板上,所述后地板前端部与汽车中地板的后端部连接,后地板的后端部与后围板连接,
包括,后地板前段,呈L形结构,包括连成一体的立面和顶部横梁水平面,所述顶部横梁水平面的前端部搭接在所述的汽车中地板上;
后地板后段,呈U形结构,前后敞口,其前端部开口处与所述后地板前段的立面连接,后端开口处与所述后围板连接,后地板前段、后地板后段和后围板三者围合形成与汽车备胎相吻合的备胎存放腔; 左、右连接板,分别镜向对称设置在后地板前段顶部横梁的左右两侧,左、右连接板将后地板前段、后地板后段和中地板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将整体的后地板分为前后两段式设计,使后地板加工成型时可采用简易的普通折弯工艺来代替原先整体繁琐复杂的拉延成型工艺,箱体不易破裂,降低了后地板的制作难度,提高了后地板及备胎箱的强度与刚度。作为优选,所述后地板前段的顶部横梁水平面上设有一条横向设置的凸条,凸条为冲压形成,凸条既可作为横梁的加强筋,有助于力的传递和分散,提高后地板前段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又可作为连接板的定位条,方便安装及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后地板前段的立面上设有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为冲压形成,在立面上冲压成形凹陷结构,增强了立面抗回弹的能力,提高了立面的折弯强度和刚度。作为优选,所述左连接板的底面中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条相配合,左连接板的两侧设有与连接板一体结构的搭接片,左连接板压接在凸条上,左连接板的一侧搭接片与中地板连接,左连接片的另一侧搭接片与后地板后段连接,左连接板卡装在凸条上,两侧的搭接片分别与中地板和后地板后段固定,使三者形成一体结构,保证了三者的结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后地板后段U型结构的底部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部分别与后地板后段U型结构的两侧壁底部连接,加强筋的底面与后地板后段U型结构的底部接触并连接,加强筋分别与U型结构的侧壁和底面固定,增强了后地板后段的扭转刚度和强度。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的两端设有弧形搭接面,所述弧形搭接面与后地板后段的侧壁与底面连接处的弧形相吻合,弧形搭接面与U型结构的侧壁和底面连接角处的弧形形状相配合,增大接触面,使加强筋和后地板后段的连接更牢固。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上还设有若干通孔,减轻了加强筋的重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整体的后地板分为前后两段式设计,可采用简易的普通折弯工艺来代替原先整体繁琐复杂的拉延成型工艺,使箱体不容易因拉伸而破裂,降低了后地板的制作难度,提高了后地板及备胎箱的强度与刚度;后地板顶部横梁上的凸条和立面上冲压的凹陷结构,有助于力的传递和分散,提高后地板前段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而后地板后段的加强筋设计则增强了后地板后段的扭转刚度和强度。
图1是本发明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后地板前段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1中后地板后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B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1中左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地板,2.后地板前段,21.立面,22.顶部横梁水平面,23.凸条,24.凹陷结构,3.后地板后段,4.左连接板,41.凹槽,42.搭接片,5.右连接板,6.加强筋,61.弧形搭接面,62.通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分体式后地板备胎箱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后地板前段2、后地板后段3和左连接板4、右连接板5,后地板前段呈倒L形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连成一体的立面21和顶部横梁水平面22,顶部横梁水平面的前端部搭接在汽车中地板I上,在顶部横梁水平面上设计有一条横向设置的凸条23,凸条为冲压形成,在后地板前段的立面上有经冲压形成的凹陷结构24 ;后地板后段呈U形结构,前后敞口,如图5和图6所示,其前端部开口处与后地板前段的立面连接,后端开口处与后围板连接,后地板前段、后地板后段和后围板三者围合形成与汽车备胎相吻合的备胎存放腔,U型结构的底部设计有加强筋6,加强筋的两端设计有弧形搭接面61,如图8所示,弧形搭接面与后地板后段的侧壁与底面连接处的弧形相吻合,弧形搭接面分别与U型结构的两侧壁底部焊接,加强筋的底面与U型结构底部焊接,在加强筋上还开有六个通孔62 ;左、右连接板分别镜向对称设置在顶部横梁的左右两侧,左、右连接板的底面中央设计有凹槽41,凹槽与凸条相配合,左连接板的两侧还设计有与连接板一体结构的搭接片42,左、右连接板分别压接在凸条的两端,连接板的一侧搭接片与中地板焊接,连接片的另一侧搭接片与后地板后段焊接,左、右连接板将后地板前段、后地板后段和中地板连接形成一体结构。以上说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了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说明的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增添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分体式后地板备胎箱结构,所述备胎箱呈凹坑状,设在汽车后地板上,所述后地板如端部与汽车中地板(I)的后端部连接,后地板后端部与后围板连接,其特征在于: 包括, 后地板前段(2),呈L形结构,包括连成一体的立面(21)和顶部横梁水平面(22),所述顶部横梁水平面的前端部搭接在所述的汽车中地板上; 后地板后段(3),呈U形结构,前后敞口,其前端部开口处与所述后地板前段的立面连接,后端开口处与所述后围板连接,后地板前段、后地板后段和后围板三者围合形成与汽车备胎相吻合的备胎存放腔; 左、右连接板(4、5),分别镜向对称设置在后地板前段顶部横梁的左右两端,左、右连接板将后地板前段、后地板后段和中地板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后地板备胎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前段(2)的顶部横梁水平面(22)上设有一条横向设置的凸条(2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式后地板备胎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前段(2)的立面(21)上设有凹陷结构(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后地板备胎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板(4)的底面中央设有凹槽(41),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条(23)相配合,左连接板的两侧设有与连接板一体结构的搭接片(42),左连接板压接在凸条上,左连接板的一侧搭接片与中地板(I)连接,左连接片的另一侧搭接片与后地板后段(3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后地板备胎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后段(3)的U型结构底部设有加强筋(6),所述加强筋的两端部分别与后地板后段U型结构的两侧壁底部连接,加强筋的底面与后地板后段U型结构的底部接触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后地板备胎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6)的两端设有弧形搭接面(61),所述弧形搭接面与后地板后段(3)的侧壁与底面连接处的弧形相吻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分体式后地板备胎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6)上还设有若干通孔(62)。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后地板备胎箱结构,包括后地板前段、后地板后段和左、右连接板,后地板前段呈L形结构,包括连成一体的立面和顶部横梁水平面,顶部横梁水平面前端部搭接在汽车中地板上;后地板后段呈U形结构,其前端部开口处与后地板前段立面连接,后端部开口处与后围板连接,三者围合形成备胎存放腔,本发明将整体的后地板分为前后两段式设计,可采用简易的普通折弯工艺来代替原先整体繁琐复杂的拉延成型工艺,使箱体不会因拉伸而破裂,降低了后地板的制作难度,提高了后地板及备胎箱的强度与刚度。
文档编号B62D25/20GK103192887SQ20121023833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
发明者殷瑛, 陈定方, 金爱君, 李宏华, 韦兴民, 吴成明,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