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摩托车的座位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座位安装结构,该座位安装结构通过安装在车身框架的座位锁定装置来固定和保持(锁定)以可拆卸的方式提供给车身框架的座位。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摩托车设置有座位安装结构,其中座位的前部通过铰链枢轴地支撑,与车身框架接触并将负载传输到车身框架的防震橡胶和锁定(接合)构件被设置在座位的后部。座位锁定装置进一步排列在车身框架,用于通过保持和锁定座位的锁定构件将座位固定到车身框架。这样的结构已公开在例如专利文件1(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公报No. 63-12069)中。此外,已知一种用于传统摩托车的座位安装结构,其中前座挂钩和后座挂钩被分 别设置在车辆的前部和后部、在座位的座位底板中。利用这种结构,通过沿着车辆的纵向移动座位将前座挂钩与车身框架接合,并且通过设置在车身框架的座位锁定装置保持(即,锁定)后座挂钩而将座位固定到车身。如上所述的在座位底板设置有前座挂钩和后座挂钩的座位安装结构中,因为座位沿纵向的移动没有被限制,所以如果应用专利文件I中公开的座位安装结构,则前座挂钩可能被松开和移除。另外,专利文件I中公开的座位安装结构中,将负载传输到车身框架的防震橡胶与通过座位锁定装置保持的锁定构件分离。因此,如果座位底板的刚性低,则可能导致座位底板被向下弯曲和变形,并且座位的负载经过锁定构件作用在座位锁定装置上,这样的负载可能导致座位锁定装置的耐用性被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座位安装结构,该座位安装结构能够改善用于将座位固定到车身框架的座位锁定装置的耐用性。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摩托车座位安装结构可以达到上述及其他目的,在该座位安装结构中,座位被安装到车身框架以便该座位能够通过沿着车身的纵向相对于车身框架移动而从车身框架上拆卸,并且当设置在座位的座位底板上的座位挂钩的挂钩构件被设置在车身框架的座位锁定装置保持时,座位被固定到车身框架,其中,座位挂钩包括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被整体地设置以便从座位底板竖直延伸,并且挂钩构件在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之间横向延伸,和负载接收部,该负载接收部与设置在车身框架的车身支撑部接触,该负载接收部与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一体。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因为与设置在车身框架的车身支撑部接触的负载接收部与座位挂钩的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一体,负载接收部可以被形成为靠近座位挂钩的挂钩构件。根据这种排列,车身支撑部可以可靠地支撑经过负载接收部作用在座位上的负载。因此,作用在座位上的负载没有经过座位挂钩的挂钩构件施加在座位锁定装置,可以改善座位锁定装置的耐用性。本发明的本质和进一步的特征将参考附图在下文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中图I是显示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摩托车的座位安装结构的摩托车的左视图;图2是显示图I中的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和座位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显示图2所示的座位的放大透视图;图4是显示图2所示的座位中的后座挂钩如何与车身框架中的后框架桥接部和相关的组件或部件接合的截面图;图5是显示图4所示的后框架桥接部和相关的组件或部件的截面图;图6是显示图5所示的后框架桥接部和相关的部件的放大透视图;图7是显示图4至6中的座位锁定装置及圆柱锁的透视图;和图8是说明图7中的座位锁定装置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值得注意的是,表示方向或类似事物的术语“上”,“下”,“右”,“左”或其他类似术语参考附图中图解的状态或图I所示的摩托车的待用状态被用于此处。参照图I和2,摩托车10设置有包括在其前端的前管12的车身框架11。车身框架11进一步包括主要管13,下管14和一对左右座位轨道15。转向机构16被枢轴地支撑在位于车身框架11的前上部的前管12上。枢轴地支撑前轮19使其旋转的前轮叉17,车把手18等被附接到转向机构16,以便通过车把手18的操作使前轮19被向左或向右转向。前挡泥板20被固定到前轮叉17,以便覆盖前轮19的上部。车身框架11的主要管13从前管12的后上表面朝着车辆的下部倾斜地延伸,然后向下弯曲并且朝着车辆的下部延伸。主要管13的下端被连接到如图2所示的枢轴支架21。下管14从前管12的后下表面朝着车辆的下部延伸,然后向后弯曲并且朝着车辆的后部延伸。下管14的后端被联接到枢轴支架21。枢轴支撑部22被设置在枢轴支架21,以便横向延伸。摆臂(未显示)被枢轴地支撑在枢轴支撑部22上,以便能够在车辆的竖直方向上摇摆。如图I所示的后轮24被枢轴地支撑在摆臂的后端上以便旋转。一对左右座位轨道15被联接到图2所示的主要管13并且朝着车辆的后部延伸。这对左右座位轨道15通过依次沿车辆的纵向排列的前框架桥接部31、中间框架桥接部32和后框架桥接部33联接。座位轨道15被枢轴支架21通过一对左右座位支柱25进一步支撑。燃料箱26被图I所示的前管12后方的主要管13支撑。座位27被座位轨道15支撑在燃料箱26的后方并且接近燃料箱26。覆盖后轮24上部的后挡泥板28从座位轨道15悬挂并且由座位轨道15支撑。如图I所示,发动机30被安装在主要管13和下管14之间。发动机30位于燃料箱26下方,并且利用其驱动力驱动后轮24。构成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汽化器和空气净化器(未显示)被依次连接到作为发动机30的组件的汽缸盖34的后部。构成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排气管和排气消声器(未显不)被依次连接到汽缸盖34的前部。覆盖车身的前上部分的前盖35被放置在转向机构16或前轮叉17。前灯36等被设置在前盖35。覆盖燃料箱26的后下方区域和座位27前下方区域的一对左右侧盖37在发动机30后方被附接到主要管13和座位轨道15。覆盖后轮24上方和座位27后下方区域的后盖38被附接到座位27。
如图2和3所示,前座挂钩41和后座挂钩42在车辆的前部和车辆的后部被分别设置在座位27a的座位底板40上。通过沿车身框架11的纵向移动座位27,前座挂钩41与形成在车身框架11的前框架桥接部31中的接合孔(未显示)接合,并且后座挂钩42由包括车身框架11的后框架桥接部33的车身支撑部43支撑,从而可拆卸地将座位27安装到车身框架U。如图3和4所示,当座位27被安装到车身框架11时,之后将描述的后座挂钩42的挂钩构件49被排列在后框架桥接部33的座位锁定装置44的锁杆56保持和锁定,以便座位27被固定到车身框架11。如图5和6所示,车身框架11的后框架桥接部33安装有由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制成的、设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的座位安装衬垫45。后框架桥接部33和座位安装衬垫45构成车身支撑部43。定位孔46形成在车身支撑部43 (后框架桥接部33和座位安装衬垫45)中。定位孔46由彼此接连地形成在后框架桥接部33中的定位孔46B和形成在座位安装衬垫45中的定位孔46A组成。座位安装衬垫45被适配在后框架桥接部33的定位孔46B中。如图3和4所不,在后座挂钩42中,如支撑部47和后支撑部48被设直在沿车辆的纵向以一定距离分离的位置,以便从由人造树脂制成的座位底板40竖直延伸,并且挂钩构件49被设置成在前支撑部47和后支撑部48之间横向延伸。前支撑部47和后支撑部48与座位底板40形成为一体。挂钩构件49由金属(例如,铁)圆棒制成,并且在包括前支撑部47和后支撑部48的座位底板40被模制时被插入。本实施例中的前支撑部47和后支撑部48中的至少一个的底面被构造作为负载接收部50,该负载接收部50与包括车身框架11的后框架桥接部33和座位安装衬垫45的车身支撑部43接触。能够接合在车身支撑部43的定位孔46中的定位突出部51被设置在负载接收部50,以便向下突出。定位突出部51包括核心构件52和覆盖核心构件52外表面的护套构件53。核心构件52从制成挂钩构件49的金属棒的后端朝向车身的下部延伸,并且与挂钩构件49形成为一体。护套构件53通过形成后支撑部48的合成树脂与后支撑部48的底面(负载接收部50)成为一体。如图6所示,座位锁定装置44被附接到紧固在后框架桥接部33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的座位锁支柱54,如图7和8所示,座位锁定装置44包括底板55、锁杆56、锁定杆57、卷簧58和缆索59。导向槽60被形成在底板55中以被向上打开。底板55通过螺纹构件等被固定地附接到座位锁定支柱54(图6)。锁杆56被枢轴地支撑在枢轴61上,以便可以相对于底板55旋转。在锁杆56中,爪部分62和凹口 63形成为在枢轴61的一侧彼此接近,弹簧闩部64和阶梯部65被形成在枢轴61的另一侧。锁定杆57被枢轴地支撑在枢轴66上以便可以相对于底板55旋转,并且被设置成接近锁杆56。对于锁定杆57,在枢轴66的一侧形成锁定部67、弹簧円部68和线缆保持部69。卷簧58的一端被锁杆56的弹簧円部64钩住和锁定,另一端被锁定杆57的弹簧闩部68钩住和锁定。卷簧58的偏置力使得锁定杆56绕着枢轴61沿箭头A的方向枢轴转 动(图8)。缆索59包含线缆70,线缆70的一端与锁定杆57的线缆保持部69联接,线缆70的另一端与根据圆柱锁71的操作枢轴旋转的操作杆72联接。圆柱锁71的操作由插入钥匙73的枢轴控制(操作)引起。圆柱锁71被设置在例如图I所示的后盖38内部。如图3和4所示,在上述结构的座位锁定装置44没有将后座挂钩42的挂钩构件49保持在座位27中的未锁定状态中时,图8所示的锁杆56处于已通过卷簧58的偏置力被沿着箭头A的方向枢轴旋转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锁杆56的凹口 63大致面朝上,并且被定位在大致与底板55的导向槽60相同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锁定杆57的锁定部67从锁杆56的阶梯部65上脱离,并且位于靠近弹簧闩部64的位置。如图2至4所示,座位锁定装置44被操作以在座位27的前座挂钩41与形成在车身框架11的前框架桥接部31中的接合孔(未显示)接合时锁定座位27,座位27的后座挂钩42中的后支撑部48的定位突出部51被适配于形成在车身框架11的后框架桥接部33和座位安装垫45 (车身支撑部43)中的定位孔46中,后支撑部48的负载接收部50接触车身支撑部43。更具体地,如4和8所示,当后座挂钩42的挂钩构件49沿着座位锁定装置44中的底板55的导向槽60向下移动,适配在座位锁定装置44中的锁杆56的凹口 63中,并且向下按压锁杆56时,锁杆56克服卷簧58的偏置力沿着箭头B的方向枢轴旋转,爪部分62锁定后座挂钩42的挂钩构件49。此时,锁定杆57的锁定部67与锁杆56的阶梯部65接合,并且锁定该阶梯部65,因此,锁杆56沿着箭头A的方向的枢轴运动被限制。通过上述方式,座位锁定装置44锁定后座挂钩42。通过将钥匙73插入图7所示的圆柱锁71中并且控制钥匙73使得圆柱锁71枢轴地操作操作杆72和拉动缆索59的线缆70,由锁杆56的爪部分62锁定的挂钩构件49被解锁。也就是说,当线缆70被拉动时,锁定杆57沿着箭头α的方向枢轴旋转,并且锁定杆57的锁定部67从锁杆56的梯形部分65脱离,如图8所示。在此状态下,锁杆56也在卷簧58的偏置力的作用下沿着箭头A的方向枢轴旋转,由锁杆56的爪部分62保持和锁定的后座挂钩42的挂钩构件49被解锁,即,脱离接合。通过上述方式,由座位锁定装置44锁定的后座挂钩42被解锁。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结构或构造,可以实现以下(I)到(4)的有益效果。(I)如图4所示,因为与设置在车身框架11的车身支撑部43 (后框架桥接部33和座位安装垫45)接触的负载接收部50与后座挂钩42中的后支撑部48形成为一体,所以负载接收部50可以被形成为接近后座挂钩42的挂钩构件49。这种布置允许车身支撑部43可靠地支撑经过负载接收部50作用在座位27上的负载。因此,作用于座位27上的负载不会经过后座挂钩42的挂钩构件49而施加到座位锁定装置44上,因此有效地改善了座位锁定装置44的耐用性。(2)定位突出部51被设置在负载接收部50,负载接收部50作为后座挂钩42中后支撑部48的底面从而向下突出。定位突出部51与形成在由车身框架11的后框架桥接部33和座位安装垫45组成的车身支撑部43中的定位孔46接合。根据定位突出部51与定位孔46的这种接合,后座挂钩42相对于座位锁定装置44沿着车辆的纵向的运动可以被限制。因此,座位锁定装置44可以满意地锁定后座挂钩42的挂钩构件49而不发生摆动。
(3)因为后座挂钩42中的后支撑部48的定位突出部51通过在由金属棒制成的芯材料52的外表面涂覆涂料53而形成,定位突出部51可以提供的强度高于定位突出部51只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而不包括芯材料52的状态下可以提供的强度,另外,防止芯材料52被保护而不会露出,从而改善定位突出部51的外观并且防止当定位突出部51接触座位安装垫45时在车身框架11侧组成车身支撑部43的座位安装垫45被损坏。(4)在后支撑部48的定位突出部51的芯材料52与后座挂钩42的、金属棒制成的挂钩构件49形成为一体。因此,有可能容易地将挂钩构件49保持在座位27的成型模具内部,并且改善座位27的可塑性。此外,因为不需要独立地准备定位突出部51的芯材料52和挂钩构件49的芯材料,所以可以减少组件或部件的数目。进一步,注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进行多种其他变化和修改或更换而不脱离后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本实施例已经描述了负载接收部50和定位突出部51被形成在后座挂钩42的后支撑部48的构造,但是负载接收部50和定位突出部51可以被形成在后座挂钩42的前支撑部47或同时在前支撑部47和后支撑部48。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座位安装结构,在所述座位安装结构中,座位被安装到车身框架以使得所述座位能够通过沿着所述车身的纵向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被移动而将所述座位从所述车身框架上拆卸,并且当设置在所述座位的座位底板的座位挂钩的挂钩构件被设置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座位锁定装置保持时,所述座位被固定到所述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座位挂钩包括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所述前支撑部和所述后支撑部被整体地设置从而从所述座位底板竖直延伸,所述挂钩构件在所述前支撑部和所述后支撑部之间横向延伸;和 负载接收部,所述负载接收部与设置在所述车身框架的车身支撑部接触,所述负载接收部与所述前支撑部和所述后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座位安装结构,具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车身框架上的所述车身支撑部形成有定位孔,并且所述负载接收部形成有定位突出部,所述定位突起部形成为向下突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座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挂钩的所述挂钩构件由金属棒组成,并且所述定位突出部通过从所述挂钩构件的一端向下延伸而与所述挂钩构件形成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座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突出部通过在由所述金属棒制成的芯材料的外表面涂覆合成树脂而形成。
全文摘要
摩托车设置有一种座位,该座位通过座位安装结构被安装到车身框架以便通过沿着车身纵向相对于车身框架移动而从车身框架上被拆卸,当设置在座位的座位底板的座位挂钩的挂钩构件被设置在车身框架的座位锁定装置保持时,座位被固定到车身框架。座位挂钩包括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被整体地设置以便从座位底板上竖直延伸,挂钩构件在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横向延伸,并且与设置在车身框架的车身支撑部接触的负载接收部与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一体。
文档编号B62J1/12GK102887191SQ20121025431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0日
发明者夏井坂仁志 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