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链条张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028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车辆链条张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链条张紧机构,它包括车架,该车架上有横向的轴孔,轴孔内有从动轴,从动轴伸出在轴孔外的一端上固定有链轮,链轮上有链条。其特点是所述轴孔近似于椭圆形,其断面的中间部位上下等宽,左右两边为半圆弧状。所述从动轴外套有轴套,从动轴与轴套间呈圆周方向的滑动配合,轴套与所述轴孔间呈水平方向的滑动配合。所述轴套上在链轮与链条接触的圆弧面的相反侧有挂环,所述轴孔在链轮与链条接触的圆弧面的相反侧的孔壁上有挂孔,挂环与挂孔间连接有压缩弹簧。采用该机构,可使得车辆的链条始终处于张紧状态,避免脱链现象的发生,可减少车辆维修的次数。
【专利说明】 车辆链条张紧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链条张紧机构,具体说是用于车辆上可使从动链轮上的链条保持张紧状态的机构,尤其适用于自行车、电瓶车、摩托车等。
【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生活领域中,人们使用的自行车、电瓶车、摩托车等车辆上都会使用到链条,但由于这些车辆上的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间的距离是保持不变的,在长期使用后,连接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间的链条由于受到拉伸力的作用而会变长,从而导致链条松塌,容易出现脱链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对车辆进行维修,而维修的方式主要是去除链条上的多节后再进行连接,或者是调整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间的距离,才能使链条张紧。这些维修方式都需要将车辆移送至专门的维修店进行处理,较为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链条张紧机构,采用该机构,可使得车辆的链条始终处于张紧状态,避免脱链现象的发生,可减少车辆维修的次数。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方案:
本发明的车辆链条张紧机构包括车架,该车架上有横向的轴孔,轴孔内有从动轴,从动轴伸出在轴孔外的一端上固定有链轮,链轮上有链条。其特点是所述轴孔近似于椭圆形,其断面的中间部位上下等宽,左右两边为半圆弧状。所述从动轴外套有轴套,从动轴与轴套间呈圆周方向的滑动配合,轴套与所述轴孔间呈水平方向的滑动配合。所述轴套上在链轮与链条接触的圆弧面的相反侧有挂环,所述轴孔在链轮与链条接触的圆弧面的相反侧的孔壁上有挂孔,挂环与挂孔间连接有压缩弹簧。
[0005]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发明的车辆链条张紧机构的轴孔近似于椭圆形,从动轴的轴套上在链轮与链条接触的圆弧面的相反侧有挂环,轴孔在链轮与链条接触的圆弧面的相反侧的孔壁上有挂孔,挂环与挂孔间连接有压缩弹簧,从动轴轴套由于受到压缩弹簧的推力,会沿轴孔向远离车辆驱动链轮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车辆上连接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间的链条始终保持张紧状态,避免了脱链现象的发生,也可减少因脱链问题而造成的车辆维修次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链条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车辆链条张紧机构应用在自行车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车辆链条张紧机构包括车架4,该车架4上有横向的轴孔I,所述轴孔I近似于椭圆形,其断面的中间部位上下等宽,左右两边为半圆弧状。所述轴孔I内有从动轴3,从动轴3外套有轴套2,从动轴3与轴套2间呈圆周方向的滑动配合,轴套2与所述轴孔I间呈水平方向的滑动配合。从动轴3伸出在轴孔I外的一端上固定有链轮5,链轮5上有链条6。所述轴套2上在链轮5与链条6接触的圆弧面的相反侧有挂环9,所述轴孔I在链轮5与链条6接触的圆弧面的相反侧的孔壁上有挂孔7,挂环9与挂孔7间连接有压缩弹簧8。
[0008]如图2所示,将本发明的车辆链条张紧机构应用在自行车上,由于从动轴3的轴套2始终受到压缩弹簧8的推力作用,使得自行车的驱动链轮10与从动轴上的链轮5间始终保持最大间距状态,即连接驱动链轮10和从动轴链轮5间的链条6始终保持张紧状态,从而可避免因链条6松塌而出现的脱链问题。
【权利要求】
1.车辆链条张紧机构,包括车架(4),该车架(4)上有横向的轴孔(1),轴孔(I)内有从动轴(3 ),从动轴(3 )伸出在轴孔(I)外的一端上固定有链轮(5 ),链轮(5 )上有链条(6 );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I)近似于椭圆形,其断面的中间部位上下等宽,左右两边为半圆弧状;所述从动轴(3 )外套有轴套(2),从动轴(3)与轴套(2)间呈圆周方向的滑动配合,轴套(2)与所述轴孔(I)间呈水平方向的滑动配合;所述轴套(2)上在链轮(5)与链条(6)接触的圆弧面的相反侧有挂环(9),所述轴孔(I)在链轮(5)与链条(6)接触的圆弧面的相反侧的孔壁上有挂孔(7),挂环(9)与挂孔(7)间连接有压缩弹簧(8)。
【文档编号】B62M9/16GK103818513SQ201210465909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
【发明者】陈晓 申请人:陈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