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1372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人力作为动力(可以辅助其它动力)的一种行走车辆装置,即自行车(包括三轮自行车等),但区别于一般的自行车,它更适应人体工学。为了减少骑行人的体力支出,提高骑行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行车,使得骑行的方式由向前蹬的方式改为向后等的方式,用力的方向靠近骑行人的身体,减小阻力臂的长度,节省蹬骑的力量,同时也可以较少对人体组织的损害程度。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自行车的大轮盘与飞轮之外,添加一个介轮,使大轮盘与飞轮之间的传动方式由链条的内部传动,改为大轮盘为链条的内部传动,飞轮在链条外部传动,大轮盘的转动方向与飞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以达到骑行人向后方蹬骑时,车轮向前运行的目标。
【专利说明】自行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人力作为动力(可以辅助其它动力)的一种行走车辆装置, 即自行车(包括三轮自行车等),但区别于一般的自行车,它更适应人体工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公知的自行车是由一个大轮盘通过链条带动飞轮,飞轮带动车轮是自行车 向前行走,飞轮的转动方向与大轮盘转动方向相同。骑行人采用脚蹬自行车脚踏板,使得 联动的大轮盘转动,带动飞轮转动进而使车轮转动,自行车向前行驶,骑行人蹬自行车,使 用向前蹬的方法,对于骑行人来说,用力下蹬时,脚处于身体的远端,因此,对于骑行人的下 肢就意味着骑行人骑行的阻力臂相对较长(与骑行人收缩下肢时相比),因此,骑行较为费 力。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减少骑行人的体力支出,提高骑行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行车,使得骑行的 方式由向前蹬的方式改为向后等的方式,用力的方向靠近骑行人的身体,减小阻力臂的长 度,节省蹬骑的力量,同时也可以较少对人体组织的损害程度。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自行车的大轮盘与飞轮之外,添 加一个介轮,使大轮盘与飞轮之间的传动方式由链条的内部传动,改为大轮盘为链条的内 部传动,飞轮在链条外部传动,大轮盘的转动方向与飞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以达到骑行人向 后方蹬骑(倒蹬)时,车轮向前运行的目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自行车的大轮盘与飞轮之外,添 加一个介轮,使大轮盘与飞轮之间的传动方式由链条的内部传动,改为大轮盘为链条的内 部传动,飞轮在链条外部传动,大轮盘的转动方向与飞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以达到骑行人向 后方蹬骑时,车轮向前运行的目标。

【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 [0006]
[000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8] 附图是本发明的关键机构示意图。附图中的大轮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行走车辆装 置的关键部分新型车辆的传动部分,图中的"大轮"代表车辆的大轮盘,即与脚踏板联动的 动力盘;"链条"为车辆的链条,负责将大轮盘的动力传递到飞轮;"支架"代表车辆的车架; "飞轮"为车辆的飞轮,负责与车辆的车轮一起产生向前的转动使车辆行走;"介轮"为发明 的关键,负责将链条的传动方向改变,介轮采用但不限于链轮,也可采用其它形式(齿轮、 皮带轮或者它们的组合方式)的介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在图中所示可以看出,大轮通过链条与介轮和飞轮相连,将动力传递到飞轮,如果 没有介轮(即现有车辆的形式),大轮直接带动飞轮,则飞轮的转动方向只能与大轮的转动 方向相同,加入介轮,飞轮位于链条围绕出的封闭链条环的外部,当大轮盘顺时针转动时, 链条带动飞轮逆时针旋转,实现骑车人向后蹬车,车向前行。
【权利要求】
1. 一种自行车(三轮自行车),由前轮、后轮、车架、大轮盘(大轮盘)、飞轮、介轮及车 把和车轧等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三轮自行车),其特征是要有一个机械机构,该机构 的作用是将链条传动的方式产生改变。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三轮自行车),其特征是:通过介轮(或其它机构组 合形式)作用,使飞轮的转动方向与大轮(动力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三轮自行车),其特征是:该车人采用倒蹬的方式使 车辆向前行进。
【文档编号】B62K5/02GK104097721SQ201310124406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1日
【发明者】杨志广 申请人:杨志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