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操作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操作装置,主要配置有:基座构件、第一操作构件、第二操作构件和电子控制单元。基座构件被构造成连接到具有车把轴线的自行车车把上。第一操作构件支撑在基座构件上,从而第一操作构件被构造成,当基座构件连接到自行车车把上时,第一操作构件能够绕车把轴线转动。第二操作构件支撑在基座构件上,从而第二操作构件被构造成,当基座构件连接到自行车车把上时,第二操作构件能够绕车把轴线转动。当分别操作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时,电子控制单元产生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专利说明】自行车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通常涉及自行车操作装置。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操作至少一个自行车元件的自行车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自行车通常配置有一个或更多个自行车元件,骑车者骑乘时可操作和/或调节这些元件。这些自行车元件中的一些实例包括电动悬架、电动换档装置(如电动变速器或电动内装齿轮毂)和电动座杆。自行车操作装置通常设置在自行车(如,自行车车把)上,以让骑车者电动操作和/或调节这些自行车电子元件。
【发明内容】
[0003]基本上,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涉及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各种特征,该自行车操作装置被构造为连接到自行车车把上。车把通常具有几个自行车操作装置,如换档操作装置和制动操作装置以及其他自行车元件(如车表、车头灯、车铃等)。因而,自行车车把上装满有自行车操作装置和/或自行车元件。根据现有技术状况,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操作装置,该自行车操作装置配置有至少一个操作构件,该操作构件能够绕自行车车把的车把轴线转动以操作至少一个自行车元件。
[0004]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操作至少一个自行车元件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该自行车操作装置主要包括基座构件、第一操作构件、第二操作构件和电子控制单元。基座构件被构造成连接到具有车把轴线的自行车车把上。第一操作构件支撑在基座构件上,从而第一操作构件被构造成:当基座构件连接到自行车车把上时,第一操作构件能够绕车把轴线转动。第二操作构件支撑在基座构件上,从而第二操作构件被构造成:当基座构件连接到自行车车把上时,第二操作构件能够绕车把轴线转动。当分别操作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时,电子控制单元产生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0005]通过第一方面的这种自行车操作装置,骑车者可相对不太费力地就能容易和发挥最大效能地操作至少一个自行车元件。
[0006]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被构造成:第一操作构件从第一静止位置转动到第一操作位置,并朝第一静止位置被偏压以返回到第一静止位置。
[0007]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二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被构造成:第二操作构件从第二静止位置转动到第二操作位置,朝第二静止位置被偏压以返回到第二静止位置。
[0008]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根据第三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被构造成:在相对于车把轴线的相同操作方向上,分别从第一静止位置和第二静止位置开始操作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
[0009]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根据第三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被构造成:第一操作构件包括第一操作杆部件。[0010]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根据第五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被构造成:第二操作构件包括第二操作杆部件。
[0011 ]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根据第二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被构造成:当第一操作构件到达第一操作位置时,电子控制单元产生第一信号;当第一操作构件到达处于第一静止位置和第一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一中间位置时,电子控制单元产生第三信号。
[0012]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根据第三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被构造成:当第二操作构件到达第二操作位置时,电子控制单元产生第二信号;当第二操作构件到达处于第二静止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二中间位置时,电子控制单元产生第四信号。
[0013]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被构造成:在操作第一操作构件的过程中,第一操作构件绕车把轴线转动而第二操作构件保持静止。
[0014]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根据第九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被构造成:当操作第二操作构件时,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一起移动。
[0015]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被构造成:第一操作构件包括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一操作杆部件,第一安装部件绕车把轴线可旋转地支撑在基座构件上,第一操作杆部件从第一安装部件向外突出;第二操作构件包括第二安装部件和第二操作杆部件,第二安装部件绕车把轴线可旋转地支撑在基座构件上,第二操作杆部件从第二安装部件向外突出。
[0016]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根据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被构造成:第一操作杆部件和第二操作杆部件在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偏离。
[0017]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根据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被构造成:第一操作杆部件和第二操作杆部件在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的径向方向上至少局部地相对于彼此偏离。
[0018]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根据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被构造成:第一操作杆部件和第二操作杆部件的形状不同。
[0019]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根据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被构造成:第一操作杆部件和第二操作杆部件的尺寸不同。
[0020]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自行车操作装置,该自行车操作装置主要包括基座构件、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基座构件被构造成连接到具有车把轴线的自行车车把上。第一操作构件支撑在基座构件上,从而使得第一操作构件能够绕车把轴线在第一静止位置和第一操作位置之间转动,并朝第一静止位置被偏压以返回到第一静止位置。第二操作构件支撑在基座构件上,从而使得第二操作构件能够绕车把轴线在第二静止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之间转动,并朝第二静止位置被偏压以返回到第二静止位置。
[0021]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根据第十六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被构造成:第一操作构件包括第一操作杆部件。
[0022]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根据第十七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被构造成:第二操作构件包括第二操作杆部件。
[0023]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操作至少一个自行车元件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该自行车操作装置主要包括基座构件、操作构件和电子控制单元。基座构件被构造成连接到具有车把轴线的自行车车把上。操作构件支撑在基座构件上,从而使得操作构件能够绕车把轴线转动。当操作构件被操作而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移动第一运动量时,电子控制单元产生升档信号和降档信号之一;当操作构件被操作而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移动第二运动量时,电子控制单元产生升档信号和降档信号中的另一种信号,其中,第一运动量和第二运动量不等。
[002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根据第十九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被构造成:第一运
动量小于第二运动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公开了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下面的详细描述内容可明显看出公开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现在请参照附图,附图构成原始公开内容的一部分,附图如下:
[0027]图1是自行车车把的右端局部透视图,该车把装配有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自行车操作装置;
[0028]图2是简化的示意方框图,示出了自行车控制设备的典型结构,该控制设备包括图1所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
[0029]图3是图1所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0030]图4是图1和3中所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选定部件的放大透视图,图中省去了该装置的壳体和车把夹钳;
[0031]图5是图4中所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选定部件的另一分解透视图;
[0032]图6是从车把中心朝车把右侧观察的、图4和5中所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选定部件的正视图;
[0033]图7是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一部分的局部透视图,该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碰振机构;
[0034]图8是自行车操作装置的选定部件的正视图,图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处于各自的静止位置上;
[0035]图9是自行车操作装置的选定部件的正视图,图中第一操作构件移动到操作位置上,第二操作构件处于静止位置上;
[0036]图10是自行车操作装置的选定部件的正视图,图中第一操作构件移动到比图9中的操作位置距离静止位置更远的操作位置上,第二操作构件处于静止位置上;
[0037]图11是自行车操作装置的选定部件的正视图,图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移动到操作位置上;
[0038]图12是自行车操作装置的选定部件的正视图,图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移动到比图11中的操作位置距离静止位置更远的操作位置上;以及
[0039]图13是正在操作的自行车装置的碰振机构的一系列局部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现在将参照附图解释选定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公开内容可明显看出,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是阐释性的,并没有限制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界定。
[0041]首先参照图1至3,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自行车操作装置10。自行车操作装置10安装在自行车车把12上,自行车车把12具有车把轴线A,如图1所示。如图2所示,自行车操作装置10是自行车控制设备的部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自行车控制设备例如改变所述自行车驱动机构的传动比。自行车操作装置10主要包括基座构件14、第一操作构件16和第二操作构件18,如图1和3所示。第一操作构件16可移动地支撑在基座构件14上,可从静止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上。第二操作构件18也可移动地支撑在基座构件14上,可从静止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自行车操作装置10还包括碰振机构(clicking mechanism)20,当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已经移动至操作自行车电子元件(下面将对此进行描述)时,该碰振机构20通知骑车者。
[0042]另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自行车操作装置10还包括电子控制单元22,通过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中每个操作构件的移动来操作该电子控制单元22。因为自行车操作装置10配置有电子控制单元22,因而,自行车操作装置10为自行车电动操作装置,用于电动操作至少一个自行车元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公开内容可明显看出,在此公开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0的某些方面可应用于非电动操作式自行车操作装置中,这种非电动操作式自行车操作装置响应于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的操作可拉动以及松开缆索。
[0043]如图2所示,电子控制单元22包括控制器24、第一传感器26和第二传感器28。优选地,例如,控制器24和第一和第二传感器26和28 —起集成在印刷电路板PC上,印刷电路板PC安装到基座构件14上。基本上,第一传感器26检测第一操作构件16的操作,根据第一操作构件16的运动输出信号给控制器24。第二传感器28检测第二操作构件18的操作,根据第二操作构件18的运动输出信号给控制器24。根据需要和/或要求,电子控制单元22还包括传统元件,如输入接口电路、输出接口电路和存储设备,存储装置例如ROM (只读存储器)装置和RAM (随机存取内存)装置。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公开内容可明显看出,电子控制单元22的精确结构和算法可以是运行本发明的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的任意组合形式。
[004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传感器26和28可无线或非物理地检测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的操作。第一和第二传感器26和28例如是电阻位置传感器、光学位置传感器、霍尔效应传感器、磁阻传感器等。但是,根据需要和/或要求,可采用其他类型的位置传感器结构。例如,通过使用接触器和电刷和/或以传统方式使用电线,可将第一和第二传感器26和28分别电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上。
[0045]图2的简化示意方框图示出了自行车控制设备的一个实例,该自行车控制设备包括自行车操作装置10。自行车控制设备包括主微机32,主微机32以传统方式安装在自行车的一部分上。根据需要和/或要求,主微机32还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和传统元件,传统元件例如是输入接口电路、输出接口电路和存储装置,存储装置例如是ROM (只读存储器)装置和RAM (随机存取内存)装置。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公开内容可明显看出,主微机32的精确结构和算法可以是运行本发明的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的任意组合形式。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主微机32被构造成接收信号并处理该信号以至少控制电动操作式变速器34。变速器34可以是前变速器或后变速器。因为电动操作式变速器34在自行车领域是公知的,因而,为简洁起见,在此省略电动操作式变速器34的细节部分。
[0046]使主微机32程序化,从而,响应于骑车者操作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的手动输入或主微机32中的控制程序的自动输入,可选择性地改变变速器34的档位。换句话说,主微机32被构造成可手动或自动地选择性改变变速器34的档位。
[0047]自行车控制设备还包括主电源38(如,所示的电池或电容器),用于将电能供送给自行车操作装置10的电子控制单元22、主微机32和变速器34。但是,主电源38并不局限于使用电池作为电源。例如,发电机本身或带有电池的发电机可用于主电源38。自行车控制设备的各种元件也可配置有各自的电池或电容器,而不需要接收来自于主电源38的电倉泛。
[0048]在此,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自行车操作装置10的电子控制单元22和变速器34通过电缆电连接到主微机32上,所述电缆使用信号线或数据线S传递控制信号,使用传导线GND和V传递输出功率。但是,如果需要和/或要求,主微机32可使用电力线数据传输(PLC)执行双向通讯。另外,如果需要和/或要求,可使用无线通讯在主微机3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0的电子控制单元22之间和/或在主微机32和变速器34之间传递控制信号。
[0049]根据自行车结构,主微机32也可接收来自于一个或更多个其他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信号,从而,主微机32可进一步被构造为控制其他自行车元件,如,其他电动操作式变速器、其他电动调节式悬架和电动调节式座杆。
[0050]如图3所示,基座构件14包括固定构件40,固定构件40被构造为固定到自行车车把(下文仅称之为“车把”)12上,车把12具有车把轴线A。因此,第一操作构件16被构造成,当基座构件14连接到车把12上时,第一操作构件16能够绕车把轴线A转动。同样地,第二操作构件18被构造为,当基座构件14连接到车把12上时,第二操作构件18能够绕车把轴线A转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构件40是传统管夹,通过拧紧固定螺栓42而可挤压紧车把12。
[0051]如图3所示,基座构件14的固定构件40包括车把接收孔40a,车把接收孔40a界定车把安装轴线B。当固定构件40安装到车把12上时,车把安装轴线B与车把12的车把轴线A重合。从而,基座构件14被构造成通过固定构件40连接到车把12上。
[005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基座构件14还包括第一盖构件44、第二盖构件46和第三盖构件48。第一和第二盖构件44和46卡扣装配在一起,形成局部包围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的壳体。第三盖构件48通过多个(三个)螺钉50连接到第二盖构件46上。通过让固定螺栓42穿过盖构件48的孔,将第三盖构件48固定连接到固定构件40上。以这种方式,第一和第二盖构件44和46通过固定构件40不可旋转地固定到车把12上。第一、第二和第三盖构件44、46和48由合适材料(如硬质刚性塑料)制成。
[0053]仍然参照图3,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基座构件14还包括第一支撑构件52和第二支撑构件54。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52和54通过多个(三个)螺纹紧固件56固定在一起。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52和54通过多个(三个)隔离件58a、58b和58c分隔开。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紧凑地布置在作为整体单元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52和54之间。
[0054]如图4至6所示,第二支撑构件54优选具有管状部分54a,管状部分54a形成基座构件14的车把接收部件。管状部分54a伸展到第一支撑构件52的孔52a中,如图4所示。优选地,两个轴承设置在管状部分54a上,用于将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可旋转地支撑在管状部分54a上,但是图中未示出所述轴承。换句话说,第一轴承设置在第一操作构件
16和管状部分54a的外表面之间,第二轴承设置在第二操作构件18和管状部分54a的外表面之间。如图5和6所示,电子控制单元22通过一对螺钉59连接到第二支撑构件54上。第二支撑构件54优选具有孔54b,孔54b用作为电子控制单元22的接收部分,可进一步将电子控制单元22支撑在第二支撑构件54上。
[0055]现在将参照图5至12更详细地描述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如图5最清楚所示,第一操作构件16包括第一安装部60和第一操作杆部62 (S卩,第一使用者操作杆)。第一操作构件16的第一安装部60包括第一突起64和第二突起66,它们与碰振机构20相互配合,下面将对此进行描述。如图8至12最清楚所示,通过偏压元件68朝第一静止位置偏压第一操作构件16,从而,将第一操作构件16操作至操作位置之后,第一操作构件16可返回到第一静止位置上。类似地,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操作构件18包括第一安装部70和第二操作杆部72 (即,第二使用者操作杆)。通过偏压元件76朝第二静止位置偏压第二操作构件18,从而,将第二操作构件18操作至操作位置之后,第二操作构件18可返回到第二静止位置上。
[0056]如下面所解释的那样,第一操作构件16具有两个操作位置,每个操作位置可引起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控制信号。同样地,如下面所解释那样,第二操作构件18具有两个操作位置,每个操作位置可引起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控制信号。例如,当第一操作构件16到达第一操作位置(图10)时,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第一信号;当第二操作构件18到达第二操作位置(图12)时,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第二信号。当第一操作构件16到达第一中间位置(图9)时,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第三信号;当第二操作构件18到达第二中间位置(图12)时,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第四信号。
[0057]具体而言,当第一操作构件16从第一静止位置(图8)转动到第一操作位置(图10)时,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第一信号,其中第一操作位置对应于完全操作位置。当第一操作构件16从第一静止位置(18)转动到第一中间位置(图9)时,电子控制单元22也产生第三信号,其中第一中间位置对应于位于第一静止位置(图8)和第一操作位置(图10)之间的局部操作位置。更具体而言,第一操作构件16从第一静止位置(图8)转动第一规定距离Dl到达第一中间位置(图9),从第一静止位置(图8)转动第二规定距离D2到达第一操作位置(图 10)。
[0058]具体而言,当第二操作构件18从第二静止位置(图8)转动到第二操作位置(图12)时,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第二信号,其中第二操作位置对应于完全操作位置。当第二操作构件18从第二静止位置(图8)旋转到第二中间位置(图11)时,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第四信号,其中,第二中间位置对应于位于第二静止位置(图8)和第二操作位置(图12)之间的局部操作位置。
[0059]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已经到达操作位置引起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控制信号时,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均使用碰振机构20来通知骑车者,因此,使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移动相同量到达操作位置。更具体而言,第二操作构件18从第二静止位置(图8)转动第一规定距离Dl到达第二中间位置(图11),从第二静止位置(图8)转动第二规定距离D2到达第二操作位置(图12)。
[0060]如图8至12所示,第一操作构件16和第二操作构件18能够旋转地支撑在基座构件14的管状部分54a上,以绕车把安装轴线B转动。因此,第一操作构件16被构造成,当基座构件14连接到车把12上时,第一操作构件16能够绕车把轴线A和车把安装轴线B在第一静止位置和第一操作位置之间转动。类似地,第二操作构件18被构造成,当基座构件14连接到车把12上时,第二操作构件18能够绕车把轴线A在第二静止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之间转动。
[0061]参照图8至1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分别从第一静止位置(图8)和第二静止位置(图8)开始在操作方向(即,第一旋转方向R)上操作第一操作构件16和第二操作构件18,其中操作方向相对于车把轴线A是相同的。如图9和10所示,在操作第一操作构件16的过程中,第一操作构件16相对于基座构件14绕车把轴线A移动(S卩,转动),而第二操作构件18保持静止。另一方面,如图11和12所示,在操作第二操作构件18的过程中,第一操作构件16和第二操作构件18相对于基座构件14 一起绕车把轴线A移动。
[006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第一操作构件16到达第一操作位置(图10)时,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第一信号。当第二操作构件18到达第二操作位置(图12)时,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第二信号。另外,当第一操作构件16到达位于第一静止位置(图8)和第一操作位置(图10)之间的第一中间位置(图9)时,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第三信号。最后,当第二操作构件
18到达位于第二静止位置(图8)和第二操作位置(图12)之间的第二中间位置(图11)时,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第四信号。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二操作构件18的操作期间,由于第一操作构件16和第二操作构件18 —起转动,因而,操作第二操作构件18时,第一和第二信号同时产生,第三和第四信号同时产生。具体而言,在所不的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从各自的静止位置朝各自的操作位置移动的情况,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档位信号作为第一至第四信号。例如,第一和第三信号用作为升档信号和降档信号之一,第二和第四信号用作为升档信号和降档信号中的另一种信号。如上所述,当操作第二操作构件18时,同时产生第一和第二控制信号。将主微机32程序化,而使主微机32在这种情况下忽略第一信号。
[0063]在一个实施例中,操作第一操作构件16在第一旋转方向R上移动第一运动距离Dl时,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升档信号和降档信号之一;操作第一操作构件16在第一旋转方向R上移动第二运动距离D2时,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升档信号和降档信号中的另一种信号。以这种方式,第一操作构件16能够以升档和降档方式操作变速器3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运动距离Dl小于第二运动距离D2。因此,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运动距离D2与第一运动距离Dl不等。
[0064]可供选择地,在另一实施例中,电子控制单元22和/或主微机32可选择性地被程序化,从而,第一操作构件16能操作两个分离的电动换档装置(如,前变速器和后变速器)。例如,当第一操作构件16移动第一运动距离Dl时,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升档信号和降档信号之一以操作第一电动换档装置,当第一操作构件16移动第二运动距离D2时,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升档信号和降档信号中的另一种信号,以操作第二电动换档装置。同样地,操作第二操作构件18在第一旋转方向R上移动第一运动距离Dl时,电子控制单元22也产生升档信号和降档信号之一。操作第二操作构件18在第一旋转方向R上移动第二运动距离D2时,电子控制单元22和/或主微机32可选择性地被程序化,而使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升档信号和降档信号中的另一种信号或产生第二升档或降档信号。另外,电子控制单元22和/或主微机32可被选择性地程序化,从而,当操作第一操作构件16时,电子控制单元22产生升档信号和降档信号之一,当操作第二操作构件18时,电子控制单元产生升档信号和降档信号中的另一种信号。以这种方式,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通过被操作移动第一运动距离Dl而均可执行单档操作,通过被操作移动第二运动距离D2而均可执行双档操作。
[0065]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60绕车把轴线A可旋转地支撑在基座构件14上。第一操作杆部62从第一安装部60向外突出。优选地,第一操作构件16是扳柄式操作杆,通过偏压元件68可相对于基座构件14被偏压到第一操作操作构件16的静止位置上。在此,偏压元件68是螺旋拉簧,其具有连接到第一操作构件16上的第一端68a和连接到隔离件58a上的第二端68b。因此,当第一操作构件16从静止位置(图8)移动到操作位置(图9或10)时,偏压元件68伸展,将偏压力施加在第一操作构件16上。优选地,当第一操作构件16位于静止位置(图8)时,偏压元件68被加载(即,稍微被压紧)。
[006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70绕车把轴线A可旋转地支撑在基座构件14上。第二操作杆部72从第二安装部70向外突出。优选地,第二操作构件18是扳柄式操作杆,其相对于基座构件14被偏压元件76偏压到第二操作构件18的静止位置上。在此,偏压元件是螺旋压缩弹簧,其具有抵靠第二操作构件18的第一端76a和抵靠隔离件58b的第二端76b。从而,当第二操作构件18从静止位置(图8)移动到操作位置(图11或12)时,偏压元件76被压缩以施加偏压力在第二操作构件18上。优选地,当第二操作构件18处于静止位置(图8 )时,偏压元件76被加载(即,被稍微压缩)。
[0067]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杆部62和第二操作杆部72在第一安装部60和第二安装部70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偏离。另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杆部62和第二操作杆部72在第一安装部60和第二安装部70的径向方向上相对于彼此至少局部偏离。第一操作杆部62和第二操作杆部72的形状和尺寸不同。第一操作构件16的第一操作杆部62包括使用者操作表面62a和非使用者操作表面62b。当操作第一操作构件16时,使用者操作所述使用者操作表面62a。当操作第一操作构件16时,所述非使用者操作表面62b被配置为是不可触摸的。同样地,第二操作构件18的第二操作杆部72包括使用者操作表面72a和非使用者操作表面72b。当操作第二操作构件18时,使用者操作所述使用者操作表面72a。当操作第二操作构件18时,所述非使用者操作表面72b被配置为是不可触摸的。
[0068]参照图7、8和13,现在将更详细描述碰振机构2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如图7和8最清楚所示,碰振机构20包括第一部件80,第一部件80接触第一操作构件16和第二操作构件18中的至少一个,从而,当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中的每一个分别从静止位置朝操作位置移动时,产生触觉反馈响应。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因为第二操作构件18的操作使第一操作构件16移动至接触第一部件80,因而,第一部件80仅接触第一操作构件16的第一和第二突起64和66。如果第二操作构件18被构造成独立于第一操作构件16操作,那么,第二操作构件18将设置有类似于第一和第二突起64和66的突起,用于接触第一部件80。因而,所示实施例中的碰振机构20可与自行车操作装置一起使用,这种自行车操作装置具有可独立操作的操作构件,从而所有操作构件使用同一碰振机构。
[0069]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碰振机构20还包括第二部件82,第二部件82绕第一枢轴线Pl可枢转地安装到基座构件14的第二支撑构件54上。第一部件80绕第二枢轴线P2可枢转地安装到第二部件82上。具体而言,第一枢轴销84固定连接到第二支撑构件54上。第一枢轴销84界定第一枢轴线Pl。第二部件82可枢转地安装在第一枢轴销84上。第一偏压元件86可操作地设置在第二部件82和第二支撑构件54之间。第二枢轴销88将第一枢转部件80能够枢转地连接到第二部件82上。第二枢轴销88界定第二枢轴线P2。第二偏压元件90可操作地设置在第一部件80和第二部件82之间。
[0070]第二偏压元件90施加偏压力在第一部件80上,通常可使第一部件80相对于第二部件82保持预定方位,从而,第一部件80和第二部件82的邻接部相互靠紧。因此,第一操作构件16从操作位置之一朝静止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当第一突起64以及第二突起66接触第一部件80时,第一部件80仅相对于第二部件82运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偏压元件90是扭转弹簧,其具有设置在第二枢轴销88上的螺旋部分。第二偏压元件90的一端接触第一部件80,第二偏压元件90的另一端接触第二部件82。
[0071]第一偏压元件86施加偏压力在第二部件82上以偏压第二部件82,从而通常使第一部件80接触第一操作构件16。换句话说,当第一操作构件16处于第一静止位置时,第一偏压元件86偏压第一部件80使其接合第一操作构件16。由于第一部件80和第二部件82的这种布置结构,因而,在第一操作构件16从静止位置朝一个操作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当第一突起64以及第二突起66接触第一部件80时,第一部件80和第二部件82作为整体一起移动。在所不的实施例中,第一偏压兀件86是扭转弹簧,其具有设置在第一枢轴销84上的螺旋部分。第一偏压元件86的一端接触第二部件82,第一偏压元件86的另一端接触第二支撑构件54。
[0072]因而,在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的操作期间,当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分别从静止位置朝一个操作位置移动时,第一部件80绕第一枢轴线Pl旋转。具体而言,当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分别从静止位置朝操作位置移动时,第一部件80接触第一操作构件16的第一突起64和第二突起66之一或两者。在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分别从静止位置朝操作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当第一部件80和第二部件82绕第一枢轴线Pl一起枢转时,第一部件80相对于第二部件82保持静止。
[0073]另一方面,在释放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的期间,当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分别从一个操作位置朝静止位置移动时,第一部件80绕第二枢轴线P2枢转,该第二枢轴线P2相对于第一枢轴线Pl偏离。因此,当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分别从一个操作位置朝静止位置移动时,第一部件80相对于第二部件82绕第二枢轴线P2移动。
[0074]如上所述,第一操作构件16包括第一突起64和第二突起66。但是,可供选择地,第一操作构件16仅需包括至少一个突起,或者,第一操作构件16包括超过两个的突起。在任何情况下,突起的数量表示通过换档操作装置可达到的操作位置的数量。当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分别从静止位置朝操作位置移动时,第一突起64和第二突起66接触第一部件80,并使第一部件80绕第一枢轴线Pl旋转。当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16和18分别从操作位置朝静止位置移动时,第一突起64和第二突起66也接触第一部,80,并使第一部件80绕第二枢轴线P2枢转。第一突起64具有第一高度,第二突起66具有第二高度。第一突起64的第一高度与第二突起66的第二高度不同。当第一操作构件16处于静止位置时,第一突起64比第二突起66更靠近第一部件80。第一突起64的第一高度小于第二突起66的第二高度。由于第一和第二突起64和66的高度不同,因而,骑车者能更清楚分辨两个操作位置。
[0075]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的过程中,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是开放式术语,其明确表示具有所声明的特征、元件、成分、组、整体和/或步骤,但是也不排除具有其他未声明的特征、元件、成分、组、整体和/或步骤。上述内容也适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术语,如术语“包含”、“具有”及其派生词。文中使用的术语“被连接”或“连接”包括下述结构:通过将一元件直接安装在另一元件上而将所述元件直接固定到所述另一元件上;通过将一元件固定到中间元件上,然后将中间元件固定到另一元件上,从而将所述元件非直接地固定到所述另一元件上;以及,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成一体,即,一个元件实质上另一元件的部件。这种定义也适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术语,例如“结合”、“连接”、“耦接接”、“安装”、“粘结”、“固定”及其派生词。另外,术语“部件”、“部”、“部分”、“构件”或“元件”作为单数使用时可具有单个部件的复数意义或可指多个部件。另外,将应该理解为,尽管文中使用术语“第一”和“第二”来描述不同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因此,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提供的相关技术知识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元件可称之为第二元件,反之亦然。最后,文中使用的程度术语如“基本上”、“大致”和“大约”表示改进的特征在最终结果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的容许偏差量。
[0076]尽管已经选择了选定实施例来阐述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公开内容可明显看出,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本发明的范围由所述权利要求书界定。例如,不同元件的尺寸、形状、位置或范围可根据需要和/或要求改变,只要他们基本上没有改变其预定功能即可。被示出直接相互连接或接触的元件可以具有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中间结构,除非另有特别说明。一个元件的功能可由两个元件来执行,反之亦然,除非另有特别说明。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和功能可采用在另一实施例中。不需要在某个具体实施例中同时呈现所有优点。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是独特的每个特征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特征结合使用,这些独特特征也应该认为是本 申请人:的其他发明创造的单独描述,包括由这些特征体现的结构和/或功能原理。因此,前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仅是阐释性的,并非没有限制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操作装置,其用于电动操作至少一个自行车元件,该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 基座构件,其被构造成连接到具有车把轴线的自行车车把上; 第一操作构件,其支撑在基座构件上,从而,第一操作构件被构造成,当基座构件连接到自行车车把上时,第一操作构件能够绕车把轴线转动; 第二操作构件,其支撑在基座构件上,从而,第二操作构件被构造成,当基座构件连接到自行车车把上时,第二操作构件能够绕车把轴线转动;以及 电子控制单元,当分别操作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时,电子控制单元产生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第一操作构件从第一静止位置转动到第一操作位置,并朝第一静止位置被偏压以返回到第一静止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第二操作构件从第二静止位置转动到第二操作位置,并朝第二静止位置被偏压以返回到第二静止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分别从第一静止位置和第二静止位置开始在操作方向上操作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第一操作构件的操作方向与第二操作构件的操作方向相对于车把轴线是相同的。
5.根据权利要求3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第一操作构件包括第一操作杆部。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第二操作构件包括第二操作杆部。
7.根据权利要求2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当第一操作构件到达第一操作位置时,电子控制单元产生第一信号,以及; 当第一操作构件到达位于第一静止位置和第一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一中间位置时,电子控制单元产生第三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3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当第二操作构件到达第二操作位置时,电子控制单元产生第二信号,以及; 当第二操作构件到达位于第二静止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二中间位置时,电子控制单元产生第四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在操作第一操作构件的过程中,第一操作构件绕车把轴线转动而第二操作构件保持静止。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当操作第二操作构件时,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一起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第一操作构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操作杆部,第一安装部绕车把轴线可旋转地支撑在基座构件上,第一操作杆部从第一安装部向外突出; 第二操作构件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操作杆部,第二安装部绕车把轴线可旋转地支撑在基座构件上,第二操作杆部从第二安装部向外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第一操作杆部和第二操作杆部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偏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第一操作杆部和第二操作杆部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径向方向上相对于彼此至少部分地偏尚。
14.根据权利要求11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第一操作杆部和第二操作杆部的形状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1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第一操作杆部和第二操作杆部的尺寸不同。
16.一种自行车操作装置,其包括: 基座构件,其被构造成连接到具有车把轴线的自行车车把上; 第一操作构件,其支撑在基座构件上,从而,第一操作构件能够绕车把轴线在第一静止位置和第一操作位置之间转动,并朝第一静止位置被偏压以返回到第一静止位置; 第二操作构件,其支撑在基座构件上,从而,第二操作构件能够绕车把轴线在第二静止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之间转动,并朝第二静止位置被偏压以返回到第二静止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第一操作构件包括第一操作杆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第二操作构件包括第二操作杆部。
19.一种自行车操作装置,其包括: 基座构件,其被构造成连接到具有车把轴线的自行车车把上; 操作构件,其支撑在基座构件上,从而,操作构件能够绕车把轴线转动;以及电子控制单元,当操作构件被操作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移动第一运动量时,电子控制单元产生升档信号和降档信号之一;当操作构件被操作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移动第二运动量时,电子控制单元产生升档信号和降档信号中的另一种信号,其中第二运动量与第一运动量不等。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第一运动量小于第二运动量。
【文档编号】B62M25/04GK103963914SQ201310341714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小坂宪太朗, 三木良晃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