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转向摇臂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机械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转向摇臂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转向摇臂是位于转向器传动副与转向直拉杆之间的传动件,其作用是将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传给转向直拉杆。一般这种转向摇臂一端与转向器中摇臂轴的外端连接,另一端加工有安装球头销的安装孔,以便与转向直拉杆连接。基于上述原理,转向摇臂的设计与转向直拉杆的安装位置有关,而传统的转向摇臂上下两端安装面相互平行,只是在空间上相对偏移一定距离,但是针对某些车型,由于设计匹配性的需要,安装面必须设计成为具有相对角度的一种转向摇杆,而这些就限制了转向直拉杆结构的设计。因而需要设计出一种具有更大的自由度的转向摇臂来满足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转向摇臂机构,用于解决与无轴向扭转阻尼直拉杆的匹配问题,能给转向直拉杆的结构设计提供更大的自由度,以解决上述背景中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转向摇臂机构,包括摇臂体以及摇臂孔,其中,所述摇臂体为两段式结构,其两段结构的相互之间形成有一个侧向的扭转夹角,此夹角大小大于0°且小于90°,同时,在摇臂体的两段式结构的两侧臂体部分上还分别设置有装配孔。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摇臂体的段式结构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或者通过螺纹副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摇臂体的两段式结构也可通过整块钢板直接扭转成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改变了传统转向摇臂中两个安装端面的相对位置,能更好的适应转向直拉杆的安装位置的要求,使得转向直拉杆的设计更为灵活多变。同时,这种结构能够改变由摇臂传给转向直拉杆的力的方向,消除球头销与球碗之间的扭转摩擦以及阻尼,使得转向直拉杆在运动过程中只有平面运动,没有轴向旋转运动、轴向摆动,提高了转向轻便性与转向回正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的一种新型转向摇臂机构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包括摇臂体以及摇臂孔,其中,所述摇臂体为钢材料一次成型,并在摇臂体中间位置扭转为两段式结构,其两段式结构中包括左臂体2以及右臂体4,且在左臂体2以及右臂体4还分别设置有左装配孔I以及右装配孔5,整个臂体在中间部分扭转成型,其扭结面3使得左臂体2以及右臂体4在切面内的夹角形成为30°。该角度的大小要满足某一车体的连接直拉杆的球头销的轴线与该安装面垂直的条件。在满足上述条件的这种结构方式下,摇臂机构能够改变由摇臂传给转向直拉杆的力与运动的方向,消除球头销与球碗之间的扭转摩擦、阻尼,使得转向直拉杆在运动过程中只有平面运动,没有轴向旋转运动、轴向摆动,提高了转向轻便性与转向回正性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 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转向摇臂机构,包括摇臂体以及摇臂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体为两段式结构,其两段结构的相互之间形成有一个侧向的扭转夹角,此夹角大小大于0°且小于90°,同时,在摇臂体的两段式结构的两侧臂体部分上还分别设置有装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向摇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体的段式结构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或者通过螺纹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向摇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体的两段式结构通过整块钢板 直接扭转成型。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转向摇臂机构,包括摇臂体以及摇臂孔,所述摇臂体为两段式结构,其两段结构的相互之间形成有一个侧向的扭转夹角,此夹角大小大于0°且小于90°,同时,在摇臂体的两段式结构的两侧臂体部分上还分别设置有装配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便于推广,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B62D7/16GK203142774SQ2013201459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
发明者唐应时, 徐永, 李小强 申请人:湖南易通汽车配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