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桥及其加强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汽车后桥及其加强板。其中的汽车后桥,包括横梁、横梁两端的纵梁以及横梁两端内的加强板,加强板具有与横梁内侧焊接的两侧边以及与纵梁焊接的上边,横梁为U形扭转梁,加强板的中部具有梯形孔,梯形孔的角部为圆角,且梯形孔的边缘通过冲压形成翻边,加强板的上边通过冲压形成有加强筋,加强板的下边具有U形缺口。
【专利说明】 汽车后桥及其加强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桥用加强板。
【背景技术】
[0002]扭转梁后桥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桥总成承受着汽车行驶中带来的各种载荷,其刚度及强度是考验产品设计的重要指标。为满足性能要求,U型扭转梁后桥横梁内部增加加强板,抵抗扭转变形。
[0003]传统横梁内加强板如图1所示为一板件,下端具有较长的V形口 12,由于结构单一,加强板所起到的效果比较有限,并且V型口处易产生应力集中,影响了后桥的刚度及强度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汽车后桥及其加强板。
[0005]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桥,包括横梁、横梁两端的纵梁以及横梁两端内的加强板,力口强板具有与横梁内侧焊接的两侧边以及与纵梁焊接的上边,横梁为U形扭转梁,其特点是,加强板的中部具有梯形孔,梯形孔的角部为圆角,且梯形孔的边缘通过冲压形成翻边,加强板的上边通过冲压形成有加强筋,加强板的下边具有U形缺口。
[0006]所述的汽车后桥,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加强筋为两根。
[0007]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桥加强板,具有与横梁内侧焊接的两侧边以及与纵梁焊接的上边,其特点是,加强板的中部具有梯形孔,梯形孔的角部为圆角,且梯形孔的边缘通过冲压形成翻边,加强板的上边通过冲压形成有加强筋,加强板的下边具有U形缺口。
[0008]所述的汽车后桥加强板,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加强筋为两根。
[0009]加强板不仅提高了后桥的刚度及强度,并且也降低了加强板自身的应力集中。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新的加强板具有质量轻、定位方便、工艺简单易加工、易装配等优点,在刚度、强度等性能方面也较为突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已有的汽车后桥用加强板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后桥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后桥用加强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2和图3所示,汽车后桥包括横梁1、横梁内加强板2以及纵梁3。加强板2包括两侧边106、107,上边104以及下边105,加强板2中间具有梯形孔100,梯形孔100的各角部为圆角,梯形孔100的边缘通过冲压形成翻边101。加强板2的上边104通过冲压形成两根加强筋103。加强板2的下边105通过冲压形成U形缺口 102。加强板2的两侧边106,107和纵梁3的内壁焊接,上边104与纵梁3焊接。整个加强板2也可以是冲压成型。加强板2不仅提高了后桥的刚度及强度,并且也降低了加强板自身的应力集中。横梁I为U型扭转梁。
【权利要求】
1.汽车后桥,包括横梁、横梁两端的纵梁以及横梁两端内的加强板,加强板具有与横梁内侧焊接的两侧边以及与纵梁焊接的上边,横梁为U形扭转梁,其特征在于,加强板的中部具有梯形孔,梯形孔的角部为圆角,且梯形孔的边缘通过冲压形成翻边,加强板的上边通过冲压形成有加强筋,加强板的下边具有U形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两根。
3.汽车后桥加强板,具有与横梁内侧焊接的两侧边以及与纵梁焊接的上边,其特征在于,加强板的中部具有梯形孔,梯形孔的角部为圆角,且梯形孔的边缘通过冲压形成翻边,加强板的上边通过冲压形成有加强筋,加强板的下边具有U形缺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桥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两根。
【文档编号】B62D21/00GK203460929SQ201320461386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0日
【发明者】梁筱倩, 王成龙, 闵海军 申请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