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耕机动力三轮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5167阅读:894来源:国知局
微耕机动力三轮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微耕机动力三轮车车架,包括前车架与后车架,在前车架上还设置有前减震立柱套、脚踏结构、微耕机支撑结构以及连接支撑梁,后车架上设置有制动转臂;微耕机支撑架构包括微耕机拖挂体支撑座与微耕机底盘支撑梁;脚踏结构与前车架活动连接,且包括设置于前车架右侧的油门踏板、刹车踏板以及设置于前车架左侧的离合踏板;前车架左侧靠近微耕机支撑结构的位置设置有变速箱支撑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耕机动力三轮车车架,更具微耕机的结构合理的设计车架,使其更便于微耕机的安装与拆卸,大大降低了安装与拆卸的难度,更便于使用。
【专利说明】微耕机动力三轮车车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车架,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农业耕作运行中使用的微耕机动力三轮车的车架。
【背景技术】
[0002]电动三轮车(Electricallyoperatedtricycle)是用以电瓶为动力,电机为驱动的拉货或拉人用的三轮运输工具。电动三轮车采用管式大容量、左右衬、深放电、牵引式电瓶,能适应长时间工作连续放电的要求。但是电动三轮车由电瓶供电,所以其所具有的牵引力较小,适合在平地进行行进,而且其行驶时的最高时速也难以满足人们所需。当道路起伏过大(如在丘陵地区)时电动三轮车的牵引力就难以满足牵引所需,从而导致电动三轮车停止前进、倒退,甚至还会发生翻车事故,对于操作人员的安全性有着极大的威胁。
[0003]三轮摩托车是以汽油机为动力的运输工具,但是只能进行运输,没有耕作的功能。
[0004]微耕机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微耕机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田土的耕作。配上相应机具可进行抽水、发电、喷药、喷淋等作业,还可挂一拖斗进行短途运输。微耕机是广大农民消费者替代牛耕的最佳选择。微耕机若挂拖斗进行运输作业,因微耕机无转向机构和制动装置,故操控不灵活,且无法很好的制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不利于对使用者人身与财产安全的保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发明了微耕机动力车,将微耕机与三轮车相结合,使用微耕机作为三轮车的动力装置,极大的提高了微耕机的使用效率和功能,既可耕地又可运输;具有小巧灵活,操控安全且有很好的地形适应能力,同时在使用时的震动性较小,让使用者能够更加舒适安全地进行操控。但是由于微耕机的体积与结构与一般的动力装置并不相同,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三轮机车的车架都无法满足微耕机的安装与使用,原有的三轮机车的动力装置的设置位置都在座椅的下方,而且微耕机动力的三轮车在使用时经常需要将微耕机取下单独进行使用,若全部设置在座椅下方则在进行安装与拆卸式大有不便,不利于产品的推广与使用。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耕机动力三轮车车架,更具微耕机的结构合理的设计车架,使其更便于微耕机的安装与拆卸,大大降低了安装与拆卸的难度,更便于使用。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7]微耕机动力三轮车车架,包括前车架与后车架,在前车架上还设置有前减震立柱套、脚踏结构、微耕机支撑结构以及连接支撑梁,后车架上设置有制动转臂。
[0008]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支撑梁设置于前车架与后车架之间,且通过焊接同时与前车架以及后车架固为一体。
[0009]进一步的,上述微耕机支撑架构包括微耕机拖挂体支撑座与微耕机底盘支撑梁。[0010]作为优选,所述前减震立柱套设置于前车架的最前端,在该前减震立柱套后方的转折处设置有脚踏结构。
[0011]再进一步的,所述脚踏结构与前车架活动连接,且包括设置于前车架右侧的油门踏板、刹车踏板以及设置于前车架左侧的离合踏板。
[0012]作为优选,所述微耕机拖挂体支撑座设置于前车架的右侧靠近脚踏结构的横梁处,微耕机底盘支撑梁紧靠连接支撑梁设置。
[0013]更进一步的,上述前车架左侧靠近微耕机支撑结构的位置设置有变速箱支撑梁。
[0014]另外,上述制动转臂上设置有制动转臂支撑梁,该制动转臂设置于前车架末端位置,并通过与后车架固为一体的制动转臂支撑梁与后车架活动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根据微耕机的结构特点进行设计,在前车架上设计有微耕机拖挂体支撑座与微耕机底盘支撑梁,能够更加稳定的对微耕机进行固定,同时能够很好的降低微耕机运行时产生的震动;本实用新型设计有微耕机拖挂体支撑座与微耕机底盘支撑梁,与微耕机的结构更加匹配,大大降低了微耕机在进行拆卸与安装时的难度,提高了拆卸与安装的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使其更加便于使用与推广;本实用新型将微耕机支撑结构与变速箱支撑梁并排设计,能够对座椅进行支撑,大大节省了座椅的安装空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跟加工的成本较低,能够很好的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与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9]图上附图标记为:1一前减震立柱套;2—脚踏结构;3—微耕机拖挂体支撑座;4一前车架;5—连接支撑梁;6—制动转臂;7—后车架;8—微耕机底盘支撑梁;9一变速箱支撑梁;10—制动转臂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路是,提供一种微耕机动力三轮车车架,更具微耕机的结构合理的设计车架,使其更便于微耕机的安装与拆卸,大大降低了安装与拆卸的难度,更便于使用。
[00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2所示,微耕机动力三轮车车架,包括前车架4与后车架7,在前车架4上还设置有前减震立柱套1、脚踏结构2、微耕机支撑结构以及连接支撑梁5,后车架7上设置有制动转臂6。
[0024]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支撑梁5设置于前车架4与后车架7之间,且通过焊接同时与前车架4以及后车架7固为一体。
[0025]上述微耕机支撑架构包括微耕机拖挂体支撑座3与微耕机底盘支撑梁8。
[0026]作为优选,所述前减震立柱套I设置于前车架4的最前端,在该前减震立柱套I后方的转折处设置有脚踏结构2。
[0027]所述脚踏结构2与前车架4活动连接,且包括设置于前车架4右侧的油门踏板、刹车踏板以及设置于前车架4左侧的离合踏板。
[0028]作为优选,所述微耕机拖挂体支撑座3设置于前车架4的右侧靠近脚踏结构2的横梁处,微耕机底盘支撑梁8紧靠连接支撑梁5设置。
[0029]上述前车架4左侧靠近微耕机支撑结构的位置设置有变速箱支撑梁9。
[0030]另外,上述制动转臂6上设置有制动转臂支撑梁10,该制动转臂6设置于前车架4末端位置,并通过与后车架7固为一体的制动转臂支撑梁10与后车架7活动连接。
[0031]制造时,使用70X50矩管作为主梁,采用全焊接技术,结实耐用。并在前车架前端设置有前减震立柱套和前保险杠,右侧设置有微耕机拖挂体与底盘支撑,通过螺栓连接微耕机与车架,拆装十分方便,左侧纵向并排设置有变速箱安装支架,在前车架尾部设置有制动转臂与制动转臂支撑梁。前后车架通过连接支撑梁焊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微耕机与三轮车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微耕机的功能得以扩展,可耕地可跑运输,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使用更安全、操作更舒适方便。微耕机与机架采用螺栓连接,微耕机输出端通过皮带与变速箱连接,故结构简单,微耕机拆装十分方便,在运输与耕作之间转换非常快捷,从而极大的增加微耕机的使用效率。
[0032]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微耕机动力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4)与后车架(7),在前车架(4)上还设置有前减震立柱套(I)、脚踏结构(2)、微耕机支撑结构以及连接支撑梁(5),后车架(7)上设置有制动转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耕机动力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梁(5)设置于前车架(4)与后车架(7)之间,且通过焊接同时与前车架(4)以及后车架(7)固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耕机动力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耕机支撑架构包括微耕机拖挂体支撑座(3 )与微耕机底盘支撑梁(8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耕机动力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减震立柱套(I)设置于前车架(4 )的最前端,在该前减震立柱套(I)后方的转折处设置有脚踏结构(2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耕机动力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结构(2)与前车架(4)活动连接,且包括设置于前车架(4)右侧的油门踏板、刹车踏板以及设置于前车架(4)左侧的离合踏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耕机动力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耕机拖挂体支撑座(3)设置于前车架(4)的右侧靠近脚踏结构(2)的横梁处,微耕机底盘支撑梁(8)紧靠连接支撑梁(5)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耕机动力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4)左侧靠近微耕机支撑结构的位置设置有变速箱支撑梁(9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耕机动力三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转臂(6)上设置有制动转臂支撑梁(10 ),该制动转臂(6 )设置于前车架(4 )末端位置,并通过与后车架(7)固为一体的制动转臂支撑梁(10)与后车架(7)活动连接。
【文档编号】B62K5/027GK203473111SQ201320523731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6日
【发明者】邓文, 麻罗耕, 杜邦云 申请人:四川五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