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三轮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架,尤其是涉及一种三轮车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三轮车车架,大部分采用圆钢管或方钢管围成主梁部 分,中轴管焊在中间而成,这样的结构非常复杂,他不仅焊缝多,浪费材料, 而且易开焊、易断裂,从而埋下不安全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轮车 车架,它具有设计美观新颖,结构合理,安全性能高,焊缝少,不易断裂、 节约原材料、阻力小、乘坐舒适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三 轮车车架,包括前叉套管、前中心主斜梁、主梁加强管、车座支撑管、 车座支撑管加强管、中轴管加强管、中轴管,车架后尾边梁呈环形结构, 采用一次握弯成型,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车架后尾边梁的焊缝,有 效的提高的车身的强度,其前端两接口与前中心主斜梁连接,前中心主 斜梁后加强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后尾边梁左右两侧,其中间位置与前中 心主斜梁一端连接,其目的可以使前中心主斜梁与车架后尾边梁的连接 更牢靠,车架后尾边梁也更不容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设计美观新颖,结构合理,安全性能 高;2、焊缝少,不易断裂;3、节约原材料,成本降低;4、阻力小、乘 坐舒适。
图l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也可作为摘要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其中1、为前叉套管
2、 为前中心主斜梁
3、 为主梁加强管
4、 为车座支撑管
5、 为车座支撑管加强管
6、 为中轴管加强管
7、 为中轴管
8、 为车架后尾边梁
9、 为前中心主斜梁后加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三
轮车车架,包括前叉套管l、前中心主斜梁2、主梁加强管3、车座支撑管4、 车座支撑管加强管5、中轴管加强管6、中轴管7,车架后尾边梁8呈环形结 构,其前端两接口焊接在前中心主斜梁2上,前中心主斜梁后加强管9的两端 分别焊接在后尾边梁8左右两侧,其中间位置与前中心主斜梁2 —端焊接在一 起。
权利要求1、一种三轮车车架,包括前叉套管(1)、前中心主斜梁(2)、主梁加强管(3)、车座支撑管(4)、车座支撑管加强管(5)、中轴管加强管(6)、中轴管(7),其特征在于车架后尾边梁(8)呈环形结构,其前端两接口与前中心主斜梁(2)连接,前中心主斜梁后加强管(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后尾边梁(8)左右两侧,其中间位置与前中心主斜梁(2)一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架,尤其是涉及一种三轮车车架。包括前叉套管(1)、前中心主斜梁(2)、主梁加强管(3)、车座支撑管(4)、车座支撑管加强管(5)、中轴管加强管(6)、中轴管(7),其特征在于车架后尾边梁(8)呈环形结构,其前端两接口与前中心主斜梁(2)连接,前中心主斜梁后加强管(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后尾边梁(8)左右两侧,其中间位置与前中心主斜梁(2)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设计美观新颖,结构合理,安全性能高;2.焊缝少,不易断裂;3.节约原材料,成本降低;4.阻力小、乘坐舒适。
文档编号B62K5/06GK201415734SQ200920091200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0日
发明者任安生 申请人:任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