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行走装置及履带式翻堆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7599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履带式行走装置及履带式翻堆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式行走装置,其中包括履带、行走支撑梁、液压马达、驱动轮、两个滑杆、导向轮、第一滚珠轴承和液压推动机构,所述的行走支撑梁的一端固定有所述的液压马达,所述的驱动轮与所述的液压马达相连接,所述的行走支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两个滑杆相连接,所述的两个滑杆固定于所述的导向轮的导向轮轴两端,所述的滚珠轴承分别与所述的导向轮内侧和所述的导向轮轴相啮合,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的行走装置的履带式翻堆机。采用该种结构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及履带式翻堆机,可以实现驱动力大,耗损低,越野性能及稳定性好,爬坡能力大,转弯半径小,灵活性好,运输及放置更加快捷方便,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专利说明】履带式行走装置及履带式翻堆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翻堆机领域,尤其涉及翻堆机的行走装置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履带式行走装置及履带式翻堆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各种样式的翻堆机不断推陈出新,不同厂家生产的翻堆机的行走装置层出不穷,现市面上的翻堆机行走装置主要以轮胎式和履带式两种,轮胎式行走机动性比较好,但缺点是接地比压大,爬坡能力小;履带式行走稳定性好,爬坡能力大,缺点是结构复杂、功率耗损大,运输与放置不方便,从而使成本高昂,无法实现大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驱动力大、损耗低、越野性能及稳定性好、爬坡能力大、转弯半径小、具有更广泛应用范围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及履带式翻堆机。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及履带式翻堆机具有如下构成:
[0005]该履带式行走装置,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履带、行走支撑梁、液压马达、驱动轮、两个滑杆、导向轮、第一滚珠轴承和液压推动机构,所述的行走支撑梁的一端固定有所述的液压马达,所述的驱动轮与所述的液压马达相连接,所述的行走支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两个滑杆相连接,所述的两个滑杆固定于所述的导向轮的导向轮轴两端,所述的滚珠轴承分别与所述的导向轮内侧和所述的导向轮轴相啮合,所述的液压推动机构与所述的两个滑杆相连接,所述的驱动轮和导向轮分别与所述的履带两端的内表面相接触。
[0006]较佳地,所述的液压推动机构包括张紧油缸、黄油嘴和滑块,所述的黄油嘴与所述的张紧油缸相连接,所述的滑块连接于所述的滑杆和张紧油缸之间。
[0007]更佳地,所述的液压推动机构还包括黄油嘴推杆,所述的黄油嘴推杆连接于所述的黄油嘴和张紧油缸之间。
[0008]较佳地,所述的行走装置还包括行走减速机,所述的行走减速机连接于所述的液压马达与驱动轮之间。
[0009]较佳地,所述的行走装置还包括数个支重轮,各个所述的支重轮底部与所述的履带内表面相接触,各个所述的支重轮的支重轮轴两端固定于所述的行走支撑梁上。
[0010]更佳地,所述的行走装置还包括第二滚珠轴承,所述的第二滚珠轴承分别与所述的支重轮内侧和所述的支重轮轴相啮合。
[0011]较佳地,所述的导向轮轴两端通过开口插销与所述的滑杆相连接。
[0012]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的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履带式翻堆机,所述的履带式翻堆机包括两个所述的行走装置,所述的两个行走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的履带式翻堆机的两侧。[0013]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及履带式翻堆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履带式行走装置及包含其的履带式翻堆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翻堆机中行走装置所带来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行走装置的最大特点是驱动力大、耗损低,因而越野性能及稳定性好、爬坡能力大、且转弯半径小、灵活性好、运输及放置更加快捷方便,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行走装置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行走装置的俯视剖视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左视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行走装置的爆炸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翻堆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0021]如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行走支撑梁1、张紧油缸12、带双向液压平衡阀组液压马达2、带驻车制动器行走减速机3、行走驱动轮4、行走导向轮8、张紧滑杆6、张紧滑块15、支重轮19、导向轮轴7、支重轮轴衬套20、黄油嘴通杆13、黄油嘴14、滚珠轴承9和18等组成。
[0022]根据图1?图4所示,该装置是由钢板拼焊成内\外侧的箱形支撑梁再合焊成行走支撑梁1,行走支撑梁的一端固定带双向液压平衡阀组液压马达2,带驻车制动器行走减速机3固定在液压马达2上,行走驱动轮4再通过螺栓5固定在行走减速机3上;行走支撑梁的另一端通过两侧的滑杆6插入导向轮轴7并在导向轮8上压配上第一滚珠轴承9,再放入衬套10,最后插入开口插销11锁定住即可。
[0023]根据图1?图4所示,行走支架梁I中间安装一套张紧油缸12,张紧油缸12通过黄油嘴通杆13连接90°黄油嘴14,通过黄油嘴14注入黄油使张紧油缸12张紧,使其推动安装在张紧油缸12上的推动滑块15,滑块15受到推力向前滑动,并推动了滑杆6,滑杆6向前伸展使导向轮8与履带16产生张力,通过对张紧油缸的调节来实现履带的张力改变,将黄油嘴放置于支架梁和履带的间隙处,使维护及拆装更方便。
[0024]根据图1?图4所示,在内外侧的箱形行走支撑梁中间各安装四个支重轮19,使整机行走更加稳定、受力均匀,内外侧的箱形支撑梁底部开口处通过支重轮轴17安装入配有第二滚珠轴承18的支重轮19,行走支架梁I中间再用支重轮轴衬套20支撑住,使两侧箱形支撑梁不会变形。
[0025]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翻堆机的结构示意图。该翻堆机包括有左右两套行走装置21。每套行走装置包括有上述的行走支撑梁1、张紧油缸12、带双向液压平衡阀组液压马达2、带驻车制动器行走减速机3、行走驱动轮4、行走导向轮8、张紧滑杆6、张紧推块15、支重轮19、导向轮轴17、支重轮轴衬套20、黄油嘴通杆13、黄油嘴14、滚珠轴承9和18等组成。[0026]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及履带式翻堆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履带式行走装置及包含其的履带式翻堆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翻堆机中行走装置所带来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行走装置的最大特点是,驱动力大、耗损低,因而越野性能及稳定性好、爬坡能力大、且转弯半径小、灵活性好、运输及放置更加快捷方便,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0028]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履带式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履带、行走支撑梁、液压马达、驱动轮、两个滑杆、导向轮、第一滚珠轴承和液压推动机构,所述的行走支撑梁的一端固定有所述的液压马达,所述的驱动轮与所述的液压马达相连接,所述的行走支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两个滑杆相连接,所述的两个滑杆固定于所述的导向轮的导向轮轴两端,所述的滚珠轴承分别与所述的导向轮内侧和所述的导向轮轴相啮合,所述的液压推动机构与所述的两个滑杆相连接,所述的驱动轮和导向轮分别与所述的履带两端的内表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推动机构包括张紧油缸、黄油嘴和滑块,所述的黄油嘴与所述的张紧油缸相连接,所述的滑块连接于所述的滑杆和张紧油缸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推动机构还包括黄油嘴推杆,所述的黄油嘴推杆连接于所述的黄油嘴和张紧油缸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装置还包括行走减速机,所述的行走减速机连接于所述的液压马达与驱动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装置还包括数个支重轮,各个所述的支重轮底部与所述的履带内表面相接触,各个所述的支重轮的支重轮轴两端固定于所述的行走支撑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装置还包括第二滚珠轴承,所述的第二滚珠轴承分别与所述的支重轮内侧和所述的支重轮轴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轮轴两端通过开口插销与所述的滑杆相连接。
8.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行走装置的履带式翻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履带式翻堆机包括两个所述的行走装置,所述的两个行走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的履带式翻堆机的两侧。
【文档编号】B62D55/08GK203473042SQ201320605004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关建 申请人:森新产业(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