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所述自行车车架包括:管体和隔板,所述管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开口,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管体内部与所述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相连,将所述管体分隔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隔板为平板,其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条形槽与第二条形槽。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外形美观、简洁。车架的强度较高,适用性较强。电池卡合在电动自行车车架内部不易松动,能有效延长电池的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0002]请参考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动自行车车架的侧视图。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自行车车架的隔板31—般为平板或者具有一定弧度弧板,电池安放在隔板31之上,在使用中易发生脱落,导致电池的寿命较短。电池安放在隔板31之后,其锁扣卡合在侧壁32与侧壁33之上,与电动自行车车架的侧壁32与侧壁33形成了高度差,不美观。而且现有的电动自行车车架的强度也较低,易发生形变。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形美观、能提高电池寿命、不易形变的电动自行车车架。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自行车车架包括:管体和隔板,所述管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开口,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管体内部与所述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相连,将所述管体分隔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隔板为平板,其上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条形槽与第二条形槽。
[0005]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中部下方设置有第三条形槽。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室的高度为10-25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室的高度为20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壁包括第一前段与第一后段,所述第一后端与第一前段的厚度差为1.2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侧壁包括第二前段与第二后段,所述第二后段与第二前段的厚度差为1.2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后段与第二后段为弧形结构。
[0011]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外形美观、简洁。车架的强度较高,适用性较强。电池卡合在电动自行车车架内部不易松动,能有效延长电池的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动自行车车架的侧视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车架的立体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车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请参考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车架的立体图。所述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管体10与隔板13。管体10由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5与第四侧壁14组成。管体10为中空结构,第一侧壁11上设置有开口 16。所述隔板13设置于所述管体10的内部,与所述第二侧壁12和第三侧壁15相连。所述隔板13将所述管体10分割为第一腔室26与第二腔室27。
[0017]请继续参考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车架的侧视图。所述隔板13优选为平板,特别的,所述隔板13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条形槽21与第二条形槽29。在使用时,外部电池底部的突起结构能够卡合在所述第一条形槽21与第二条形槽29中,然后通过紧固件固定,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安放在普通平板状的隔板上易脱落的技术问题。
[00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隔板13的中部还设置有第三条形槽28,在隔板13上设置第三条形槽28不仅能够降低整车重量,而且能增大第一腔室26的空间。
[0019]所述第一腔室26的高度设计在1mm至25mm,高度过低会导致藏线困难,不适合大型号的电线隐藏,从而限制了所述电动自行车车架的使用范围。所述第一腔室26的高度过高,会导致所述电动自行车车架的中空过大,其力学强度必然降低,易发生形变。本实施例优选第一腔室26的高度为20mm,20mm的高度能够满足所述电动自行车车架在适用性与力学强度方面的需要。
[0020]所述第二腔室27用于存放电池,根据现有电池的结构,所述第二腔室27的高度一般设计在80mm。
[0021 ] 所述第二侧壁12包括第一前段23与第一后段22,所述第三侧壁15包括第二前段24与第二后段25。所述第一前段23与第二前段24的厚度设计为2.3mm,高度为30mm。所述第一后段22与第二后段25的厚度设计为3.5mm。所述第一后段22与第二后段25厚度不仅能够增强电动自行车车架的力学强度,而且所述第一前段23与第一后段22之间形成了 1.2mm的高度差。同时,第二前段24与第二后段25之间也形成了 1.2mm的高度差。当外部电池安装入电动自行车车架以后,外部电池的锁扣锁在所述第一前段23与第二前段24上,从而填平了所述第一前段23与第一后段22,第二前段24与第二后段25之间的高度差,使电动自行车车架更加美观。
[0022]进一步的,第一后段22与第二后段25设计为弧形结构,采用弧形结构不仅能使自行车车架更加美观,而且力学强度优于平行结构。
[0023]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自行车车架在使用时,外部电池通过开口 16安装入车架内部,通过所述两个条形槽21安装在所述隔板13之上。电池的两个锁扣分别锁扣在第一前段23与第二前段24表面。电动自行车所有的电线均隐藏在第一腔室26之中。使其整车外形美观,简洁可靠。
[0024]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外形美观、简洁。车架的强度较高,适用性较强。电池卡合在电动自行车车架内部不易松动,能有效延长电池的寿命。
[002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车架包括:管体和隔板,所述管体 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开口,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管体内部与所述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相连,将所述管体分隔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隔板为平板,其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条形槽与第二条形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三条 形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高度为 10-25mmo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高度为2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包括第一前段与第一后段,所述第一后端与第一前段的厚度差为1.2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包括第二前段与第二后段,所述第二后段与第二前段的厚度差为1.2mm。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段与第二后段为弧形结构。
【文档编号】B62K11/02GK203946212SQ201420178145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4日
【发明者】唐兴烈, 赵蓟瑜, 文廷刚 申请人:重庆通盛建设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