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地形车驻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5318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地形车驻车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全地形车驻车机构,包括制动泵及制动手柄,还包括驻车装置,所述驻车装置包括限位板,限位板安装在制动泵上,一端设有限位凸起;驻车手柄与制动手柄连接,随制动手柄一起运动,并可单独绕紧固件转动,驻车手柄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齿,限位凸起与限位齿相配合,驻车手柄上还设有缺口,限位凸起置于该缺口内;支撑轴设有轴肩,支撑轴小端穿过驻车手柄通孔a并高于驻车手柄上平面,支撑轴大端抵靠在制动手柄上,螺钉依次穿过驻车手柄和支撑轴后,将驻车手柄和支撑轴与制动手柄连接;采用本结构后,能够实现对前轮的液压式驻车制动,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机械式驻车制动,制动更可靠,并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专利说明】一种全地形车驻车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系统的驻车机构,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全地形车制动系统的 驻车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摩托车和全地形车等车辆上所使用的制动器大部分采用液压制动器,其主要 包括制动手柄、制动总栗及安装在制动总栗内的活塞和手柄回位弹黃、制动盘、制动谢和油 管。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对制动手柄施加制动力,通过制动手柄抵压制动总泵的活塞,使 总泵内的制动液产生较高的压力,通过油管推动制动钳内的活塞将制动盘压紧,实现车辆 的减速或制动。
[0003] 现有技术中全地形车通常仅对后轮实现驻车制动,所采用的驻车机构为机械式驻 车机构,驻车机构包括拉索、摇臂和安装支架,需要驻车时,扳动手柄,手柄将拉索拉紧,带 动摇臂转动,摇臂转动的同时压紧制动钳活塞,活塞将力再传递给摩擦片,从而达到驻车的 目的。由于全地形车后轮制动器一般采用单制动器,当车辆负荷较重、停靠的坡度较大时, 仅靠后轮制动器驻车,容易出现驻车制动力不可靠,使车辆向后滑动的现象,造成安全事 故,增加安全隐患。另外,实现后轮制动需要在后轮液压制动钳的一侧增加驻车机构来实 现驻车功能,需要设计长度很长的拉索,而且拉索安装难度大,需要设计专门的拉索安装支 架,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仅后轮设置驻车制动的缺 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动安全可靠的液压式全地形车驻车机构,通过在前轮 制动器的制动手柄上增加驻车机构,实现对前轮的驻车。
[0005]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种全地形车驻车机构,包括制动泵及连接在制动泵上的制动手柄,还包括能使 制动系统一直保持驻车状态的驻车装置,所述驻车装置包括:
[0007] 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制动泵上,限位板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
[0008] 驻车手柄,所述驻车手柄通过紧固件与制动手柄连接,随制动手柄一起运动,并可 单独绕紧固件转动,所述驻车手柄的一端设置有至少1个限位齿,限位凸起与限位齿相配 合,所述驻车手柄上还开设有缺口,限位板的限位凸起置于该缺口内,所述驻车手柄靠近下 端面处开设有通孔a ;
[0009] 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设有轴肩,轴肩抵接在驻车手柄的底面,支撑轴小端穿过驻车 手柄通孔a并高于驻车手柄的上平面,支撑轴大端抵靠在制动手柄上,所述紧固件依次穿 过驻车手柄和支撑轴后,将驻车手柄和支撑轴与制动手柄连接;
[0010] 所述制动手柄上开设有与驻车手柄通孔a同轴心线的螺纹孔。
[0011] 优选的,所述驻车装置还包括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一端压装在制动手柄上,与制动 手柄紧配合,另一端穿过驻车手柄并延伸出上平面。
[0012] 优选的,所述驻车装置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装在支撑轴上,并置于驻车手柄与 制动手柄之间,上端勾挂在驻车手柄上,下端勾挂在限位销上。
[0013] 优选的,所述驻车手柄的限位齿设置有3个,驻车手柄上靠近通孔a的位置处开设 有使限位销穿过的通孔b,远离通孔a的一边设有便于手指扳动的把手,所述缺口靠近把手 的一边开设有槽口。
[0014] 优选的,所述制动手柄上还开设有与限位销配合的安装孔。
[0015] 优选的,所述驻车装置还包括一个锁紧机构。
[0016] 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为限位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制动手柄的上下平面 并可左右转动。
[0017] 本实用新型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8] 通过在前制动手柄上增加驻车装置,利用前制动力大于后制动力的原理,在需要 对车辆进行驻车制动时,只需用手扳动驻车装置,就可实现对车辆的液压式驻车制动,无需 在制动钳位置处安装其他零部件,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式驻车制动,制动更可靠,并且前 制动器采用双制动,即使车辆负荷较多、停靠坡度较大时,也不会出现车辆向后滑动的现 象,增加了驻车安全性,消除了安全隐患,该装置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坡度路面选择不同的控 制档位,拓宽了车辆驻车的范围,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现有技术中前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未驻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实用新型驻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0023] 图5是驻车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是支撑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是本实用新型驻车状态时锁紧机构工作的结构示意图;
[0026] 附图标记
[0027] 图中1-制动泵 2-制动手柄 3-驻车装置4-握把
[0028] 21-螺纹孔22-安装孔 31-限位板32_驻车手柄
[0029] 33-支撑轴34-限位销 35-扭簧 36-限位弹簧
[0030] 37-螺钉 38-手柄螺栓
[0031] 311-限位凸起321-限位齿 322-缺口 323-通孔a
[0032] 324-通孔 b 325-把手 326-槽口 331-轴肩
[0033] 332-支撑轴小端 333-支撑轴大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 如图1所示,在未安装驻车机构时,前制动器的制动过程为:手握握把,手指向下 板动制动手柄2,制动手柄2以手柄螺检38为中心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制动手柄2推动制 动器泵1中的活塞,活塞压缩制动液,实现制动过程。
[0036] 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驻车机构后,如图2至图6所示,一种全地形车驻车机构,包 括制动栗1及连接在制动栗1上的制动手柄2,还包括能使制动系统一直保持驻车状态的驻 车装置3,所述驻车装置3包括限位板31,限位板31通过螺钉37和手柄螺栓38固定在制 动泵1上,限位板31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311。
[0037] 驻车手柄32通过螺钉37与制动手柄2连接,随制动手柄2 -起运动,并可单独绕 螺钉37转动,驻车手柄32的一端设置有1至3个限位齿321,限位凸起311与限位齿321 相配合,驻车手柄32上还开设有缺口 322,限位板31的限位凸起311置于该缺口 322的范 围内,驻车手柄32靠近下端面处开设有通孔a323,驻车手柄32靠近通孔a323的位置处开 设有通孔b324,远离通孔a323的一边设有把手325,便于驾乘人员用手指扳动驻车手柄32, 在所述的缺口 322靠近把手325的一边设有槽口 326。
[0038] 支撑轴33设有轴肩331,轴肩331抵接在驻车手柄32的底面,支撑轴小端332穿 过驻车手柄通孔a323并高于驻车手柄32的上平面,支撑轴大端333抵靠在制动手柄2上, 用螺钉37依次芽过驻车手柄32和支撑轴33后,与制动手柄2固定连接,由于支撑轴小?而 332的顶面高于驻车手柄32的上平面,螺钉37的拧紧力仅作用于支撑轴小端332顶面,使 驻车手柄32可以绕螺钉37转动而不会卡滞。
[0039] 制动手柄2上开设有与驻车手柄通孔a323同轴心线的螺纹孔21,还开设有安装孔 22,限位销34压装在安装孔22内。
[0040] 该驻车装置3还包括限位销34,限位销34 -端压装在制动手柄2的安装孔22内, 与制动手柄2紧配合,另一端穿过驻车手柄32的通孔b324并延伸出上平面。设置限位销 34的作用是限定驻车手柄32转动的角度范围,保证限位齿321与限位凸起311的准确啮 合,避免出现啮合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0041] 该驻车装置3还包括扭簧35,扭簧35套装在支撑轴33上,并置于驻车手柄32与 制动手柄2之间,上端勾挂在驻车手柄32上,下端勾挂在限位销34上,在不需要驻车的情 况下,驻车手柄32在扭簧35的作用下,始终处于逆时针方向的极限位置,即驻车手柄32的 通孔b324 -边抵靠限位销34。
[0042] 如图7所示,当车辆停放在坡度很大的路面时,为防止驻车手柄32的限位齿321 从限位凸起311处脱落,造成车辆向后滑行,该驻车装置3还设置一个锁紧机构,通过限位 弹簧36对驻车装置3进行锁紧,限位弹簧3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制动手柄2的上下平面并 可左右转动,当需要锁紧时,将限位弹簧36转动到驻车手柄32的槽口 326内,实现对驻车 手柄32的锁紧。
[0043] 本实用新型驻车机构的安装方式如下:
[0044] 1、将限位板31用螺钉37、手柄螺栓38固定在制动泵1上,并使限位凸起311朝 上;
[0045] 2、将限位销34压装在制动手柄2的安装孔22内,限位弹簧36两端分别勾挂在制 动手柄2的上下平面,扭簧35套装在支撑轴大端333,并使扭簧35的两端分别勾挂在驻车 手柄32和限位销34上;
[0046] 3、将支撑轴小端332穿过驻车手柄32的通孔a323后,用螺钉37将上述零件固定 在制动手柄2上,在固定前确保限位凸起311置于驻车手柄32的缺口 322内,并使限位销 34穿过驻车手柄通孔b324而置于通孔b324的一边。
[0047] 本实用新型驻车机构实现驻车的过程如下:
[0048] 1、向下扳动制动手柄2,制动手柄2顶压制动泵1,使车辆处于制动状态;
[0049] 2、向下扳动驻车手柄32,驻车手柄32以螺钉37为中心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当 转动到一定角度后,慢慢松开制动手柄2,使驻车手柄限位齿321抵靠在限位板的限位凸起 311 ;
[0050] 3、完全松开制动手柄2,制动手柄2被卡滞,制动器处于驻车制动状态;
[0051] 4、根据车辆所需的驻车力大小,选取不同的限位齿321抵靠限位凸起311。
[0052] 5、当需要将驻车机构锁紧时,将限位弹簧36转动到驻车手柄32的槽口 326内,实 现对驻车手柄32的锁紧。
[0053] 当需要解除驻车状态时,用力握住制动手柄2和驻车手柄32,将限位弹簧36从槽 口 326中脱出,然后松开驻车手柄32,驻车手柄32在扭簧35的作用下,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驻车机构就处于非驻车状态。
[0054] 采用本结构后,能够实现对前轮的液压式驻车制动,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机械 式驻车制动,制动更可靠,并且前制动器采用双制动,即使车辆负荷较多、停靠坡度较大时, 也不会出现车辆向后滑动的现象,增加了驻车安全性,并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权利要求】
1. 一种全地形车驻车机构,包括制动泵及连接在制动泵上的制动手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能使制动系统一直保持驻车状态的驻车装置,所述驻车装置包括: 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制动泵上,限位板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 驻车手柄,所述驻车手柄通过紧固件与制动手柄连接,随制动手柄一起运动,并可单独 绕紧固件转动,所述驻车手柄的一端设置有至少1个限位齿,限位凸起与限位齿相配合,所 述驻车手柄上还开设有缺口,限位板的限位凸起置于该缺口内,所述驻车手柄靠近下端面 处开设有通孔a ; 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设有轴肩,轴肩抵接在驻车手柄的底面,支撑轴小端穿过驻车手柄 通孔a并高于驻车手柄的上平面,支撑轴大端抵靠在制动手柄上,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驻 车手柄和支撑轴后,将驻车手柄和支撑轴与制动手柄连接; 所述制动手柄上开设有与驻车手柄通孔a同轴心线的螺纹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装置还包括 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一端压装在制动手柄上,与制动手柄紧配合,另一端穿过驻车手柄并延 伸出上平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装置还包括 扭簧,所述扭簧套装在支撑轴上,并置于驻车手柄与制动手柄之间,上端勾挂在驻车手柄 上,下端勾挂在限位销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手柄的限位 齿设置有3个,驻车手柄上靠近通孔a的位置处开设有使限位销穿过的通孔b,远离通孔a 的一边设有便于手指扳动的把手,所述缺口靠近把手的一边开设有槽口。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手柄上还开 设有与限位销配合的安装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装置 还包括一个锁紧机构。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为限位 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制动手柄的上下平面并可左右转动。
【文档编号】B62L3/02GK203888775SQ201420220429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张华
申请人: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