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622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包括上边梁内板和上边梁外板,所述上边梁内板分别与汽车前舱内的流水槽总装件、前轮罩和发罩铰链加强板连接,所述上边梁外板分别与汽车前舱内的发罩铰链加强板和所述上边梁内板连接,所述上边梁外板下部前方设置有碰撞诱导筋条,所述上边梁内板与所述发罩铰链加强板以及上边梁外板之间形成可容纳从流水槽总装件流下的水并将该水排出的腔体,所述流水槽总装件与所述上边梁内板连接端部位于所述腔体上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满足前舱流水槽排水需要,强度满足星级碰撞需要,同时能够给前轮罩提供支撑,可以有效降低前轮罩区域的应力。
【专利说明】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前舱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上边梁结构是发动机前置的汽车必有的结构,它的主要的功能是:1.将A柱、前轮 罩、前端横梁连接起来;2.提供发罩、翼子板的安装点;3.提供流水槽排水出口;4.对碰撞 提供辅助,将上端的碰撞力传递至A柱。
[0003] 目前,常见的上边梁结构如图1中深色线条表示的部件,这样结构的汽车前舱上 边梁组件的缺点是:
[0004] 1.上边梁部件呈细长型结构,对碰撞的贡献很小,为了满足碰撞要求,经常需要将 其设计成高强钢并且需增加其他区域的强度;
[0005] 2.翼子板安装点、大灯的安装点、发罩安装点分布在不同的零件上,使得这三个零 件的间隙段差不好控制;
[0006] 3.上边梁部件的内板分为多块,分别归于不同的00级总成,使得前舱结构的焊接 工艺复杂,不好控制。


【发明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结 构简单、能够实现满足前舱流水槽排水需要,强度满足星级碰撞需要,同时能够给前轮罩提 供支撑,可以有效降低前轮罩区域的应力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包括上边梁内板和上边梁外板,所述上边梁 内板分别与汽车前舱内的流水槽总装件、前轮罩和发罩铰链加强板连接,所述上边梁外板 分别与汽车前舱内的发罩铰链加强板和所述上边梁内板连接,所述上边梁外板下部前方设 置有碰撞诱导筋条,所述上边梁内板与所述发罩铰链加强板以及上边梁外板之间形成可 容纳从流水槽总装件流下的水并将该水排出的腔体,所述流水槽总装件与所述上边梁内板 连接端部位于所述腔体上部。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还可以是:
[0010] 所述上边梁外板后部外侧延伸设置有至少一根纵向筋条,所述纵向筋条由所述上 边梁外板中部延伸至所述上边梁外板后端。
[0011] 所述上边梁外板后部外侧延伸设置有至少两根纵向筋条,所述纵向筋条相互平行 设置。
[0012] 所述流水槽总装件与所述上边梁内板之间通过流水槽连接板连接,所述流水槽连 接板两边缘分别与所述流水槽总装件以及所述上边梁内板的边缘连接。
[0013] 所述流水槽连接板与所述流水槽总装件连接处沿其边缘设置有密封海绵。
[0014] 所述上边梁内板上部与所述上边梁外板上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发罩铰链加强板上 部的内侧和外侧。
[0015] 所述发罩铰链加强板延伸至所述上边梁外板的下方。
[0016] 所述上边梁内板下部和所述上边梁外板下部连接。
[0017] 所述上边梁内板与所述发罩铰链加强板在横向和纵向均搭接。
[0018] 所述上边梁外板顶部设置有前大灯安装点、翼子板安装点和发罩铰链安装点。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包括上边梁内板和上边梁外板,所述上边梁 内板分别与汽车前舱内的流水槽总装件、前轮罩和发罩铰链加强板连接,所述上边梁外板 分别与汽车前舱内的发罩铰链加强板和所述上边梁内板连接,所述上边梁外板下部前方设 置有碰撞诱导筋条,所述上边梁内板与所述发罩铰链加强板以及上边梁外板之间形成可 容纳从流水槽总装件流下的水并将该水排出的腔体,所述流水槽总装件与所述上边梁内板 连接端部位于所述腔体上部。这样,上边梁内板与前轮罩连接,充分支撑前轮罩,降低前轮 罩区域应力,而上边梁内板与流水槽总装件连接,且所述上边梁内板与所述发罩铰链加强 板以及上边梁外板三者之间形成用于排出水的腔体,而流水槽总装件与上边梁内板连接端 部位于腔体上部,流水槽总装件上流下来的水最终流到流水槽总装件与所述上边梁内板连 接端处,并最终掉落入腔体内排出,因而满足前舱流水槽排水需求。另外,由于在上边梁外 板前方向下延伸的延伸部位设置有碰撞诱导筋条,其可以使得上边梁组件有效压溃,进而 使得上边梁组件强度满足星级碰撞的需要。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其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简 单、能够实现满足前舱流水槽排水需要,强度满足星级碰撞需要,同时能够给前轮罩提供支 撑,可以有效降低前轮罩区域的应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 图1现有技术中汽车前舱上边梁示意图。
[0021] 图2本实用新型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本实用新型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截面图。
[0023] 图4本实用新型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拆分图。
[0024] 图号说明
[0025] L···前轮罩 2…流水槽总装件 3…上边梁内板
[0026] 4…上边梁外板 5…流水槽连接板 6…密封海绵
[0027] 7…发罩铰链加强板 8…碰撞诱导筋条 9…纵向筋条
[0028] 10…前大灯安装点 11…翼子板安装点 12…发罩铰链安装点
[0029] 13…螺栓 14…侧围 15…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作进一步详细说 明。
[0031]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4,包括上边梁内板3和上边 梁外板4,所述上边梁内板3分别与汽车前舱内的流水槽总装件2、前轮罩1和发罩铰链加 强板7连接,所述上边梁外板4分别与汽车前舱内的发罩铰链加强板7和所述上边梁内板 3连接,所述上边梁外板4下部前方设置有碰撞诱导筋条8,所述上边梁内板3与所述发罩 铰链加强板7以及上边梁外板4之间形成可容纳从流水槽总装件2流下的水并将该水排出 的腔体15,所述流水槽总装件2与所述上边梁内板3连接端部位于所述腔体上部。这样, 上边梁内板3与前轮罩1连接,充分支撑前轮罩1,降低前轮罩1区域应力,而上边梁内板3 与流水槽总装件2连接,且所述上边梁内板3与所述发罩铰链加强板7以及上边梁外板4 三者之间形成用于排出水的腔体15,而流水槽总装件2与上边梁内板3连接端部位于腔体 上部,流水槽总装件2上流下来的水最终流到流水槽总装件2与所述上边梁内板3连接端 处,并最终掉落入腔体15内排出,因而满足前舱流水槽排水需求。另外,由于在上边梁外板 4前方向下延伸的延伸部位设置有碰撞诱导筋条8,其可以使得上边梁组件有效压溃,进而 使得上边梁组件强度满足星级碰撞的需要。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其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简 单、能够实现满足前舱流水槽排水需要,强度满足星级碰撞需要,同时能够给前轮罩1提供 支撑,可以有效降低前轮罩1区域的应力。
[0032]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4,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 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上边梁外板4后部外侧延伸设置有至少一根纵向筋条9,所述纵向筋 条9由所述上边梁外板4中部延伸至所述上边梁外板4后端。设置纵向筋条9的优点是其 能够更好地传递碰撞力,可以很好地分配碰撞力,对碰撞起到比较大的作用。进一步优选的 技术方案为所述上边梁外板4后部外侧延伸设置有至少两根纵向筋条9,所述纵向筋条9相 互平行设置。设置相互平行的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纵向筋条9可以进一步保证碰撞力的传递 以及更好地分配碰撞力。
[0033]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4,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 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流水槽总装件2与所述上边梁内板3之间通过流水槽连接板5连接, 所述流水槽连接板5两边缘分别与所述流水槽总装件2以及所述上边梁内板3的边缘连 接。流水槽总装件2通过流水槽连接板5与上边梁内板3连接,保证流水槽总装件2与上 边梁内板3之间能够连接,且能够保证前隔板下方零件的安装,并保证了顺利地将流水导 入腔体内,保证排水的顺畅,使得汽车前舱布局更加紧凑合理。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 述流水槽连接板5与所述流水槽总装件2连接处沿其边缘设置有密封海绵6。这样,不但解 决了流水槽的排水问题,而且同时解决了排水时的密封问题,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0034]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4,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 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上边梁内板3上部与所述上边梁外板4上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发罩铰 链加强板7上部的内侧和外侧。这样,保证三者紧密连接,其保证连接强度和整体部件的整 合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发罩铰链加强板7延伸至所述上边梁外板4的下方。 这样,保证了在流水槽的缺口处的强度,填补了流水口的开口截面,进一步保证了碰撞力的 传递。
[0035]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4,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 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上边梁内板3下部和所述上边梁外板4下部连接。这样保证两者连 接,而且可以有效传递碰撞力。还可以是所述上边梁内板3与所述发罩铰链加强板7在横 向和纵向均搭接。更优选的是搭接处面接触,增大了连接面积,即增大了受力面积,能够有 效减低前轮罩1上的应力,大大降低前轮罩1开裂的风险。还可以是所述上边梁外板4顶 部设置有前大灯安装点10、翼子板安装点11和发罩铰链安装点12。这样,由于这三个零件 均固定在上边梁外板4上,能够有效控制发罩和翼子板的间隙段差,简化焊接工艺,同时满 足冲压的要求。另外,上边梁外板4后方使用螺栓13和二保焊的方式与侧围14连接,保证 碰撞力能够传递至A柱。
[0036]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 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边梁内板和上边梁外板,所述上边梁内 板分别与汽车前舱内的流水槽总装件、前轮罩和发罩铰链加强板连接,所述上边梁外板分 别与汽车前舱内的发罩铰链加强板和所述上边梁内板连接,所述上边梁外板下部前方设置 有碰撞诱导筋条,所述上边梁内板与所述发罩铰链加强板以及上边梁外板之间形成可容 纳从流水槽总装件流下的水并将该水排出的腔体,所述流水槽总装件与所述上边梁内板连 接端部位于所述腔体上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外板后部外 侧延伸设置有至少一根纵向筋条,所述纵向筋条由所述上边梁外板中部延伸至所述上边梁 外板后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外板后部外 侧延伸设置有至少两根纵向筋条,所述纵向筋条相互平行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总 装件与所述上边梁内板之间通过流水槽连接板连接,所述流水槽连接板两边缘分别与所述 流水槽总装件以及所述上边梁内板的边缘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连接板与所 述流水槽总装件连接处沿其边缘设置有密封海绵。
6. 根据权利要1或2或3所述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内板 上部与所述上边梁外板上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发罩铰链加强板上部的内侧和外侧。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罩铰链加强板延 伸至所述上边梁外板的下方。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内 板下部和所述上边梁外板下部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内 板与所述发罩铰链加强板在横向和纵向均搭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外 板顶部设置有前大灯安装点、翼子板安装点和发罩铰链安装点。
【文档编号】B62D25/08GK203902690SQ201420286989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0日
【发明者】李直腾, 谢贵山, 韦学丽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