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行车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634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新型自行车坐垫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乘坐舒适的,不会对会阴部造成挤压的,同时又能适应不同使用者臀围大小和双腿长短的,骑行舒适的新型自行车坐垫。它包括左坐垫本体、右坐垫本体、固定转动轴、连接调整机构;左坐垫本体、右坐垫本体分别支承骑行者的左右两边臀部,左坐垫本体、右坐垫本体可以沿固定转动轴的轴向转动,左坐垫本体、右坐垫本体会通过连接调整机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交替上下摆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不会对会阴部造成挤压的,不会影响泌尿生殖系统健康,同时又能适应不同使用者臀围大小和双腿长短,使骑行者在骑行时臀部、会阴部、大腿都更加舒适。
【专利说明】新型自行车坐垫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自行车坐垫,属于坐垫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
[0002]自行车坐垫的功能是支承骑行者的重量,同时便于踩踏自行车。传统的自行车坐垫大多呈凸状三角形,除了臀部承受部分体重,主要的体重都受力于会阴部,会对会阴部及尾椎骨造成挤压,造成伤害,进而影响泌尿生殖系统的健康;还有一些改进型的自行车坐垫,如凳式自行车坐垫,可以减小对会阴部的压迫,但是会对踩踏动作带来不便,影响使用舒适度。


【发明内容】

: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坐舒适的,不会对会阴部造成挤压的,同时又能适应不同使用者臀围大小和双腿长短的,骑行舒适的,易于推广的新型自行车坐垫。它包括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固定转动轴(3)、连接调整机构(4),其特征在于: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分别支承骑行者的左右两边臀部,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分别固定在固定转动轴(3)两端,固定转动轴(3)两端可以分别轴向转动,左坐垫本体
(1)、右坐垫本体(2)可以沿固定转动轴(3)的轴向转动,固定转动轴(3)中部与车架固定,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与连接调整机构(4)相连。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
(2)固定在转动轴(3)两端的位置可以左右调整,从而调节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之间的距离。连接调整机构(4)可以有两种连接结构:一种是连接调整机构(4)两端分别连接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连接调整机构(4)的中部有一支撑点,支撑点固定于车架上,从而使连接调整机构(4)形成一个以支撑点为中心,以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为两端的跷跷板结构。另一种是连接调整机构(4)为两根双节杆,双节杆中部为可活动关节,两根双节杆上端分别与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相连,下端分别与自行车左右脚踏板相连。连接调整机构(4)与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连接处有调节机构,能够调整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相对于地平面的角度。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加工成碟形带包裹效果的形状。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由基本为刚性的材料制成,该材料从包括热塑材料、木材、金属、碳素纤维、玻璃钢及它们的组合物在内的一组材料中选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不会对会阴部造成挤压的,不会影响泌尿生殖系统健康,同时又能适应不同使用者臀围大小和双腿长短,使骑行者在骑行时臀部、会阴部、大腿都更加舒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04]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0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连接调整机构为第一种结构的前视图
[000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连接调整机构为第一种结构的侧视图
[000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连接调整机构为第二种结构的前视图
[000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连接调整机构为第二种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0]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坐垫本体(1)、右坐垫本体
(2)、固定转动轴(3)、连接调整机构(4),其特征在于:左坐垫本体(1)、右坐垫本体(2)分别支承骑行者的左右两边臀部,左坐垫本体(1)、右坐垫本体(2)分别固定在固定转动轴
(3)两端,固定转动轴(3)两端可以分别轴向转动,左坐垫本体(1)、右坐垫本体(2)可以沿固定转动轴(3)的轴向转动,固定转动轴(3)中部与车架固定,左坐垫本体(1)、右坐垫本体(2)固定在转动轴(3)两端的位置可以左右调整,从而调节左坐垫本体(1)、右坐垫本体
(2)之间的距离。左坐垫本体(1)、右坐垫本体⑵与连接调整机构⑷相连。连接调整机构(4)可以有两种连接结构:一种如图2、图3所示,连接调整机构(4)两端分别连接左坐垫本体(1)、右坐垫本体(2),连接调整机构(4)的中部有一支撑点,支撑点固定于车架上,从而使连接调整机构(4)形成一个以支撑点为中心,以左坐垫本体(1)、右坐垫本体(2)为两端的跷跷板结构。另一种如图4、图5所示,连接调整机构(4)为两根双节杆,双节杆中部为可活动关节,两根双节杆上端分别与左坐垫本体(1)、右坐垫本体(2)相连,下端分别与自行车左右脚踏板相连。连接调整机构(4)与左坐垫本体(1)、右坐垫本体(2)连接处有调节机构,能够调整左坐垫本体(1)、右坐垫本体(2)相对于地平面的角度。左坐垫本体(1)、右坐垫本体(2)加工成碟形带包裹效果的形状。左坐垫本体(1)、右坐垫本体(2)由基本为刚性的材料制成,该材料从包括热塑材料、木材、金属、碳素纤维、玻璃钢及它们的组合物在内的一组材料中选用。
[0011]骑行前需根据骑行者的臀围,将左坐垫本体(1)、右坐垫本体(2)的距离作调整,根据骑行者的双腿长度调整左坐垫本体(1)、右坐垫本体(2)与地平面之间的角度。骑行时左坐垫本体(1)、右坐垫本体(2)会贴紧骑行者臀部和大腿根部,并伴随骑行者双腿的骑行上下摆动。当骑行者右腿发力向下蹬自行车踏板时,右坐垫本体(2)的前端会绕着固定转动轴(3)右侧的旋转端,向下摆动。当骑行者左脚发力向下蹬自行车踏板时,骑行者右脚会向上抬,这时右坐垫本体(2)前端会在接调整机构(4)的作用下随着骑行者的大腿根部向上抬起。当骑行者左腿发力向下蹬自行车踏板时,左坐垫本体(2)的前端会绕着固定转动轴(3)右侧的旋转端,向下摆动。当骑行者右脚发力向下蹬自行车踏板时,骑行者左脚会向上抬,这时左坐垫本体(2)前端会在接调整机构(4)的作用下随着骑行者的大腿根部向上抬起,如此交替往复,左坐垫本体(1)、右坐垫本体(2)始终贴合骑行者的臀部和大腿根部,从而能提供连续舒适的支承,并且不会对会阴部及生殖泌尿系统造成伤害。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自行车坐垫,包括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固定转动轴(3)、连接调整机构(4),其特征在于: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分别支承骑手的左右两边臀部,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分别固定在固定转动轴(3)两端,固定转动轴(3)两端可以分别轴向转动,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可以沿固定转动轴(3)的轴向转动,固定转动轴(3)中部与车架固定,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分别与连接调整机构(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固定在转动轴(3)两端的位置可以左右调整,从而调节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连接调整机构(4)可以有两种结构,一种结构为连接调整机构(4)两端分别连接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连接调整机构(4)的中部有一支撑点,支撑点固定于车架上,从而使连接调整机构(4)形成一个以支撑点为中心的跷跷板结构;另一种结构为连接调整机构(4)为两根双节杆,双节杆中部为活动关节,两根双节杆上端分别与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相连,下端分别与自行车左右脚踏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连接调整机构(4)与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连接处有调节机构,能够调整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相对于地平面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加工成碟形带包裹效果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左坐垫本体(I)、右坐垫本体(2)由基本为刚性的材料制成,该材料从包括热塑材料、木材、金属、碳素纤维、玻璃钢及它们的组合物在内的一组材料中选用。
【文档编号】B62J1/00GK204077872SQ201420295217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费珂 申请人:费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