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8415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尤其是指一种通过进行不同方向的旋转运动来选择性开启或关闭自行车避震功能的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节能减碳及绿化环境的意识提升,自行车逐渐从交通工具转变成休闲工具,目前一般自行车均会于自行车前叉安装避震器,而避震器除了可以支撑车架的重量,并且可以吸收骑乘者骑乘自行车时经由路面所传来的冲击力,藉此,使骑乘者骑乘自行车时不会因为过大的震动而感到不舒适。

由于避震器内部主要是利用液压油的流动而产生阻尼作用,使得避震器产生避震的效果,但液压油长期使用下,会造成油质劣化而变稀薄,进而使阻尼作用变小,致使避震器会逐渐避震的效果。

此外,当骑乘者于上坡路段骑乘自行车时,必须耗费相当多的力气,若此时任由避震器作动,将造成骑乘者需要以更大的力气进行踩踏,来以克服上坡作用力与避震器所造成的冲击力。

有鉴于此,当今现有自行车避震器在使用上仍有不足之处,实有改良之必要,藉由创造出一种能依照骑乘环境选择性开启或关闭自行车避震功能的锁固装置,进而来提高自行车避震器的寿命与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而骑乘者能依照骑乘环境,将自行车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通过不同的旋转方向来选择性开启或关闭自行车的避震功效,进而能有效提高自行车避车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将自行车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通过旋转而关闭自行车的避震功效,并且,当自行车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受到外力推抵时,锁固装 置能恢复自行车的避震功能。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自行车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设置于一自行车的前叉,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作动装置,设有一能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转动单元以及一受到所述转动单元带动而沿着一移动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的从动单元;

一移动装置,套设于所述作动装置;以及

一锁固装置,具有一能够形变的形变单元以及一无法形变的固定单元,所述形变单元与固定单元两者其中之一组装于所述作动装置,另一个装设于移动装置,而所述形变单元与固定单元之间受到所述从动单元带动而改变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形变单元可选择在一受到所述固定单元挤压的锁固状态与一未受到所述固定单元挤压的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进而使所述作动装置与移动装置之间设定成一沿所述移动方向作动的移动状态或是一沿所述移动方向不可作动的定位状态。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单元具有一定位管体以及一组装于所述定位管体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枢设一旋转手柄,而所述从动单元具有一安装于所述旋转手柄的位移座以及一组装于所述位移座的从动管体,又所述位移座与旋转手柄之间分别设有可相互螺接的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单元具有一定位管体以及一组装于所述定位管体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枢设一旋转手柄,而所述从动单元具有一同时安装于所述旋转手柄与固定座的位移座以及一组装于所述位移座的从动管体,又所述位移座与固定座之间分别设有可相互螺接的内螺纹与外螺纹。

又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单元具有一定位管体、一组装于所述定位管体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枢设一旋转手柄,而所述从动单元具有一受到所述转动单元旋转而进行摆动的偏摆机构以及至少一连接于所述偏摆机构的从动杆。

所述偏摆机构主要由一抬升杆以及一摆动件所构成,于此实施例中,所述抬升杆连接于所述从动杆,所述摆动件具有一供抬升杆装设的组装空间,并于形成一枢接于所述固定座的枢接端以及一抵靠于所述旋转手柄的摆动端,所述组装空间具有一推抵部,而所述摆动端通过所述固定座与枢接端相互枢设而进行摆动,进而带动所述推抵部选择性抵触或分离于所述抬升杆。

再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单元具有一定位管体以及一组装于所述定位管体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枢设一旋转手柄,而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旋转手柄之 间的相邻面分别设有构造成限制转动角度的一导引轨道以及一滑动凸块。

所述锁固装置具有一可形变的形变单元以及一无法形变的固定单元,所述形变单元与固定单元两者其中之一组装于所述作动装置,另一个装设于移动装置,而所述形变单元与固定单元之间受到所述从动单元带动而改变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形变单元可选择在一受到所述固定单元挤压的锁固状态与一未受到所述固定单元挤压的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使所述作动装置与移动装置之间设定成一沿所述移动方向作动的移动状态或是一沿所述移动方向不可作动的定位状态。

其中,所述固定单元形成有一斜锥抵压面,而所述形变单元形成有一对应所述斜锥抵压面的斜锥受压面,当所述锁固装置处于锁固状态时,所述形变单元将产生一相交于所述移动方向的挤压作用力,并接触于所述移动装置。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形变单元装设于固定单元内侧,使所述挤压作用力形成一由外向内挤压的夹持力量,进而使所述形变单元夹固于所述移动装置。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形变单元装设于固定组件外侧,使所述挤压作用力形成一由内向外推挤的抵顶力量,进而使所述形变单元抵触于所述移动装置。

此外,所述锁固装置进一步具有一保持所述形变单元与固定单元之间相对位置的复归装置,使所述形变单元能持续呈现所述锁固状态与解锁状态两者其中之一,并且,所述复归装置具有一止挡件以及一复归弹簧,所述止挡件固定于所述作动装置、移动装置或固定单元三者其中之一,而所述复归弹簧一端推抵于所述止挡件,而另一端推抵于所述形变单元与固定单元两者其中之一。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作动装置的转动单元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从动单元受到转动单元带动而沿着移动方向进行直线移动,使形变单元与固定单元之间受到从动单元带动而改变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使形变单元可选择在锁固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致使作动装置与移动装置之间能设定成沿移动方向作动的移动状态或是彼此不可作动的定位状态,藉此,骑乘者能依照骑乘环境选择性开启或关闭于自行车前叉的避震功能。

此外,作动装置的转动单元以些许角度进行旋转,使得形变单元受到固定单元挤压而形成力量较小的挤压作用力,并轻微接触于移动装置,且在形变单元未紧密接触于移动装置的情况下,作动装置与移动装置之间依然会呈现定位状态,并且,当自行车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受到外力推抵时,会因为形变单元仅轻微接触于移动装置,而使得作动装置与移动装置之间能由定位状态转变为 移动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行车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装设于自行车前叉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行车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自行车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的分解图;

图4为作动装置的分解图;

图5为锁固装置的分解图;

图6为移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7a为手把位于覆盖位置的示意图;

图7b为手把位于掀开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转动单元进行顺时针转动而带动锁固装置夹固移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图8爪部由解锁状态形变至锁固状态的示意图;

图10为转动单元进行逆时针转动而带动锁固装置分开移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爪部由锁固状态形变至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自行车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爪部由解锁状态形变至锁固状态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2转动单元进行逆时针转动而带动锁固装置分开移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爪部由锁固状态形变至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自行车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爪部由解锁状态形变至锁固状态的示意图;

图18为图16转动单元进行逆时针转动而带动锁固装置分开移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19为图16爪部由锁固状态形变至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自行车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1为图20转动单元进行顺时针转动而带动锁固装置夹固移动装置的示意;

图22为图21爪部由解锁状态形变至锁固状态的示意图;

图23为图20转动单元进行逆时针转动而带动锁固装置分开移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24为图23爪部由锁固状态形变至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自行车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6为本发明自行车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7为图25转动单元进行顺时针转动而带动锁固装置夹固移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28为图27摆动件受到转动渐进形逆时针转动而进行摆动的示意图;

图29为图27爪部由解锁状态形变至锁固状态的示意图;

图30为图25转动单元进行逆时针转动而带动锁固装置分开移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31为图30摆动件受到转动渐进形顺时针转动而进行摆动的示意图;

图32为图30爪部由锁固状态形变至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自行车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10-作动装置;11-转动单元;111-定位管体;112-固定座;112a-通道;112b-导引轨道;112c-枢接部;112d-容置部;112e-内螺纹;113-旋转手柄;113a-转动部;113b-连接部;113c-滑动凸块;113d-第一螺纹;114-手把;114a-覆盖位置;114b-掀开位置;115-推抵块;115a-抵触面;115b-第一端;115c-第二端;12-从动单元;121-从动管体;122-位移座;122a-固定部;122b-组接部;122c-第二螺纹;122d-外螺纹;123-偏摆机构;123a-摆动件;123b-抬升杆;123c-组装空间;123d-枢接端;123e-摆动端;123f-推抵部;124-从动杆;13-移动方向;20-锁固装置;21-固定单元;211-第一套筒;211a-第一穿设空间;211b-斜锥抵压面;22-形变单元;221-锁固状态;222-解锁状态;223-第二套筒;223a-第二穿设空间;223b-凹槽;223c-爪部;223d-斜锥受压面;23-复归装置;231-止挡件;232-复归弹簧;24-挤压作用力;25-连接板;30-移动装置;31-移动组件;311-第一端部;311a-抵压部;312-第二端部;32-压缩弹簧;40-自行车前叉;41-前叉肩部;42-连接壳体;43-避震装置;50-移动状态;60-定位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自行车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1配合一自行车前叉40使用,所述自行车前叉40具有一前叉肩部41以及两枢接于一车轮(图未示) 的连接壳体42,而所述两连接壳体42其中之一与所述前叉肩部41之间设有一避震装置43,而另一个连接壳体42与所述前叉肩部41之间装设所述自行车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1。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所述自行车前叉避震器锁固装置1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主要由一作动装置10、一锁固装置20以及一移动装置30所构成。

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作动装置10具有一转动单元11以及一从动单元12,所述转动单元11能进行顺时针或是逆时针的旋转运动,使所述从动单元12受到所述转动单元11的旋转运动而沿着一移动方向13进行直线运动,其中,所述转动单元11上端部固定于所述自行车前叉40的前叉肩部41,而所述转动单元11下端部套设于所述连接壳体42的内部,使所述转动单元11下端部位于所述连接壳体42内部(如图1所示)。

请参阅图2及图5所示,所述锁固装置20装设于所述作动装置10内部,并具有一无法形变的固定单元21、一可形变的形变单元22以及一保持所述形变单元22与固定单元21之间相对位置的复归装置23,所述固定单元21装设于所述作动装置10的从动单元12,而所述形变单元22套设于所述固定单元21内部,另外,所述复归装置23主要由一止挡件231以及一复归弹簧232所构成,所述止挡件231装设于所述转动单元11,并接触于所述锁固装置20的形变单元22,而所述复归弹簧232一端推抵于所述止挡件231,而另一相对端推抵于所述锁固装置20的固定单元21,使得所述复归弹簧232位于所述止挡件231与固定单元21之间。

请参阅图2及图6所示,所述移动装置30位于所述作动装置10的从动单元12内部,并同时穿设所述锁固装置20的固定单元21与所述锁固装置20的形变单元22,使所述锁固装置20介于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之间,其中,所述移动装置30一侧固定于所述自行车前叉40的连接壳体42底端,使得所述移动装置30的局部区段位于所述连接壳体42内部。

其中,所述从动单元12受到所述转动单元11的旋转运动而进行直线运动,进而会改变所述形变单元22与固定单元21两者之间相对位置,使所述形变单元22可选择在一受到所述固定单元21挤压的锁固状态221与一未受到所述固定单元21挤压的解锁状态222之间进行切换,进而使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之间设定成一沿所述移动方向13作动的移动状态50或是一沿所述移动方向13不可作动的定位状态60,藉此,使所述避震装置43(如图1所示)能选择 性开启或关闭避震功能。

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于此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作动装置10的转动单元11主要由一定位管体111、一固定座112、一旋转手柄113以及一手把114所构成,所述定位管体111上端部固定于所述自行车前叉40的前叉肩部41,而所述定位管体111的下端部套设于所述自行车前叉40的连接壳体42内侧,并且,所述定位管体111能选择性在所述连接壳体42内部进行上下直线的往复运动。

所述固定座112固定于所述定位管体111上端部,并具有一连通于所述定位管体111内部的通道112a以及一于所述固定座112顶端的导引轨道112b,而所述通道112a具有一枢接部112c以及一容置部112d;所述旋转手柄113具有一枢设于所述通道112a枢接部112c的转动部113a、一外凸于所述通道112a的连接部113b以及一连接于所述导引轨道112b的滑动凸块113c,而所述旋转手把114的转动部113a设有一第一螺纹113d,其中,所述手把114枢接于所述旋转手柄113的连接部113b,并且如图7a与图7b所示,所述手把114位于一覆盖于所述连接部113b的覆盖位置114a,而所述手把114通过枢接于所述旋转手柄113的连接部113b能翻掀至一未覆盖于所述连接部113b的掀开位置114b,藉此,所述手把114能选择性地于所述覆盖位置114a与掀开位置114b之间来回往复摆动。

所述从动单元12由一从动管体121以及一位移座122所构成,所述从动管体121与位移座122两者皆位于所述定位管体111内部,并且,所述位移座122具有一固定于所述从动管体121上端的固定部122a以及一组接部122b,而所述位移座122的组接部122b具有一对应于所述第一螺纹113d的第二螺纹122c,藉此,所述旋转手柄113的转动部113a与所述位移座122的组接部122b通过所述第一螺纹113d与第二螺纹122c相互螺旋嵌合,进而使所述位移座122的组接部122b位于所述通道112a的容置部112d。

所述锁固装置20的固定单元21设为一第一套筒211,而所述锁固装置20的形变单元22设为一第二套筒223,所述第一套筒211内部设有一连通所述第一套筒211相对两端的第一穿设空间211a,并套设于所述从动管体121,而所述第一套筒211的第一穿设空间211a具有一斜锥抵压面211b,然而,所述第二套筒223内部设有一连通所述第二套筒223相对两端的第二穿设空间223a,而所述第二穿设空间223a的局部范围朝向所述第二套筒223外表面开设形成多个等距排设的凹槽223b,使得所述第二套筒223于所述凹槽223b与凹槽223b之 间形成一爪部223c,而所述爪部223c外侧各具有一对应于所述斜锥抵压面211b的斜锥受压面223d。

其中,所述第二套筒223的爪部223c位于所述第一套筒211的第一穿设空间211a,使得所述第一穿设空间211a连通于所述第二穿设空间223a,并且,所述第二套筒223的斜锥受压面223d受到所述第一套筒211的斜锥抵压面211b挤压时,所述第二套筒223的爪部223c将产生一相交于所述移动方向13的挤压作用力24。另外,所述复归装置23的止挡件231装设于所述转动单元11的定位管体111,而所述复归弹簧232一端推抵于所述止挡件231,而另一相对端推抵于所述固定单元21的第一套筒211。

所述移动装置30由一移动组件31以及一压缩弹簧32所构成,所述移动组件31具有一第一端部311以及一第二端部312,而所述移动组件31的第一端部311由所述第二套筒223的第二穿设空间223a穿过所述第一套筒211的第一穿设空间211a,而所述移动组件31的第二端部312位于所述连接壳体42内部,并固定于所述连接壳体42底端,其中,所述移动组件31的第一端部311具有一位于所述第一套筒211上方的抵压部311a,而所述压缩弹簧32套设于所述移动组件31的外侧,并且,所述压缩弹簧32一端抵触于所述移动组件31的抵压部311a,而另一端抵触所述锁固装置20的第二套筒223。

请参阅图8及图9所示,所述作动装置10的转动单元11以所述从动单元12的轴心进行顺时针旋转运动时,所述作动装置10的从动单元12会进行旋转运动,并受到所述转动单元11旋转带动而沿着所述移动方向13向下进行直线运动,而所述从动单元12向下移动时会推抵所述锁固装置20的固定单元21,使所述锁固装置20的固定单元21挤压于所述锁固装置20的形变单元22,进而使所述锁固装置20的形变单元22通过所述挤压作用力24会由外向内夹持于所述移动装置30,致使所述形变单元22由所述解锁状态222转变为所述锁固状态221,藉此,所述移动装置30无法在所述从动单元12内部进行直线移动,进而能固定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此时,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之间设定成所述定位状态60,而所述避震装置43(如图1所示)则会暂时失去避震功能。此外,所述从动单元12带动所述固定单元21向下移动时,所述固定单元21推抵于所述复归弹簧232,以改变所述复归弹簧232的长度。

于此较佳实施例中,骑乘者先将所述手把114由所述覆盖位置114a翻掀至 所述掀开位置114b,再通过所述手把114以所述旋转手柄113的轴心同时带动所述旋转手柄113、位移座122以及从动管体121三者同时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而所述滑动凸块113c则沿着所述导引轨道112b进行滑动,藉此,通过所述滑动凸块113c能沿着所述导引轨道112b进行滑动,来以限制所述旋转手把114的转转角度。

由于所述旋转手柄113通过所述第一螺纹113d与第二螺纹122c螺旋嵌合于所述位移座122,因而所述位移座122与从动管体121进行旋转运动时,能将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进而使所述从动管体121以及位移座122两者能同步沿着所述移动方向13向下进行直线运动。

当所述第一套筒211受到所述从动管体121带动而向下进行直线移动时,所述第一套筒211的斜锥抵压面211b会抵触于所述爪部223c的斜锥受压面223d,由于所述从动管体121会持续带动所述第一套筒211持续向下移动,所述第二套筒223的多个爪部223c会通过所述斜锥抵压面211b接触于所述斜锥受压面223d而由所述解锁状态222转变为所述锁固状态221,使得所述第二套筒223的多个爪部223c同时由外向内而夹固于所述移动组件31。此外,当所述第二套筒223的爪部223c呈现所述锁固状态221时,所述从动管体121就无法再持续向下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套筒223的爪部223c由所述解锁状态222转变为所述锁固状态221时,所述夹持结构的固定单元21会持续接触于所述锁固装置20的形变单元22。

请参阅图10及图11所示,接下来,骑乘者若要恢复所述避震装置43(如图1所示)的避震功能,需将所述作动装置10的转动单元11以所述从动单元12的轴心以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运动,使所述从动单元12受到所述转动单元11的旋转带动而以所述移动方向13向上移动,当所述从动单元12向上移动时,所述复归弹簧232会向上推抵于所述固定单元21,使所述固定单元21沿着所述移动方向13向上移动,而所述压缩弹簧32会向下推抵于所述形变单元22,使得所述固定单元21分离于所述形变单元22,进而在所述固定单元21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锁固装置20的形变单元22由内向外产生形变而扩张分离于所述移动装置30,藉此,所述移动装置30能选择性地在所述从动单元12内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进而能改变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之间设定成所述移动状态50,并且,当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之间呈现所述移动状态50时,所述形变单元22 通过所述复归装置23能持续呈现解锁状态222。

于此较佳实施例中,骑乘者藉由所述手把114带动所述旋转手柄113、位移座122以及从动管体121同时以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运动,当所述位移座122开始进行旋转运动时,会因为所述位移座122与所述旋转手柄113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螺纹113d与第二螺纹122c相互螺旋嵌合而开始沿着所述移动方向13向上进行直线移动,使得所述复归弹簧232向上推抵所述第一套筒211,同时所述压缩弹簧32向下推抵所述第二套筒223,使所述第二套筒223的爪部223c由所述锁固状态221转变为所述解锁状态222。

藉此,骑乘者能依照骑乘环境将所述作动装置10的转动单元11进行顺时针的旋转运动或逆时针的旋转运动,使所述从动单元12受到所述转动单元11的带动而向上或向下进行直线运动,进而使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能彼此固定或改变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致使能选择性开启或关闭于所述自行车前叉40的避震功能。

请参阅图12所示,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差别在于所述作动装置10、锁固装置20与移动装置30三者之间组接位置,至于所述作动装置10的结构样态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并且,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锁固装置20并未具有所述复归装置23,而所述锁固桩置的固定单元21固定于所述从动单元12,且所述移动装置30的移动组件31未具有如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压缩弹簧32与抵压部311a。

如图所示,所述移动装置30套设于所述锁固装置20外侧,使所述移动装置30同时包覆于所述固定单元21与形变单元22,藉此,所述移动装置30的局部区段介于所述作动装置10与锁固装置20之间。

请参阅图12与图13所示,所述作动装置10的转动单元11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运动,使所述作动装置10的从动单元12受到所述转动单元11的带动而沿着所述移动方向13向下进行直线运动直到所述固定单元21抵触于所述形变单元22,而所述形变单元22受到所述固定单元21推抵而产生由内向外的挤压作用力24,使所述形变单元22由内向外产生形变而从所述解锁状态222转变成所述锁固状态221,并扩张抵触于所述移动装置30,藉此,使所述移动装置30无法在所述作动装置10内部进行直线移动,进而能固定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此时,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之间设定成所述定位状态60,而所述避震装置43(如图1所示)则会暂时失去避震功 能。

请参阅图14与图15所示,所述作动装置10的转动单元11以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运动,使所述作动装置10的从动单元12受到所述转动单元11的带动而向上进行直线移动,当所述从动单元12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形变单元22逐渐由外向内产生形变而闭合分离于所述移动装置30,使所述形变单元22由锁固状态221而转变为解锁状态222。藉此,所述移动装置30能选择性地在所述作动装置10内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进而能改变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之间设定成所述移动状态50。

请参阅图16所示,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作动装置10与锁固装置20两者的结构样态如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在此不加以赘述,而差异在于所述锁固装置20的组装位置,以及所述移动装置30的移动组件31未具有如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压缩弹簧32与抵压部311a。

如图所示,所述锁固装置20的复归装置23位于所述固定单元21与形变单元22两者上方,所述固定单元21固定于所述从动单元12,所述形变单元22位于所述固定单元21内侧,而所述止挡件231固定于所述固定单元21,又所述复归弹簧232一端推抵于所述止挡件231,而另一端推抵于所述形变单元22。

请参阅图16与图17所示,所述作动装置10的转动单元11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运动,使所述作动装置10的从动单元12受到所述转动单元11的带动而向下进行直线运动直到所述固定单元21抵触于所述形变单元22,而所述形变单元22受到所述固定单元21推抵而通过所述挤压作用力24由外向内夹持于所述移动装置30,使所述形变单元22由所述解锁状态222转变成所述锁固状态221,藉此,使所述移动装置30无法在所述作动装置10内部进行直线移动,进而能固定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此时,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之间设定成所述定位状态60,使所述避震装置43(如图1所示)则会暂时失去避震功能。

请参阅图18及图19所示,所述作动单元的转动单元11以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运动,使所述作动装置10的从动单元12与固定单元21同时受到所述转动单元11的带动而向上进行直线移动,当所述从动单元12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复归弹簧232会向下推抵所述形变单元22,使所述形变单元22逐渐由内向外产生形变而扩张分离于所述移动装置30,使所述形变单元22由锁固状态221 而转变为解锁状态222。藉此,所述移动装置30能选择性地在所述作动装置10内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进而能改变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之间设定成所述移动状态50,并且,当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之间呈现所述移动状态50时,所述形变单元22通过所述复归装置23能持续呈现解锁状态222。

请参阅图20所示,于第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作动装置10如同第一较佳实施例是由所述转动单元11以及从动单元12所构成,并且,所述作动装置10的转动单元11如同第一较佳实施例是由上定位管体111、固定座112、旋转手柄113以及手把114所构成,差别仅在于所述旋转手柄113与手把114两者的连接关系,如图所示,所述手把114一体成形于所述旋转手柄113。

所述从动单元12也同样如同第一较佳实施例是由所述从动管体121与所述位移座122所构成,而差别在于所述位移座122同时安装于所述旋转手柄113与固定座112,其中,所述固定座112的容置部112d具有一内螺纹112e,而所述位移座122的组接部122b具有一外螺纹122d,藉此,所述固定座112与所述位移座122通过所述内螺纹112e与外螺纹122d相互螺旋嵌合。

至于所述复归装置23的固定单元21固定于所述转动单元11的定位管体111,所述形变单元22与复归装置23两者位于所述固定单元21内部,而所述复归装置23位于所述形变单元22下方,其中,所述复归装置23的止挡件231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单元21,而所述复归弹簧232一端推抵于所述止挡件231,而另一端推抵于所述形变单元22。

此外,所述作动装置10的从动单元12套设于所述固定单元21内侧,而所述移动装置30的移动组件31同时穿过所述固定单元21、形变单元22以及复归装置23。至于,所述移动装置30仅由所述移动组件31所构成,而所述移动组件31并未设有如同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所述抵压部311a。

请参阅图21与图22所示,所述作动装置10的转动单元11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运动时,所述作动装置10的从动单元12受到所述转动单元11带动而进行旋转,并通过所述内螺纹112e与外螺纹122d两者相互螺旋嵌合,将旋转运动转变为向上移动的直线运动,当所述从动单元12沿着所述移动方向13向上移动,所述复归弹簧232会推抵于所述形变单元22,使所述形变单元22同样沿着所述移动方向13向上移动,而上形变单元22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形变单元22会持续接触于所述从动单元12。当所述锁固装置20的形变单元22向 上直线移动至所述形变单元22抵触于所述固定单元21时,所述形变单元22受到所述固定单元21推抵而产生由外向内的挤压作用力24,使所述形变单元22由外向内产生形变而从所述解锁状态222转变成所述锁固状态221,并内缩抵触于所述移动装置30的移动组件31,藉此,使所述移动装置30无法在所述作动装置10内部进行直线移动,进而能固定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此时,所述避震装置43(如图1所示)则会暂时失去避震功能。

请参阅图23与图24所示,所述作动装置10的转动单元11以逆时针方向旋转运动时,所述作动装置10的从动单元12受到所述转动单元11带动而进行旋转,并通过所述内螺纹112e与外螺纹122d两者相互螺旋嵌合,将旋转运动转变为向下移动的直线运动,由于所述从动单元12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会持续接触于所述形变单元22,因而所述从动单元12能带动所述形变单元22向下沿着所述移动方向13进行直线移动,当所述从动单元1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形变单元22逐渐由内向外产生形变而扩张分离于所述移动装置30的移动组件31,使所述形变单元22由所述锁固状态221转变为解锁状态222,藉此,所述移动装置30能选择性地在所述作动装置10内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进而能改变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之间设定成所述移动状态50,则所述避震装置43(如图1所示)则会恢复避震功能,并且,当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之间呈现所述移动状态50时,所述形变单元22通过所述复归装置23能持续呈现锁固状态221。其中,所述复归弹簧232受到所述形变单元22的抵压而能缩短所述复归弹簧232的长度。

于此实施例中,由于所述位移座122同时组装于旋转手柄113与固定座112,因而所述从动单元12的从动管体121进行向上或向下移动时,所述旋转手柄113与位移座122三者同步进行向上或向下的直线运动。

请参阅图25与图26所示,于第五较佳实施例中,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差别在于所述作动装置10、锁固装置20与移动装置30。所述作动装置10的转动单元11进一步具有一安装于所述旋转手柄113的推抵块115,而所述手把114一体成形于所述旋转手柄113,所述从动单元12具有一受到所述转动单元11旋转而进行摆动的偏摆机构123以及至少两连接于所述偏摆机构123的从动杆124。

其中,所述推抵块115具有一抵触面115a,所述推抵块115的抵触面115a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第一端115b以及一第二端115c,而所述偏摆机构123主要 由一摆动件123a以及一抬升杆123b所构成,所述摆动件123a具有一组装空间123c,并形成一枢接于所述固定座112的枢接端123d以及一抵靠于所述推抵块115的摆动端123e,所述组装空间123c具有一推抵部123f,而所述抬升杆123b位于所述组装空间123c内部,并连接于所述两从动杆124顶部,藉此,所述摆动件123a的摆动关通过所述固定座112与枢接端123d相互枢转连接而进行摆动,进而带动所述推抵部123f选择性抵触或分离于所述抬升杆123b,致使所述从动杆124能沿着所述移动方向13进行向上或向下的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所述抬升杆123b装设于所述组装空间123c后,所述摆动件123a的推抵部123f位于所述抬升杆123b下方,然而,亦可所述抬升杆123b装设于所述组装空间123c后,所述摆动件123a的推抵部123f位于所述抬升杆123b上方。

于此实施例中,所述锁固装置20相较于第一较佳实施例进一步包含一连接板25,使得所述锁固装置20于此实施例中是由所述固定单元21、形变单元22、复归装置23以及一连接板25所构成。

所述锁固装置20的固定单元21固定于所述转动单元11的定位管体111,所述形变单元22套设于所述固定单元21内部,而所述复归装置23的止挡件231位于所述形变单元22上方,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单元21上方,而所述复归弹簧232一端推抵于所述止挡件231,而另一端推抵于所述形变单元22,其中,所述连接板25位于所述形变单元22下方,并固定于所述从动单元12的从动杆124底部。至于,所述移动装置30的结构样态等同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移动装置30的结构样态,而所述移动装置30的移动组件31同时穿过所述固定单元21、形变单元22、复归装置23以及连接板25。

请参阅图27至图29所示,所述摆动件123a的摆动端123e接触于所述抵触面的第一端115b,所述作动装置10的转动单元11以所述顺时针进行转动,所述摆动件123a的摆动端123e由所述第一端115b沿着所述抵触面115a而移动至所述第二端115c,使所述摆动件123a以所述枢接端123d为轴心进行逆时针摆动,进而使所述推抵部123f抵压于所述抬升杆123b而带动所述从动管体121向上进行直线运动。

当所述从动管体121向上移动时,所述连接板25会同时向上进行直线移动,使所述连接板25抵触于所述形变单元22,进而使所述形变单元22向上移动而抵触于所述固定单元21,致使所述形变单元22产生由外向内的挤压作用力24, 使所述形变单元22外向内产生形变而闭合夹固于所述移动装置30,进而使所述形变单元22由所述解锁状态222转变成所述锁固状态221,藉此,使所述移动装置30无法在所述作动装置10内部进行直线移动,进而能固定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之间设定成所述定位状态60,此时,所述复归弹簧232受到所述形变单元22的抵压而能缩短所述复归弹簧232的长度。

请参阅图30至图32所示,所述作动装置10的转动单元11以所述逆时针进行转动,所述摆动件123a的摆动端123e由所述第二端115c沿着所述抵触面115a而移动至所述第一端115b,使所述摆动件123a以所述枢接端123d为轴心进行顺时针摆动,进而使所述从动单元12通过本身的重量而向下移动。

当所述从动单元12向下移动时,所述复归弹簧232会推抵于所述形变单元22,使所述形变单元22向下移动,进而使所述形变单元22逐渐由内向外产生形变而扩张分离于所述移动装置30的移动组件31,藉此,所述移动装置30能选择性地在所述作动装置10内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进而能改变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之间设定成所述移动状态50,并且,当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之间呈现所述移动状态50时,所述形变单元22通过所述复归装置23能持续呈现解锁状态222。

然而,于第一至第五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作动装置10的转动单元11以所述从动单元12的轴心进行顺时针旋转,使所述滑动凸块113c仅沿着所述导引轨道112b的局部区段进行移动,藉此,所述从动单元12受到所述转动单元11带动而沿着所述移动方向13进行移动,使得所述固定单元21与形变单元22改变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使所述形变单元22受到所述固定单元21挤压而形成力量较小的所述抵压作用力24,并轻轻地抵触于所述移动装置30,致使所述作动装置10与所述移动装置30之间设定成所述定位状态60。

骑乘者将自行车骑乘于颠颇的路段时,所述自行车前叉40可能因为路面颠颇而受到外力推抵,当所述自行车前叉40受到外力推抵于所述连接壳体42时,会因为所述锁固装置20的形变单元22轻轻抵触于所述移动装置30,使得所述作动装置10与移动装置30两者能改变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由所述定位状态60转变为所述移动状态50,藉此,依照所述转动单元11的转动范围能决定所述形变单元22产生不同力量大小的所述挤压作用力24。

以上的说明和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能够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