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货物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9820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式货物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搬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货车用升降式货物装卸车。



背景技术:

货车在运输货物过程中,货物的装卸与搬运部分大都由人工完成,不仅更人的劳动负担重,而且工作效率低。而在较大物件的装卸及搬运过程中,主要通过叉车配合进行作业;但是叉车通常在指定场所具备,而对于装卸货物场所变动较大时,叉车难以随叫随到,且使用叉车的成本也较高;如对于在建工地、狭窄位置等,叉车无法进入,卸载货物就非常困难,不但容易损伤货物,且劳动成本较高。虽然目前也有人设计了一些专用于装卸货物用的升降装置,但是,现有的装置通常只能将货物运送到货车的车厢上,当人们需要将货物重叠堆放时,又需要来回搬运,并且对货物进行举升,从而使得整个货物装卸及搬运过程非常麻烦,并且劳动强度也较高,工作效率却较低。另外,现有的这些装置的体积通常都比较大,一般也不适合随车携带及使用,从而也给货物的装卸及搬运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式货物装卸装置,整体体积小,便于随车携带,能够轻松、快速地对货物进行装卸及搬运,更加省时省力,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且适用场合更广,能够在各种场合进行货物的装卸及搬运作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升降式货物装卸装置,包括底架、托板、升降机构、把手以及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托板和底架之间,其包括两组升降支架,两升降支架分别靠近底架的两端;其中,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两组剪叉式支撑架,两剪叉式支撑架所在平面相互平行,且两剪叉式支撑架分别靠近底架的两侧;所述剪叉式支撑架包括两上支臂和两下支臂,其中,两上支臂和两下支臂分别交叉并铰接在一起,两上支臂的上端与托板铰接在一起,两下支臂的下端与底架铰接在一起;两剪叉式支撑架内侧的上支臂下端与下支臂上端分别铰接在一起,两剪叉式支撑架外侧的上支臂下端和下支臂上端通过一连接轴相连,且上支臂与下支臂能绕连接轴的轴心线转动;

在两升降支架之间水平设有一启动油缸组和两续推油缸组;所述启动油缸组包括两启动油缸,两启动油缸的轴心线重合,且两启动油缸的缸筒端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两启动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分别与两连接轴的中部固定连接;两续推油缸组分别位于升降机构的两侧,所述续推油缸组包括并列分布的两续推油缸,两续推油缸的缸筒分别安装于同一侧的两剪叉式支撑架上,其活塞杆与另一剪叉式支撑架的连接轴固定连接;

在托板的一端设有一把手架,所述把手架具有一连杆,所述把手通过套管与该连杆转动连接,在套管上还设有锁紧装置;所述车轮为4个,并与底架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油箱,在油箱内设有油泵,所述油泵通过供油管与启动油缸和续推油缸相连,启动油缸和续推油缸通过回油管与油箱相连,在回油管上设有控制阀门。

进一步的,在底架上靠近其四角处分别设有一车轮罩,所述车轮罩凸出于底架,所述车轮位于该车轮罩内,并与车轮罩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整体呈U型,且该把手为套管式伸缩结构,在把手上也设有锁紧装置。

进一步的,在把手远离把手架的一端设有行走轮。

进一步的,在托板下方靠近其两侧处,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滑轨;在托板下方,对应两滑轨的位置分别固定有滑套,所述托板通过滑套与滑轨滑动相连,在滑套与滑轨之间设有连接插销;所述把手架与两滑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更经济实用;体积小巧,由于启动油缸和续推油缸均水平设置,当托板与底架靠拢后,整体厚度小,便于随车携带,不会占用过多空间;并且,底架上设有车轮,即便在狭窄地方也可使用,适用场合更广。

2、通过升降能够将托板进行举升,当举升到达需要高度后,将托板远离把手的一端固定,然后将把手向下转动,通过把手将托板进行支撑,然后再通过升降机构将底架上拉至托板下方,再对整体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将整个装卸车移动至货车车厢内,从而使货物装卸及搬运更加方便,并且在车厢内也能根据需要调整托板高度,从而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减轻劳动强度,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机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电驱动油泵给各油缸供油,从而进行升降控制,整个过程中无污染产生,更加环保节能,并且经济性更好;同时,在有交流电的场合直接使用交流电,无交流电的场合,通过将货车蓄电池配合交直流转换器供电即可,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启动油缸与续推油缸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2—托板,3—升降机构,4—把手,5—车轮,6—连接轴,7—启动油缸,8—续推油缸,9—车轮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升降式货物装卸装置,包括底架1、托板2、升降机构3、把手4以及车轮5。所述升降机构3安装于托板2和底架1之间,其包括两组升降支架,两升降支架分别靠近底架1的两端。其中,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两组剪叉式支撑架,两剪叉式支撑架所在(竖直)平面相互平行,且两剪叉式支撑架分别靠近底架1的两侧。所述剪叉式支撑架包括两上支臂和两下支臂,其中,两上支臂和两下支臂分别交叉并铰接在一起,两上支臂的上端与托板2铰接在一起,两下支臂的下端与底架1铰接在一起。两剪叉式支撑架内侧的上支臂下端与下支臂上端分别铰接在一起,两剪叉式支撑架外侧的上支臂下端和下支臂上端通过一连接轴6相连,且上支臂与下支臂能绕连接轴6的轴心线转动;其中,剪叉式支撑架靠近托板2端部的一侧为外侧,远离托板2端部的一侧为内侧。

在两升降支架之间水平设有一启动油缸组和两续推油缸组。所述启动油缸组包括两启动油缸7,两启动油缸7的轴心线重合,且两启动油缸7的缸筒端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两启动油缸7的活塞杆端部分别与两连接轴6的中部固定连接。两续推油缸组分别位于升降机构3的两侧,所述续推油缸组包括并列分布的两续推油缸8,两续推油缸8的缸筒分别安装于(底架1)同一侧的两剪叉式支撑架上,其活塞杆与另一剪叉式支撑架的连接轴6固定连接。具体实施时,两续推油缸8分布于同一侧的两剪叉式支撑架的两侧,续推油缸8的缸筒分别与一剪叉式支撑架及其连接轴6固定连接。工作过程中,通过启动油缸7同时向内拉动两连接轴6,能够使上支臂和下支臂之间的夹角快速增大,当夹角达到一定角度后,两续推油缸组同时继续向内拉动连接轴6,从而使升降机构3迅速升高,将货物进行举升。

还包括油箱,在油箱内设有油泵,所述油泵通过供油管与启动油缸7和续推油缸8相连,启动油缸7和续推油缸8通过回油管与油箱相连,在回油管上设有控制阀门。具体实施时,两启动油缸7共用一个控制阀门,四个续推油缸8共用一个控制阀门,从而使控制更加方便,并且整体稳定性更好。

在托板2的一端设有一把手架,所述把手架具有一连杆,所述把手4通过套管与该连杆转动连接,在套管上还设有锁紧装置;当把手4转动后,能够通过锁紧装置快速进行锁紧定位。所述把手4整体呈U型,且该把手4为套管式伸缩结构,在把手4上也设有锁紧装置;当需要使用把手4对托板2进行支撑时,通过调节把手4的长度,能够适应不同需求。具体实施时,锁紧装置采用锁紧螺栓,结构简单,并且使用更加方便。在把手4远离把手架的一端设有行走轮;这样,整个装卸车升高后,通过该行走轮能够推动装卸车移动。

所述车轮5为4个,并与底架1相连;具体实施时,在底架1上靠近其四角处分别设有一车轮罩9,所述车轮罩9凸出于底架1,所述车轮5位于该车轮罩9内,并与车轮罩9固定连接;其中,车轮5位于车轮罩9内的部分占整个车轮5高度的1/2以上,从而使整个装卸车的高度更低,更适合随车携带。

装货过程中,通过本装卸车将货物搬运至货车尾部,然后在货车上搭设连接支架;再通过升降机构3将托板2举升至支架上方,然后移动装卸车,使托板2由连接支架支撑,这时,转动把手4,使把手4将托板2的另一端支撑,并锁紧把手4;然后,通过升降机构3将底架1上拉至车厢厢底上方,这时,整个装卸车由连接支架和把手4支撑,由于把手4上设有行走轮,这样,通过推动把手4,即可将整个装卸车推进车厢,当底架1上的车轮5完全进入车厢后,收回把手4即可将装卸车及货物在车厢内自由移动,从而更便于货物的装车。卸货过程与装货过程相反。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托板下方靠近其两侧处,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滑轨;在托板下方,对应两滑轨的位置分别固定有滑套,所述托板通过滑套与滑轨滑动相连,在滑套与滑轨之间设有连接插销;所述把手架与两滑轨固定连接。

装货过程中,通过本装卸车将货物搬运至货车尾部,然后在货车上搭设连接支架;再通过升降机构将托板举升至支架上方,然后移动装卸车,使滑轨由连接支架支撑,这时,转动把手,使把手将托板的另一端支撑,并锁紧把手;然后,通过升降机构将底架上拉至车厢厢底上方,这时,整个装卸车由连接支架和把手支撑;这样,由于托板通过滑套与滑轨相连,而把手与滑轨固定连接,因此,通过推动托板及底架,即可将整个装卸车推进车厢,卸货过程与装货过程相反。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