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的联动关节装置及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153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童车的联动关节装置及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童手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童车的联动关节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的童车多做成可折叠式的,但其折叠方式普遍都较为复杂,而且折叠后仍然需占用较大的存放空间,故有必要提报供一种能够更简单折叠折叠的童车。

本发明就是基于以上情况作出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折叠方式更简单的童车的联动关节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童车的联动关节装置,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上分别设有方向相反的第一弧形槽11和第二弧形槽21,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的外侧分别设有相互扣合的第一外盖31和第一内盖32,在所述第一外盖31和第一内盖32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直槽311和第二直槽321,所述童车的联动关节装置还包括有销钉4,所述销钉4贯穿第一弧形槽11和第二弧形槽21且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直槽311和第二直槽321,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向内折叠或者向外张开时,带动所述销钉4在第一弧形槽11、第二弧形槽21中移动,同时所述销钉沿第一直槽311和第二直槽312上下移动。

在所述第一外盖31、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和第一内盖32上分别设有第一圆心101、第二圆心102、第三圆心103和第四圆心104,所述第一圆心101、第二圆心102、第三圆心103和第四圆心104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销钉4在第一直槽311、第二直槽321、第一弧形槽11、第二弧形槽21内移动至任一位置处时,所述销钉在第一直槽311位置处与第一圆心101之间的距离、所述销钉在第一弧形槽11位置处与第二圆心102之间的距离、所述销钉在第二弧形槽21位置处与第三圆心103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销钉在第二直槽321位置处与第四圆心104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上设有与第一弧形槽11相对的第一扇形槽12,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上还设有第三直槽13,在所述第二连接件2上设有与第二弧形槽21相对的第二扇形槽22,在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外表面上还设有第一凹槽23,所述第二弧形槽21的一端设有固定销钉4位置的与其弧形方向相反的半圆槽24。

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一侧边设有加强片5,另一侧边设有能固定第一连接件1及加强片5位置的拉杆6。

所述加强片5上设有第四直槽51,所述第四直槽51与第一直槽311相对应且所述销钉4贯穿第四直槽51,在所述加强片5上还设有凸块52,所述凸块52置于第一扇形槽12和第二扇形槽22的重合处,在所述加强片5的顶端还设有第二凹槽53。

在所述拉杆6的上方套设有固定支架7,在所述固定支架7的顶端设有半圆形凸起71,所述拉杆6的一端设有弯钩部61,所述弯钩部61上连接有带动其向上运动的拉线8,在所述的弯钩部61和固定支架7的顶端之间设有弹簧9,所述弹簧9固定在所述半圆形凸起71上,所述拉杆6的另一端设有横杆62,所述横杆62的一端置于第一凹槽23内,另一端穿过第三直槽13并置于第二凹槽53内并固定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

在所述第一外盖31上设有将第一直槽311盖住的第二外盖101,在所述内盖32上设有将其盖住的第二内盖102。

所述的童车的联动关节装置,还包括童车车架和童车座架,所述童车车架包括手把支架201,所述手把支架201的下端铰接有前轮架202,所述手把支架201和前轮架202之间连接有后轮架203,所述手把支架201、前轮架202和后轮架203通过联动关节装置连接,所述手把支架201与第一连接件1连接,所述前轮架202与第二连接件2连接,所述后轮架203与第一外盖31、第二内盖32连接。

所述的童车的联动关节装置,还包括童车车架和童车座架,所述童车车架包括手把支架201,所述手把支架201的下端铰接有前轮架202,所述手把支架201和前轮架202之间连接有后轮架203,所述手把支架201、前轮架202和后轮架203通过联动关节装置连接,所述手把支架201与第一连接件1连接,所述前轮架202与第二连接件2连接,所述后轮架203与第一外盖31、第一内盖32连接;在所述手把支架201上设有相互铰接的上连接件2011和下连接件2012,所述拉线8的另一端与下连接件2012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将所述销钉贯穿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且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直槽和第二直槽,使得第一连接件在转动的同时销钉带动第二连接件向反方向转动,从而实现童车的手把支架和前轮架之间的折叠或张开,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分解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去除外盖、内盖立体图一;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去除外盖、内盖立体图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折叠后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童车的联动关节装置,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上分别设有方向相反的第一弧形槽11和第二弧形槽21,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的外侧分别设有相互扣合的第一外盖31和第一内盖32,在所述第一外盖31和第一内盖32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直槽311和第二直槽321,所述童车的联动关节装置还包括有销钉4,所述销钉4贯穿第一弧形槽11和第二弧形槽21且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直槽311和第二直槽321,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向内折叠或者向外张开时,带动所述销钉4在第一弧形槽11、第二弧形槽21中移动,同时所述销钉沿第一直槽311和第二直槽312上下移动。当销钉4沿第一弧形槽11和第二弧形槽21的弧形轨迹移动时,第一直槽311和第二直槽321将销钉4的移动轨迹限制在第一弧形槽11和第二弧形槽21上,这种设置能保证销钉4的移动轨迹不会移位且在第一弧形槽11和第二弧形槽21上的移动是同时进行的。当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处于折叠状态时,销钉4处于第一直槽311和第二直槽312的下端,当张开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时,销钉4从第一直槽311和第二直槽312的下端移动至上端。

在所述第一外盖31、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和第一内盖32上分别设有第一圆心101、第二圆心102、第三圆心103和第四圆心104,所述第一圆心101、第二圆心102、第三圆心103和第四圆心104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销钉4在第一直槽311、第二直槽321、第一弧形槽11、第二弧形槽21内移动至任一位置处时,所述销钉在第一直槽311位置处与第一圆心101之间的距离、所述销钉在第一弧形槽11位置处与第二圆心102之间的距离、所述销钉在第二弧形槽21位置处与第三圆心103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销钉在第二直槽321位置处与第四圆心104之间的距离相等。

如图3、4所示,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一侧边设有加强片5,另一侧边设有能固定第一连接件1及加强片5位置的拉杆6。

所述加强片5上设有第四直槽51,所述第四直槽51与第一直槽311相对应且所述销钉4贯穿第四直槽51,在所述加强片5上还设有凸块52,所述凸块52置于第一扇形槽12和第二扇形槽22的重合处,在所述加强片5的顶端还设有第二凹槽53。所述第一扇形槽12和第二扇形槽22的迹轨方向相反,当第一扇形槽12向左旋转时第二扇形槽22向右旋转。

在所述拉杆6的上方套设有固定支架7,在所述固定支架7的顶端设有半圆形凸起71,所述拉杆6的一端设有弯钩部61,所述弯钩部61上连接有带动其向上运动的拉线8,在所述的弯钩部61和固定支架7的顶端之间设有弹簧9,所述弹簧9固定在所述半圆形凸起71上,所述拉杆6的另一端设有横杆62,所述横杆62的一端置于第一凹槽23内,另一端穿过第三直槽13并置于第二凹槽53内并固定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当拉杆6的横杆62分别置于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槽53内时,拉杆6卡住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并使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处于张开状态。

在所述第一外盖31上设有将第一直槽311盖住的第二外盖101,在所述第一内盖32上设有将其盖住的第二内盖102。

本发明的童车实施例一:一种童车,包括童车车架和童车座架,所述童车车架包括手把支架201,所述手把支架201的下端铰接有前轮架202,所述手把支架201和前轮架202之间连接有后轮架203,所述手把支架201、前轮架202和后轮架203通过联动关节装置连接,所述手把支架201与第一连接件1连接,所述前轮架202与第二连接件2连接,所述后轮架203与第一外盖31、第一内盖32连接。

本发明的童车实施例二:一种童车,所述童车包括所述的童车的联动关节装置,还包括童车车架和童车座架,所述童车车架包括手把支架201,所述手把支架201的下端铰接有前轮架202,所述手把支架201和前轮架202之间连接有后轮架203,所述手把支架201、前轮架202和后轮架203通过联动关节装置连接,所述手把支架201与第一连接件1连接,所述前轮架202与第二连接件2连接,所述后轮架203与第一外盖31、第一内盖32连接;在所述手把支架201上设有相互铰接的上连接件2011和下连接件2012,所述拉线8的另一端与下连接件2012连接。

本发明童车的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当童车处于折叠状态时,销钉4位于所述第一直槽311和第二直槽321的底端,位于第一弧形槽11的左端和第二弧形槽21的右端,拉线8带动拉杆6向上运动使拉杆6脱离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槽53,并顶压弹簧9。当需要打开童车时,将手把支架201向上旋转,由于所述销钉4贯穿第一弧形槽11和第二弧形槽21且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直槽311和第二直槽321,,当手把支架201向上旋转时,销钉4沿第一弧形槽11的左侧向右侧移动同时沿第二弧形槽21的右侧向左侧移动,带动前轮架202移动,同时带动销钉4沿第一直槽311和第二直槽321的底端向顶端移动,当销钉4移动至第二弧形槽21的半圆槽24上时,销钉4停止移动并卡合在半圆槽24上;由于横杆62的一端穿过第三直槽13,在第一连接件1旋转的同时,拉杆6沿第三直槽13内移动,当销钉4移动至半圆槽24上的同时拉杆6的横杆62同时置于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槽53内,弹簧9复位并顶压拉杆6使横杆62卡接在第一凹槽23和第二凹槽53上,在卡住前轮架202的同时卡住后轮架203,童车完全打开。

本发明通过在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的重合处设置销钉,且所述销钉贯穿第一直槽和第二直槽,使得第一连接件在转动的同时销钉带动第二连接件向反方向转动,从而实现童车的手把支架和前轮架之间的折叠或张开,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发明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发明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