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护理专用氧气瓶自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7579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护理专用氧气瓶自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疗护理专用氧气瓶自动装置。



背景技术:

氧气是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在标准状况下,两个氧原子结合形成氧气,是一种物色无味的双原子气体。氧气是空气的组分之一,氧气在冶炼工艺、化学工业、国防工业、医疗保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氧气主要通过钢瓶进行储存和运输。由于钢瓶比较笨重,现有的氧气瓶搬运车,需要人力把氧气瓶放到车上,只能单个运输,运输速度慢,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护理专用氧气瓶自动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氧气瓶搬运车需要人力将氧气瓶放置到车上、单次只能运输一个氧气瓶、运输速度慢、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难题,可以实现氧气瓶的自动搬运功能,无需人工操作,且具有单次可以运输多个氧气瓶、运输速度快、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疗护理专用氧气瓶自动装置,包括安装框,安装框背部的外壁上安装有推把,安装框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两排万向轮,安装框下端内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环形框,环形框可以对氧气瓶下端起到定位的作用,安装框的下端内壁外侧上对称安装有两个一号液压缸,每个一号液压缸的顶端均通过法兰安装在L型结构的一号连接板下端内壁上,每个一号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环形支撑框,环形支撑框在一号液压缸的作用下可以上下移动,对氧气瓶起到了支撑防护的作用,安装框的上端安装有一个横向进给机构,横向进给机构可以带动两个抓取机构进行左右移动,实现对多个氧气瓶进行逐一抓取的功能,横向进给机构下端安装有L型结构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外壁上安装有滑轨,滑轨对支撑板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在工作中支撑板只会进行左右移动,滑轨安装在安装框背部的内壁上,支撑板上端下侧通过销轴与一号旋转板相连,支撑板下端的内壁上安装有两个一号吊耳,两个一吊耳之间通过销轴与气缸相连,气缸的顶端通过销轴与两个二号吊耳相连,两个二号吊耳安装在一号旋转板的内壁上,当气缸工作到最大行程工作时,一号旋转板运动到适合抓取氧气瓶的角度,保证在工作中抓取机构可以顺利抓住氧气瓶,一号旋转板通过间隙配合方式与连接轴相连,连接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框上,一号旋转板可以在连接轴进行旋转同时可以左右移动,一号旋转板的下端通过销轴与二号旋转板相连,一号旋转板的外壁上安装有两个三号吊耳,两个三号吊耳之间通过销轴与电动推杆相连,电动推杆的顶端通过销轴与两个四号吊耳相连,两个四号吊耳安装在二号旋转板的外壁上,电动推杆工作到最大行程时,二号旋转板运动到最佳抓取位置,保证在工作中抓取机构可以顺利抓住氧气瓶,二号旋转板的外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抓取机构;抓取机构包括安装在二号旋转板外壁上的两个五号吊耳,两个五号吊耳之间通过销轴与二号连接板相连,二号连接板通过销轴与抓取手相连,抓取手的内壁上安装有两个六号吊耳,两个六号吊耳之间通过销轴与二号液压缸的顶端相连,二号液压缸的底端通过销轴与两个七号吊耳相连,两个七号吊耳安装在二号连接板的外壁上,二号连接板的内壁上安装有两个八号吊耳,两个八号吊耳通过销轴与三号液压缸的顶端相连,三号液压缸的底端通过销轴与两个九号吊耳相连,两个九号吊耳安装在二号旋转板的外壁上,当二号液压缸开始工作时,二号连接板通过销轴在两个五号吊耳之间转动,三号液压缸开始工作时抓取手通过销轴在二号连接板上转动,三号液压缸工作到最小行程时抓取手抓住氧气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框上端左侧外壁上的电机架,电机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框左侧上,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的左端相连,丝杠的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框的右侧上,丝杠的中端通过螺纹安装有移动块,驱动电机开始工作时,驱动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带动移动块进行横向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抓取手为向内凹的镰刀型结构,工作时增大了抓取手与氧气瓶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

工作时,工作人员把本实用新型推到指定的工作位置,横向进给机构开始工作,横向进给机构带动支撑板运动,滑轨对支撑板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了运动的方向,当支撑板运动到与现有氧气瓶位置处于同一条直线时,横向进给机构停止工作,气缸开始运动到最大行程,一号旋转板运动到适合抓取氧气瓶的角度,一号电动推杆开始工作到最大行程,二号旋转板运动到最佳抓取位置,两个抓取机构开始同步工作,抓取机构抓住氧气瓶,由于抓取手为向内凹的镰刀型结构,工作时增大了抓取手与氧气瓶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工作人员推动本实用新型向外运动,一号电动推杆开始向最小行程工作,一号电动推杆带动安装在二号旋转板外壁上的两个抓取机构进行旋转,气缸开始向着最小行程工作,一号旋转板开始转动,当氧气瓶下端与环形框垂直时,一号液压缸开始向上工作,一号液压缸带动环形支撑框对氧气瓶进行支撑保护,两个抓取机构松开氧气瓶,然后本实用新型按照上述步骤反方向运行到初始位置,对下一个氧气瓶进行搬运,实现了对氧气瓶的自动搬运功能,无需人工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氧气瓶搬运车需要人力将氧气瓶放置到车上、单次只能运输一个氧气瓶、运输速度慢、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难题,可以实现氧气瓶的自动搬运功能,无需人工操作,且具有单次可以运输多个氧气瓶、运输速度快、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号旋转板、二号旋转板、三号吊耳、四号吊耳、一号电动推杆、与抓取机构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医疗护理专用氧气瓶自动装置,包括安装框1,安装框1背部的外壁上安装有推把2,安装框1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两排万向轮3,安装框1下端内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环形框4,环形框4可以对氧气瓶下端起到定位的作用,安装框1的下端内壁外侧上对称安装有两个一号液压缸5,每个一号液压缸5的顶端均通过法兰安装在L型结构的一号连接板6下端内壁上,每个一号连接板6的底部安装有环形支撑框7,环形支撑框7在一号液压缸5的作用下可以上下移动,环形支撑框7对氧气瓶起到了支撑防护的作用,安装框1的上端安装有一个横向进给机构8,横向进给机构8可以带动两个抓取机构17进行左右移动,实现对多个氧气瓶进行逐一抓取的功能,横向进给机构8下端安装有L型结构的支撑板9,支撑板9的外壁上安装有滑轨10,滑轨10对支撑板9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在工作中支撑板9只会进行左右移动,滑轨10安装在安装框1背部的内壁上,支撑板9上端下侧通过销轴与一号旋转板11相连,支撑板9侧壁上安装有两个一号吊耳12,两个一吊耳12之间通过销轴与气缸13相连,气缸13的顶端通过销轴与两个二号吊耳14相连,两个二号吊耳14安装在一号旋转板11的内壁上,当气缸13工作到最大行程工作时,一号旋转板11运动到适合抓取氧气瓶的角度,一号旋转板11通过间隙配合方式与连接轴15相连,连接轴15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框1上,一号旋转板11可以在连接轴15进行旋转同时可以左右移动,一号旋转板11的下端通过销轴与二号旋转板16相连,一号旋转板11的外壁上安装有两个三号吊耳20,两个三号吊耳20之间通过销轴与一号电动推杆18相连,一号电动推杆18的顶端通过销轴与两个四号吊耳19相连,两个四号吊耳19安装在二号旋转板16的外壁上,一号电动推杆18工作到最大行程时,二号旋转板16运动到最佳抓取位置,二号旋转板16的外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抓取机构17;抓取机构17包括安装在二号旋转板16外壁上的两个五号吊耳171,两个五号吊耳171之间通过销轴与二号连接板172相连,二号连接板172通过销轴与抓取手173相连,抓取手173的内壁上安装有两个六号吊耳174,两个六号吊耳174之间通过销轴与二号液压缸175的顶端相连,二号液压缸175的底端通过销轴与两个七号吊耳176相连,两个七号吊耳176安装在二号连接板172的外壁上,二号连接板172的内壁上安装有两个八号吊耳177,两个八号吊耳177之间通过销轴与三号液压缸178的顶端相连,三号液压缸178的底端通过销轴与两个九号吊耳179相连,两个九号吊耳179安装在二号旋转板16的外壁上,当二号液压缸175开始工作时,二号连接板172通过销轴在两个五号吊耳171之间转动,三号液压缸178开始工作时抓取手173通过销轴在二号连接板172上转动,三号液压缸178工作到最小行程时抓取手173抓住氧气瓶。

所述横向移动机构8包括安装在安装框1上端左侧外壁上的电机架81,电机架81上安装有驱动电机82,驱动电机82的输出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框1左侧上,且驱动电机8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83的左端相连,丝杠83的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框1的右侧上,丝杠83的中端通过螺纹安装有移动块84,驱动电机82开始工作时,驱动电机82带动丝杠83转动,丝杠83带动移动块84进行横向运动。

所述抓取手173为向内凹的镰刀型结构,工作时增大了抓取手173与氧气瓶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

工作时,工作人员把本实用新型推到指定的工作位置,横向进给机构8开始工作,横向进给机构8带动支撑板9运动,滑轨10对支撑板9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了运动的方向,当支撑板9运动到与现有氧气瓶位置处于同一条直线时,横向进给机构8停止工作,气缸13开始运动到最大行程,一号旋转板11运动到适合抓取氧气瓶的角度,一号电动推杆18开始工作到最大行程,二号旋转板16运动到最佳抓取位置,两个抓取机构17开始同步工作,抓住氧气瓶,由于抓取手173为向内凹的镰刀型结构,工作时增大了抓取手173与氧气瓶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工作人员推动本实用新型向外运动,一号电动推杆18开始向最小行程工作,一号电动推杆18带动安装在二号旋转板16外壁上的两个抓取机构17进行旋转,气缸13开始向着最小行程工作,一号旋转板11开始转动,当氧气瓶下端与环形框4垂直时,一号液压缸5开始向上工作,一号液压缸5带动环形支撑框7对氧气瓶进行支撑保护,两个抓取机构17松开氧气瓶,然后本实用新型按照上述步骤反方向运行到初始位置,对下一个氧气瓶进行搬运,实现了对氧气瓶的自动搬运功能,无需人工操作,且具有单次可以运输多个氧气瓶、运输速度快、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氧气瓶搬运车需要人力将氧气瓶放置到车上、单次只能运输一个氧气瓶、运输速度慢、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难题,达到了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