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转运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8524阅读:828来源:国知局
气瓶转运小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瓶转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瓶转运小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转运小车通常由底座,手把和轮子组成,通过上述小车转运气瓶时,主要就是将气瓶防止在小车上,然后通过人工推动的方式将小车移动完成转运,上述转运过程中存在如下两个不足:第一,气瓶在小车上摆放不稳定,如果遇到比较颠簸的路面,可能会使气瓶从小车上滑落,造成安全隐患,第二,采用人工的方式推动小车,如果当气瓶比较重时,可能就需要两个人来推动,造成人力成本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小车转运气瓶存在气瓶从小车上滑落的安全隐患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气瓶从小车上滑落,节约人力成本的气瓶转运小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瓶转运小车,它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一端设有导向轮,所述第一底座的另一端端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主动轮,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电机并且所述电机与主动轮传动配合,所述第二底座上并列设有两根把手,所述把手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端设有收纳杆,所述把手之间还间隔设有固定带。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带采用橡胶制成。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带由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带与两根把手中的一根把手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与两根把手中的另一根把手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采用粘贴的方式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支撑杆分别为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收纳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导向轮上还设有刹车片。

本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在第二底座上设置把手,把手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同时由于第二底座倾斜设置,所以将气瓶放置在第二底座上时,就可以使气瓶斜靠在支撑杆上,然后在通过固定带,将气瓶进行固定,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气瓶转运过程中,气瓶从转运小车上脱落,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设置收纳杆,并将收纳杆位于支撑杆的端部设置,这样可以避免气瓶斜靠在支撑杆上时将收纳杆档柱,通过收纳杆,就可以将与气瓶连接的管路缠绕到收纳杆上进行收纳,这样就可以避免气瓶转运过程中,由于管路散落在地上造成的安全隐患。

本技术方案中其次在第一底座上设置导向轮和主动轮,通过电机与主动轮传动连接,这样在转运重量较大的气瓶时,就可以通过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带动转运小车移动,避免采用人工的方式推动小车,造成的人力成本的浪费。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橡胶制成固定带,这样是固定带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使固定带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气瓶固定,同时采用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组成固定带,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通过粘贴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在将气瓶斜靠在支撑杆上之前,可以先将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拆开,从而便于气瓶的摆放。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两根支撑杆,从而使手把和支撑杆组成的框架结构更加稳定,这样可以避免气瓶过重时,将支撑杆压弯,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刹车片,这样当转运小车停止运输时,可以通过刹住导向轮,防止转运小车移动,提高转运小车的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运小车,可以将气瓶牢固的固定在小车上,提高小车的安全性,避免小车转运过程中气瓶的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气瓶转运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中实施例的气瓶转运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其中对应的附图标记名称为:

1气瓶,2固定带,3第一底座,4主动轮,5电机,6导向轮,7第二底座,8把手,9收纳杆,10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气瓶转运小车,它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底座3和第二底座7,所述第一底座3一端设有导向轮6,所述第一底座3的另一端端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主动轮4,所述第一底座3上设有电机5并且所述电机与主动轮4传动配合,所述第二底座7上并列设有两根把手8,所述把手8之间通过支撑杆10连接,所述支撑杆10一端设有收纳杆9,所述把手8之间还间隔设有固定带2,所述固定带2由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带与两根把手8中的一根把手8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与两根把手8中的另一根把手8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采用粘贴的方式连接,所述支撑杆10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支撑杆10分别为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收纳杆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连接(即收纳杆一端与第一支撑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连接)。

为了提高固定带的弹性,本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固定带2采用橡胶制成。

为了使小车停止时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导向轮6上还设有刹车片。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进行详细说明,但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而易见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进行许多改进和修饰,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改进和修饰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