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纤维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257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纤维生产设备,具体是一种竹纤维转运车。



背景技术:

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继棉、麻、毛、丝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者同属于高聚糖,总量占纤维干质量的90%以上,竹纤维在转运中容易出现飞絮或尘埃等,而工人操作中不可避免有静电产生,容易引起火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竹纤维转运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载物平板,载物平板向上延伸形成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有限位立杆,限位立杆之间连接有阻拦横杆,阻拦横杆与载物平板的边缘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阻拦横杆固定连接与载物平板铰连接,阻拦横杆与限位立杆之间连接有锁扣,所述载物平板上还连接有除静电装置,具体包括有连接在载物平板底部的拖链,以及连接在载物平板上的金属扶手,所述拖链一端连接在载物平板底面的金属结构件上,另一端拖曳在地面上,金属扶手成型有金属杆,金属杆的底部连接在载物平板底面的金属结构件上。本装置采用一种推车的结构进行转运竹纤维材料,本装置方便将已经打包好的竹纤维材料进行统一的码放,解决运输的问题,节约了劳动力,并且能减少飞絮的产生,同时在结构中有除静电的装置,在除去静电之后,不会偶发燃爆事故,提高安全性;拖链的作用是接地,平衡推车整体和外界环境的电荷差,金属扶手将工人手上的积累电荷释放,由结构部件引导至地面。

所述金属扶手的握持部分的金属面裸露,其他的表面涂覆有隔离层。防止金属结构在其他的位置上出现电火花。

所述隔离层为橡胶外护套或绝缘图层或者是两者的组合。

所述拖链为多个金属环相互连接形成,其中心穿设一条尼龙绳,拖链的外部包裹有防护层,其端部裸露。使电荷只在地面上的端部释放。

所述载物平板的底部连接有滚动轮,滚动轮与载物平板通过旋转轴相连接。方便移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装置采用一种推车的结构进行转运竹纤维材料,本装置方便将已经打包好的竹纤维材料进行统一的码放,解决运输的问题,节约了劳动力,并且能减少飞絮的产生,同时在结构中有除静电的装置,在除去静电之后,不会偶发燃爆事故,提高安全性;拖链的作用是接地,平衡推车整体和外界环境的电荷差,金属扶手将工人手上的积累电荷释放,由结构部件引导至地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载物平板,2、限位立杆,3、阻拦横杆,4、连接板,5、锁扣,6、拖链,7、金属扶手,8、金属杆,9、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包括载物平板1,载物平板1向上延伸形成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有限位立杆2,限位立杆2之间连接有阻拦横杆3,阻拦横杆3与载物平板1的边缘连接有连接板4,连接板4与阻拦横杆3固定连接与载物平板1铰连接,阻拦横杆3与限位立杆2之间连接有锁扣5,所述载物平板1上还连接有除静电装置,具体包括有连接在载物平板1底部的拖链6,以及连接在载物平板1上的金属扶手7,所述拖链6一端连接在载物平板1底面的金属结构件上,另一端拖曳在地面上,金属扶手7成型有金属杆8,金属杆8的底部连接在载物平板1底面的金属结构件上。

所述金属扶手7的握持部分的金属面裸露,其他的表面涂覆有隔离层9。

所述隔离层9为橡胶外护套或绝缘图层或者是两者的组合。

所述拖链6为多个金属环相互连接形成,其中心穿设一条尼龙绳,拖链6的外部包裹有防护层,其端部裸露。

所述载物平板1的底部连接有滚动轮,滚动轮与载物平板1通过旋转轴相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