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刹车功能的硬质合金周转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2560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刹车功能的硬质合金周转车。



背景技术:

在硬质合金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合金半成品在石墨板上码垛入炉烧结,烧结完成后出炉取样合格后下转喷砂,现有技术中是等待产品出炉后将产品由石墨板上搬到专用出炉车上,然后再进行码垛,这过程中既增加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将产品由石墨板上搬到专用的出炉车上也耗费了人力,增加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有效减少人力浪费的具有刹车功能的硬质合金周转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刹车功能的硬质合金周转车,包括框架式结构的车架,所述车架由底框、顶部支架以及设置于底框和顶部支架之间的支撑架组成;顶部支架一侧设有扶手,底框底部设有车轮,与所述扶手同侧的车轮为具有刹车装置的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顶部支架呈U字型结构,由支撑板焊接而成,所述扶手(2)设置于U字型的横部处。

优选地,用于形成顶部支架的所述支撑板呈L型。

优选地,所述底框整体呈长方形结构,由若干根支撑板横竖交叉焊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焊接于顶部支架和底框之间,包括若干根支撑板,每两根支撑板一组,该两根支撑板的上端焊接于顶部支架同一处,且两支撑板之间形成一夹角。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为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刹车功能的硬质合金周转车,可以让码放有硬质合金的石墨板直接放置于该周转车上,无需再将硬质合金产品先搬放至专用出炉车上,而现场专用出炉车为梯格设计,只能放置石墨舟皿,采用该周转车有效减少了搬料过程中的人力浪费。万向轮便于周转车的转向,刹车装置用于随时制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总体而言,该周转车易于制造,使用方便,提高工效,节省转运时间,值得在业内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刹车功能的硬质合金周转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2、扶手;3、固定轮;4、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刹车功能的硬质合金周转车,包括车架1,车架1采用框架式结构。车架顶部用于放置码放有硬质合金产品的石墨板,其一侧设有扶手2。车架底部设有车轮,与扶手2同侧的车轮采用具有刹车装置的万向轮4。

在本实施例中,车架1由底框、支撑架以及顶部支架组成,支撑架设置于底框和顶部支架之间。车架1整体呈无尖顶的四面椎体形状,此结构由上及下,横截面逐渐增大,有利于整个周转车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加强运输稳定性。

底框整体为长方形结构,由八根横置的支撑板和三根竖置的支撑板焊接而成,其主要作用是构成车架1的底盘。

顶部支架呈U字型结构,由三根L型支撑板焊接而成,扶手2焊接于U字型的横部处,即顶部支架远离扶手2的一端为敞口。顶部支架相对支撑板之间构成容纳码放硬质合金产品的石墨板的空间,进一步顶部支架相对支撑板之间的宽度小于石墨板的长度。顶部支架采用L型支撑板有利于石墨板的放置。此外,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在顶部支架的两边之间增设支撑板,以便于石墨板的存放以及分散重量,显然支撑板的数量没有任何限制。顶部支架的一端为敞口,方便将码有合金的石墨板放置在小车上。

支撑架焊接于顶部支架和底框之间,共采用十二根支撑板,每两根支撑板一组,该两根支撑板的上端焊接于同一处形成一定角度。具体的,作为一组的两根支撑板,一端焊接于顶部支架的同一处,另一端间隔一定距离,焊接于组成底框的同一竖置的支撑板上,从而两根支撑板与底框之间形成一个锐角三角形。支撑架如此设置,有利于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板均由不锈钢材质支撑,厚度优选为5㎜。当然,支撑板也可以替换为其它具有一定支撑强度的材料制成的支撑板或杆件。

车轮设置于底框的四角处,与扶手2同侧的车轮为两个具有刹车装置的万向轮4,另一侧则为固定轮3。将万向轮4设置与扶手2同侧,在车运转过程中,便于控制周转车方向。

值得说明的是,组成底框、顶部支架以及支撑架的具体支撑板数量和结构,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刹车功能的硬质合金周转车,主要用于配合现场出炉车实用,可以让码放有硬质合金的石墨板直接放置于该周转车上,无需再将硬质合金产品先搬放至专用出炉车上,减少了卸料流程,同时能够提前码料,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该周转车易于制造,便于规模化生产,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