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三轮车的后轮驱动装置以及后轮双驱的边三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2299阅读:36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边三轮车的后轮驱动装置以及后轮双驱的边三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三轮改装后轮双驱的边三轮车的后轮驱动装置以及具备该边三轮车的后轮驱动装置的后轮双驱的边三轮。



背景技术:

边三轮摩托车,简称边三轮车,也称偏三轮车或挎斗三轮车,是为解决双轮摩托车承载力不足、运输效能差而对双轮摩托车的改进设计。

常规的边三轮结构为:在双轮摩托车的主车架上加装边车架,该边车架上设有边后轮;且驱动方式为由原有主后轮驱动。

单后轮驱动,其驱动效果差,车辆通过能力不足;而由于边三轮结构不对称,在实际使用中,双后轮驱动的结构常常导致边三轮易于失衡,故而一直未能实现后轮双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一种边三轮车的后轮驱动装置,以解决现有边三轮无法实现后轮双驱的问题。

具体方案为:一种边三轮车的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差速器、一变速器以及一万向联轴器;该差速器安装于边三轮的主车架上,其具有输入轴、主驱动轴和输出轴,通过该输入轴传动连接于边三轮车的发动机,通过该主驱动轴传动连接于边三轮车的主后轮,以及通过该输出轴与该万向联轴器的一端传动连接;该差速器内设有一差速机构,该输入轴、主驱动轴以及输出轴通过该差速机构传动连接,进而实现对主驱动轴及输出轴差速驱动;该变速器用于固定安装于边三轮车的边车架上,其具有一边驱动轴、一传动轴以及一变速二者的变速机构,该变速器通过该边驱动轴与边后轮传动连接,通过传动轴与万向联轴器的另一端传动连接;该主驱动轴至该输入轴传动比和该边驱动轴至该输入轴传动比不同,进而使边三轮车的主后轮与边后轮产生不同的驱动力。

进一步的,该输入轴至主驱动轴的传动比大于该输入轴至该边驱动的传动比,进而使主驱动轴输出转矩大于边驱动轴输出转矩。

进一步的,该变速器具有一变速器壳体,该边驱动轴以及传动轴分别设于该变速器壳体的两端;该变速器壳体上还设有一安装杆,该安装杆用于安装于边三轮的边车架上,以实现该变速器的安装。

进一步的,该差速器设于边三轮的主后轮的一侧面上;该差速器具有一差速器壳体,该差速器壳体上设有一轴孔,一安装杆穿过该轴孔并固定安装,而后该安装杆位于该轴孔的两侧分别用于固定于边三轮的主车架上,进而实现了该差速器的固定安装。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用于固定安装于边三轮主车架上的主后轴,该主后轴用于穿过主后轮以实现主后轮的转动安装;该差速器上对应该主后轴的位置设有一安装孔,该主后轴通过该安装孔安装于该差速器上,以使该差速器通过该主后轴安装于主车架上。

进一步的,该差速机构包括第一差速齿、第二差速齿、行星传动件以及一转笼;该第一差速齿、第二差速齿以及转笼均能转动的套设于该主后轴上,该行星传动件能转动的设于该转笼上并分别与该第一和第二差速齿传动连接;该转笼与该输入轴传动连接以在该输入轴驱动下转动,该主驱动轴以及输出轴分别与该第一差速齿、第二差速齿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该主驱动轴具有一转动杆,该转动杆上设有主轮驱动齿,该第一差速齿固定安装于该转动杆上;该转动杆能转动的安装于该差速器内;

该第二差速齿套设于该主驱动轴上且能绕该主驱动轴转动,该主驱动轴上还套设有一差速输出齿,该第二差速齿与该差速输出齿固定连接,以通过该差速输出齿驱动该输出轴;

该转笼内设一通腔,以将第一、第二差速齿套设于该转笼内,该主轮驱动齿、差速输出齿分别设于转笼的两侧;该行星传动件包括有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差速齿分别传动连接的第一、第二传动齿;该转动杆为中空结构,其内设有一该安装孔,该主后轴插设于该安装孔内。

进一步的,该第二差速齿连接有第一花键,该第一花键上还套设有可沿该第一花键移动的锁合轮,该转笼上对应该锁合轮设有锁合齿,该差速器内还设有用于拨动该锁合轮的第一拨叉。

进一步的,该输出轴上设有第二花键,该第二花键上套设有啮合轮,该差速器内还设有用于拨动该啮合轮的第二拨叉;该第二花键通过该啮合轮实现与该第二差速齿的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后轮双驱的边三轮,包括主车架以及边车架;该主车架上设有主后轮,该边车架上设有边后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边三轮车的后轮驱动装置;该差速器安装于该主车架上,该主后轮安装于该主驱动轴上;该变速器设于该边车架上,该边后轮安装于该边驱动轴上;进而实现了主后轮、边后轮不同驱动力的双轮驱动。

现有技术中,差速器一般用来实现车辆的转向过程对内外轮转动量的调整,本案发明人打破该固有的技术思路,利用差速器实现两驱动轮力矩分配,将差速器用来实现对双后轮驱动力的分配:

本实用新型的边三轮驱动装置以及后轮双驱的边三轮,通过差速器、万向联轴器以及变速器分别实现主后轮以及边后轮的双轮驱动;更进一步的,使主驱动轴与该边驱动轴至该输入轴传动比不同,进而使边三轮的主后轮与边后轮产生不同的驱动力,实现了发动机驱动力在两后轮上的分配;再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变速器为变速比可调设置,即可根据路况、载重状态以及运行速度等调整双后轮驱动力大小,解决了现有边三轮无法实现后轮双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边三轮车架主体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差速器安装于主车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爆炸视图;

图4示出了图1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变速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差速器爆炸视图;

图7示出了图6差速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爆炸视图;

图9示出了图6锁合机构爆炸图;

图10示出了图9移除边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至图5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一种后轮双驱的边三轮,其包括主车架1以及边车架2;该便车架2安装于该主车架1上,该主车架1上设有发动机(图中未示出)以及主后轮11,该边车架2上设有边后轮21。

为实现该主后轮11以及边后轮21的同时驱动,该主车架1以及便车架2上还安装有一边三轮车的后轮驱动装置。该边三轮车的后轮驱动装置包括一差速器3、一变速器4以及连接该差速器3以及变速器4的一万向联轴器5

结合图1、图2和图3,该差速器3安装于边三轮的主车架1上,其具有一壳体,该壳体内一次凸伸出有用于传动连接边三轮发动机的输入轴31、用于传动连接边三轮主后轮11的主驱动轴62(该图未示出,可参看图7标号62的零件)以及与该万向联轴器5的一端传动连接的输出轴32。

具体的,该差速器3设于边三轮的主后轮11的一侧面上:差速器3的壳体上设有一轴孔33,一安装杆30穿过该轴孔33并固定安装于该轴孔33内,而后该安装杆30位于该轴孔33的两侧的区域分别用于固定于边三轮的主车架1上,进而实现了该差速器3的固定安装。

进一步的,为实现最稳固安装,该差速器3还包括一用于固定安装于边三轮主车架1上的主后轴110:该主后轴110穿过主后轮11的转动轴心且使主后轮11的能转动的安装,而后,该主后轴110位于主后轮11的一端固定于主车架1上,另一端通过该差速器3上的安装孔(图中不可见,为主驱动轴62的内孔)安装于该差速器3上,该主后轴110垂直于安装杆30设置,以使该差速器3通过横向以及纵向两个方向安装于主车架1上。

结合图4和图5,该变速器4用于固定安装于边三轮的边车架2上,其具有一用于与边三轮边后轮21传动连接的边驱动轴以及一与该万向联轴器5的另一端传动连接的传动轴41;

该变速器4具有一变速器壳体,该边驱动轴以及传动轴41分别设于该壳体的两端;该边驱动轴套设于一边后轴210上,以通过边后轴210将边后轮21安装于变速器4上;该变速器壳体上还设有一安装杆40,该安装杆40套设于边三轮的边车架2上,以实现该变速器4的安装。

再结合图6至图8,该差速器2内设有一差速机构6,该输入轴31、主驱动轴62以及输出轴32能通过该差速机构传动连接,且该主驱动轴62与该边驱动轴至该输入轴31的传动比不同,进而使边三轮的主后轮11与边后轮21产生不同的驱动力;优选的,该主驱动轴62至输入轴31的传动比小于该边驱动轴至输入轴31的传动比,进而实现主驱动轴62的输出转矩大于边驱动轴输出转矩,进一步优选的,两该传动比之比为6:4,以实现主后轮11驱动力比边后轮21驱动力为4:6。

在结合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差速器包括有差速机构6以及锁合机构8。

结合图7和图8,该差速机构6包括第一差速齿622、第二差速齿631、转笼61以及安装于转笼61上的行星传动件611。该第一差速齿622固定于主驱动轴62上,该第二差速齿631套设于主驱动轴62上且可绕该主驱动轴62转动。

具体的,该主驱动轴62主体部为一中空的转动杆,该转动杆的一端为与主后轮啮合以传动连接的主驱动齿621,该第一差速齿622套设并固定于该转动杆上,而后该转动杆能转动的安装于该差速器2内。

该第二差速齿631连接有一差速输出齿632(见图9中标号632的零件)以构成第二驱动件63;该第二驱动件63也为中空设置,且套设于该主驱动轴62的转动杆上且能绕该转动杆转动。

该转笼61内设一通腔,以将第一、第二差速齿均套设于该转笼61内,并是差速输出齿632、主驱动齿621分半设于转笼61的两端;该行星传动件611包括有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差速齿622、631分别啮合的第一、第二传动齿,且该第一、第二传动齿齿数比为4:6以实现驱动力差异化输出。

在该实施例中,该主驱动轴62的转动杆为中空结构,其内设有一该安装孔,以通过该安装孔容纳安置主后轴110,使该主后轴110凸伸的部分设于该安装孔内。该实施例通过将该主驱动轴62、第二驱动件63以及转笼61均能转动的套设于该主后轴110上,该行星传动件611能转动的设于该转笼61上并分别与该第一和第二差速齿传动连接;该转笼61与该输入轴31传动连接并驱动转动,实现了差速、差异力矩输出。

再结合图8、图9和图10,该第二驱动件63上设有第一花键630,该第一花键630固定于第二差速齿631上,该差速输出齿632设于该第一花键630的末端;该第一花键630上套设有锁合轮72,该转笼61上对应该锁合轮设有锁合齿610,该差速器2内还设有用于拨动该锁合轮的第一拨叉721,能拨动该锁合轮72锁合于锁合齿610上,实现第二驱动件63锁合于转笼61。

其中,该输出轴32上设有第二花键320(见图6),该第二花键320上套设有啮合轮71,该差速器2内还设有用于拨动该啮合轮71的第二拨叉711;该第二花键320通过该啮合轮71实现与该第二驱动件63上的差速输出齿632的传动连接。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