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定型装置的转向柱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7952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定型装置的转向柱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定型装置的转向柱护套。



背景技术:

汽车是现代生活中最为广泛的代步工具,汽车的制造水平往往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汽车转向系统是驾驶员操控汽车的主要途径,汽车转向柱保护套是用来保护汽车转向柱的,目前,汽车转向柱保护套大多数是由注塑机注塑成型的,注塑成型的优点是虽属间歇操作,但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取消了胚料准备工序,劳动强度小,产品质量优异,但由于汽车转向柱保护套注塑成型后,经常出现表面缩水、不饱模、翘曲变形的原因,影响产品的整体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定型装置的转向柱护套,解决上述汽车转向柱保护套的变形问题。

本实用新型由转向柱护和呈“D”形的定位块本体组成,所述转向柱护套包括:转向柱下护套和转向柱上护套,所述转向柱下护套的左侧的侧壁下方设置有长方形的凸台,所述长方形的凸台的前半部分的顶面设置有角度调节手柄躲避开口,所述长方形的凸台上方设置有一个呈半圆形的车灯组合开关手柄开口,所述转向柱下护套的右侧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上方设置一个呈半圆形的雨刷器手柄开口,所述后侧的侧壁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呈半圆形的转向柱开口,所述后侧的侧壁顶部的两端靠近边缘位置上设置有与转向柱上护套装配卡接的卡爪,所述转向柱下护套的底面设置有一个转向柱固定孔;所述转向柱上护套设置有两个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安装位置与卡爪的位置对应,用于与卡爪卡接;

所述转向柱下护套的左右两侧的侧壁顶部各设置有一个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对应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在转向柱上护套的左右两侧的侧壁顶部各设置有一个第一卡接轴和第二卡接轴;所述转向柱上护套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转向柱下护套上设置的车灯组合开关手柄开口、雨刷器手柄开口、转向柱开口的形状、位置相对应的开口。

所述呈“D”形的定位块本体内部为“D”形空腔,所述定位块本体的顶部设有一个把手横梁,所述定位块本体的左端、用于支撑角度调节手柄躲避开口上方的侧壁,所述定位块本体左端的下方位置设置有与长方形的凸台搭接的“”形开口,所述定位块本体左端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形的减重开口,所述定位块本体的右端、用于支撑转向柱下护套右侧的侧壁,所述定位块本体右侧的下方位置设置有躲避凹槽。

所述第一卡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与第一卡接轴卡接,所述第二卡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与第二卡接轴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对于将传统的汽车转向柱护套结构进行了改进,其结构与汽车转向柱相匹配,能够有效地满足汽车转向柱护套的结构性能的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防护和增加强度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块本体在汽车转向柱保护套注塑成型后,支撑在转向柱下护套的左右两侧的侧壁上,用于防止转向柱下护套的表面缩水、不饱模、翘曲变形的问题,保证汽车转向柱保护套的整体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柱下护套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柱下护套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柱上护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块本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转向柱护1、定位块本体2、转向柱下护套3、转向柱上护套4、长方形的凸台5、角度调节手柄躲避开口6、车灯组合开关手柄开口7、圆形开口8、雨刷器手柄开口9、转向柱开口10、卡爪11、转向柱固定孔12、卡接槽13、第一卡接部14、第一卡接槽14-1、第二卡接部15、第二卡接槽15-1、第一卡接轴16、第二卡接轴17、“D”形空腔18、把手横梁19、“”形开口20、“”形的减重开口21、躲避凹槽22。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由转向柱护1和呈“D”形的定位块本体2组成,所述转向柱护套2包括:转向柱下护套3和转向柱上护套4,所述转向柱下护套4的左侧的侧壁下方设置有长方形的凸台5,所述长方形的凸台5的前半部分的顶面设置有角度调节手柄躲避开口6,所述长方形的凸台5上方设置有一个呈半圆形的车灯组合开关手柄开口7,所述转向柱下护套3的右侧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圆形开口8,所述圆形开口8上方设置一个呈半圆形的雨刷器手柄开口9,所述后侧的侧壁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呈半圆形的转向柱开口10,所述后侧的侧壁顶部的两端靠近边缘位置上设置有与转向柱上护套4装配卡接的卡爪11,所述转向柱下护套4的底面设置有一个转向柱固定孔12;所述转向柱上护套设置有两个卡接槽13、所述卡接槽13的安装位置与卡爪11的位置对应,用于与卡爪11卡接;

所述转向柱下护套3的左右两侧的侧壁顶部各设置有一个第一卡接部14和第二卡接部15,对应所述第一卡接部14和第二卡接部15、在转向柱上护套4的左右两侧的侧壁顶部各设置有一个第一卡接轴16和第二卡接轴17;所述转向柱上护套4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转向柱下护套3上设置的车灯组合开关手柄开口7、雨刷器手柄开口9、转向柱开口10的形状、位置相对应的开口。

所述呈“D”形的定位块本体2内部为“D”形空腔18,所述定位块本体2的顶部设有一个把手横梁19,所述定位块本体的左端用于支撑角度调节手柄躲避开口6上方的侧壁,所述定位块本体2左端的下方位置设置有与长方形的凸台5搭接的“”形开口20,所述定位块本体2左端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形的减重开口21,所述定位块本体2的右端用于支撑转向柱下护套右侧的侧壁,所述定位块本体2右侧的下方位置设置有躲避凹槽22。

所述第一卡接部14上设置有第一卡接槽14-1,所述第一卡接槽14-1与第一卡接轴16卡接,所述第二卡接部15上设置有第二卡接槽15-1,所述第二卡接槽15-1与第二卡接轴17卡接。

所述转向柱上护套4与转向柱下护套3闭合后,转向柱上护套4上的车灯组合开关手柄开口7、雨刷器手柄开口9、转向柱开口10与转向柱下护套3上的车灯组合开关手柄开口7、雨刷器手柄开口9、转向柱开口10闭合后均形成呈圆形的开口,用于穿过车灯组合开关手柄、雨刷器手柄、转向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