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非机动车寄放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886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非机动车寄放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寄放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非机动车寄放的装置。



背景技术:

按《交通安全法》规定,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根据管理实践,通常将非机动车分为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和畜力车等。非机动车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城市居民大都住在小区高层中,非机动车的停放和充电问题就成了社会普遍性的问题。在社会用人成本日益高涨的今天,有人看守的停车场收费越来越高,同时寄放时间受到限制,对很多人来讲不方便,早上去的时候去还没开门,晚上回来又已关门。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习惯性好的人常用一把活动的锁锁死非机动车轮胎,然而锁的安全程度不高,偷盗事件频发。同时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多,充电也是个大问题,时常得把电池拆卸带到家里进行充电,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非机动车寄放时的安全性低,容易被盗,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非机动车寄放的装置,该装置把非机动车锁和固定架以及充电功能整合到一起,其寄放时安全性高,能够有效防止失窃,而且在寄放的同时方便电动非机动车充电,便于人们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非机动车寄放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内凹形成车轮槽,且车轮槽与底座的侧壁连通,底座中设置有动力机构,车轮槽中设置有锁紧装置,动力机构与锁紧装置连接并且能够推动锁紧装置在车轮槽中沿着车轮在车轮槽中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水平移动。目前非机动车寄放时都有人员来进行收费,费用高,电动非机动车充电都是搭接电线,线路都是在地面上摆放很乱,安全性低,而在一些无人值守地方,人们就是一把锁锁住轮胎,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盗窃,要么是直接剪断锁或者连锁一起抬走,本方案通过将底座固定在地面,然后通过动力机构启动来推动锁紧装置在车轮槽中沿着车轮在车轮槽中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水平移动,实现自动锁住和开锁,使用方便,而且这种设计在车轮进入后无空间,能够有效防止偷盗者剪断锁紧装置,提高了安全性。

动力机构优选为电机,电机的转轴连接有离合器,离合器连接有丝杠,丝杠上套有螺母,且螺母与锁紧装置固定。电机启动时,离合器转动下丝杠与离合器处于连接状态,电机停止后,丝杠与离合器自动脱离,利用丝杠的转动推动螺母移动,从而使得锁紧装置推动锁紧装置在车轮槽中移动,同时为了防止电机出现故障时无法控制锁紧装置移动,还设计了机械锁止机构,机械锁止机构与锁紧装置连接,且机械锁止机构能够在底座中移动并且推动锁紧装置在车轮槽中移动。

进一步地,机械锁止机构包括滑动板,滑动板的底端设置在底座上的导向槽中,且滑动板与锁紧装置连接,滑动板能够在导向槽中移动并且推动锁紧装置在车轮槽中移动。滑动板设置在底座的一端连接有呈L型的连接板,连接板远离滑动板的一端与螺母底部的凹槽相互匹配,且连接板在滑动板压下时能够插入到螺母底部的凹槽中。底座中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设置在螺母和滑动板之间,支撑座上方固定有支撑板,连接板设置在支撑板之间,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销轴,销轴穿过连接板后两端分别设置在支撑板中,且连接板能够绕着销轴转动。底座内部设置有导轨,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滑槽,滑槽套在导轨上,且支撑座能够沿着导轨表面滑动。滑动板上安装有弹簧,弹簧设置在底座上方,在滑动板下移时弹簧底端与底座接触。上述结构是便于实现机械锁止机构的工作,实际上当电机出现故障无法控制锁紧装置移动时,人们需要按下滑动板,连接板绕着销轴转动,使得连接板朝向螺母的一端上翘,直到连接板插入到螺母底部的凹槽中,然后水平推动滑动板,支撑座沿着导轨表面滑动,此时由于电机并未启动,丝杠与离合器脱离,连接板能够推动螺母和丝杆一起水平移动,锁紧装置在车轮槽中移动,从而对车轮锁住或者解除锁定。

无人值守区域,根本就没有地方充电,非常不方便,本方案在底座侧壁设置有插座和开关,且开关与电机连接。开关是控制电机启动,而插座是用于人们充电,在底座下方设置有电线与插座连接,既美观又安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该装置把非机动车锁和固定架以及充电功能整合到一起,其寄放时安全性高,能够有效防止失窃,而且在寄放的同时方便电动非机动车充电,便于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底座,2-车轮槽,3-滑动板,4-导向槽,5-插座,6-锁紧装置,7-停车限位板,8-螺母,9-丝杠,10-离合器,11-电机,12-弹簧,13-连接板,14-导轨,15-销轴,16-支撑板,17-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非机动车寄放的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与所在地通过膨胀螺栓连接在一起,防盗作用明显。底座1的顶面内凹形成车轮槽2,且车轮槽2与底座1的侧壁连通,车轮槽2设置在底座1的中部,车轮槽2呈V形,V形车轮槽14的V形面设计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车轮,使得不同类型的非机动车(自行车、电瓶车等)的寄放成为现实,锁具处于车轮槽2狭小的空间中,极大的降低了锁具被机械破坏的可能性,保证了锁具的安全,确保非机动车的寄放安全。同时其底面设计成里高外低具备一定坡度,便于排水,避免湿滑。还在底座1上设置有车锁固定架(图中未画出),车轮槽设置在车锁固定架之间,其可以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减缓非机动车倾倒的可能。同时为了防止车轮进入车轮槽速度太快,对装置造成较大的冲击,所以在底座上设置有停车限位板7,其位于底座1后端,一般在停车限位板7上覆盖有弹性保护层减缓冲击力,以避免非机动车与其直接碰撞,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锁紧装置6一般采用钢柱,底座1中为锁紧装置6的运动设置有两种动力机构,一种是采用电机11,电机11的转轴连接有离合器10,离合器10连接有丝杠9,丝杠9上套有螺母8,且螺母8与锁紧装置6固定,利用电机11启动后离合器10与丝杠9连接,丝杠9转动带动螺母8在丝杠9上水平移动,从而推动锁紧装置6在车轮槽2中沿着车轮在车轮槽2中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水平移动。

另一种是通过人工操作的机械锁止机构,其通过设置滑动板3,将滑动板3的底端设置在底座1上的导向槽4中,滑动板3设置在底座1的一端连接有呈L型的连接板13,连接板13远离滑动板3的一端与螺母8底部的凹槽相互匹配,且连接板13在滑动板3压下时能够插入到螺母8底部的凹槽中,滑动板3上安装有弹簧12,弹簧12设置在底座1上方,在滑动板3下移时弹簧12底端与底座1接触。底座1中设置有支撑座17,支撑座17设置在螺母8和滑动板3之间,支撑座17上方固定有支撑板16,连接板13设置在支撑板16之间,支撑板16之间设置有销轴15,销轴15穿过连接板13后两端分别设置在支撑板16中,且连接板13能够绕着销轴15转动,底座1内部设置有导轨14,支撑座17的底部设置有滑槽,滑槽套在导轨14上,且支撑座17能够沿着导轨14表面滑动。

需要寄放非机动车时,装置的初始状态为锁紧状态,即锁紧装置6插入在车轮槽2截断车轮槽2,车轮无法进入,人们开启电机11,电机11的开启可以是通过电信号控制,也可以是按动开关实现,电机11启动后离合器10与丝杠9连接,丝杠9转动带动螺母8在丝杠9上水平移动,从而带动锁紧装置6在车轮槽2中移动放出空间供车轮进入车轮槽2,在车轮进入后电机11反向转动,从而推动锁紧装置6穿过轮胎的缝隙锁住轮胎,由于车轮放入后车轮槽2的空间狭小,没有空间供偷盗者的工具放入,极大的降低了锁具被机械破坏的可能性,保证了锁具的安全,确保非机动车的寄放安全。当电机11出现故障无法控制锁紧装置移动时,

人们就需要手动按下滑动板3,弹簧12与底座1接触压缩,连接板13绕着销轴15转动,使得连接板13朝向螺母8的一端上翘,直到连接板13插入到螺母8底部的凹槽中,然后水平推动滑动板3,支撑座17沿着导轨14表面滑动,此时由于电机11并未启动,丝杠9与离合器10处于脱离状态,连接板13能够推动螺母8和丝杆9一起水平移动,锁紧装置在车轮槽中移动,从而对车轮锁住或者解除锁定,松开滑动板3后,在弹簧12的作用下滑动板3上移,带动连接板13绕着销轴15转动,使得连接板13从螺母8底部的凹槽脱落,解除连接板13与螺母8的连接,这样在电机11或滑动板3工作时不会相互干涉。

底座1侧壁设置有插座5和开关,且开关与电机11连接。在插座5表面设置有不锈钢活动盖板,目的是防止雨水。在底座1下方设置有电线与插座5连接,既美观又安全,插座5是多功能电源插座,在不使用外加插座的情况下仅可以为使用不同接口的一辆电瓶车提供充电服。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24小时低费用自主寄放非机动车;有效的解决非机动车,尤其是电瓶车易盗、易倒、户外充电难等问题;可以适用不同的非机动车(电瓶车、自行车、三轮车)甚至是机动车(摩托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