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联动式分体车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5375发布日期:2018-06-02 05:0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齿轮联动式分体车座。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行车作为短途代步工具,自行车出行不仅可以避免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污染,而且是久坐办公室的白领一族有效的健身锻炼途径,在健身会馆中也经常可以看到类似于自行车的骑行健身器具。据近年来研究的结果表明,骑自行车和跑步、游泳一样,是一种最能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锻炼。自行车骑行不仅能够能预防大脑老化,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还能够能提高心肺功能,锻炼下肢肌力和增强全身耐力。骑自行车运动对内脏器官的耐力锻炼效果与游泳和跑步相同。此项运动不仅使下肢髋、膝、踝3对关节和26对肌肉受益,而且还可使颈、背、臂、腹、腰、腹股沟、臀部等处的肌肉。关节、韧带也得到相应的锻炼。根据国际有关委员会的调查统计,在世界上各种不同职业人员中,以邮递员的寿命最长,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传递信件时常骑自行车的缘故。

现有技术中此类骑行车的车座设计为前尖后宽,骑行者的两腿分居车座突出尖部的两侧,该突出尖部直接与骑行者的大腿根部摩擦,在骑行时间较长时,会对骑行者大腿根部皮肤造成损伤,且该突出尖部直接压迫骑行者的会阴部,对于男性骑行者来说,会阴部的长期压迫势必影响该处血液循环,造成尿频、尿急、阴部不适,甚至使前列腺长期充血引发炎症,影响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在骑行过程中,骑行者与骑行车座接触部位的骨骼和肌肉群是相对运动的,而现有技术中的骑行车座均为一体式,这就更进一步加深了骑行者肌肉的摩擦以及骨骼上某个受力点一直处于支撑受力状态,使骑行者和骑行车座之间的作用力过于集中,不符合人体工程动力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与骑行者的大腿根部摩擦及压迫骑行者会阴部位,提高骑行舒适度的齿轮联动式分体车座。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齿轮联动式分体车座,包括对应骑行者左右两侧大腿设置的两块座板以及用于控制两块座板朝向骑行方向的一端交错升降的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啮合连接的齿轮,在两个齿轮的中心位置分别沿两个齿轮各自的轴向设有转轴,所述两块座板相背于骑行方向的一端分别与两根转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个齿轮均转动设置在一个壳体的内腔中,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供两根转轴穿出的轴孔。

优选的,在所述轴孔和转轴之间均设有滚动轴承。

优选的,在所述两根转轴中的其中一根转轴上垂直固定设有第一挡杆,在壳体的侧壁上沿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用于限定第一挡杆转动幅度的两根第二挡杆。

优选的,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与单车车座高度及位置调整机构相连的两根滑杆。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长方体。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对应骑行者左右两侧的大腿设有两块组座板,两块座板别连接在一个用于控制两块座板的前端交错往复升降的联动机构上,联动机构通过两个齿轮的啮合作用,可使两块座板中的一块上升必定带动另一块下降,从而在骑行过程中与骑行者两腿交替上抬下压相对应,始终与骑行者的大腿部贴合,减小骑行者大腿和骑行车座之间的摩擦,且受力分散均匀,从而能够消除长期骑行带来的疲劳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座板,2、齿轮,3、转轴,4、壳体,5、第一挡杆,6、第二挡杆,7、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齿轮2联动式分体车座,包括对应骑行者左右两侧大腿设置的两块座板1,两块座板1连接在一个联动机构上,通过该联动机构可使两块组驳岸座板1位于骑行方向的前端在一块上升时,必定带动另一块下降,,使两块座板1在骑行过程中与骑行者两腿交替上抬下压相对应,进而起到减小摩擦和压迫的作用。

联动机构包括一个长方体形的壳体4以及设置在壳体4内腔中的两个相互啮合连接的齿轮2,在两个齿轮2的中心位置分别沿两个齿轮2各自的轴向设有转轴3,在壳体4的两侧分别设有供两根转轴3穿出的轴孔,为了进一步减小摩擦,在轴孔和转轴3之间均设有滚动轴承,两块座板1相背于骑行方向的一端分别与两根转轴3固定连接。

在两根转轴3中的其中一根转轴3上垂直固定设有第一挡杆5,在壳体4的侧壁上沿转轴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用于限定第一挡杆5转动幅度的两根第二挡杆6。继而限定转轴3的转动角度,最终限定两块座板1位于骑行方向前端的升降幅度,避免座板1过度旋转,使姿座板1在骑行前需先经过矫正的情况。

在壳体4的底部设有用于与单车车座高度及位置调整机构相连的两根滑杆7,方便与现有的自行车车架结构配合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