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悬挂式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7861发布日期:2019-01-08 21:46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电机悬挂式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悬挂式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摩的电机通常采用立式和卧式两种方式进行安装,但是随着电动摩托车的不断改进,在不改变电动摩托车的体积情况下,需要增加电动摩托车可用的储物空间,因此导致现有的电机安装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的电机悬挂式电动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悬挂式电动车,包括车架、设于所述车架上的蓄电池、与所述蓄电池电连的电机及与所述车架相配合的避震结构,所述车架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电机外壁上具有凸出设置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间,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部及第二连接部通过固定杆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固定部,因此在对电机进行安装时,只需要通过固定杆将第一连接部、固定部及第二连接部依次相连既可实现对电机固定,该固定可直接将电机与车架连接在一起,无需在电动车上额外设置放置电机的空间,有效的避免电机在电动车的外壳上占用的空间,从而生产完成的电动机可以具有更多的可用空间,并且电动车的整体体积不会发生改变;且该固定方式对电机可安装可选的空间非常大,通过改变固定部在电机上的位置即可实现电机安装的位置发生改变;该连接方式简单,安装时只需将固定部置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固定杆穿入即可将三者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具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具有第二通腔,所述固定部上具有固定腔,所述固定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腔、固定腔及第二通腔内;固定杆穿过第一通腔、固定腔及第二通腔,其通过固定杆与各个通腔内壁之间相互限位,保持电机稳定不晃动,避免电机因晃动而损坏,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腔、第二通腔及固定腔均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杆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因为第一连接部和固定部的端部间存在间距,同样第二连接部与固定部端部也存在间距,因此若采用光滑的金属杆直接穿入,会造成电机左右晃动,导致车辆有异响,电机震动大,易损坏;而在第一通腔、第二通腔及固定腔内设内螺纹,固定杆上设外螺纹,其实现了固定杆与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固定部之间单独固定,无需对固定部挤压即实现了对电机固定,且该设置对固定部的长度放宽要求,在电机上只需存在固定部即可实现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后轮、与所述后轮相配合的后叉及设于所述后叉上的刹车部件,所述后叉与所述车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部件包括刹车件和与所述刹车件相配合的刹车碟,所述刹车碟与所述后轮相连;刹车件与刹车碟相配合,采用了碟刹的方式,刹车效果好,且刹车的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碟上设有散热结构;设置散热结构可在刹车过程中,便于刹车碟上的热量快速的散发,避免刹车碟过热而影响刹车效果和刹车碟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弧形设置第一散热孔、与所述第一散热孔对称设置的第二散热孔及设于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所述第二散热孔间的圆形散热孔;其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碟上的热量会进入至该第一散热孔当中,因为第一散热孔设置成弧形,因此第一散热孔会有部分位于刹车件以外,从而直接通过第一散热孔散发出去,同样的,第二散热孔设成对称的弧形,其刹车过程中,第二散热孔会有部分先露出刹车件以外,从而热量可快速的从刹车第二散热孔露出的部分散出,增快刹车碟的散热效率;而设置第三散热孔则便于部分热量进入该第三散热孔当中,从而第三散热孔中散出;并且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及第三散热孔的设置其存在间距,因此对刹车碟的整体的刹车效果影响小,保障了刹车碟的使用寿命;该设置还提高了刹车碟的美观性。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等间距设于所述刹车碟上的多个刹车凹部;在刹车碟上设置刹车凹部,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碟与刹车件相接触的时候,凹部使得刹车碟与刹车件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该间隙便于刹车碟上产生的热量进入,增大了刹车碟可散热的空间,提高刹车碟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避震结构包括套体、设于所述套体内的弹性件及与所述弹性件相连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套设有挡泥件,该挡泥件与所述套体螺接;

进一步的,所述挡泥件包括与所述套体内壁相连的螺接部和与所述螺接部一体成型的挡泥部,所述挡泥部上端面为由上至下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避震结构包括套体、设于所述套体内的弹性件及与所述弹性件相连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套设有挡泥件,该挡泥件与所述套体螺接;将弹性件设在套体当中,因此对弹性件实现有效的保护,避免石块等固体物质卡到弹性件上,造成弹性件损坏,从而保障了避震效果,并且提高弹性件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固定部及固定杆对电机进行固定,其直接将电机与车架连接,无需额外设置放置电机的空间,有效的避免电机在电动车的外壳上占用的空间,从而生产完成的电动机可以具有更多的可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刹车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电机悬挂式电动车,包括车架1、蓄电池2、电机3、避震结构4、后轮6、前轮、龙头、后叉及刹车部件7;其中所述的车架为钢管架,在该车架1上连有三个凹状的钢片,所述的蓄电池2架设在该钢片上;所述的电机3为现有电动车中的电机,该电机3为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赘述;电机3与所述蓄电池2通过电导线相连;在所述的车架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间具有间距;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为相同的钢片,该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与车架1底部的部分焊接;并且第一连接部11上设有具有内螺纹的第一通腔110,该第一通腔110为圆孔;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上设有具有内螺纹的第二通腔120,该第二通腔120为圆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电机3的外壁上设有固定部31,该固定部31与电机3的壳体用冷挤压一次性拉出来形成;所述的固定部31凸出于电机3的外壁,且在所述的固定部31上具有固定腔310,该固定腔310为一具有内螺纹的通腔;连接时,将固定部31置于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之间,然后通过一固定杆由第一通腔110经固定腔310然后从第二通腔120中穿出,最后在固定杆5端部螺接螺母;所述固定杆5为具有外螺纹的螺栓。在所述的架体上设有两个第一连接部11和两个第二连接部12,同样的,在所述电机3上自然设有两个固定部31,因此可对电机3的两边外壁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后叉61为金属杆,该后叉61一端与所述车架相连,另一端与后轮6的转轴相连;所述的刹车部件7包括刹车件和刹车碟,所述的刹车件71为现有的电动车刹车上的卡钳,其为现有技术;所述刹车碟72为钢金属圆片,该刹车碟72与所述后轮6的转轴相连,其刹车原理为现有原理;在所述刹车碟72上设有散热结构8,该散热结构8包括弧形设置的第一散热孔81、与所述第一散热孔81对称设置的第二散热孔82、设于所述第一散热孔81与所述第二散热孔82间的圆形散热孔83及刹车凹部721,该刹车凹部721为位于所述刹车碟72边缘上的弧形凹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避震结构4包括套体41、弹性件42及定位杆43,,所述套体41为金属管,该套体41端部与所述后轮的转轴相连,所述弹性件42为弹簧,该弹性件42置于套体41当中;所述定位杆43为金属杆,所述的弹性件42的一端与所述套体41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杆43的端部相连,并且定位杆43部分穿入至套体41当中,同时定位杆43与所述架体1相连。

具体的,在所述定位杆43上套设有挡泥件44,该挡泥件44为塑料材质,所述挡泥件44包括螺接部441和挡泥部442,所述螺接部441为具有外螺纹的圆管,该螺接部441与所述套体41的内壁螺接,所述的挡泥部442为一锥形,该挡泥部442的上端面为由上至下倾斜设置,且所述的挡泥部442与螺接部441一体成型。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