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门槛外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1142发布日期:2019-06-13 10:39阅读:1207来源:国知局
车辆门槛外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辆门槛外板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门槛外板在车辆碰撞过程中撞击避障时会受到较大的外力。如图1所示,将安装前门的前立柱简化为1',将门槛简化2',当发生碰撞时,前立柱1'绕Y轴向车后方向倒,门槛2'承受轴力易出现轴向溃缩的变形模式,且当前立柱在向后倒的过程中,在前立柱和门槛接头附近会向门槛X向断面施加一定的Z向力。

常规的门槛断面结构能承受的反力不足,在车辆碰撞时,易出现轴向压溃或折弯的变形模式,造成乘员仓变形量较大减小碰撞后乘员的生存空间,影响乘员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常规的门槛断面结构反力不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辆的新型门槛外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门槛外板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辆门槛的门槛外板和门槛内板之间的第一补强件,所述第一补强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面、第一立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一立面的连接处折弯,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一立面的连接处折弯,所述第一支撑面抵触所述门槛外板的上内壁,所述第二支撑面抵触所述门槛外板的下内壁,所述第一立面与所述门槛外板之间具有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门槛外板和所述门槛内板从车辆的侧围外板向车辆的前立柱外板延伸,所述第一补强件在所述门槛外板与所述前立柱外板连接处下方的部分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支撑面连接的翻折面,所述翻折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连接处折弯且所述翻折面向上外翻。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补强件在所述门槛外板与所述前立柱外板连接处下方的部分还设置有沿门槛外板高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

再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为凸台筋。

更进一步的,所述翻折面与所述前立柱外板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面与所述门槛外板在宽度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为0.5×L±15%,其中,L为所述门槛外板在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宽度。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补强件,所述第二补强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支撑面和第二立面,所述第三支撑面和第二立面的连接处折弯,所述第三支撑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门槛外板的上内壁之间,所述第一支撑面通过所述第三支撑面抵触所述门槛外板的上内壁,所述第二立面设置所述空间内且抵触所述门槛外板的内壁。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三支撑面、以及所述门槛外板的上内壁焊接,所述第二立面、以及所述门槛外板的内壁焊接,所述第二支撑面、以及所述门槛外板的下内壁焊接,所述翻折面、以及所述门槛外板的内壁焊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门槛外板上增加补强件,增强门槛的强度,从而提升轮胎或者避障初始接触车体时车体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车辆门槛外板的碰撞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门槛外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门槛外板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图3的B-B截面图;

图5为图3的A-A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门槛外板结构的加强筋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C截面图;

图8为图3的A-A截面的焊接示意图;

图9为图3的B-B截面的焊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门槛外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辆门槛的门槛外板2和门槛内板3之间的第一补强件5,所述第一补强件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面51、第一立面52和第二支撑面53,所述第一支撑面51与所述第一立面52的连接处折弯,所述第二支撑面53与所述第一立面52的连接处折弯,所述第一支撑面51抵触所述门槛外板2的上内壁,所述第二支撑面53抵触所述门槛外板2的下内壁,所述第一立面与所述门槛外板之间具有空间。

具体来说,第一补强件为横截面为字母C的C型补强件。依据梁结构轴力强度提升的理论及大量的CAE验证,发现棱线数量越多,即折点越多,梁结构的轴力越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补强件5,通过连续折弯的第一支撑面51、第一立面52和第二支撑面53,增加了2个折点,从而提升轮胎或者避障初始接触车体时车体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门槛外板上增加补强件,增强门槛的强度,从而提升轮胎或者避障初始接触车体时车体的强度。

如图3~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槛外板2和所述门槛内板3从车辆的侧围外板1向车辆的前立柱外板6延伸,所述第一补强件5在所述前立柱外板6下方的部分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支撑面51连接的翻折面54,所述翻折面54与所述第一支撑面51的连接处折弯且所述翻折面54向上外翻。

如图3所示,第一补强件5在所述前立柱外板6下方的部分为区域55,第一补强件5在侧围外板1下方的部分为区域56。如图4所示为区域55的截面示意图,图5所示为区域56的截面示意图。从图4可以看出,通过增加翻折面54,从而增加了折点,第一补强件5在区域55的折点为3个,在区域56的折点57为2个。通过增加折点,进一步增加前立柱外板6下方的部分的强度。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补强件5在所述门槛外板2与所述前立柱外板6连接处下方的部分还设置有沿门槛外板高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58。

经过大量的计算并结合断面保持强度的理论,在靠近区域55的位置,设置沿门槛外板高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58,优选地,在前立柱外板6终止的位置,间隔的添加2根纵筋,目的是防止门槛断面向Z方向被压扁,进而出现断面失稳的情况。其中,图中的X方向为门槛外板的高度方向,Z方向为门槛外板的延伸方向。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58为凸台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折面54与所述前立柱外板6焊接。

本实施例的第一补强件件5和前立柱外板6设有2层板的焊点。目的是在碰撞过程早期,门槛提供足够的抵抗力。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面52与所述门槛外板2在宽度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为0.5×L±15%,其中,L为所述门槛外板在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宽度。

经过大量验算,从补强断面失稳的位置考虑,将补强件的第一立面52在Y向位置设定在0.5×L±15%时,门槛外板2的耐撞型最高,其中Y向为门槛外板的宽度延伸方向,L为门槛外板2的Y向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补强件4,所述第二补强件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支撑面41和第二立面42,所述第三支撑面41和第二立面42的连接处折弯,所述第三支撑面4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面51与所述门槛外板2的上内壁之间,所述第一支撑面51通过所述第三支撑面41抵触所述门槛外板2的上内壁,所述第二立面42设置所述空间内且抵触所述门槛外板2的内壁。

第二补强件为横截面为字母L的L型补强件。通过增加第二补强件进一步增强门槛外板2的强度。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面51、所述第三支撑面41、以及所述门槛外板2的上内壁焊接,所述第二立面42、以及所述门槛外板2的内壁焊接,所述第二支撑面53、以及所述门槛外板2的下内壁焊接,所述翻折面54、以及所述门槛外板2的内壁焊接。

如图8所示,在A-A截面位置,在焊点位置71、72、73处进行焊接,使得在焊点71处为所述第一支撑面51、所述第三支撑面41、以及所述门槛外板2的三层焊接,在焊点72处为所述第二立面42、以及所述门槛外板2的二层焊接,在焊点73处为所述第二支撑面53、以及所述门槛外板2的二层焊接。

如图9所示,在B-B截面位置,在焊点位置74、75、76、77处进行焊接,使得在焊点74处为所述第一支撑面51、所述第三支撑面41、以及所述门槛外板2的三层焊接,在焊点75处为所述第二立面42、以及所述门槛外板2的二层焊接,在焊点76处为所述第二支撑面53、以及所述门槛外板2的二层焊接,在焊点77处为所述翻折面54、以及所述门槛外板2的二层焊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