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的连接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9240发布日期:2019-07-03 04:52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的连接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的连接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仪表板与副仪表板是汽车座舱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外观匹配的优良与否也直接影响到汽车用户对汽车质量品质的评价。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的配合结构是仪表板与副仪表板连接的桥梁,是汽车座舱外观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汽车的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的配合结构多样,运用得较多主要有二种形式,其中一种是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的顺接形式,这种形式对工艺和尺寸的质量要求比较高,相对开发成本较高;另外一种是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的对接形式,这种配合形式的工艺和尺寸要求相对较低,不过开发过程对结构的要求比较高。目前的仪表板与副仪表板以对接的形式结构中,容易出现由于仪表板和副仪表板因注塑工艺而变形导致的尺寸不稳定,仪表板与副仪表板下部装配不良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止仪表板与副仪表板在装配过程中出现定位不足或失效而导致匹配间隙不良问题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解决仪表板与副仪表板存在注塑变形出现尺寸不稳定现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保证仪表板与副仪表板在装配后的间隙匹配良好。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的连接结构,包括:

位于仪表板处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处设置有多个定位销孔和多个第一螺钉安装孔;和

位于副仪表板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处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定位销孔一一对应的多个定位销以及与多个所述第一螺钉安装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螺钉安装孔;

其中,所述定位销插设于所述定位销孔内以防止所述仪表板与所述副仪表板在预设平面上发生相对运动;所述第一螺钉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螺钉安装孔中穿设有第一螺母,以防止所述仪表板与所述副仪表板在垂直于所述预设平面的方向上发生相对运动。

可选地,所述定位销孔为方形结构,定义所述定位销孔一侧边延伸的方向为Y方向,则与该侧边相邻的侧边延伸的方向为Z方向,所述定位销孔的Y 与Z方向所形成的平面为所述预设平面,垂直于所述预设平面的方向为X方向;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销孔用于限制所述仪表板与所述副仪表板在Y与Z 方向发生相对运动,所述第一螺母通过穿设在所述第一螺钉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螺钉安装孔处控制所述仪表板与所述副仪表板在X方向上发生相对运动。

可选地,多个所述定位销包括主定位销,所述多个主定位销穿设在与其对应的部分所述定位销孔处,并且所述主定位销与所述定位销孔构造成在所述主定位销完全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定位销孔处时,所述主定位销与对应的所述定位销孔在Y与Z方向的间隙均小于第一预设值。

可选地,多个所述定位销包括第一辅助定位销,所述第一辅助定位销穿设置与其对应的部分所述定位销孔处,并且所述第一辅助定位销与所述定位销孔构造成在所述辅助定位销完全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定位销孔处时,所述辅助定位销与对应的所述定位销孔在Z方向上的间隙小于第一预设值,在Y方向的间隙大于第二预设值。

可选地,所述主定位销和所述第一辅助定位销的结构相同,所述主定位销与所述第一辅助定位销的截面均为锥台形结构。

可选地,第一螺母为长方形金属簧片螺母。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边缘位置处还设置多个限位孔,所述副仪表板处还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对应的多个限位插销,所述限位插销插设在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处。

可选地,所述限位插销为直板,所述直板穿过所述限位孔插设在所述限位孔处,所述直板处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限位筋,所述限位孔处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与所述第二限位筋配合设置。

可选地,所述仪表板的两侧边还设置有第二辅助定位销和第三螺钉安装孔,所述副仪表板处设置有对应的辅助定位孔和第四螺钉安装孔,所述第二辅助定位销穿设进对应的所述辅助定位销孔处以限制所述仪表板与所述副仪表板发生相对运动,所述第三螺钉安装孔与所述第四螺钉安装孔通过第二螺母固定。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仪表板、副仪表板以及上面所述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的连接结构,可以通过多个定位销和多个定位销孔以及多个螺母很好的固定仪表板与副仪表板,避免仪表板与副仪表板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该连接结构的结构可靠,可以在仪表板和副仪表板因注塑工艺而变形导致的尺寸不稳定的情况下,达到外观匹配要求,提升了汽车仪表板外观品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主仪表盘、副仪表盘和连接结构。利用了该连接结构的车辆的结构可靠,可以在仪表板和副仪表板因注塑工艺而变形导致的尺寸不稳定的情况下,达到外观匹配要求,提升了汽车仪表板外观品质。具有如下优点:①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的定位和紧固结构更加稳定;②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的边沿限位结构更加科学;③仪表板与副仪表板两侧的限位结构加强匹配的可靠性。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仪表板与副仪表板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仪表板与副仪表板连接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框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b框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沿着图4中的剖切线A-A剖切后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4中的剖切线B-B剖切后的剖视图;

图7是图2中的b框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沿着图7中的剖切线C-C剖切后的剖视图;

图9是沿着图7中的剖切线D-D剖切后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仪表板处的第一连接部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副仪表板处的第二连接部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将限位插销插设在限位孔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沿着图12中的剖切线E-E剖切后的剖视图;

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仪表板与副仪表板连接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仪表板两侧第三螺钉安装孔和第二辅助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仪表板100与副仪表板200的连接结构300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仪表板100与副仪表板200连接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的a框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1、2 和3所示,本实施例的仪表板100与副仪表板200的连接结构300可以包括:位于仪表板100处的第一连接部110,第一连接部110处设置有多个定位销孔 120和多个第一螺钉安装孔。连接结构300还可以包括位于副仪表板200的第二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10处设置有与多个定位销孔120对应的多个定位销以及与多个第一螺钉安装孔对应的多个第二螺钉安装孔。其中,第一螺钉安装孔与第二螺钉安装孔在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在仪表板与副仪表板固定连接处设置螺钉安装孔,并可以利用螺母连接的位置都可以设计为第一螺钉安装孔及第二螺钉安装孔。定位销插设于定位销孔120内以防止仪表板100 与副仪表板200在定位销孔的孔口所在平面上发生相对运动。第一螺钉安装孔与第二螺钉安装孔通过第一螺母进行固定以防止仪表板100与副仪表板200在垂直于预设平面的方向上发生相对运动。具体地,第一螺母130为长方形金属簧片螺母。当然,其他可以达到固定目的的螺母均可以。

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300,可以通过多个定位销和多个定位销孔120以及多个螺母很好的固定仪表板100与副仪表板200,避免仪表板100与副仪表板 200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该连接结构300的结构可靠,可以在仪表板100和副仪表板200因注塑工艺而变形导致尺寸不稳定的情况下,达到外观匹配要求,提升了汽车仪表板100外观品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地实施例,定位销孔120为方形结构,定义定位销孔120一侧边延伸的方向为Y方向,则与该侧边相邻的侧边延伸的方向为Z 方向,垂直于定位销孔120所在平面的方向为X方向,定位销孔120的Y与Z 方向所形成的平面为预设平面。也就是说,整个定位销孔120所形成的平面是 Y与Z形成的平面,而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二连接部210上设置的定位销220、 230和定位销孔120的配合就是限制Y与Z的平面方向上的相对运动,而第一螺母130则主要是控制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二连接部210在垂直于该Y与Z 所形成的平面上。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主定位销220与定位销孔120配合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的剖切钱A-A剖切后的截面图;图6是沿图4中的剖切钱B-B剖切后的截面图。具体地,多个定位销220、230包括主定位销220,多个主定位销220穿设在与其对应的部分定位销孔120处,并且主定位销220 与定位销孔120构造成在主定位销220完全插设在对应的定位销孔120处时,主定位销220与对应的定位销孔120在Y与Z方向的间隙均小于第一预设值。其中,如图3,主定位销220是设置在副仪表板200的第二连接部210的位置处,该主定位销220的最上方为“H”形的结构。其中,中间的横向结构所在方向为Y向,当由A-A剖切后得到其为锥台结构,称为第一锥台221,当主定位销220完全卡接在定位销孔120位置处时,第一锥台221的最宽的位置正好能够与仪表板100的定位销孔120的边缘位置卡接。具体地,第一锥台221与定位销孔120的间隙应该小于第一预设值,具体地第一预设值为0-0.1mm,保证了仪表板100与副仪表板200在Y方向上能够固定,避免发生松动。另外,该主定位销220的两条竖向结构与定位销孔120的宽边平行,沿着Z向延伸,每一竖向结构也都为锥台形结构,称第二锥台222。当主定位销220完全卡接在定位销孔120位置处时,第二锥台222的最宽的位置正好能够与仪表板100的定位销孔120的边缘位置卡接。具体地,第二锥台222与定位销孔120的间隙应该小于0.1mm,保证了仪表板100与副仪表板200在Z方向上能够固定,避免发生松动。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辅助定位销230与定位销孔120配合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沿图7中的剖切钱C-C剖切后的截面图;图9是沿图7 中的剖切钱D-D剖切后的截面图。其中,如图5所示,多个定位销220、230 包括第一辅助定位销230,第一辅助定位销230穿设置与其对应的部分定位销孔120处,并且第一辅助定位销230与定位销孔120构造成在第一辅助定位销 230完全插设在对应的定位销孔120处时,第一辅助定位销230与对应的定位销孔120在Z方向上的间隙小于第一预设值,在Y方向的间隙大于第二预设值。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辅助定位销230与主定位销220设置在第一连接部 110与第二连接部210的两侧,其具体地第一辅助定位销230与主定位销220 的结构大体相同,但是第一辅助定位销230的横向结构比主定位销220的横向结构的尺寸小。当第一辅助定位销230穿设置定位销孔120中时,第一辅助定位销230的横向结构的最大尺寸位置处与定位销孔120的边缘位置的间隙大于第二预设值,该第二预设值可以为大于1mm的数值,优选为1-3mm。由于横向结构沿着Y向,导致第一辅助定位销230对于仪表板100与副仪表板200在 Y向的运动没有任何的限制作用。但是,第一辅助定位销230的两个竖向结构与主定位销220一致,当第一辅助定位销230完全卡接在定位销孔120位置处时,第一辅助定位销230的竖向结构的最大尺寸与定位销孔120的边缘完全卡接,其间隙小于0.1mm,以使得第一辅助定位销230能够控制仪表板100与副仪表板200在Z向上发生相对运动。

作为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主定位销220的个数与第一辅助定位销23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置,可以分别是一个也可以分别为多个。另外,主定位销220和第一辅助定位销230设置的位置也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设计,没有固定的位置。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仪表板100处设置多个限位孔140 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副仪表板200处设置多个限位插销240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限位插销240穿设在限位孔140位置处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沿着E-E剖切线剖切后的示意图。第一连接部110的边缘位置处还设置多个限位孔140,副仪表板200处还设置有与限位孔140对应的多个限位插销240,限位插销240插设在对应的限位孔140处。作为一个具体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插销和限位孔均为4个。且均匀分布在连接结构的周边位置处。具体地,限位插销240 为直板,直板沿着垂直限位孔140的方向延伸,直板处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限位筋241,优选为2条,也可以是大于两条的数量。限位孔140处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二限位筋141,第二限位筋优选为3条,也可以是2条或4条。第一限位筋241与第二限位筋141配合设置。该限位插销240插设在限位孔140后,其最大尺寸位置与限位孔140的边缘位置相互配合,间隙也小于0.1mm。具体地,直板上的第一限位筋241既能够限制仪表板100与副仪表板200的相对运动,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而第一限位筋241与第二限位筋141之间相互配合,在仪表板100与副仪表板200相互组装时,更能起到导向作用。利用了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插销240及限位孔140的配合使得仪表板100与副仪表板200配合更加优良,保证副仪表板200装配过程中限位的有效性,防止仪表板100与副仪表板200的配合间隙不良,提升外观品质。

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仪表板100与副仪表板连接200的连接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仪表板100两侧第三螺钉安装孔160和第二辅助定位销150的结构示意图。仪表板100的两侧边还设置有第二辅助定位销150和第三螺钉安装孔160,副仪表板200处设置有对应的辅助定位孔和第四螺钉安装孔(图中未示出),第二辅助定位销150 穿设进对应的辅助定位销孔120处以限制仪表板100与副仪表板200在Z方向发生相对运动,第三螺钉安装孔160与第四螺钉安装孔通过第二螺母170固定。可选地,第二螺母170为扁平金属簧片螺母。该螺钉安装孔由第三螺钉安装孔 160和第二辅助定位销150可以防止仪表板100和副仪表板200两侧的匹配间隙不良问题。

作为一个具体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主仪表盘100、副仪表盘200和连接结构300。利用了该连接结构300的车辆的结构可靠,可以在仪表板100和副仪表板200因注塑工艺而变形导致的尺寸不稳定的情况下,达到外观匹配要求,提升了汽车仪表板外观品质。具有如下优点:①仪表板100与副仪表板200的定位和紧固结构更加稳定;②仪表板100与副仪表板200的边沿限位结构更加科学;③仪表板100与副仪表板200两侧的限位结构加强匹配的可靠性。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