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4131发布日期:2019-05-03 19:4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副车架。



背景技术:

副车架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副车架并非完整的车架,只是支承前后车桥、悬挂的支架,使车桥、悬挂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习惯上称为“副架”。副架的作用是阻隔振动和噪声,减少其直接进入车厢,所以大多出现在豪华的轿车和越野车上,有些汽车还为引擎装上副架。传统的没有副车架的承载式车身,其悬挂是直接与车身钢板相连的。因此前后车桥的悬挂摇臂机构都为散件,并非总成。在副车架诞生以后,前后悬挂可以先组装在副车架上,构成一个车桥总成,然后再将这个总成一同安装到车身上。

目前的框式副车架中,由于前副车架要与摆臂、稳定杆和转向器等构件连接安装,以及随着电动助力转向的广泛应用,电动助力转向结构的安装位和转向电机的空间布置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现有的副车架多存在安装位结构布置不合理的现象,且存在质量较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前副车架,布局合理,结构简单,减轻了底盘重量,满足轻量化要求,而且有助于改善其操控性能

一种前副车架,包括前副车架主体结构、支撑片和侧壁,还包括前护板右安装支架、前护板左安装支架、车身安装前左套管、车身前右套管、左弯管梁、右弯管梁、左定位销、车身安装后左套管、右位定销孔、车身安装后右套管、横向稳定杆左安装定位孔、横向杆右安装定位孔、后护板左安装支架、后护板中间安装支架、后护板右安装支架、转向机左套管、转向机右套管、悬置螺纹管、控制臂右后安装支架、控制臂右前安装支架;

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的上表面呈左右对称图形,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由前横梁部、后横梁部、左纵梁部和右纵梁部组成;

所述前护板右安装支架和所述前护板左安装支架焊接所述前横梁部的前侧;

所述左纵梁部和右纵梁部的前部上分别设有左弯管梁和右弯管梁,所述左弯管梁上安装有车身前左套管,所述右弯管梁上安装有车身前右套管;

所述后横梁部上设有两个横向杆左安装定位孔和两个横向杆右安装定位孔,所述两个横向杆左安装定位孔的中心连接线与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的上表面的对称轴平行,所述两个横向杆左安装定位孔和两个横向杆右安装定位孔以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的上表面的对称轴保持对称;

所述后护板右安装支架、所述后护板中间安装支架和所述后护板左安装支架焊接在所述后横梁部的后侧;

所述前横梁部和后横梁部之间还设有转向机左套管,所述转向机左套管通过四条支撑件分别与所述前横梁部和后横梁部相接;

所述前横梁部和后横梁部之间还设有转向机右套管,所述转向机右套管通过四条支撑件分别与所述前横梁部和后横梁部相接;

所述前横梁部和后横梁部之间还设有三个悬置螺纹管,所述三个悬置螺纹管依次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三个悬置螺纹管通过三条支撑件分别与所述前横梁部和后横梁部相接;

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的下表面沿着外形轮廓边沿设有垂直于所述前副车架上表面的侧壁,

所述侧壁位于所述左纵梁部和右纵梁部的后部处分别设有与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的上表面平行的平台,所述平台上分别左位定销孔、车身安装后左套管、右位定销孔、车身安装后右套管;

所述侧壁的内壁之间设有支撑片;

所述右纵梁部的侧壁上设有控制臂右后安装支架和控制臂右前安装支架;

所述左纵梁部的侧壁上设有控制臂左后安装支架和控制臂左前安装支架。

其中,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为压铸成型的铝制品。

其中,所述侧壁厚度为0.4-0.7cm,所述侧壁的高度为2.3-10.2cm。

其中,所述控制臂右后安装支架和所述控制臂右前安装支架均为矩形空孔结构,并在所述空孔结构上加工有同轴孔,用于悬架下摆臂前后两控制臂的安装定位。

其中,所述控制臂右后安装支架有竖直方向的同轴孔,所述控制臂右前安装支架有水平方向的同轴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达到轻量化的效果,所述前副车架不仅结构简单,减轻了底盘重量,满足轻量化要求,而且有助于改善其操控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前副车架的俯视图;

图2为前副车架的立体图;

图3为前副车架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例为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前副车架,包括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支撑片18和侧壁19,还包括前护板右安装支架1、前护板左安装支架2、车身安装前左套管4、车身前右套管41、左弯管梁5、右弯管梁51、左定位销6、车身安装后左套管7、右位定销孔61、车身安装后右套管71、横向稳定杆左安装定位孔8、横向杆右安装定位孔81、后护板左安装支架9、后护板中间安装支架10、后护板右安装支架11、转向机左套管12、转向机右套管17、悬置螺纹管13、控制臂右后安装支架14、控制臂右前安装支架15;

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的上表面呈左右对称图形,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由前横梁部、后横梁部、左纵梁部和右纵梁部组成;

所述前护板右安装支架1和所述前护板左安装支架2焊接所述前横梁部的前侧;

所述左纵梁部和右纵梁部的前部上分别设有左弯管梁5和右弯管梁51,所述左弯管梁上安装有车身前左套管4,所述右弯管梁上安装有车身前右套管41;

所述后横梁部上设有两个横向杆左安装定位孔8和两个横向杆右安装定位孔81,所述两个横向杆左安装定位孔8的中心连接线与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的上表面的对称轴平行,所述两个横向杆左安装定位孔8和两个横向杆右安装定位孔81以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的上表面的对称轴保持对称;

所述后护板右安装支架9、所述后护板中间安装支架10和所述后护板左安装支架11焊接在所述后横梁部的后侧;

所述前横梁部和后横梁部之间还设有转向机左套管12,所述转向机左套管12通过四条支撑件分别与所述前横梁部和后横梁部相接;

所述前横梁部和后横梁部之间还设有转向机右套管17,所述转向机右套管17通过四条支撑件分别与所述前横梁部和后横梁部相接;

所述前横梁部和后横梁部之间还设有三个悬置螺纹管13,所述三个悬置螺纹管13依次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三个悬置螺纹管13通过三条支撑件分别与所述前横梁部和后横梁部相接;

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的下表面沿着外形轮廓边沿设有垂直于所述前副车架上表面的侧壁19;

所述侧壁的内壁之间设有支撑片18;

所述侧壁位于所述左纵梁部和右纵梁部的后部处分别设有与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的上表面平行的平台16,所述平台上分别左位定销孔6、车身安装后左套管7、右位定销孔61、车身安装后右套管71;

所述右纵梁部的侧壁19上设有控制臂右后安装支架14和控制臂右前安装支架15;

与所述控制臂右后安装支架14和控制臂右前安装支架15相对应,所述左纵梁部的侧壁上设有控制臂左后安装支架和控制臂左前安装支架。

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采用压铸成型,上表面为平整面,下表面为异型面,左右弯管梁为挤出异型管与前副车架主体焊接连接,下摆臂衬套安装孔采用机加工冲孔完成,各前后护板连接支架通过焊接连接到前副车架主体。

首先将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压铸成型,在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上加工下摆臂衬套安装孔,再依次加工转向机套管安装孔、横向稳定杆安装孔、定位销孔,最后通过攻牙设备在三个前悬置处攻出螺纹。将左右挤出异型管焊接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左右对称位置,将前后护板支架焊接到前副车架主体各自规定位置。所述前后护板连接支架为铝合金冲压件,采用焊接方法与前副车架主体结构连接。左右弯管梁为管径相同的铝合金挤出异型管,可互换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达到轻量化的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前副车架,包括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支撑片18和侧壁19,还包括前护板右安装支架1、前护板左安装支架2、车身安装前左套管4、车身前右套管41、左弯管梁5、右弯管梁51、左定位销6、车身安装后左套管7、右位定销孔61、车身安装后右套管71、横向稳定杆左安装定位孔8、横向杆右安装定位孔81、后护板左安装支架9、后护板中间安装支架10、后护板右安装支架11、转向机左套管12、转向机右套管17、悬置螺纹管13、控制臂右后安装支架14、控制臂右前安装支架15;

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的上表面呈左右对称图形,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由前横梁部、后横梁部、左纵梁部和右纵梁部组成;

所述前护板右安装支架1和所述前护板左安装支架2焊接所述前横梁部的前侧;

所述左纵梁部和右纵梁部的前部上分别设有左弯管梁5和右弯管梁51,所述左弯管梁上安装有车身前左套管4,所述右弯管梁上安装有车身前右套管41;

所述后横梁部上设有两个横向杆左安装定位孔8和两个横向杆右安装定位孔81,所述两个横向杆左安装定位孔8的中心连接线与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的上表面的对称轴平行,所述两个横向杆左安装定位孔8和两个横向杆右安装定位孔81以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的上表面的对称轴保持对称;

所述后护板右安装支架9、所述后护板中间安装支架10和所述后护板左安装支架11焊接在所述后横梁部的后侧;

所述前横梁部和后横梁部之间还设有转向机左套管12,所述转向机左套管12通过四条支撑件分别与所述前横梁部和后横梁部相接;

所述前横梁部和后横梁部之间还设有转向机右套管17,所述转向机右套管17通过四条支撑件分别与所述前横梁部和后横梁部相接;

所述前横梁部和后横梁部之间还设有三个悬置螺纹管13,所述三个悬置螺纹管13依次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三个悬置螺纹管13通过三条支撑件分别与所述前横梁部和后横梁部相接;

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的下表面沿着外形轮廓边沿设有垂直于所述前副车架上表面的侧壁19,所述侧壁19厚度为0.4-0.7cm,所述侧壁19的高度为2.3-10.2cm;

所述侧壁的内壁之间设有支撑片18;

所述侧壁位于所述左纵梁部和右纵梁部的后部处分别设有与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的上表面平行的平台16,所述平台上分别左位定销孔6、车身安装后左套管7、右位定销孔61、车身安装后右套管71;

所述右纵梁部的侧壁19上设有控制臂右后安装支架14和控制臂右前安装支架15;

所述控制臂右后安装支架14和所述控制臂右前安装支架15均为矩形空孔结构,其上加工有同轴孔,用于悬架下摆臂前后两控制臂的安装定位,其中控制臂右后安装支架14有竖直方向的同轴孔,控制臂右前安装支架15有水平方向的同轴孔。

与所述控制臂右后安装支架14和控制臂右前安装支架15相对应,所述左纵梁部的侧壁上设有控制臂左后安装支架和控制臂左前安装支架。

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采用压铸成型,上表面为平整面,下表面为异型面,左右弯管梁为挤出异型管与前副车架主体焊接连接,下摆臂衬套安装孔采用机加工冲孔完成,各前后护板连接支架通过焊接连接到前副车架主体。

首先将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压铸成型的铝制品,在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上加工下摆臂衬套安装孔,再依次加工转向机套管安装孔、横向稳定杆安装孔、定位销孔,最后通过攻牙设备在三个前悬置处攻出螺纹,将左右挤出异型管焊接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左右对称位置,将前、后护板支架焊接到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各自规定的位置,所述前、后护板连接支架为铝合金冲压件,采用焊接方法与前副车架主体结构3连接。左、右弯管梁为管径相同的铝合金挤出异型管,可互换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达到轻量化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