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车架车身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8697发布日期:2019-12-10 19:41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副车架车身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副车架车身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汽车零部件的整体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中。现阶段,一种副车架车身安装支架设计存在一些缺陷,易造成总成尺寸偏差大、稳定性差等问题。该安装支架组件焊接完成后高度方向无法进行调整,强度不足,与车身装配后产生间隙,造成质量缺陷。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287360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控制器支架的安装总成,包括控制器本体以及支架,所述控制器本体的端面上设有对称的两个翻边,每个翻边包括近似平行于控制器本体端面的配合部,还包括连接配合部和控制器本体端面的连接部,所述配合部、连接部、控制器本体形成了供支架穿入的卡槽。该发明的安装总成,其结构简单,通过在控制器本体的端面设置翻边来卡合支架,实现了控制器本体与支架的拆卸便捷性,以及安装的稳固性。

上述对比文件所涉及的技术方案并不适用于解决本申请中的技术问题。本申请需要提供一种车身安装支架结构,改进之前设计的不合理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车架车身安装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一种副车架车身安装支架,包括钣金件一、钣金件二、钣金件三和钣金件四,

所述钣金件一经向下折弯后在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件一左折弯面和件一右折弯面,所述钣金件二经向前折弯后在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件二左折弯面和件二右折弯面,所述钣金件三经向下折弯后在其后侧和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件三后折弯面、件三左折弯面和件三右折弯面,所述钣金件四经向前折弯后在其顶部和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件四上折弯面、件四左折弯面和件四右折弯面;

所述钣金件三设于钣金件二的上方,所述钣金件三的件三后折弯面、件三左折弯面和件三右折弯面分别与钣金件二的中部后侧及件二左折弯面和件二右折弯面焊接,

所述钣金件四设有钣金件二的前侧,所述钣金件四的件四左折弯面和件四右折弯面分别与钣金件二的件二左折弯面和件二右折弯面焊接,

所述钣金件一设于钣金件二和钣金件四的下方,所述钣金件二的中部和件二左折弯面的下端面均与钣金件一的件一左折弯面焊接,所述件二右折弯面的下端面与钣金件一的件一右折弯面焊接。

优选的,该车身安装支架还包括套筒,所述件四上折弯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套筒穿过件四上折弯面上开设的通孔,所述套筒与件四上折弯面焊接,所述套筒的顶部与钣金件三的下端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钣金件四的中部的下端面与钣金件一的弯折处焊接,所述钣金件四的件四左折弯面和件四右折弯面的下端面分别与钣金件一的件一左折弯面和件一右折弯面焊接。

优选的,所述钣金件一和钣金件四的中部均布且同轴设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中的新的车身安装支架增加了套管,便于高度调整,提高了车身安装支架的强度,提高了总成尺寸稳定性,提高了产品合格率。能够有效的减少因其他零部件结构缺陷造成的尺寸不到位,偏差甚至报废等情况发生,提高了总成尺寸合格率,降低了返工、返修等费用,节约了人工以及动能等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新的车身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的车身安装支架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钣金件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钣金件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钣金件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钣金件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旧的车身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旧的车身安装支架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钣金件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钣金件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钣金件九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钣金件一;11-件一左折弯面;12-件一右折弯面;2-钣金件二;21-件二左折弯面;22-件二右折弯面;3-钣金件三;31-件三后折弯面;32-件三左折弯面;33-件三右折弯面;4-钣金件四;41-件四上折弯面;42-件四左折弯面;43-件四右折弯面;5-套筒;

6-钣金件六;61-件六左折弯面;62-件六右折弯面;7-钣金件七;71-件七左折弯面;72-件七右折弯面;8-钣金件八;81-件八左折弯面;82-件八右折弯面;9-钣金件九;91-件九左折弯面;92-件九右折弯面;93-件九下折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副车架车身安装支架,包括钣金件一1、钣金件二2、钣金件三3和钣金件四4,

所述钣金件一1经向下折弯后在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件一左折弯面11和件一右折弯面12,所述钣金件二2经向前折弯后在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件二左折弯面21和件二右折弯面22,所述钣金件三3经向下折弯后在其后侧和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件三后折弯面31、件三左折弯面32和件三右折弯面33,所述钣金件四4经向前折弯后在其顶部和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件四上折弯面41、件四左折弯面42和件四右折弯面43;

所述钣金件三3设于钣金件二2的上方,所述钣金件三3的件三后折弯面31、件三左折弯面32和件三右折弯面33分别与钣金件二2的中部后侧及件二左折弯面21和件二右折弯面22焊接,

所述钣金件四4设有钣金件二2的前侧,所述钣金件四4的件四左折弯面42和件四右折弯面43分别与钣金件二2的件二左折弯面21和件二右折弯面22焊接,

所述钣金件一1设于钣金件二2和钣金件四4的下方,所述钣金件二2的中部和件二左折弯面21的下端面均与钣金件一1的件一左折弯面11焊接,所述件二右折弯面22的下端面与钣金件一1的件一右折弯面12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车身安装支架还包括套筒5,所述件四上折弯面41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套筒5穿过件四上折弯面41上开设的通孔,所述套筒5与件四上折弯面41焊接,所述套筒5的顶部与钣金件三3的下端面接触。该套管5可以增加该车身安装支架的整体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钣金件一1和钣金件四4的中部均布且同轴设有安装孔。该车身安装支架在完成全部焊接后,可利用螺钉穿过安装孔与车身连接。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副车架车身安装支架,包括钣金件一1、钣金件二2、钣金件三3和钣金件四4,

所述钣金件一1经向下折弯后在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件一左折弯面11和件一右折弯面12,所述钣金件二2经向前折弯后在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件二左折弯面21和件二右折弯面22,所述钣金件三3经向下折弯后在其后侧和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件三后折弯面31、件三左折弯面32和件三右折弯面33,所述钣金件四4经向前折弯后在其顶部和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件四上折弯面41、件四左折弯面42和件四右折弯面43;

所述钣金件三3设于钣金件二2的上方,所述钣金件三3的件三后折弯面31、件三左折弯面32和件三右折弯面33分别与钣金件二2的中部后侧及件二左折弯面21和件二右折弯面22焊接,

所述钣金件四4设有钣金件二2的前侧,所述钣金件四4的件四左折弯面42和件四右折弯面43分别与钣金件二2的件二左折弯面21和件二右折弯面22焊接,

所述钣金件一1设于钣金件二2和钣金件四4的下方,所述钣金件二2的中部和件二左折弯面21的下端面均与钣金件一1的件一左折弯面11焊接,所述件二右折弯面22的下端面与钣金件一1的件一右折弯面12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车身安装支架还包括套筒5,所述件四上折弯面41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套筒5穿过件四上折弯面41上开设的通孔,所述套筒5与件四上折弯面41焊接,所述套筒5的顶部与钣金件三3的下端面接触。该套管5可以增加该车身安装支架的整体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钣金件四4的中部的下端面与钣金件一1的弯折处焊接,所述钣金件四4的件四左折弯面42和件四右折弯面43的下端面分别与钣金件一1的件一左折弯面11和件一右折弯面12焊接。将钣金件四4与钣金件一焊接,可以增加该车身安装支架的整体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钣金件一1、钣金件二2、钣金件三3和钣金件四4的材料为钢板saph440。saph440,标准名称是汽车结构钢,延展≥30,抗拉≥440mpa,屈服≥305mpa,saph440使用范围就是用于要求成型加工性能的汽车构架、车轮等汽车结构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钣金件一1和钣金件四4的中部均布且同轴设有安装孔。该车身安装支架在完成全部焊接后,可利用螺钉穿过安装孔与车身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副车架车身安装支架的焊接及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步骤一:先将钣金件三3焊接到钣金件二2上;

步骤二:再将钣金件四4焊接到钣金件二2上;

步骤三:再将钣金件二2和钣金件四4焊接到钣金件一1上;

步骤四:再将套筒5穿过件四上折弯面41上开设的通孔,套筒5的顶部与钣金件三3的下端面接触,最后将套筒5焊接到钣金件四4;

步骤五:通过检测设备检查焊接好的车身安装支架是否合格,若合格则继续生产,若不合格则即使调整后面再生产的钣金件。即支架在高度方向出现偏差的话,各个钣金件是活动的,如果高了可以调低,如果低了可以调高。

旧的车身安装支架:

包括钣金件六6、钣金件七7和钣金件九9,其中,钣金件七7的顶部向前折弯后得到钣金件八8,所述钣金件八8上的件八左折弯面81和件八右折弯面82分别与钣金件七7上的件七左折弯面71和件七右折弯面72焊接,所述钣金件九9上的件九左折弯面91和件九右折弯面92分别与钣金件七7上的件七左折弯面71和钣金件七7上的中部焊接,件九下折弯面93与钣金件六6上的弯折处焊接,所述钣金件七7的中部和件七左折弯面71的下端面均与钣金件六6的件六左折弯面61焊接,所述件七右折弯面72的下端面与钣金件六6的件六右折弯面62焊接。

该结构通过钣金件7装配到车身上,组件焊接完成后高度方向无法进行调整,强度不足,与车身装配后产生间隙,造成质量缺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新的车身安装支架增加了套管,便于高度调整,提高了车身安装支架的强度,提高了总成尺寸稳定性,提高了产品合格率。能够有效的减少因其他零部件结构缺陷造成的尺寸不到位,偏差甚至报废等情况发生,提高了总成尺寸合格率,降低了返工、返修等费用,节约了人工以及动能等成本。

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