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行车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8276发布日期:2020-05-08 12:40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行车坐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坐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自行车坐垫。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以骑车人用脚踩为动力的一种小型车辆,其在使用中产生的污染较小。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骑自行车出行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骑自行车出行即环保又健身,是大学生来往于寝室和教室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大部分人上班的主要交通工具,自行车坐垫是自行车重要的组件之一,对骑行的舒适性有决定性作用。

目前市面上的自行车坐垫都是固定设置的,在骑行过程中由于臀部的活动使得大腿内侧与坐垫进行摩擦,长时间骑行会造成大腿不适甚至肉体伤害,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新型自行车坐垫投入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坐垫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自行车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的下端焊接固定安装有盒体,所述盒体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通过连接杆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块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金属杆,所述金属杆焊接于坐垫本体下端的钢架上。

优选的,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圆柱形腔体,所述活塞块为圆柱形金属块,所述活塞块的直径小于盒体内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活塞块的外侧套接有橡胶套,且橡胶套的厚度大于活塞块与盒体内壁之间的间隙。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通过侧壁上的支架固定设置于坐垫本体的下方,所述固定块中部限位槽的侧壁上铺设有胶皮垫片。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到坐垫本体的下端面的间距大于金属杆的长度,且金属杆竖直焊接于坐垫本体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坐垫本体的做外层为皮质,所述坐垫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新型自行车坐垫,通过设置活塞块和盒体,保证坐垫本体可以根据骑手的臀部扭动轨迹发生位移,减少骑手大腿与坐垫本体的相对位移,从根本上降低摩擦对腿部造成的不适,并且设置金属杆和限位槽限制坐垫本体的活动幅度,避免幅度过大造成骑手运动失衡的情况,对于长时间骑行的迁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活塞块与盒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固定块与金属杆的连接剖视图。

图中:1、坐垫本体;2、支架;3、盒体;4、固定块;5、金属杆;6、连接杆;7、凸起;8、活塞块;9、橡胶套;10、胶皮垫片;1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新型自行车坐垫,包括坐垫本体1,所述坐垫本体1的下端焊接固定安装有盒体3,所述盒体3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活塞块8,所述活塞块8通过连接杆6与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支架2的另一端固定块4固定连接;保证在骑行过程中骑手的臀部一定程度的扭动,并且带动坐垫本体1发生活动,从而减轻大腿与坐垫本体1之间的相对运动,达到降低摩擦的效果。

所述固定块4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的内部设置有金属杆5,所述金属杆5焊接于坐垫本体1下端的钢架上,在坐垫本体1在发生活动的过程中带动金属杆5在固定块4的限位槽11内活动,通过限位槽11的限位效果,避免坐垫本体1发生活动的幅度过大造成骑手失去平衡的情况。

所述盒体3内部设置有圆柱形腔体,所述活塞块8为圆柱形金属块,所述活塞块8的直径小于盒体3内腔的直径,保证活塞块8在盒体3的内部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并且保证活动块在盒体3的内腔内可以任意角度的活动,从而保证保证坐垫本体1可以跟随着骑手臀部的运动轨迹发生平移,避免对骑手的运动造成阻碍。

如图3所示,所述活塞块8的外侧套接有橡胶套9,且橡胶套9的厚度大于活塞块8与盒体3内壁之间的间隙,通过活塞块8外部的橡胶套9与盒体3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活塞块8在盒体3的内部滑动的过于灵敏,造成骑手在骑行时对坐垫本体1活动的控制力不足,容易引起骑行操作不适的情况。

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块4通过侧壁上的支架2固定设置于坐垫本体1的下方,所述固定块4中部限位槽11的侧壁上铺设有胶皮垫片10,在限位槽11和限位杆配合限定坐垫本体1的活动幅度时,通过设置的胶皮垫片10提供缓冲,避免金属杆5与限位槽11的侧壁不断的碰击造成金属杆5断裂的情况。

所述限位槽11的底部到坐垫本体1的下端面的间距大于金属杆5的长度,且金属杆5竖直焊接于坐垫本体1的下端,保证金属杆5对坐垫本体1的限位效果,并且避免金属杆5受压直接戳到限位槽11的底部造成金属杆5折断的情况。

所述坐垫本体1的做外层为皮质,所述坐垫本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7,加强坐垫本体1表面的耐磨性,保证坐垫本体1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坐垫本体1上端疫置的凸起7对骑手臀部的按摩,缓解在长时间骑行过程中臀部产生的麻木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时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自行车坐垫,包括坐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本体(1)的下端焊接固定安装有盒体(3),所述盒体(3)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活塞块(8),所述活塞块(8)通过连接杆(6)与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支架(2)的另一端固定块(4)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块(4)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的内部设置有金属杆(5),所述金属杆(5)焊接于坐垫本体(1)下端的钢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3)内部设置有圆柱形腔体,所述活塞块(8)为圆柱形金属块,所述活塞块(8)的直径小于盒体(3)内腔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块(8)的外侧套接有橡胶套(9),且橡胶套(9)的厚度大于活塞块(8)与盒体(3)内壁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通过侧壁上的支架(2)固定设置于坐垫本体(1)的下方,所述固定块(4)中部限位槽(11)的侧壁上铺设有胶皮垫片(1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1)的底部到坐垫本体(1)的下端面的间距大于金属杆(5)的长度,且金属杆(5)竖直焊接于坐垫本体(1)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本体(1)的做外层为皮质,所述坐垫本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自行车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的下端焊接固定安装有盒体,所述盒体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通过连接杆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金属杆,所述金属杆焊接于坐垫本体下端的钢架上。该坐垫,通过设置可以伴随骑行人员进行一定幅度的活动,从根本上减轻了坐垫与骑行人员的大腿内侧和臀部进行的摩擦,舒适度更强,对长距离骑行的适用性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国;张晓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晓旭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4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