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机动车的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45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轮机动车的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轮机动车的罩结构,特别是覆盖空气滤清器及燃料箱的侧罩的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有通过左右分开的侧罩将配置于机动二轮车的座位之下的空气滤清器左右覆盖的结构。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258784号公报如上所述,由左右分开的侧罩覆盖的结构使得侧罩的构成零件增多,并且还需要用于将分开部件间连接的连接零件,组装操作的工序也增多,故成本较高。而且,侧罩的重量也增加,变得较大型。其结果是,难以适用于小型且便宜的车辆。

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使侧罩形成简单、小型且价廉的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二轮机动车的罩结构中,所述二轮机动车具有自头管向后方延伸的车架和支承于该车架上的空气滤清器及燃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滤清器和燃料箱相邻配置,并且其各自的下部被一体的侧罩覆盖。
本发明第二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车架具有构成其后部并且向车体后方延伸进而对座位进行支承的座支架,由侧面看,该座支架横切所述空气滤清器及燃料箱的侧面而配置,支承空气滤清器及燃料箱,隔着所述座支架,由所述座位覆盖所述空气滤清器和燃料箱的各上部侧,由所述侧罩覆盖所述空气滤清器和燃料箱的各下部侧。
本发明第三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侧罩由树脂制造。
本发明第四方面,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基础上,使配置于所述燃料箱下方的燃料旋阀自所述侧罩的开口面对外侧。
本发明第五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车架具有将构成其前部侧的主框架、所述座支架以及将所述主框架和座支架间连接的后支柱,在所述主框架、座支架及后支柱包围成的空间配置所述侧罩。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由于利用一体的侧罩覆盖空气滤清器及燃料箱的各下部,故无需分别设置罩,进而由于不将罩左右地分开而是将其一体化,故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及安装操作的工序数,也不需要分开部间的结合零件,能够降低侧罩的成本。另外,能够以便宜的零件覆盖与空气滤清器的下部连接的连管或与燃料箱的下部连接的燃料管等各种零件。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由于隔着座支架而上下配置座位和侧罩,覆盖燃料管和空气滤清器,故能够将燃料管和空气滤清器整体覆盖,确保良好的外观。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由于树脂制造侧罩,故能够使侧罩轻型且便宜。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在覆盖燃料管的下部的侧罩上设置开口,通过使该开口面对燃料旋阀而能够自外部操作燃料旋阀,并且能够由侧罩同时覆盖燃料旋阀周围的管类和燃料管的下部以及燃料旋阀,因此结构易变得繁杂的管类难以在外部显现,确保良好的外观。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由于在构成车架的主框架、座支架以及后支柱包围而成的空间配置一体构造的侧罩,故侧罩的安装容易,提高组装的操作性。
图1是实施例的二轮机动车的侧面图;图2是座位前部附近部分的放大侧面图;图3是表示图2中打开座位的状态的图;图4是车架的侧面图;图5是车架的平面图;图6是座位的前部放大剖面图;图7是座位的背面图;图8是座位限制器的平面图;图9是图8的9-9线剖面图;图10是燃料管的上面视 图11是侧罩的上面视图;图12是图11的12-12线剖面图。
符号说明1车架;5头管;7主框架;8座支架;9后支柱;12空气滤清器;20座位;22燃料箱;23燃料旋阀;28燃料管;25侧罩;45座位限制器;51上面;54角部;55限制器支承凹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一实施例。图1表示本实施例的二轮机动车,该二轮机动车较小型地构成,在车架1的前后支承前轮2和后轮3。前轮2经由前叉4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头管5上,通过手柄6操纵方向。
车架1包括从头管5向斜后下方延伸的主管7;自中间部向斜后上方延伸的座支架8;在座支架8的下方从主管7的后部向斜后上方延伸的后支柱9。
在主管7的下方支承气缸轴线在前后方向大致水平的水平发动机10,气缸盖10a的进气口与化油器11连接,从空气滤清器12向该化油器11供给净化了的空气。排气管13从气缸盖10a的排气口延伸,通过水平气缸10的下方向后方延伸,与配置于后轮3一侧的消声器14连接。
后臂16的前端部经由枢轴15摆动自如地支承在位于水平发动机10后方的主管7的后端部、向下方弯曲的支枢部7a上。后轮3支承在后臂16的后端,并且后缓冲器17设于座支架8的后部间。后轮3经由套绕于链轮18与发动机的驱动链轮10b之间的链条19由水平发动机10驱动。
在座支架8上支承座位20。座位20是在前后方向上伸长的双座,其前端部利用销轴21向车体侧铰链结合,由此使后方侧自如开关。燃料箱22配置于座位20的下方,并且支承在座支架8上。燃料旋阀23从燃料箱22的底部向下方延伸,燃料管28自该燃料旋阀23向化油器11连接。
主管7、座支架8以及后支柱9构成侧面看三角形的桁架结构部,在该桁架结构部包围的侧面看三角形空间24中设有侧罩25。在侧罩25中收纳空气滤清器12及燃料箱22在各座支架8下方的部分,并且将空气滤清器12及燃料箱22的各下方部分覆盖。空气滤清器12及燃料箱22在座支架8上方的部分被座位20的下部覆盖。
头管5及主管7的前部周围被前部侧车体罩26覆盖。该前部侧车体罩26的前端部比头管5更向前方延伸,在该延伸部内的头管5前方形成空间。在该空间内收纳配置有继电器或保险丝等电装零件。符号27a是前照灯、27b是覆盖仪表盘27c前方的遮阳板。
前部侧车体罩26的后部沿座位20的前部支承在于主管7的中间部向上方延伸的支柱30上。前部侧车体罩26的后端部与座位20的前部连接,主管7和后支柱9上方的车体侧部被座位20、侧罩25以及前部侧车体罩26覆盖。符号31是喇叭、32是在气缸盖10a上方支承于主管7上的二次空气供给阀。
图2是图1侧面图中的空气滤清器12及燃料箱22部分的放大图。座位20具有底板40,防振地支承于座位20前端部的铰链臂41由枢轴21转动自如地与车架侧设置的铰链支柱33结合。
在座位20的背面即底板40铰链附近且前方中央部下面,座位限制器45一端的转动轴46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底板40上,另一端的自由端47侧以转动轴46为中心转动,由此在图示的座位关闭状态下可在与底板40大致平行的图示收纳位置与向下方转动的使用位置(参照图3)之间变化。位于收纳位置的座位限制器45不与燃料箱22的上面51侧干涉,有效利用底板40与上面51之间的较狭小的空间进行收纳。
燃料箱22如下配置,即,由侧面看座支架8倾斜地横切上下方向中间部侧面,与座支架8的上方大致平行的凸缘50在前后被防振橡胶34支承。燃料箱22的上面51位于底板40附近的下方,在后部侧设有盖52。在上面51与前侧的侧面53的角部54设有限制器支承凹部55。凸缘50下方侧的下部56位于侧罩25内。
空气滤清器12呈纵长形状,在燃料箱22的前侧侧面53使前方在上下方向延伸。在上部60设置向后方弯曲且稍稍向下开口的吸入管61,由此吸引外界空气并利用过滤器62净化。净化空气向下部63流动,经由连管64自下部63的前侧侧面向化油器供给。下部63的前侧下面沿主管7倾斜。符号65是排放管。
侧罩25构成侧面看向下方突出的大致倒三角形或大致半圆形,上方开口并沿座支架8延伸。前壁70沿主管7在前端部上设置安装部71,向主管7侧安装。在前壁70上,连管64在前后方向贯通。排放管65自底部向下方突出,燃料旋阀23面对侧面的窗口孔72,可从外部进行操作。
自燃料旋阀23向前方延伸的燃料管28与连管64一同贯通前壁70,沿着连管64的下方向化油器延伸。
通过利用螺栓75将中间部的凸台74与设于后支柱9上的托架9a的螺母9b连接,从而将后壁73沿后支柱9固定(参照放大剖面图)。另外,在后端部设置安装部76,向后述的交叉板侧固定。后壁73与面对后轮3的后挡泥板35的前方重合。另外,也可以省略后挡泥板35将后壁73用作后挡泥板。
图3表示与图2同样部位的座位限制器45的使用状态。使座位20以枢轴21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将后端侧向上方打开,使自由端47侧以转动轴46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座位限制器45向使用位置转动,使自由端47嵌合在燃料箱22的上面51侧形成的限制器支承凹部55中。即,限制器支承凹部55成为相对座位限制器45的自由端47的限制器承受部,燃料箱22构成对座位限制器45的车体侧承受部。
由此,座位限制器45通过使自由端47与限制器支承凹部55嵌合而抵接支承,故自由端47被稳定地支承在限制器支承凹部55中,座位20能够保持打开的状态。在关闭时,自由端47离开限制器支承凹部55,以转动轴46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上方转动,成为与底板40大致平行的收纳状态,并且使中间部向底板40的卡合部48卡合而固定在收纳状态。另外,使座位20以枢轴21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下方转动,并倒靠在座支架8之上而关闭,由此返回到图2的状态。
图4是车架1的侧面图。在主管7上设置各种的支柱或托架类,符号7b是喇叭用支柱,7c是侧面看大致コ形的二次空气供给阀用支柱,7d是发动机悬架支架。在主管7与座支架8前端部结合的部分附近且后方,设置侧罩用支柱36,并且在此安装侧罩25的安装部71(图2)。在主管7的支枢部7a与后支柱9的前端部结合的部分附近且下方设置支枢板7e,并且在此设有用于通过枢轴15的支枢管7f。
图5是车架1的平面图。主管7沿车体中心C而设置一根,座支架8及后支柱9分别成对地设于左右。在左右的座支架8之间设有交叉板37、38及39。左右的座支架8的后端部之间通过后方侧的交叉板39而连结。
在成为前侧交叉板37的后方的主管7的车体中心C上设置侧罩用支柱36,通过侧罩25的安装部71上设置的通孔的螺栓(未图示)与焊接在侧罩用支柱36上的螺母36a连接。在左右的后支柱9的各中间部设置托架9a,预先将螺母9b一体地设置在该托架9a上。
在左右的座支架8的中间部上面及中间的交叉板38的上面重合燃料箱22的凸缘50,在这些部分上设有防振橡胶34(图2、3)的安装部34a。在中间的交叉板37的背面设置侧罩用支柱38a,并且在此安装有侧罩25的安装部76。侧罩用支柱38a向车体中心C的稍右侧偏置设置。
图6是座位20的前部放大剖面图。座位20具有底板40,铰链臂41经由防振橡胶41a而防振地支承在一体形成于底板40前端部的铰链托架42上。在底板40的下面、在铰链托架42附近且后方位置形成在图示的座位关闭状态下成为向上方凹入状态的收纳凹部43,在其中收纳有处于收纳位置的座位限制器45。处于收纳位置的座位限制器45位于收纳凹部43中,与邻接收纳凹部43的部分的一般面40a大体共面,不向底板40与燃料箱22的上面51之间的空间突出。
在收纳凹部43的前端部设有构成向下方开放的大致U形剖面且向下方突出的支承突起44。通过使该支承突起44弹性变形而将转动轴46压入槽部中,由此转动自如地嵌合支承转动轴46。座位限制器45向后方伸长延伸,中间部左右自底板40一体地向下方突出,通过前端呈爪状的卡合部48卡合保持在收纳位置。另一端的自由端47呈曲面,在向支承凹部55嵌合时不易损伤燃料箱22的表面。符号49是支柱,在下端部设有橡胶49a。
图7是座位20的底面图,在前部中央,收纳凹部43沿车体中心C向前后方向伸长并且与座位底板40一体设置。支柱49向座位的底板40的前部及后部的各左右一体设置,在关闭座位时使橡胶49a抵接座支架8,将座位防振地支承于座支架8上。
图8是座位限制器45的平面图,图9是图8的9-9线剖面图。座位限制器45大致呈带板状,由铁、铝合金等轻合金或树脂等适当材料构成,最好选择轻型且易成形的便宜树脂。在座位限制器45的一端设有向左右方向一体地突出的转动轴46,通过将转动轴46向底板40的支承突起44的两叉部压入而被转动自如地支承。在表面上设置多个与长度方向平行的肋45a,即使使壁厚较薄也能够使整体高刚性且谋求轻型化。
将座位限制器45形成板状,使其平面部(图8所示的面)朝上下方向而向底板40安装,由此,自收纳时的底板40向下方突出的尺寸成为板厚,如图2所示,能够配置于底板40与上面51间的较小间隙中。另外,座位限制器45不限于板状,能够采用棒状等适当形状。
图10是燃料箱22的上面视图。安装有盖52的供油口的位置设置在靠近燃料箱22的上面51的后方侧且右侧的位置。由此,在立起侧支架的状态可靠地加满油,并且向前方打开的座位20不会影响供油。
在形成于燃料箱22周围的凸缘50的前端部左右以及后端部中央设置安装孔50a,经由防振橡胶34向座支架8侧的安装部34a安装。限制器支承凹部55构成向左右方向伸长的大致梯形的凹部,并且形成在角部54的左右方向的一部分即中央部。该左右方向宽度比座位限制器45自由端47的左右宽度稍大。
限制器支承凹部55使上面51与前侧侧面53的角部54局部地凹入,并且能够与燃料箱22的成形同时地形成。例如,使燃料箱22成为上下分割为二的结构,通过对各上下部分别冲压成形而形成,此时,在该冲压成形工序中,通过使角部54的局部变形而能够同时地形成限制器支承凹部55。在不利用冲压成形而通过模具对树脂等成形时也可通过模具构造而容易地形成。
另外,限制器支承凹部55的形状或个数可以任意,可以在角部54的大致整个宽度上形成。无论如何,限制器支承凹部55前后方向的一端进入上面51,另一端进入前侧前面53。通过使限制器支持凹部55形成本申请发明的形状,自限制器45传递的负荷向燃料箱22的表面良好地分散,因此不需要对燃料箱22特别地加强。
另外,限制器支承凹部55的形成位置设置在比满箱时的液面高的位置,只要限制器支持凹部55不影响燃料箱22满箱时的收纳液体容量,则可以设置在任意的位置上。
图11是从上方表示侧罩25的图,图12是图11的12-12线剖面图。侧罩25呈向上方开放的容器形状,由铁、铝合金等轻合金或树脂等适当材料构成,理想的是由轻量且易成形的便宜树脂将整体一体地形成。这样,通过将整体一体地形成,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并且,能够将一体的侧罩收纳在车架1的桁架结构部包围的侧面看大致三角形的空间24中,因此能够迅速地容易安装。
从前壁70到底壁77的前部形成贯通孔78,连管64及燃料管28经由贯通孔78而贯通前壁70向前方延伸,排放管65向下方突出。突部77a从底壁77的贯通孔78的左右缘部一体地向上方突出形成,形成于其上端部的爪77b向空气滤清器12的下部63侧面形成的卡合孔66自如地卡合脱离。
因此,若将空气滤清器12自上方压入到侧罩25中,则突部77a的爪77b向下部63侧面的卡合孔66卡合,由此能够以单接触方式将空气滤清器12向侧罩25安装、支承。
在左侧的侧壁79上设有使燃料旋阀23露出的窗口孔72。在后壁73的底壁77附近部左右形成凸台74,通过此处设置的通孔由螺栓75(图2)与后支柱9的托架9a(图5)连接。
侧罩25可将空气滤清器12及燃料箱22的下部一同收纳并覆盖。并且,也将燃料旋阀23、燃料管28以及连管64一起覆盖。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如图2等所示,由于利用一体的侧罩25覆盖空气滤清器12以及燃料箱22的各下部,故无需对空气滤清器12及燃料箱22分别设置罩,进而由于不将罩左右地分开而是将其一体化,故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及安装操作的工序数,也不需要分开部间的结合零件,能够降低侧罩25的成本。并且,通过用树脂制造侧罩25,能够使其轻型且廉价。
而且,能够利用便宜的零件即侧罩25将与空气滤清器12下部连接的连管64或从燃料箱22的下部56向下方延伸的燃料旋阀23以及从该燃料旋阀23向前方延伸的燃料管28等各种零件覆盖。
另外,由于隔着座支架8利用座位20和侧罩25上下覆盖燃料箱22和空气滤清器12,故能够将这些燃料箱22和空气滤清器12整体覆盖,确保良好的外观。
而且,在覆盖燃料箱下部56的侧罩25的侧壁79设置作为开口的窗口孔72,通过使燃料旋阀23面对该窗口孔72,可从外部操作燃料旋阀23,并且可由侧罩25同时覆盖燃料旋阀23周围的燃料管28和燃料箱的下部56以及燃料旋阀23,故结构易变得繁杂的燃料管28难以在外部显现,确保良好的外观。
另外,由于在构成车架1的主管7、座支架8以及后支柱9包围的侧面看大致三角形的空间24中配置一体结构的侧罩25,故仅由前后的安装部71、76和后壁73的凸台74向车架侧螺栓固定即可,侧罩25的安装变得容易,提高组装的操作性。
另外,本申请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进行各种变形或应用,例如,由侧罩25覆盖的零件,可以是除了燃料管28以外的各种管类或配线类等各种零件,可覆盖配管或配线零件而提高外观性。另外,可以根据空气滤清器12或燃料箱22的形状将其横排配置并由侧罩25覆盖,由此可缩短车体的全长。另外,使空气滤清器12等的一侧弯曲而转向燃料箱22等的另一侧下方,由此设置上下排列的部分,可由侧罩25覆盖该部分,此时,可缩短车体的全长以及车宽。
另外,不限于侧罩,也适用于覆盖车体的罩、围罩。
权利要求
1.一种二轮机动车的罩结构,该二轮机动车具有自头管向后方延伸的车架和支承于该车架上的空气滤清器及燃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滤清器和燃料箱相邻配置,并且其各自的下部被一体的侧罩覆盖。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二轮机动车的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具有构成其后部并且向车体后方延伸进而对座位进行支承的座支架,由侧面看,该座支架横切所述空气滤清器及燃料箱的侧面而配置,支承空气滤清器及燃料箱,隔着所述座支架,由所述座位覆盖所述空气滤清器和燃料箱的各上部侧,由所述侧罩覆盖所述空气滤清器和燃料箱的各下部侧。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二轮机动车的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罩由树脂制造。
4.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二轮机动车的罩结构,其特征在于,使配置于所述燃料箱下方的燃料旋阀自所述侧罩的开口面对外侧。
5.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二轮机动车的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具有将构成其前部侧的主框架、所述座支架以及将所述主框架和座支架间连接的后支柱,在所述主框架、座支架及后支柱包围成的空间配置所述侧罩。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轮机动车的罩结构,能够简单且低成本地构成覆盖空气滤清器等的侧罩。由主管(7)、座支架(8)以及后支柱(9)构成车架(1),在上述部件包围的侧面看大致三角形的空间(24)中收纳侧罩(25)。侧罩(25)是将构成向上方开放的大致容器状的整体一体化了的部件,在其内侧收容并覆盖空气滤清器(12)、燃料箱(22)在座支架(8)下方的各下部、及与这些部件连接的连管(64)、燃料旋阀(23)以及燃料管(28)。空气滤清器(12)以及燃料箱(11)在座支架(8)上方的各上部被座位(20)从上方覆盖。
文档编号B62J23/00GK1990333SQ200610171201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1日
发明者久富胜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