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脚蹬支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553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二轮车脚蹬支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部件的连接结构,特别是一种机动二轮车脚蹬支架 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骑式机动二轮车上,后脚蹬支架的主体一般为支撑管或板金件,采用支 撑管时,通常是用两根支撑管与车架后斜撑管形成为三角形支臂结构,还有就是其中一 根支撑管端部直接与车架后斜撑管焊接;另外一端与车架平又螺栓紧固连接;当采用板 金件时,板金件端面正对着车架后斜撑管径向方向进行焊接,与车架后斜撑管之间的连 接接触面较小,特别是板金件形式的后脚蹬支架,强度差,连接不可靠,在使用中,由 于受向内的弯距较大容易在靠近于车架后斜撑管焊接部位附近发生弯折变形,甚至在焊 接部位发生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强度高、连接可靠的机动二轮车脚蹬 支架连接结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车架后斜 撑管、脚蹬支架和两个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相对贴靠在一起后在一端以大体半个抱箍的 形式与车架后斜撑管焊接,另一端与脚蹬支架紧固连接。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两个连接块相对贴靠在一起与车架后斜撑管焊接,增大了焊 接处的连接块强度,避免了脚蹬支架受力时连接块产生弯折,而且增大了焊接面积,提 高了脚蹬支架连接的可靠性。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增加了连接块的强度,避免了产生弯折,提高了脚蹬 支架连接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

如下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中1.车架后斜撑管;2.连接块;3.脚蹬支架;4车架大板;5.后尾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图1中所示为车架大板5以及后尾管4、后斜撑管1 ;其中 后尾管及后斜撑管与车架大板螺栓紧固连接,其中本发明包括后斜撑管、脚蹬支架3和 两个连接块2,两个连接块2相对贴靠在一起后在一端以大体半个抱箍的形式与车架后斜撑管1焊接,另一端与脚蹬支架3紧固连接。由图2可看出,连接块2下端与脚蹬支架3通过螺钉连接,这样便于拆卸,连接 块2下端与脚蹬支架3之间也可焊接。由图1可看出,为了增加脚蹬支架3的强度,脚蹬支架3制成板金件,板金件上 有镂空,整个板金件呈向车架外侧略拱的弧形。两个连接块2均是沿车架后斜撑管1轴 向延伸的长条形件,增加了焊接的面积,提高了焊接的牢固性。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两个连接块2相对贴靠在一起与车架后斜撑管1焊接,增大了 焊接处的连接块强度,避免了脚蹬支架3受力时连接块2产生弯折,而且增大了焊接面 积,提高了脚蹬支架3连接的可靠性。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 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 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二轮车脚蹬支架连接结构,包括车架后斜撑管(1)和脚蹬支架(3),其特 征在于它还包括两个连接块(2),两个连接块(2)相对贴靠在一起后在一端以大体半个 抱箍的形式与车架后斜撑管(1)焊接,另一端与脚蹬支架(3)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脚蹬支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 接块(2)与脚蹬支架(3)之间用螺钉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脚蹬支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 支架(3)为板金件,板金件上有镂空,整个板金件呈向车架外侧略拱的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二轮车脚蹬支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 接块(2)均是沿车架后斜撑管(1)轴向延伸的长条形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脚蹬支架连接结构,包括有车架后斜撑管(1)、脚蹬支架(3)和两个连接块(2),两个连接块(2)相对贴靠在一起后在一端以大体半个抱箍的形式与车架后斜撑管(1)焊接,另一端与脚蹬支架(3)紧固连接。本发明具有优点是增加了连接块的强度,避免了产生弯折,提高了脚蹬支架连接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B62J25/00GK102019983SQ20091030737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1日
发明者何军, 牛庆禹 申请人: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