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轻便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784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震轻便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轻便自行车。
现有自行车减震装置完全依靠自行车的弹性鞍座,由于路面不平形成颠簸有所改善,但是前叉没有减震作用,因此骑车人双手仍受到较强冲击,尤其是骑行距离长或山区小路骑行后,感到疲惫不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车减震的轻便自行车,前、后轮吸收地面的冲击,减轻乘骑的疲劳感。
本实用新型在车架1上装有前叉2和连接前叉的前减震系5,后叉3和连接后叉与车架的后减震系4,组成前后轮同时具有减震功能的轻便自行车。
该车前、后轮同时减震,加上鞍座的弹簧减震作用,传递到骑车人身体上的冲击力大大减轻,长期骑行于不平路面臀部不致感到疲乏。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2本实用新型车架图图3本实用新型后叉图图4本实用新型前叉图图5本实用新型后减震系图图6本实用新型前减震系图图7本实用新型制动盘图图8本实用新型车架后叉联接图结合附图说明如下后叉3前端与车架1后叉架1-2连接,胶木套3-1穿入后叉架孔3-7,螺栓3-5穿入胶套孔,再以垫圈3-2、3-3、螺母3-4拧紧。
后减震系4上杆4-1与车架1套管1-1连接,上端孔穿入胶套4-4,胶套内穿入套管4-5,再用螺栓4-8、垫圈4-6、螺母4-7拧紧,上杆下端有两条导轨槽,下杆4-10在槽中由螺栓4-13、套管4-14、垫圈4-15、螺母4-16横向固定,下杆可以在槽中滑动,两垫片4-3之间有弹簧4-9,上杆有调节孔,用销4-2调节弹簧予紧力,下杆下端孔穿入胶套4-12,胶套内穿入套管4-11,再与自行车后轴连接,后叉3后端也与后轴连接。
所述前叉2下端各有一个双叉头2-1,与摇杆5-1中点经螺栓5-5、螺母5-6、垫片5-4连接,摇杆中心有一铜套5-2,支撑摇杆摆动,摇杆一端与前轴连接,另一端由两平片5-8夹持,两平片间有套管5-7,平片与摇杆经螺栓、螺母固紧;前叉2上端有一调节件5-10,经弹簧5-9与摇杆连接,弹簧予紧度可由调节件改变;制动盘5-13的端面由螺栓5-11固定套筒5-12,套筒与摇杆靠拢防止制动盘旋转。
前轮与摇杆5-1、弹簧5-9连接,在不平路面上。当前轮受到冲击,以摇杆中心为依托,以摇杆半径为半径,向后转动,转角可大于90°,后轮与后叉3、减震杆及弹簧4-9连接,也可作上、下运动,因此能大幅度减震,达到骑行舒适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减震轻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由车架1、前叉2,连接前叉的前减震系5、后叉3、连接后叉与车架的后减震系4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3前端与车架1后叉架1-2连接,胶套3-1穿入后叉架孔3-7,螺栓3-5穿入胶套孔,再以垫圈3-2、3-3、螺母3-4拧紧,后叉后端与车轴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减震杆4下端经后轴与后杆叉3后端连接,上端与车架1套管1-1连接,上端孔穿入胶套4-4,胶套内穿入套管4-5,再用螺栓4-8、垫圈4-6、螺母4-7拧紧,减震杆下端有两条导轨槽,下杆4-10在槽中由螺栓4-13,套管4-14、垫圈4-15、螺母4-16横向固定,下杆可以在槽中滑动,两垫片4-3之间有弹簧4-9,上杆有调节孔,用销4-2调节弹簧予紧力,下杆下端孔穿入胶套4-12,胶套内穿入套管4-11,再与自行车后轴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2下端各有一个双叉头2-1,与摇杆5-1中点经螺栓5-5、螺母5-6、垫片5-4连接,摇杆中心有一铜套5-2,支撑摇杆摆动,摇杆一端与前轴连接,另一端由两平片5-8夹持,两平片间有套管5-7,平片及摇杆经螺栓、螺母固紧;前叉2上端有一调节件5-10,经弹簧5-9与摇杆连接,弹簧予紧度可由调节件改变;制动盘5-13的端面由螺栓5-11固定一套筒5-12,套筒与摇杆靠拢防止制动盘旋转。
专利摘要一种减震轻便自行车,前叉与前减震系结合使前轮减震,后叉与后减震系联接车架,使后轮减震,骑行舒适,坚固可靠。
文档编号B62K25/04GK2143581SQ92225428
公开日1993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16日
发明者宋德沪 申请人:宋德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