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快速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088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快速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属于交通运输类自行车,它是为了固定自行车的前后轮叉,也就是说是为将轮叉固定在轮毂轴套上而采用的快速装卸装置。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是转动旋转凸轮的凸轮手把,通过旋转凸轮使以联接轴上的凸轮轴的接触作用而将联接轴拉紧,并为旋转凸轮自由旋转而设置有外壳的自行车快速装卸装置。
以前的这种装置如何已在实公昭62-17281号公报中告之我们,这个公报所示和大家知道的一般地来说拉紧联接轴的旋转凸轮体和转动这个凸轮体的凸轮手把是以同一种材料做成整体的,这样在实际实施中拉紧联接轴的旋转凸轮体作为以凸轮轴的接触作用而拉紧联接轴的部位应当考虑到其强度和耐磨性,而一般系用铁等材料与凸轮手把制成整体。
安装以铁为材料制成的旋转凸轮的快速装卸装置的自行车的种类、分类中广泛地采取改变凸轮手把的样子,但以前习惯地将凸轮手把体和旋转凸轮体制成整体,这种结果产生增加成本的倾向。又,为车体的轻量化和外表的美观将旋转凸轮用铁制作而凸轮手把用别的材料制造的情况也有,但因为凸轮手把的一部分用同一种材料与凸轮体做成一体,另一部分用别的材料制成后套上去或联接起来,所以同样产生提高成本的倾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的问题,将凸轮手把以各种形状与旋转凸轮体不同的材料来制造,达到制造出比较便宜的快速装卸装置。
为达到这个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快速装卸装置是将旋转凸轮体和凸轮手把分别制造,将这个手把的根部装在旋转凸轮的操纵轴颈的外面,并与操纵轴能够一起旋转,同时防止相互脱开地联接起来,具有这种手段是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这样,由于将凸轮的凸轮手把分别制造,并能使两者一起旋转而不脱开地联接起来,就可以将凸轮手把以与旋转凸轮不同的材料制成各种形状共用于旋转凸轮。
因而,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成本更合适的各种形状的快速装卸装置。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自行车快速装卸装置正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按Ⅱ-Ⅱ方向的剖面图;图3是主要部分的斜视图;图4是图2按Ⅳ-Ⅳ方向的视图;图5是图4按Ⅴ-Ⅴ方向的剖面图;图6是另一实施例的旋转凸轮体操纵轴颈断面图。
图7是另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8是另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
如下图1是自行车的左右一对前轮叉F及其间安装前轮用的衬套H的图。在衬套H内部穿过联接轴1,在这联接轴一端同以前一样以调整螺母2固定,在调整螺母2里面装入弹簧3。在连接轴的另一端上设有联在一起的偏心随动构件1a,这偏心随动构件1a的凸轮轴1b安装在联接轴1的垂直孔里,偏心随动构件1a安装在外壳4里,旋转凸轮体5旋转自在地被安装在外壳4里,而在凸轮轴1b上确定了位置,在其另一端上联接着转动该凸轮的手把6。
象图2及图3所示,上述的旋转凸轮体5的手把6的一头与内花键轴作成的操纵轴颈5a联在一起,操纵轴颈5a的尾部有比花键轴颈外径小的轴颈5b并做成一体,这个旋转凸轮5的操纵轴颈5a的另一端上也有比操纵轴颈5a的花键轴轴颈大而比凸轮通过的孔大的大轴颈5c并做成一体。这个旋转凸轮5的全体即操纵轴颈5a,小颈部5b,大颈部5c以铁做成整体,圆柱状的凸轮5对操纵轴颈5a,大颈部5c的中心处于偏心状态。另一方面凸轮操纵手把6与旋转凸轮5不是做成整体,而且以比铁轻的铝制成,其根部有与操纵轴颈5a的花键相对应的花键盲孔6b。
下面,旋转凸轮5的操纵轴颈5a与凸轮操纵手把6的根部联接情况象图3所示,这个操纵轴颈5a象插入凸轮手把根部6a的花键孔6b似地,操纵轴颈5a上以压配合套上根部6a。这一情况旋转凸轮5a因为从操纵轴颈5a一头向另一头5c外颈逐渐变大,所以联接轴1中的偏心随动机构1a在外壳4里安装时,从外壳4的通孔4a一头先从操纵轴颈5a开始将旋转凸轮5容易地插进去,这样将旋转凸轮5插进外壳4的通孔4a和联接轴1的偏心机构中,然后往操纵轴颈5a上套上料套7,这个衬套7与外壳4的通孔4a配合定旋转凸轮5,如果为制造方便将外壳4的两头n做成同一直径时,衬套7就成为必要的,若将凸轮手把6a一侧的孔4a可以做小的话衬套7也就可以不用,为此衬套7是根据情况可以省略。
这样将旋转凸轮轴颈5插进去后象前面所说的在操纵轴颈5a里以压力配合套上凸轮手把6,使手把根部花键孔6c以强力抱紧操纵轴颈5a的花键可以一起旋转,同时手把根部6a在操纵轴颈5a的尾部小轴颈5b上是以压挤的状态固定联接防止相互脱开的。这样做的结构,两者处在联接状态,并旋转凸轮5的大轴颈5c和凸轮手把6的根部6a对外壳4起制约作用,防止旋转凸轮5从外壳4中脱开。这样由于以花键联接在一起,所以转动凸轮手把时,这个旋转力从操纵轴5的轴心通过以大致放射状态延伸的花键侧面良好地进行传递,由此其磨损的耐久性要比锯齿强。
上述的外壳4的凸轮手把6的一侧面有如图4及5所示那样做成一体的凸台4b,另一方面凸轮手把6上有由与上述部4b的接触而防止凸轮手把6越过它旋转的挡铁6c作成一体,这样当凸轮手把旋转时只能转到上述挡铁6c在4b部位上挡住为止。因此,由旋转凸轮5联接轴1的拉紧常处在所希望的状态,对轮叉F、F轮毂体H确实处在固定状态。也就是说平时凸轮手把6在图4中从点划线位置到实线位置大致以120°-130°的旋转来操纵联接轴,然而从图4中从点划线表示的位置大致转到30°-40°时,由于旋转凸轮体5把凸轮轴1a往外壳4通孔4a的孔壁里的挤压,对凸轮手把产生抗力,由此可能产生联接轴1已经被压到终点的感觉,对这一点,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看到的那样将凸轮手把6旋转到挡铁6c碰到凸台4b为止的话,其位置正好是旋转凸轮5将联接轴1最大限度地拉紧,使轮壳H和轮叉F、F处在确确实实的固定状态。
对旋转凸轮5的操纵轴颈5a不一定必须用花键轴,为了同凸轮手把6一起转动的联接强度,尽可能避免用圆滑表面,而且有可能应用凹凸不平的奇形形状,特别是在图6上所示操纵轴颈5a不是通常的花键轴,而是从轴的中心往外,其厚度逐渐变小的花键轴,在这里凸轮手把6的根部6a的孔6b的齿根距L可取大一些,并要考虑其根部的强度。
同样,凸轮手把6的根部6a的通孔可以采用花键以外的各种形状,因为反正将根部6a往操纵轴颈5a里压进去,所以没有必要同操纵轴颈5a采用固定形状,根据情况有可能采用圆滑的圆柱面。
下面就在图7和图8中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作说明,为了避免重复在前面说明的实施例中的同样零件则采用同样符号,对此省略说明。
这个另一实施例,与从图1-5中的前面实施例不同的地方是,为旋转凸轮体5的操纵轴颈5a,与凸轮手把6的根部6a防止脱开而采用的手段问题。具体地说这个另一实施例中,旋转凸轮体5的操纵轴颈5a的前段、设有比操纵轴颈5a的花键外径小的螺纹轴颈5d,另外凸轮手把6的根部6a不象以前那样做成花键盲孔,而是做成花键通孔,这样在旋转凸轮体5从壳4的通孔4a穿过时,先将螺纹轴颈5d插进去,然后将衬套7从螺纹轴颈处套上去之后,将凸轮手把6的根部6a套在操作轴颈5a上。这样因为操纵轴颈5a和花键孔6c以花键联接而可以一起旋转,同时上述的螺纹轴颈5d从凸轮手把6的根部6a突出在外面,这样在这个实施例中不用象前面实施例中那样将上述两体压进去,而是在这个操纵轴颈5a的螺纹5d上带上螺母8,以此作为防止脱开的工具,使两者处在相互不脱开的状态。
还有,在这个实施例中操纵轴颈5a和花键孔6c可以采用象图6中的特殊形状的花键。
到这里为止,所述例子都是为安装前轮轮毂体H而采用的快速装卸装置,这对后轮轮毂体的安装,即在轮毂轴套上固定轮叉同样可以作为快速装卸器来使用的。
对旋转凸轮的材料不要特殊限制,由钛、陶瓷烧结作成的材料也可以,对凸轮手把和螺母采用铁和铝当然可以,用不锈钢、合成树脂等种种材料制成各种形状也是可能的。
凸轮手把6的旋转控制手段可以用上述的4b部位和挡铁6c以外可用目视标记及在外壳4和凸轮手把6之间安装的快速机构等种种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快速装卸装置,它包括具有通过联接轴1上的凸轮轴的接触作用,而将联接轴1扣紧的旋转凸轮体5,转动这个凸轮的凸轮手把6,为旋转凸轮自由转动而设置有外壳4的自行车快速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旋转凸轮体5和凸轮手把6是单独制作,而凸轮手把6的根部6a系安装在旋转凸轮体5的操纵轴5a的一端,与操纵轴5a一起转动并具有防止相互脱开的联接手段的自行车快速装卸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快速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凸轮轴具有旋转凸轮体5的操纵轴锁5a和另一端上的比操纵轴颈5a直径大的轴颈5c,而且以这个大轴颈5c和上述的手把根部6a对外壳4的定位作用来固定旋轴凸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快速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手把根部6a具有的花键6b(6c)和操纵轴颈5a具有的花键相配合可以一起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快速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操纵轴颈5a的前端有比操纵轴颈5a直径小的轴颈5b,与手把根部6a压配合而防止相互脱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快速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操纵轴锁5a的一端上可安装与手把根部防止脱开的零件8,以此防止相互脱开。
6.根据权利要求4和5所述的自行车快速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凸轮5(即凸轮轴)可用铁制作,而凸轮手把6可用铝制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具有通过联接轴上的凸轮轴的接触作用将联接轴拉紧的旋转凸轮体,操纵旋转凸轮体的凸轮手把、使凸轮体自由旋转的安装壳,而为在前后轮叉上固定轮壳即轮叉固定在轴套上而使用的自行车快速装置,以与凸轮不同材料制成样子各式各样的凸轮手把的富有变化的装置,以此提供制造成本便宜的自动装卸装置。
文档编号B62K25/02GK2209610SQ94231188
公开日1995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17日
发明者山根卓朗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