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697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级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级变速器。
摩托车是目前台湾最普遍的交通工具,而其性能也一直是各厂家极力突破以提高市场竞争的关键,然而有骑摩托车经验者都曾感受到摩托车在某些速段上,扭力的表现以及加速性都相当差,特别是已经骑用一段时日的摩托车,或处于上坡路段行驶中的摩托车,加速、扭力不足的情形特别显著,其原因是发动机输出动力与动力传动皮带所处位置搭配不佳造成的,即发动机输出转速在低、中速段时,传动皮带却处在高速段位置,而导致传动皮带打滑;所以在传动皮带实际位移大于理想位移的情形下,只有改善发动机转速与传动皮带位移量的匹配,使传动皮带不过量位移以与动力输出间形成理想配合,才能更进一步提高摩托车性能。
请参阅


图1所示,传统发动机动力与传动皮带的搭配使发动机动力传到变速器上,其包括有主动圆盘组11及传动圆盘组12,并在二圆盘组11、12间圈套连接一传动皮带13;请再配合参阅图2所示,该主动圆盘组11包括一组斜面圆盘111、112,多个组装在斜面圆盘111内的离心转子113,一片装配在斜面圆盘111背面并包合离心转子113的压力板114。
因此,主动圆盘组11转动,可使离心转子113向外缘移动抵靠在压力板114与斜面圆盘111间,并将斜面圆盘111水平推动,相对缩小与另一斜面圆盘112间的距离,使传动皮带13向外缘移动。
由于压力板114与斜面圆盘111内面对应离心转子113的部分均为平滑曲线,离心转子113可快速移动以对斜面圆盘111产生推力,致使传动皮带13快速移动,因此若能在动力相同的情况下,降低离心转子113的移动减少对斜面圆盘111的推动,便可使发动机动力与输出动力间达到良好的匹配,以符合实用所需。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离心转子的移动行程,减缓对斜面圆盘的推置的无级变速器,从而可使发动机动力与输出动力间达到良好的匹配。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包括二斜面圆盘、多个离心转子、一压力板和传动皮带,斜面圆盘背面开设有多个容置槽,且槽面为弧形曲线,各离心转子分别容设在各容置槽中,压力板一侧呈凹弧状,装配在斜面圆盘背面,成包合状,各离心转子包容在斜面圆盘的容置槽与相对应的压力板凹弧所形成的空间内,其中与斜面圆盘的各容置槽对应的压力板的凹弧侧表面上设有至少一组相对且呈不同倾斜方向的倾斜面,该倾斜面对应斜面圆盘,愈向外缘间距愈小,使离心转子在倾斜面上移动时,可减少作用于斜面圆盘的作用分力并渐推斜面圆盘,使传动皮带以较缓速率渐向外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无级变速器中,倾斜面可以是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无级变速器中,倾斜面可以是圆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无级变速器中,多个倾斜面可互相衔接成连续的波折状,可使离心转子移动时,借各方向的倾斜面减少其作用于斜面圆盘的分力以及斜面圆盘的移动,以达到减缓传动皮带移动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无级变速器中,压力板上的各倾斜面可彼此衔接,并借原有凹弧面间隔分开,成分段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无级变速器中,倾斜面圆盘的容置槽壁面上可设有多个不同倾斜方向的倾斜面,且各倾斜面互相衔接成连续的波折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无级变速器中,斜面圆盘的容置槽所设的倾斜面可彼此衔接,并借原有壁面间隔分开,成分段状。
为进一步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他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传统变速器外观图。
图2是传统主动圆盘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斜面圆盘倾斜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斜面圆盘倾斜面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心转子移动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离心转子向内方向的倾斜面状态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离心转子向外方向的倾斜面状态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倾斜面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倾斜面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请参阅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级变速器包括二斜面圆盘20、21,多个离心转子31与一压力板41配合传动皮带51,其中斜面圆盘21背面开设有多个容置槽22,且槽面为弧形曲线,而各离心转子31则分别容纳在各容置槽22中,此外压力板41为一侧呈凹弧状,装配在斜面圆盘21背面,成一包合状态,将各离心转子31包容在由斜面圆盘21的容置槽22与压力板41的凹弧所对应形成的空间内。
对其进行主要改进的部分在于,在对应各容置槽22的压力板41的凹弧侧表面上,设有多个不同倾斜方向的倾斜面42,且可使在升、降方向上的倾斜面42互相衔接成连续状,或彼此衔接后借原凹弧面间隔分开,如图5、6所示。
再请参阅
图12、13所示,压力板41上也可设一组相对的倾斜面42,且倾斜面42可以平面相接,也可以圆弧面相接,相对于斜面圆盘21壁面,其间距呈渐小状态,使离心转子31在移动过程中可以逐渐推动该斜面圆盘。
此外,请参阅图7、8所示,也可在斜面圆盘21的容置槽22的壁面上设置多个不同倾斜方向的倾斜面23,而且各倾斜面23可在升、降方向上互相衔接成连续状,或彼此衔接后借原有壁面间隔分开。
请参阅图9、10所示,在使用状态下,斜面圆盘21与压力板41转动,使得离心转子31向外缘移动而推压斜面圆盘21使其靠向另一斜面圆盘20,并使传动皮带51向圆盘外缘移动,以达到变速的目的。
然而,请参阅
图10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板41设置有倾斜面42,且当离心转子31移动至倾斜面42处,特别是由原壁面向内(下降方向)倾斜的倾斜面42时,因角度的变化使离心转子31移动作用力向水平方向(斜面圆盘的移动方向)的作用分力降低,相对推压斜面圆盘21的效果降低,从而使传动皮带51向外移的速度降缓;请参阅
图11所示,当持续加油使转速提高,离心转子31由向内倾斜的倾斜面42移动至向外倾斜(上升方向)的倾斜面42时,由于倾斜面42呈现压制状态,所以离心转子31不会快速移动,相对也就不会推压斜面盘21而导致传动皮带51快速移动,所以此倾斜面42的设计同样具有减缓离心转子31的向外移动,从而减缓传动皮带51快速移动的功效;且只有加足动力后,离心转子31才能越过倾斜面42,所以加油过程中扭力可一直保持在较佳状态。
另外,本实用新型斜面圆盘21的容置槽22也设置有倾斜面23与离心转子31对应,所以由斜面圆盘21所设的倾斜面23阻止离心转子31的移动,同样可使发动机动力与输出动力间形成良好匹配;而且,斜面圆盘21所设的倾斜面23与压力板41的倾斜面42,可共同配合以限止离心转子31的移动,从而使发动机动力与输出动力达到良好匹配。
根据以上所述,各倾斜面42分段设计,可使无级变速器在整个行进过程的每一速段都有减缓传动皮带51外移的功效,同时可在行进过程中保持较佳的扭力状态,因此行进中发动机动力与输出动力具有较佳匹配状态,无论是上坡、加速都能呈现良好的操控性能,符合实际使用所需。
在这种以斜面圆盘、离心转子与压力板所组成之变速器中,压力板或斜面圆盘,或压力板与斜面圆盘之内面设有至少一个倾斜面,并借用倾斜面对应离心转子,使离心转子推向斜面圆盘的分力减少,导致传动皮带的位移减缓,而达到发动机动力与输出动力间的良好匹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精简,且具有提高摩托车性能的功效,符合实际使用的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无级变速器,包括二斜面圆盘、多个离心转子、一压力板和传动皮带,其中斜面圆盘背面开设有多个容置槽,且槽面为弧形曲线,各离心转子分别容设在各容置槽中,压力板一侧呈凹弧状,装配在斜面圆盘背面,成包合状,各离心转子包容在斜面圆盘的容置槽与相对应的压力板凹弧所形成的空间内,其特征在于与斜面圆盘的各容置槽对应的压力板的凹弧侧表面上设有至少一组相对且呈不同倾斜方向的倾斜面,该倾斜面对应斜面圆盘,愈向外缘间距愈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倾斜面是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倾斜面是圆弧面。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倾斜面互相衔接成连续的波折状。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压力板上的各倾斜面彼此衔接,并借原有凹弧面间隔分开,成分段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倾斜面圆盘的容置槽壁面上设有多个不同倾斜方向的倾斜面,且各倾斜面互相衔接成连续的波折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斜面圆盘的容置槽所设的倾斜面彼此衔接,并借原有壁面间隔分开,成分段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级变速器,其包括斜面圆盘、离心转子与压力板,其中压力板内面或斜面圆盘内面,或压力板与斜面圆盘二者的内面对应离心转子设有至少一个倾斜面,各倾斜面互相衔接,成连续状或分段状,使离心转子移动时经过倾斜面,因角度变化而减少离心转子对斜面圆盘的推压分力,降低传动皮带外移速度,以达到发动机动力与输出动力间良好匹配。
文档编号B62M9/00GK2355977SQ9824780
公开日1999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30日
发明者廖白光 申请人:廖白光, 宝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