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轮折叠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7850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轮折叠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小轮可折叠电动自行车。
以往的各种电动自行车,体积大、重心高、乘坐舒适感差。而使用电动摩托车,则经常由于缺电而无法人力骑行,使用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力、电动两便而又舒适、安全的新型电动自行车--塑料小轮可折叠电动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塑料小轮可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与链轮中轴端头配合的一脚蹬蹬柄大头端铣有一个方形孔,在与该脚蹬配合的链轮中轴端头制成与脚蹬蹬柄方形孔相配合的正方形,装于该脚蹬外的螺丝压钮内平面中心焊有一根M6--M10的金属螺丝;而在另一脚蹬蹬柄中段内平面上钻有一个供定位插销插入的插销孔;在车座下方焊有一根与立管内径滑动配合的金属管;自行车轮由高强度塑料注塑成的小轮径轮圈(2)和发泡树脂塑料整体化宽胎小轮径车胎(1)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塑料小轮可折叠电动自行车,使用高强度塑料小轮径整体化轮圈和宽胎型发泡塑料整体化轮胎,可折叠定位结构的脚蹬以及插管式可伸缩结构的车座,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也低。平时,两只脚蹬平行前伸固定,成为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配以超矮车座,豪华度、舒适度不亚于高级坐式摩托车;需要时,可在短时间内将脚蹬柄对折180度,车座拉高固定后即成为人力自行车状态,随意人力骑行。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塑料小轮可折叠电动自行车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塑料小轮可折叠电动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方式制成以发泡树脂塑料制成整体化宽胎小轮径车胎1,以高强度塑料注塑成小轮径轮圈2。自行车中轴一端安装的脚蹬3平时用插销支架4和插销5插接定位,形成坐式摩托车固定脚踏;中轴另一端安装的脚蹬6蹬柄大头端铣出一个方形定位孔6-1,与脚蹬6配合的链轮中轴端头制成正方形。
平时将脚蹬6蹬柄上的方形孔6-1按照与脚蹬3平行方向装在链轮中轴方头上,并用螺丝压钮7旋紧固定。
需改用人力骑行时,将螺丝压钮7扭下,将脚蹬6旋转180度后装回中轴方头上,同时,将插销5从脚蹬3的插孔内抽回插销支架4内,即可形成一般自行车式脚踏中轴机构。然后把插入立管10内的带插管车座12拔高,并用定位旋钮11扭紧固定,即能将本电动车像普通自行车一样用人力骑行。
权利要求一种塑轮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与链轮中轴端头配合的脚蹬(6)蹬柄大头端铣有一个方形孔(6-1),在与脚蹬(6)配合的链轮中轴端头制成与脚蹬(6)蹬柄方形孔(6-1)相配合的正方形,装于脚蹬(6)外的螺丝压钮(7)内平面中心焊有一根M6--M10的金属螺丝;而在脚蹬(3)蹬柄中段内平面上钻有一个供定位插销(5)插入的插销孔;在车座(12)下方焊有一根与立管(10)内径滑动配合的金属管;自行车轮由高强度塑料注塑成的小轮径轮圈(2)和发泡树脂塑料整体化宽胎小轮径车胎(1)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塑料小轮可折叠电动自行车,采用高强度塑料小轮径整体化轮圈和宽胎型发泡塑料整体化轮胎1,可折叠定位结构的脚蹬3,6以及插管式可伸缩结构的车座12,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也低。这种电动自行车,平时,两只脚蹬平行前伸固定,成为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配以超矮车座,豪华、安全、舒适,不亚于高级坐式摩托车;需要时,可在两分钟内将脚蹬柄对折180度,将车座拉高固定后即成为人力自行车状态随意人力骑行,十分方便。
文档编号B62K11/00GK2383752SQ99218990
公开日2000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2日
发明者吴智文, 朱靖 申请人:深圳志达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