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助速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8135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震助速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减震助速自行车辅助动力装置制造领域。
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通常通过设置弹簧座凳以抵消、降低路面坑洼不平带来的震动,上述技术手段均未考虑到对震动冲力实施有效的利用,即均未涉及把有害无益的震动冲力转化为有利有用的自行车行驶驱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全新技术的新型自行车,它在有效减震的同时,将把行驶中的震动冲力转换为自行车的辅助驱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十字键,其两端平面互相垂直,以前后有两孔,两平面平行的一端嵌入被焊接在车身上横杠前端的槽卡子平行槽内,将两者对应旋转孔穿入螺钉旋转锁连,将两者不同位置对应的定位孔交错穿入螺钉旋转定位,十字键另一外端平面与扁弹簧钢片用两螺钉固接,扁弹簧钢片的另一端卡有能沿弹簧钢片前后移动,可调整定位的卡子,卡子上面焊接一座凳。在后车轮中心花筒左侧外端与一左飞轮以左螺纹旋合固配。左飞轮与一端通过钢丝与弹簧钢片末端支扳连接,另一端通过复位弹簧与车座支架连接的一段链条相套接啮合。
上述技术方案实施后,当自行车行驶中的震动冲力作用在扁弹簧钢片上,弹簧钢片向下弯曲,固定在弹簧钢片末端的支扳下移,支扳连接的钢丝及链条被放松驰,链条的另一端由于连接的复位弹簧的复位拉力而具有向下复位的趋势,由于飞轮的单向啮合作用,链条向下复位过程中,被链条啮合传动的飞轮外套内齿与千斤处于非啮合状态,外套的转动不会受到来自内套千斤的任何阻力,反之被飞轮所啮合的链条向下移动也不会受阻而得以复位。震动冲力消退后,由于弹簧具有复位弹力作用,被弯曲了的弹簧钢片要迅速向上复位,产生一个弹力,该弹力通过弹簧钢片末端固定的支扳所连接的钢丝,对链条向上拉动,作用在被链条啮合飞轮的外套上,由于该飞轮受到啮合链条反方向传动,飞轮的外套内齿与千斤处于啮合状态,即飞轮外套被反方向传动,导致了整个飞轮的反转(正对自行车左侧方向看反转即为逆时针方向转动),飞轮的反转带动了与飞轮固接花筒、车轮的反转,而此反转方向正好与车轮前进转动方向一致。其结果造成了车轮滚动力量的叠加。综上所述在震动冲力产生、消退、再产生、再消退的周期性反复循环过程中,震动冲力通过本实用新型不断地转换成车轮的转动力,这就实现了将有害无益的震动冲力转化为有利有用的助动力,使其作为行驶辅助驱动力加以利用成为现实。
由于本实用新型座凳采取安装在扁弹簧钢片上,座凳受到对震动冲力的缓冲幅度较大,避免了原来安装硬式座凳的强烈震动。在震动冲力产生、消退过程中,由于弹簧钢片复位所产生的弹力经过传动,最终作用在车轮上,该作用力助动了车轮的前进,但,同时也耗费掉了对车轮的动能能量,也即,耗费了震动冲力对弹簧钢片施加的势能能量。由此,震动冲力的削弱也就有效地减小了自行车的震动冲力。


图1是大半园带孔板立体图;图2是槽卡子立体图;图3是十字键立体图;图4是扁弹簧钢片立体图;图5是左飞轮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综合平面图。
图1和图2分别示出大半园带孔板1和槽卡子2,将同样大小相同的两块大半园带孔板1分别焊接在槽卡子2薄板包片两内侧,以加强槽卡子2槽壁受力厚度使用。对照图6,以
图1、图2零部件组合的槽卡子2固定焊接在自行车上横杠11前端。
图3示出十字键3,对照图6,图3,十字键3两端平面互相垂直,前后带有两孔且两平面平行的一端嵌入槽卡子2的平行槽内,用螺钉穿入槽卡子2与十字键3对应旋转孔内旋转锁连,用螺钉将槽卡子2外围不同位置孔与十字键3相对应的定位孔分别紧固,可调整十字键3垂直方向不同角度的旋转定位。
图4示出扁弹簧钢片4,对照图6,扁弹簧钢片4带孔端用两螺钉紧固在十字键3外端平面上,弹簧钢片4可随十字键3旋转角度的调整而调整它对车身的角度。弹簧钢片4的另一端卡有能沿该弹簧钢片4前后移动,可调整紧固的卡子12,卡子12上面焊接一座凳13。弹簧钢片末端通过固接支板5连接钢丝6、链条7,链条7经套接啮合飞轮10最后连接复位弹簧8与车座支架9相接。
图5示出左飞轮10,左飞轮10采用普通单级飞轮,飞轮的外套内齿和千斤类似于棘轮和棘爪,属于单向啮合结构,对照图6左飞轮10与车轮中心花筒左侧外端以左螺纹旋合固配,该飞轮10与一端通过复位弹簧8与车座支架9连接,另一端通过钢丝6支板5与扁弹簧钢片4连接的一段链条7相啮合,它能将链条7的单向传动力转换为飞轮10的单向转动力,助动于车轮的转动。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减震助速自行车全貌,来自车身震动的冲力,作用在扁弹簧钢片4上,弹簧钢片4受力向下弯曲,通过弹簧钢片4末端支板5连接钢丝6、使连接链条7被放松驰,链条7的另一端由于受到连接复位弹簧8的复位拉力,使链条7向下移动复位,与此同时链条7下移所啮合传动的飞轮10外套内齿与千斤处于非啮合状态,由此链条7得以复位。当震动冲力消退后,链条7通过连接钢丝6支板5受到弯曲弹簧钢片4的复位弹力,被向上拉动。与此同时链条7啮合的飞轮10外套被链条7反向传动,飞轮10外套内齿与千斤啮合,即整个飞轮10被带向反方向转动(逆时针转动),而飞轮10的反向转动与车轮前进的转动方向一致。所以在震动冲力发生、消退的周期性循环过程中,由此形成叠加在车轮上的助动力,驱驶自行车车轮的加快滚动。由于本实用新型座凳13采取安装在扁弹簧钢片4上,座凳受到震动冲力的缓冲幅度较大,避免了原来安装座凳的强烈震动。
权利要求1.一种减震助速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座凳(13)固定在装卡于扁弹簧钢片(4)末端的卡子(12)上,扁弹簧钢片(4)的另一端固接在能围绕槽卡子(2)旋转,并可旋转定位的十字键(3)上,槽卡子(2)固接在车杠(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飞轮(10)以螺纹与车轮花筒旋合固配,左飞轮(10)与一端连接的复位弹簧(8)与车座支架(9)相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钢丝(6)支板(5)与弹簧钢片(4)连接的一段链条(7)套接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槽卡子(2)由两块大半园孔板(1)分别焊接在槽卡子(2)薄板包片两内侧,使焊接后的内槽为一平行槽,十字键(3)的两端平面互相垂直,十字键(3)与槽卡子(2)旋转配合面互相平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助速自行车,弹簧钢片(4)通过螺钉紧固在旋锁于槽卡子(2)槽内的十字键(3)上,槽卡子(2)焊接在横杠(11)处,座凳(13)固定在卡装于弹簧钢片(4)的卡子(12)之上。车轮中心花筒设置一左飞轮(10)用螺纹旋配,飞轮(10)与一端通过钢丝(6)与支板(5)连接,另一端连接复位弹簧(8)的一段链条(7)啮合套接,它能将震动冲力不断地转换成车轮单向的助动力。由于震动冲力的转换、削弱,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将有效地减小震动。
文档编号B62M1/00GK2387012SQ9923223
公开日2000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2日
发明者许怀群 申请人:许怀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