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把手开关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40717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钢索711向上位移而脱离沟槽44。
[0026]例如图7、8所示,为同时使用补强片61及压制片62的情形,组合方式是先如图6的说明,将补强片61置于该座体4的底壁41上,且使补强片61的导引部612并伸入该沟槽44的圆弧部443中,并使穿伸于该圆弧部443的加油导线71的钢索711置于导引部612上,再将压制片62置于补强片61顶面,且使补强片61的凸柱613由压制片62的穿孔621穿出于压制片62外,再利用该等锁固元件63贯穿压制片62的该等通孔622及补强片61的该等贯孔614,进而螺锁于座体4的底壁41上。因此,同时使用补强片61及压制片62,不但能避免绕行于沟槽44的加油导线71的钢索711向上位移脱离沟槽44,也能避免皆为金属材的钢索711与该座体4的沟槽44的圆弧部443直接产生刚性摩擦而致二者皆受损的情形。而且藉由压制片62的设置,可使补强片61的定位更加稳固。
[0027]之后,再回顾图3、5,并配合参阅图9所示,将该盖体5盖置于该座体4上,以封闭该容纳空间43,利用多数螺丝(图未示)将该盖体5螺锁固定于该座体4上,此时该盖体5的第二左缺口 511与该座体4的第一左缺口 421共同界定出一第一定位孔52,该盖体5的第二右缺口 512与该座体4的第一右缺口 422共同界定出一第二定位孔53,该第一定位孔52与该第二定位孔53位于同一直线上,该龙头管72 —端穿设于该第一定位孔52处,该把手73 —端则穿设于该第二定位孔53处。如此即完成该把手开关3与该摩托车的龙头管72、把手73的组装作业。摩托车的一煞车件77则是组合于该座体4的底壁41外侧。
[0028]参阅图9,并回顾图3、5,藉由上述构造设计,使得该摩托车的加油导线71能藉外管螺接头712与该笔直部441的内螺纹段444相螺接而组合于靠近该座体4下端处,加油导线71内部的钢索711则可依循沟槽44的弯弧导引而与该油门开度控制件74相连接,因此能有效缩短该加油导线71外露部份与摩托车的龙头78间的距离,让骑乘者在抬脚跨坐于摩托车的座垫(图未示)的过程中,脚部不会勾到加油导线71的外露部份,身高较高的骑乘者坐在摩托车上时,膝盖也不会顶到或勾到加油导线71的外露部份。另外,当摩托车并排停车时,加油导线71也不易被邻车的把手勾到。
[0029]综上所述,本发明摩托车的把手开关3藉由上述构造设计,使得该摩托车的加油导线71能藉外管螺接头712与该笔直部441的内螺纹段444相螺接而组合于靠近该座体4下端处,加油导线71内部的钢索711则可依循沟槽44的弯弧导引而与该油门开度控制件74相连接,藉以导引加油导线71与摩托车的龙头78间的距离维持在一安全范围内,进而可避免加油导线71对于骑乘者脚部或并排停车时的邻车产生干涉情形,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0031]附图标记列表
[0032]3.....把手开关
[0033]4.....座体
[0034]41....底壁
[0035]42....围绕壁
[0036]421...?第一左缺口
[0037]422...?第一右缺口
[0038]43....容纳空间
[0039]44....沟槽
[0040]441....笔直部
[0041]442....固定部
[0042]443....圆弧部
[0043]444....内螺纹段
[0044]5.....盖体
[0045]511...?第二左缺口
[0046]512...?第二右缺口
[0047]6.....隔离单元
[0048]61....补强片
[0049]611...?本体部
[0050]612...?导引部
[0051]613....凸柱
[0052]614....贯孔
[0053]62....压制片
[0054]621....穿孔
[0055]622....通孔
[0056]63....锁固元件
[0057]71....加油导线
[0058]711...?钢索
[0059]712....外管螺接头
[0060]72....龙头管
[0061]73...?把手
[0062]74...?油门开度控制件
[0063]75....C 型定位片
[0064]76....定位螺丝
[0065]77....煞车件
[0066]78....龙头
【主权项】
1.一种摩托车的把手开关,安装于该摩托车的一龙头管与一把手间,该把手开关包含: 一座体,具有一底壁、一围设于该底壁外周的围绕壁、一由该底壁与该围绕壁共同界定而成的容纳空间,以及一形成于该底壁的沟槽,该沟槽具有一笔直部、一固定部,及一连接于该笔直部与该固定部间的圆弧部,该笔直部靠近该座体下端处且朝斜上方延伸并连接该圆弧部一端,该固定部是由该圆弧部另一端朝向该底壁上端延伸,该摩托车的一加油导线由该座体外穿入该笔直部,并通过该圆弧部而固定于该固定部; 一盖体,盖设于该座体上;及 一隔离单元,可分离地锁设于该底壁上,该沟槽的圆弧部及穿伸于该圆弧部的该加油导线并位于该隔离单元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把手开关,其中,该笔直部具有一内螺纹段,用以与该加油导线的一外管螺接头相螺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把手开关,其中,该隔离单元包括一由塑胶材所制成的补强片,该补强片具有一本体部,以及一由该本体部底面向下凸出的导引部,该导引部的弯弧曲度与该圆弧部的弯弧曲度相同,且使该导引部能用以伸入该沟槽的圆弧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的把手开关,其中,该隔离单元还包括一用以设置于该补强片的本体部顶面的压制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的把手开关,其中,该隔离单元还包括多数锁固元件,该压制片具有多数通孔,而该补强片还具有多数贯孔,该压制片设置于该补强片的本体部顶面时,该等通孔与该等贯孔呈上下相对齐,该等锁固元件用以贯穿相对应的该等通孔与该等贯孔并螺锁于该座体的底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的把手开关,其中,该压制片还具有二穿孔,该补强片还具有二凸设于该本体部顶面并分别用以贯穿该等穿孔的凸柱。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的把手开关,安装于该摩托车的一龙头管与一把手间,该把手开关包含一座体、一盖设于该座体上的盖体,以及一隔离单元。特别是在于座体的底壁形成有一沟槽,该沟槽具有一笔直部、一固定部,及一连接于笔直部与固定部间的圆弧部,笔直部靠近座体下端处且朝斜上方延伸并连接圆弧部一端,固定部是由圆弧部另一端朝向座体上端延伸,而摩托车的一加油导线由座体外穿入笔直部,并通过圆弧部而固定于固定部。配合隔离单元锁设于座体的底壁上而压制并限位加油导线。藉此加油导线能透过沟槽的导引而与摩托车的龙头间的距离维持在一安全范围内。
【IPC分类】B62K11-14
【公开号】CN104554563
【申请号】CN201310478410
【发明人】柯秀萍, 戴良志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东洋建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