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开闭体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16934阅读:来源:国知局
被打开的大致帽形形状。
[0032]另外,具备图1所示的散热器支撑件上侧18和散热器支撑件上部20的散热器支撑件16在正面观察时被构成为大致矩形框状,但是省略了图示。
[0033]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散热器支撑件上部20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侧的上部上安装有作为缓冲用的挡块的挡块橡胶24 (也称作发动机罩挡块、减震橡胶,广义上作为“缓冲体”来理解的元件)。即,挡块被设置于车身前部的开口部(车身开口部)22A(参照图1)上。
[0034]如进行具体说明,则如图2所示,在散热器支撑件上部20上贯穿形成有用于安装挡块橡胶24的安装孔20A。在安装孔20A的孔边缘部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安装孔20A的径向外侧被切开了的切口(省略图示)。此外,安装孔20A的孔边缘部以从隔着所述切口而对置的一方的孔边缘部起到另一方的孔边缘部为止逐渐变低的方式而倾斜。由此,在安装孔20A的孔边缘部上形成有阴螺纹的一周。
[0035]相对于此,挡块橡胶24被形成为大致圆柱形状,在挡块橡胶24的外周部上形成有螺旋状的螺旋槽24A。而且,挡块橡胶24通过使从所述切口侧穿过的螺旋槽24A与安装孔20A的孔边缘部螺合从而被拧入安装孔20A中。被支承于散热器支撑件上部20上的挡块橡胶24被设为,能够朝向大致车辆上下方向弹性变形。
[0036]如图1所示,护板上部构件14、散热器支撑件上侧18以及散热器支撑件上部20被配置于发动机舱22内。发动机舱22通过作为开闭体的发动机罩30 (发动机罩)而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被覆盖。即,发动机罩30经由被配置于后端部的铰链(省略图示)而被安装于护板上部构件14上,并绕所述铰链的车辆宽度方向的铰链轴进行旋转移动从而能够使发动机舱22(车身前部的开口部22A)开闭。此外,在发动机罩30的闭合状态下,护板上部构件14、散热器支撑件上侧18以及散热器支撑件上部20位于发动机罩30的车辆下方侧。
[0037]如图2所示,发动机罩30具备构成发动机罩30的外板(在闭合状态下成为上部的外侧部)的发动机罩外板32。此外,发动机罩30具备作为相对于发动机罩外板32而向发动机罩下方侧配置从而构成发动机罩30的内板(在闭合状态下成为下部的内侧部)的面板的发动机罩内板34。发动机罩外板32的外周边缘部32A与发动机罩内板34的外周边缘部34A通过卷边加工而被相互结合。此外,在安装了发动机罩外板32和发动机罩内板34的状态下,两者形成了封闭截面结构,且在两者之间形成有发动机罩上下方向上的间隙。
[0038]如图1所示,与闭合状态下的发动机罩30的前端部30A的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对应而配置有发动机罩锁止部25。发动机罩锁止部25以包括在发动机舱22内被配置于散热器支撑件上部20上的发动机罩锁止装置26(在图中进行模块化而表示)、和被配置于发动机罩30上的撞板28的方式而构成。撞板28在车辆侧面观察时被设为发动机罩上方侧被打开的弯曲形状(大致U字形状)。构成发动机罩锁止装置26的一部分的插销(省略图示)能够卡止在该撞板28上。而且,在所述插销卡止于撞板28上的状态下,发动机罩30的前端部将被引入到发动机罩下方侧。
[0039]在图3中通过仰视图(从发动机罩下方侧观察的状态下的图)而图示了发动机罩30。如图3所示,在发动机罩内板34的前端部的中央部处贯穿形成有用于从发动机罩上方侧插入撞板28的插穿孔40。撞板28的前后一对安装基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被弯曲(省略图示),且撞板28在发动机罩内板34的发动机罩上方侧被固定于基板36上。基板36被固定于发动机罩锁止加强件38上(广义上作为“发动机罩前端部的加强部件”来理解的元件)。
[0040]发动机罩锁止加强件38被设为板状,且作为发动机罩30的前端部30A处的加强用部件而被配置于发动机罩外板32 (参照图2)与发动机罩内板34之间并沿着发动机罩宽度方向延伸。在发动机罩锁止加强件38上贯穿形成有与发动机罩内板34的插穿孔40对应的插穿孔(省略图示)。发动机罩锁止加强件38相对于发动机罩内板34而在插穿孔40的周围部处被焊接,从而对发动机罩30中的撞板安装部周边进行加强。
[0041]另一方面,在构成发动机罩30的内表面的发动机罩内板34上,沿着其外周部而形成有外周突条42。外周突条42被形成为,朝向发动机罩下方侧呈凸形形状,并环绕发动机罩内板34的外周部一周。此外,在发动机罩内板34的中央区域内形成有框架部44。
[0042]框架部44在发动机罩内板34上且外周突条42的内侧与撞板28的安装部相比而被设置于发动机罩后方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框架部44与其周围部相比大致被设定于成为发动机罩上方侧的位置处。在框架部44的发动机罩前方侧的端部处形成有前壁部44A。此夕卜,在框架部44上,在前壁部44A的发动机罩后方侧形成有于发动机罩仰视观察时呈大致U字形状的平面部44B。平面部44B的一般面以包含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面作为面方向而配置。而且,在框架部44上,在发动机罩仰视观察时呈大致U字形状的平面部44B的内侧形成有多个隆起部44C。隆起部44C是为了提高发动机罩内板34的中央区域的刚性而被设置的,并被形成为朝向发动机罩上方侧呈凸形形状且在发动机罩宽度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而被并排设置。在各隆起部44C的顶部处形成有用于实现轻量化的开口部。此外,各隆起部44C的顶部的一部分通过粘接剂(胶粘剂)而被粘合在发动机罩外板32 (参照图2)的背面上。
[0043]此外,在发动机罩内板34上,在与框架部44相比靠发动机罩前方侧且发动机罩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形成有挡块抵接部46。该挡块抵接部46在发动机罩30的闭合状态下被设定于与前文所述的挡块橡胶24(参照图1)抵接的位置处。因此,如图2所示,挡块橡胶24在发动机罩30的闭合时被夹于发动机罩30的挡块抵接部46与散热器支撑件上部20之间。如图2以及如图3所示,挡块抵接部46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设定为,发动机罩内板34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向发动机罩上方侧稍微凹陷的部位,并在仰视观察时被形成为圆形形状。
[0044]如图3的部分放大图等所示,在发动机罩内板34上形成有从挡块抵接部46起向多个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方向)延伸的加强突条50、52、54。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加强突条50、52、54各自被设定在与其他的任意突条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位置处。换言之,三个加强突条50、52、54各自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其他的任意加强突条的延伸方向均未被设定于相反方向上。加强突条50、52、54均被形成为朝向发动机罩上方侧呈凸形形状。此外,相邻的加强突条50、52、54的顶部彼此在挡块抵接部46的外周侧被无高低差地、平缓地连结。而且,相邻的加强突条50、52、54的侧部彼此以在挡块抵接部46的外周侧平缓地连续的方式而被连结。另外,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左侧的加强突条50、52、54与车辆右侧的加强突条50、52、54被大致左右对称地设定,因此对存在对称关系的加强突条标注相同的符号。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