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舵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521056阅读:来源:国知局
下垂板状部71上的分隔突出片75a形成在后方侧。在此情况下,在冲击时,螺栓杆51将形成在一个下垂板状部71上的分隔突出片75a压溃,隔开时间差,再将形成在另一个下垂板状部71上的隔开间隔(分离尺寸)L而位于后方侧的分隔突出片75a压溃。由此,在二次碰撞时,螺栓杆51对两分隔突出片75a、75a抵接的时间错开,能够维持峰值载荷时间(参照图6B)0
[0047]进而,也有如下所述设定的情况:使两下垂板状部71、71各自的分隔突出片75a、75a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不同,并且,使其高度方向的大小也不同(参照图6C)。分隔突出片75a的高度方向的大小,是指距根部的高度或长度的尺寸。这里,设一个下垂板状部71的分隔突出片75a的高度为Ha,另一个下垂板状部71的分隔突出片75a的高度为Hb,高度尺寸Hb设定为比高度尺寸Ha低(参照图6C)。通过使两分隔突出片75a、75a的高度方向的大小也不同,能够在不使峰值载荷变大的情况下抑制峰值载荷后的载荷极端变低的情况(参照图 6D)。
[0048]例如,在另一侧的分隔突出片75a的高度Hb设计为比一侧的分隔突出片75a的高度Ha低的情况下,即在前后方向(轴向)后方侧的分隔突出片75a比前方侧低的情况下,螺栓杆51将前方侧的分隔突出片75a压溃时的载荷大,将后方侧的分隔突出片75a压溃时的载荷小,二次碰撞时的压溃载荷逐渐变小(参照图6D)。
[0049]这样,通过适当设定两分隔突出片75a、75a的大小和轴向位置差异,能够扩大峰值载荷的调整幅度。此外,也有下述情况:所述一个下垂板状部71和另一个下垂板状部71各自的分隔突出片75a、75a在前后方向(轴向)上处于相同位置。
[0050]在伸缩长孔73的两端形成缺口状槽部73a、73a,安装橡胶等缓冲部件9 (参照图
5)。具体而言,缺口状槽部73a是大致圆形,一端是在伸缩长孔73的车体前方侧的端部形成,另一端是将分隔突出片75a的车体前方侧的根部附近作为端部形成。
[0051]缓冲部件9是单引号“‘”形状或“6”字形状,由圆形的基部91和从该基部91变细的尾部92构成。在缓冲部件9上形成有嵌合槽93,通过将该嵌合槽93嵌合到所述缺口状槽部73a中来安装。嵌合槽93沿着基部91的圆形外周形成,嵌合槽93的槽底面沿着周向是圆形。进而,沿着尾部92的延伸方向形成为直线状(参照图5E)。
[0052]并且,基部91侧的嵌合槽93嵌合在所述缺口状槽部73a中(参照图5B、图5C),尾部92侧的嵌合槽93嵌合在分隔突出片75a的一部分(具体而言是前方侧边缘)上(参照图5B)。在伸缩调整时,当螺栓杆51向分隔突出片75a碰撞时,缓冲部件9的基部91及尾部92吸收碰撞的冲击。
[0053]进而,在汽车的二次碰撞时,缓冲部件9的基部91的圆周状的嵌合槽93沿着缺口状槽部73a转动。由此,尾部92能够与基部91 一起转动,当螺栓杆51将分隔突出片75a以向后方侧推倒的方式压溃时,尾部92也与分隔突出片75a—起向倒下方向移动(参照图5F)。由此,不会成为螺栓杆51将分隔突出片75a压溃时的障碍,能够可靠地进行冲击吸收。
[0054]接着,作为所述被压溃部75的第2类型,冲击吸收长孔74的垂直方向宽度尺寸形成得比所述螺栓杆51的直径小(参照图8)。S卩,被压溃部75以所述冲击吸收长孔74的垂直方向的上端边75b、下端边75c的形式形成。上端边75b与下端边75c的间隔比螺栓杆51的直径小,所以在二次碰撞时,当螺栓杆51向后方侧相对移动时,将上端边75b及下端边75c以捋刮的方式压溃,同时移动,将冲击吸收。
[0055]此外,在第2类型中,也可以将被压溃部75形成为,仅所述冲击吸收长孔74的上端边75b或下端边75c的某一个被捋刮而被压溃,具体而言,仅将下端片75c(或上端边75b)压溃。
[0056]由于上端边75b与下端边75c的间隔比螺栓杆51的直径小,所以在二次碰撞时,当螺栓杆51向后方侧相对移动时,将上端边75b及下端边75c以捋刮的方式压溃,同时移动,将冲击吸收。此外,也有设成下述实施方式的情况:在所述伸缩长孔73与所述冲击吸收孔74之间形成所述分隔突出片75a,并进一步将冲击吸收长孔74的垂直方向宽度尺寸形成得比所述螺栓杆51的直径小。
[0057]止动托架7如前述那样固定在柱管6上,作为其固定手段采用熔接。该熔接在所述下垂板状部71、71的上端与柱管6的直径方向下端侧之间进行。该熔接可以在各个下垂板状部71、71的上端沿着柱管6的轴向在整体范围内进行,但优选的是,在从下垂板状部71的轴向的大致中间位置到后方侧的范围内进行熔接。这里,将通过熔接固定的固定部分设为熔接部k。
[0058]此外,通过在从止动托架7的中间位置到后方侧的范围内恪接在柱管6上,与在止动托架7的轴向整体范围内进行熔接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相对于柱管6的热变形变少,维持较高的工作精度。
[0059]此外,由于熔接部k从被压溃部75起在冲击吸收长孔74的上方沿着轴向存在,所以在作用较大的载荷的二次碰撞时,能防止止动托架7的变形,进行稳定的冲击吸收。此夕卜,由于是在伸缩长孔73的上方没有形成接合部而在与柱管6之间形成空隙部的构造,所以布局的自由度变高。
[0060]接着,对本发明的主要的构成部件的组装进行说明。柱管6被外柱A的抱持主体部I的抱持内周侧面部Ia抱持。将固定在该柱管6上的止动托架7配置到外柱A的两紧固部2、2间。并且,在固定托架4的两固定侧部41、41之间夹持所述外柱A的两紧固部2、2,紧固件5的螺栓杆51贯通到两固定侧部41、41的调整孔43、43、形成在两紧固部2、2上的两紧固用贯通孔22、22、和止动托架7的伸缩长孔73中,与锁定操作杆部52及紧固凸轮53 一起借助螺母54装接。
[0061]通过所述锁定操作杆部52的转动操作,所述紧固凸轮53在所述螺栓杆51的轴向上厚度发生变化。通过所述锁定操作杆部52的转动操作,在紧固件5整体上产生由紧固带来的载荷,所述固定托架4的两固定侧部41、41被按压,使得所述固定托架4的两固定侧部41,41彼此收窄。借助两固定侧部41、41按压所述紧固部2、2,将两者借助紧固件5紧固。
[0062]由此,所述外柱A的抱持主体部I的狭缝部11的间隔变窄,将安装在外柱A上的柱管6在轴向上锁定(固定)。此时,外柱A的抱持内周侧面部Ia和柱管6的外周侧面是接触状态,增大与柱管6间的摩擦力,由此将柱管在轴向上固定。
[0063]进而,在进行紧固件5的紧固的解除时,所述两固定侧部41、41的间隔打开,同时两紧固部2、2的间隔也打开(参照图3A),外柱A的柱管6的锁定被解除,柱管6能够进行轴向的移动,能够进行伸缩调整。同时,外柱A也能够与所述紧固件5的螺栓杆51 —起相对于所述固定托架4的两固定侧部41、41的调整孔43、43上下运动,来进行倾斜调整。
[0064]止动托架7被配置在所述外柱A的两紧固部2、2之间。并且,以下述方式构成:在借助所述紧固件5进行所述外柱A的紧固时,两紧固部2、2接近,但所述止动托架7与所述两紧固部2、2分尚开(参照图3B、图3C)。
[0065]S卩,止动托架7的两下垂板状部71、71是与所述两紧固部2、2的内侧面21b、21b分离开而不接触的构造。在将两紧固部2、2借助紧固件5紧固而最为接近的状态下,在两下垂板状部71、71与两内侧面21b、21b之间分别具有间隙T (参照图3B、图3C)。
[0066]根据上述结构,止动托架7为下述构造:在由紧固件5进行外柱A的紧固时,两下垂板状部71、71呙开两紧固部2、2的内侧面21b、21b,两者不接触。因而,在操作杆紧固时,在外柱A的两紧固部2、2与止动托架7之间不发生摩擦。
[0067]由此,外柱A的两紧固部2、2和止动托架7不相互影响,能够进行独立的动作。于是,能够对由于二次碰撞时的紧固件5的螺栓杆51与被压溃部75的碰撞而将该被压溃部75压溃时的载荷、和由伸缩调整完成的柱管6的保持力带来的摩擦载荷分别进行设定、管理。此外,即使在二次碰撞时通过压溃被压溃部75产生的材料向紧固部2侧伸出,被压溃部75的材料也不会与紧固部2接触。由于除了摩擦载荷以外,还能够单独设定由螺栓杆51产生的被压溃部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