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2105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管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向管柱。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转向管柱结构基本采用上下套管式。如专利文献 CN202022238U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的碰撞吸能结构。所述碰撞吸能结构包括固定在车体上 的固定支架a2和与转向管柱al相连接的分离支架a3,固定支架a2上开设有平行于转向管 柱al的凹槽,凹槽内设有能沿其横向移动的紧固件a4,固定支架a2通过紧固件a4与分离 支架a3相连接。当碰撞发生时,分离支架a3带动紧固件a4沿着凹槽移动,将碰撞力转换 为克服固定支架与分离支架的摩擦力,实现碰撞吸能功能。
[0003] 此种技术方案,固定支架、分离支架、摩擦导向机构涉及零部件多,工艺相对复杂, 零部件装配复杂、质量较大、成本较高。而且转向管柱模态较低,容易将发动机的抖动转移 到转向管柱,形成共振。采用摩擦导向机构,通过摩擦力产生的碰撞能量吸收能力有限,不 能具体量化,影响驾驶员安全。
[0004] 因此希望有一种转向管柱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一个或多 个。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管柱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 的一个或多个。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管柱,所述转向管柱包括:
[0007] 上柱管组件;
[0008] 下柱管组件,其中,所述上柱管组件能够沿着转向管柱的轴线方向相对于所述下 柱管组件做溃缩运动;
[0009] 安装支架,其与上柱管组件固定连接;
[0010] 剪切块,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所述剪切块与下柱管组件或车身主体固定连接;以及
[0011] 吸能钢带,其一端相对于下柱管组件或车身主体固定,另一端弯折穿过安装支架 上的过孔及导向槽,
[0012] 其中,当转向管柱与人体碰撞且冲击能量使剪切块断裂时,上柱管组件与安装支 架一起沿着转向管柱轴线相对于所述下柱管组件做溃缩运动,使得吸能钢带被拉直而塑性 变形并吸能。
[0013] 优选地,所述过孔在垂直于所述转向管柱轴线的方向上延伸,所述导向槽在平行 于所述转向管柱轴线的方向上延伸。
[0014] 优选地,所述吸能钢带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
[0015] 优选地,所述吸能钢带具有均匀的厚度,且包括法兰面和吸能区域,其中,所述吸 能区域具有一致的宽度,所述法兰面的宽度大于所述吸能区域的宽度,且设置有安装孔,用 于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至车身主体。
[0016]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主体部分和从所述主体部分向两侧延伸的翼部,所述 主体部分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两个侧板与上管柱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剪切块以可断裂的 方式设置在所述翼部处。
[0017] 优选地,位于所述安装支架同一翼部处的吸能钢带与剪切块通过同一螺纹连接件 固定至下柱管组件或车身主体。
[0018]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以铝或铝合金材料模铸制成。
[0019] 优选地,所述转向管柱进一步包括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其中,第一摩擦片与 上柱管组件固定连接,第二摩擦片与安装支架固定连接,第一摩擦片与第二摩擦片固定连 接。
[0020] 优选地,所述转向管柱进一步包括调节手柄,用于调节第一摩擦片与第二摩擦片 之间的压紧力。
[0021] 优选地,所述上柱管组件包括上芯轴及上柱管,所述下柱管组件包括下芯轴和下 柱管,其中,上芯轴和下芯轴采用花键配合,上柱管与下柱管采用间隙滑动配合。
[002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管柱。
[002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溃缩式吸能转向管柱,而且此种溃缩式吸能转向管柱具有轻量 化、结构简单、吸能效果好、且吸能能力可以量化设置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转向管柱的示意图。
[0025]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的示意图。
[0026] 图3是图2所示转向管柱的剖视示意图。
[0027] 图4是图2所示转向管柱的安装支架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0028] 图5是图4所示安装支架组件的示意性正视图。
[0029] 图6是沿图4中A-A线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剪切块处于未断开状态。
[0030] 图7是沿图4中A-A线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剪切块处于断开状态,安装支架已 经与剪切块分离。
[0031] 图8a_8c是图2所示转向管柱中的安装支架的示意性视图。
[0032] 图9是图2所示转向管柱的吸能钢带的示意性立体图。
[0033] 附图标记:
【主权项】
1. 一种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柱管组件(100); 下柱管组件(200),其中,所述上柱管组件(100)能够沿着转向管柱的轴线方向相对于 所述下柱管组件(200)做溃缩运动; 安装支架(300),其与上柱管组件(100)固定连接; 剪切块(500),所述安装支架(300)通过所述剪切块(500)与下柱管组件(200)或车身 主体固定连接;以及 吸能钢带(600),其一端相对于下柱管组件(200)或车身主体固定,另一端弯折穿过安 装支架(300)上的过孔(301)及导向槽(302), 其中,当转向管柱与人体碰撞且冲击能量使剪切块(500)断裂时,上柱管组件(100)与 安装支架(300) -起沿着转向管柱轴线相对于所述下柱管组件(200)做溃缩运动,使得吸 能钢带(600)被拉直而塑性变形并吸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301)在垂直于所述转向管柱 轴线的方向上延伸,所述导向槽(302)在平行于所述转向管柱轴线的方向上延伸。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钢带(600)的数量为两个,且 左右对称设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钢带(600)具有均匀的厚度, 且包括法兰面(602)和吸能区域(601),其中,所述吸能区域(601)具有一致的宽度,所述法 兰面(602)的宽度大于所述吸能区域(601)的宽度,且设置有钢带安装孔(603),用于通过 螺纹连接件固定至车身主体。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00)包括主体部分和从 所述主体部分向两侧延伸的翼部(310 ;320),所述主体部分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两个侧 板(330 ;340)与上管柱组件(100)固定连接,所述剪切块(500)以可断裂的方式设置在相 应翼部(310 ;320)处。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安装支架(300)同一翼部处 的所述吸能钢带(600)与所述剪切块(500)通过同一螺纹连接件固定至所述下柱管组件 (200)或车身主体。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00)以铝或铝合金材料 模铸制成。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摩擦片(701)和第二 摩擦片(702),其中,所述第一摩擦片(701)与上柱管组件(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摩擦 片(702)与安装支架(3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摩擦片(701)与所述第二摩擦片(702)相 互接触。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调节手柄(400),用于调节 所述第一摩擦片(701)与所述第二摩擦片(702)之间的压紧力。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柱管组件(100)包括上芯轴 (101)及上柱管(102),所述下柱管组件(200)包括下芯轴(202)和下柱管(201),其中,上 芯轴(101)和下芯轴(202)采用花键配合,上柱管(102)与下柱管(201)采用间隙滑动配 合。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所述转向管柱包括:上柱管组件(100);下柱管组件(200);安装支架(300),其与上柱管组件(100)固定连接;剪切块(500),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所述剪切块(500)与下柱管组件(200)或车身主体固定连接;以及吸能钢带(600),其一端相对于下柱管组件(200)或车身主体固定,另一端弯折穿过安装支架(300)上的过孔(301)及导向槽(302),其中,当转向管柱与人体碰撞且冲击能量使剪切块断裂时,上柱管组件与安装支架一起沿着转向管柱轴线相对于所述下柱管组件做溃缩运动,使得吸能钢带被拉直而塑性变形并吸能。本发明的转向管柱为溃缩式吸能转向管柱,而且具有轻量化、结构简单、吸能效果好、以及吸能能力容易量化设置的优点。
【IPC分类】B62D1-19
【公开号】CN104843051
【申请号】CN201410724821
【发明人】刘星, 李海娜, 王福桂, 张迪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