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折叠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09784阅读:来源:国知局
接套6与把立管7铰接连接,所述把立管前端设置车把8。
[0032]如图3、4、5所示,为本多功能折叠车折叠至滑板车过程展示图。首先,打开连接装置321,将上车架2与第二基座32分离,上车架2往下转动,上车架2转动后容置于所述下车架I的容纳腔11内,再将鞍座托架5往前翻转,鞍座托架5尾端设置有钩槽53,通过该钩槽53与第三基座33连接。支撑杆51转动至鞍座托架5的空腔52内,此时鞍座54位于鞍座托架5与头管3的间隙内,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也不会突出于外,不存在对使用者造成刮碰的危险。通过该折叠方式,该折叠车可快速变形为滑板车,上车架2可完全隐藏于下车架I的容纳腔11内,上车架2上端面与车架I中部的上端面完全齐平,使用者可站立于下车架I上进行滑行,非常方便。
[0033]如图6、7所示,为本多功能折叠车折叠收纳过程展示图。将车把8向下转动至贴住头管3,将鞍座托架5往后翻转至贴住下车架I的上端面,然后将头管3往后翻转,下车架中部呈水平设置,下车架前端14斜向上延伸一段距离,头管3可转至大致呈水平位置,此时,鞍座托架5及鞍座54全部容纳于下车架I与头管3之间,非常好的利用了空间,使整车折叠后体积非常小,便于运输、存储及外出携带。
[0034]如图8,上车架前端与头管上端的第二基座32通过连接装置321连接,该连接装置包括固定于上车架的固定钩3211、铰接于第二基座的手柄3212以及连接所述手柄与固定钩的扣钩3213;该扣钩尾端铰接于所述手柄,所述扣钩前端勾住固定钩。第二基座32具有搭接部322,当上车架前端连接于该搭接部322时,将扣钩3213勾住固定钩3211,往下扳动手柄3212,即可快速锁紧上车架与第二基座,保证骑行安全;反之,向上扳动手柄3212可松开便于折叠。
[0035]如图9,该鞍座托架5尾端设置有钩槽53,第三基座33铰接有扳手331,扳手中部铰接钩锁332,该上车架2转动后与第三基座33搭接,通过所述钩锁对所述钩槽53勾住锁紧。
[0036]此外下车架I尾端铰接于后轮轴9,该下车架尾端与上车架尾端的铰接轴10与后轮轴9不同轴心,这样可以使上车架2的转动更加方便,同时有利于使后轮轴9的长度得到控制,以减小整车体积。
[0037]本实用新型折叠车不仅可以是小型折叠自行车,还可以是电动车,上车架2为具有空腔的管件,该空腔内设置电池,然后在该车上安装电机等常规配件即可实现。电池与电机的连接搭配为本领域常规技术,不再赘述。
[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折叠车,包括下车架(I)及上车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架前端铰接于头管(3)下端的第一基座(31),所述上车架前端连接于头管(3)上端的第二基座(32),所述下车架尾端与上车架尾端铰接;鞍座托架(5)前端铰接于上车架,所述鞍座托架中部铰接支撑杆(51),所述支撑杆下端连接于上车架;所述上车架前端与第二基座可分离,上车架可转动后容置于所述下车架(I)的容纳腔(II)内;所述支撑杆与上车架可分离,所述鞍座托架翻转后,鞍座托架尾端连接于头管中部的第三基座(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架包括两侧的杆件(12),所述两杆件之间设置有下凹的兜底件(13),所述杆件(12)与兜底件(13)共同形成所述容纳腔(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托架(5)中部具有空腔(52),支撑杆(51)翻转后容置于所述空腔(5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1)下端具有横向凹槽,上车架(2)上设有横杆(21),所述支撑杆的凹槽卡接于所述横杆,此时鞍座托架(5)位于水平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架前端与头管上端的第二基座(32)通过连接装置(321)连接,所述连接装置(321)包括固定于上车架的固定钩、铰接于第二基座的手柄以及连接所述手柄与固定钩的扣钩;所述扣钩尾端铰接于所述手柄,所述扣钩前端勾住固定钩。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托架(5)尾端设置有钩槽(53),第三基座铰接有扳手,扳手铰接钩锁,所述上车架(2)转动后,通过所述钩锁对所述钩槽(53)勾住锁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架(2)为具有空腔的管件,所述空腔内设置电池。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管(3)内设置有前叉竖管(4),所述前叉竖管上端与连接套(6)锁紧固定,所述连接套(6)与把立管(7)铰接连接,所述把立管前端设置车把(8)。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架(I)尾端铰接于后轮轴(9),所述下车架尾端与上车架尾端的铰接轴(10)与后轮轴(9)不同轴心。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架中部呈水平设置,下车架前端(14)斜向上延伸一段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折叠车,包括下车架及上车架,所述下车架前端铰接于头管下端的第一基座,所述上车架前端连接于头管上端的第二基座,所述下车架尾端与上车架尾端铰接;鞍座托架前端铰接于上车架,所述鞍座托架中部铰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连接于上车架;所述上车架前端与第二基座可分离,上车架可转动后容置于所述下车架的容纳腔内;所述支撑杆与上车架可分离,所述鞍座托架翻转后,鞍座托架尾端连接于头管中部的第三基座。该折叠车具有三种折叠状态,可满足不同骑行者的多种骑行需求,并且收纳体积小,易于携带。
【IPC分类】B62K15/00
【公开号】CN205220935
【申请号】CN201520956632
【发明人】杨新军
【申请人】杨新军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