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分列式升力板装置的滑行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494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设有分列式升力板装置的滑行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艇体设有分列式升力板装置的滑行艇,能使滑行艇在体积傅氏数Frv =2.0 3. 2的范围内航行时提高航速和改善航行性能。
背景技术
船艇达到一定航速时,艇体从水中抬起,艇体仅部分与水面接触,艇的重量大部分由 水动力支撑,此航态的船艇称滑行艇。滑行艇在低速航行时,航态与一般排水量船一样。 但从低速过渡到滑行时,受静浮力和动升力的影响,阻力变化较大。为减少阻力,通常在 艇底的中前部或尾部增设楔形板,其作用是提高艇底的动升力和减少浸湿面积,达到减阻 的目的。现有楔形板的形状呈楔形,在船艇底部纵向某个位置沿整个艇底宽度安装,楔形 板的前端与艇底相固联,楔形板的后端与艇底底面有一定的距离,形成一个固定的楔形角 度。采用上述横贯艇底底面安设楔形板的结构,能有效的减少阻力(一般减阻2 6%),
提高航速。但也存在以下不足1、前部楔形板与船艇的尾部线型或压浪板(或尾楔形板) 不易匹配得当,难以达到较佳的减阻效果;2、楔形板产生的负压,会影响海底门(阀)的 进水,从而影响船艇的驱动力;3、船艇的回转、操纵、耐波等性能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有分列式升 力板装置的滑行艇,它能有效减少航行阻力和改善航行性能。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艇体,在艇底左、右两舷中 前部安设对称楔形板,艇尾配置尾升力板,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楔形板前端与艇底底面 相连,楔形板板面向后倾斜与艇底底面形成倾角,楔形板由舷边向艇底中线延伸至6/10
3/10的艇底底面宽度处,且楔形板前端由舷边向中往后倾斜,构成分列式升力板。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楔形板板面为不等边梯形,其中外侧边为梯形底边长于内侧边, 前端边和后端边为腰,前端边长于后端边。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楔形板前端与艇底底面相固联,楔形板板面与艇底底面形成固定 倾角,构成固定型分列式升力板。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楔形板前端与艇底底面相铰接,楔形板内侧后面与伸缩杆铰接,楔形板板面与艇底底面形成可变倾角,构成可调型分列式升力板。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尾升力板为尾垂直板,安设在艇体尾封板下端,低于艇底底面向 下延伸一端距离;所述的尾垂直板为固定式或高度可调式。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尾升力板为尾压浪板,安设在艇体尾封板下端两侧,向艇底底面 后端延伸一端距离;所述的尾压浪板为固定式或倾角可调式。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楔形板板面向后倾斜与艇底底面形成后掠的角度为8~30°。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楔形板安设在艇底左、右两舷中前部距艇首15 45%船长处。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楔形板前端由舷边向中往后倾斜,与艇底中线成50 70。夹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设置分列式升力(楔形)板,不仅降低了航行阻力,而且 解决了艇底中部产生负压,影响海底门进水的问题,使航速得到有效提高;2、改善了船艇 的回转、操纵、耐波等性能;3、采用可调型分列式升力板和尾升力板,根据海况和航速的 不同可达到以下效果船艇在静水中航行时,根据不同的航速调整升力板的角度,使其升 力达到稳定航行时阻力最小(根据船艇的不同,可降低阻力8% 30%);船艇在不同的波
浪中航行时,可根据航行传感器的信息,调整升力板的角度,形成最小运动响应,可使船
艇提高0.5个浪级;船艇在回转时,借助分列布置的升力板的左、右差动,实现协调内倾
回转,并有最小的回转直径。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即艇底结构布设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艇尾结构局部侧视图。
图4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分列式升力板部分的局部侧视图,表示楔形板板面与艇底 底面所形成倾角。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 2、 4、 5所示,为可调型分列式升力板和尾升力板结构,包括有艇体, 艇体的左、右和前部为船艇轮廓11,下面为艇底12,尾部为艇体尾封板10,船艇轮廓与 艇底底面的交界处形成船艇轮廓折角线9,艇底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以艇底中线为界构成艇底左、右舷,在艇底左、右两舷中前部距艇首40%船长处对称安设楔形板6,所述的 楔形板呈梯形,楔形板前端6a与艇底底面相铰接,楔形板内侧后面与伸缩杆5铰接,伸缩 杆可与艇内安设的伸縮油缸或气缸相连,使得楔形板板面与艇底底面形成可变倾角,构成 可调型分列式升力板,可使倾角角度a随伸縮杆的伸縮在0~30°范围变化,楔形板前端由 舷边(船艇轮廓折角线9处)向艇底中线(CL)方向延伸至4/10艇底底面宽度处,且楔 形板前端由舷边向中往后倾斜,与艇底(前段)中线成60°夹角。楔形板呈不等边梯形, 外侧边较内侧边长,前端边较后端边长,外侧边与舷边(船艇轮廓折角线9)基本平齐; 对应艇底两侧的楔形板在艇尾配置尾升力板,所述的尾升力板为尾压浪板7,安设在艇体 尾封板10下端两侧,向艇底底面后端延伸一端距离;所述的尾压浪板为倾角可调式,尾压 浪板前端与艇体尾封板下端相铰接,后侧上面与伸縮杆5铰接,可使尾压浪板相对艇底底 面上下摆动,尾压浪板板面尾矩形,宽度从舷边向艇底中线延伸至6/10艇底尾部底面宽度 处。可调楔形板和尾压浪板的调整可由人工操纵控制或者为自动操纵控制,为此,需要在 艇底前后配置加速度传感器1,加速度传感器配置3个,沿艇底前、中、后分别安设,在 艇底中部还安设陀螺传感器2,艇内还可配置显示器3和计算机控制系统4,根据传感器的 反馈信息通过计算确定升力面的角度,用液压或气压系统适时对楔形板和尾压浪板同时进 行操纵调整,以达阻力最小或回转直径最小或波浪中运动响应小的最佳配合。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它与上一个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尾升 力板为尾垂直板8,安设在艇体尾封板下端,低于艇底底面向下延伸一端距离;尾垂直板 为固定式或高度可调式,高度可调式通过尾垂直板与伸縮杆相联构成。尾垂直板的横向宽 度与艇尾宽度相同或短于艇尾宽度。本实施例的推进器设置在在艇艉封板IO之后。
本发明的固定分列式升力板结构可通过计算和船模试验(必要时,通过实船试验修正, 调整角度),确定固定分列式升力板、尾升力板的面积和角度,该固定方式主要用于减阻, 提高航速。它无法左、右差动,不能实现协调回转。但其结构简单,维修保修方便,几乎 不需增加额外造价。
权利要求
1、一种设有分列式升力板装置的滑行艇,包括艇体,在艇底左、右两舷中前部安设对称楔形板,艇尾配置尾升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形板前端与艇底底面相连,楔形板板面向后倾斜与艇底底面形成倾角,楔形板由舷边向艇底中线延伸至6/10~3/10的艇底底面宽度处,且楔形板前端由舷边向中往后倾斜,构成分列式升力板。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分列式升力板装置的滑行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楔形板板面为不等边梯形,其中外侧边为梯形底边边长大于内侧边,前端边和后 端边为腰,前端边边长大于后端边。
3、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有分列式升力板装置的滑行艇,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楔形板前端与艇底底面相固联,楔形板板面与艇底底面形成固定倾角,构成 固定型分列式升力板。
4、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有分列式升力板装置的滑行艇,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楔形板前端与艇底底面相铰接,楔形板内侧后面与伸縮杆铰接,楔形板板面 与艇底底面形成可变倾角,构成可调型分列式升力板。
5、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有分列式升力板装置的滑行艇,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尾升力板为尾垂直板,安设在艇体尾封板下端,低于艇底底面向下延伸一端 距离;所述的为垂直板为固定式或高度可调式。
6、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有分列式升力板装置的高速滑行后艇,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尾升力板为尾压浪板,安设在艇体尾封板下端两侧,向艇底底面端延 伸一端距离;所述的尾压浪板为固定式或倾角可调式。
7、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有分列式升力板装置的滑行艇,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楔形板板面向后倾斜与艇底底面形成倾角的角度为8~30°。
8、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有分列式升力板装置的滑行艇,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楔形板安设在艇底左、右两舷中前部距艇首15 45%船长处。
9、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有分列式升力板装置的滑行艇,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楔形板前端由舷边向中往后倾斜,与艇底中线成50 70°夹角。
10、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有分列式升力板装置的滑行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形板呈梯形,伸縮杆与艇内安设的伸縮油缸或气缸相连,使得楔形板板面与艇底底面形成可变倾角,构成可调型分列式升力板,楔形板前端由舷边向艇底中线方向延伸至4/10艇底底面宽度处,且楔形板前端由舷边向中往后倾斜,与艇底中线成60。夹角,楔形板外侧边较内侧边长,外侧边与舷边基本平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艇体设有分列式升力板装置的滑行艇,包括艇体,在艇底左、右两舷中前部安设对称楔形板,艇尾配置尾升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形板前端与艇底底面相连,楔形板板面向后倾斜与艇底底面形成倾角,楔形板由舷边向艇底中线延伸至6/10~3/10的艇底底面宽度处,且楔形板前端由舷边向中往后倾斜,构成分列式升力板。本发明不仅降低了航行阻力,而且解决了艇底中部产生负压,影响海底门进水的问题,使航速得到有效提高;采用可调型分列式升力板和尾升力板,根据海况和航速的不同调整升力板的角度,使其升力达到稳定航行时阻力最小;船艇在回转时,借助分列布置的升力板的左、右差动,实现协调内倾回转,并有最小的回转直径。
文档编号B63B1/16GK101638136SQ20091006371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5日
发明者岳国强, 张再夫, 王永宁, 晟 许, 骏 马 申请人: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