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变频中央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5041阅读:10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变频中央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制冷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变频中央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外型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早期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

远洋船舶是指从事远洋运输的船舶。其流动性大、远离本土补给基地,加上海上不同航区温差大及风浪颠波。船舶可能出现各种问题,要求轮机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处理紧急事故的能力。航行途中,要根据下一航程提出相关燃、润料及物料的申请,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相关规定处理航行中产生的各种废料及油污水。在严寒的冰区航行,不但要做好机电设备的防寒保嗳工作、调节好机器的油水温度,而且要有应急预案,防止海面浮冰堵塞海底。在炎热的海域行驶要防止运转设备热负荷过大。对于集装箱船载有冷藏货柜的,装船后应及时供电并定期巡回检查,防止断电等意外事故发生。在大风浪中航行,为了防止主机超负荷及飞车必须适当控制转速。

中央空调系统由冷热源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组成。采用液体汽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热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热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冷负荷。制冷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至关重要的部分,其采用种类、运行方式、结构形式等直接影响了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中的经济性、高效性、合理性。在远洋船舶方面,由于其长时间在远洋行驶,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状态,船舶上船员的生活环境需要根据当前船舶所处环境进行调整,因此船舶上设置的中央空调系统是不可或缺的。

现有的船舶中央空调设备均采用水系统调节设定温度,水冷中央空调包含四大部件,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制冷剂依次在上述四大部件循环,压缩机出来的冷媒(制冷剂)高温高压的气体,流经冷凝器,降温降压,冷凝器通过冷却水系统将热量带到冷却塔排出,冷媒继续流动经过节流装置,成低温低压液体,流经蒸发器,吸热,再经压缩。在蒸发器的两端接有冷冻水循环系统,制冷剂在此次吸的热量将冷冻水温度降低,使低温的水流到用户端,再经过风机盘管进行热交换,将冷风吹出。但其功耗大,对船舶上的电力储备存在一个较大的消耗量,设备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及时进行维护,对相关零部件进行更换,设备的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在船舶用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加设变频装置,在不增加设备的复杂程度的基础上,实现降低电力资源消耗的目的,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增加远洋船只在远海航行的续航周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变频中央空调装置,主体为空调安装舱,空调安装舱外侧两端设置有两个安全门,空调安装舱内部设置有水池、冷却水管路、冷凝机组、空调箱及电控箱,水池通过冷却水管路与冷凝机组导通,冷凝机组与空调箱相连,电控箱固定设置在冷凝机组外侧,通过导线分别与冷凝机组及空调箱电连接,空调箱与外部通风管道导通。

优选的,冷却水管路包括水池入水管及水池出水管,水池入水管与水池出水管相互并行设置,水池入水管上设置软接A、闸阀A及温度计A,水池出水管上设置有软接B、闸阀B、温度计B、水泵、压力表、Y型过滤器及截止阀,闸阀A、闸阀B、水泵及截止阀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

优选的,水池、冷凝机组及空调箱依次纵向设置,冷凝机外侧与所述空调安装舱内壁保留750~850mm间距。

优选的,冷凝机组与空调箱之间保留350~450mm间距。

优选的,水池为长度为2100~2300mm,宽度为1500~1700mm,高度大于1000mm的立方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水池、冷却水管路、冷凝机组、空调箱及电控箱的配合使用,在船舶用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加设变频装置,在不增加设备的复杂程度的基础上,实现降低电力资源消耗的目的,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增加远洋船只在远海航行的续航周期。

(2)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却水管路包括水池入水管及水池出水管,可对冷却水进行更为精准的管控,与当前现有的变频设备进行区别,通过更加简洁的方式调整冷却温度的变化,降低整体设备的制造成本。

(3)在本实用新型中对水池、冷凝机组及空调箱的设置位置进行了严格的管控,保证其在正常工作时散热良好,并且相互之间工作状态不受影响,设备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却水管路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船舶变频中央空调装置,主体为空调安装舱1,空调安装舱1外侧两端设置有两个安全门2,空调安装舱1内部设置有水池3、冷却水管路4、冷凝机组5、空调箱6及电控箱7,水池3通过冷却水管路4与冷凝机组5导通,冷凝机组5与空调箱6相连,电控箱7固定设置在冷凝机组5外侧,通过导线分别与冷凝机组5及空调箱6电连接,空调箱6与外部通风管道导通。其结构简单,通过水池3、冷却水管路4、冷凝机组5、空调箱6及电控箱7的配合使用,在船舶用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加设变频装置,在不增加设备的复杂程度的基础上,实现降低电力资源消耗的目的,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增加远洋船只在远海航行的续航周期。

如图2所示,冷却水管路4包括水池入水管4a及水池出水管4b,水池入水管4a与水池出水管4b相互并行设置,水池入水管4a上设置软接A 4a1、闸阀A 4a2及温度计A 4a3,水池出水管4b上设置有软接B 4b1、闸阀B 4b2、温度计B 4b3、水泵4b4、压力表4b5、Y型过滤器4b6及截止阀4b7,闸阀A4a2、闸阀B 4b2、水泵4b4及截止阀4b7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控箱7导通。可对冷却水进行更为精准的管控,与当前现有的变频设备进行区别,通过更加简洁的方式调整冷却温度的变化,降低整体设备的制造成本。

其中的水池3、冷凝机组5及空调箱6依次纵向设置,冷凝机组5外侧与空调安装舱1内壁保留750~850mm间距。冷凝机组5与空调箱6之间保留350~450mm间距。水池3为长度为2100~2300mm,宽度为1500~1700mm,高度大于1000mm的立方体结构。对水池3、冷凝机5组及空调箱6的设置位置进行了严格的管控,保证其在正常工作时散热良好,并且相互之间工作状态不受影响,设备使用寿命较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