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压舱充气体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2714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承压舱充气体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深海承压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深海承压舱充氦气的方法。



背景技术:

承压舱是海洋电磁勘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设备通常需要密封在承压舱内。通常承压舱填充的气体是空气,因为空气的导热性一般且含有较多的水分,特别是在海边或者船上开舱维修时,空气中的水分和盐分非常大,使得承压舱内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不能迅速地通过热传导效应传递到舱体并且其中所含水分和盐分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正常工作,特别是承压舱内安装有较大功率发热部件时承压舱内的散热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深海承压舱填充气体的方法通常是采用氮气置换,但是氮气的导热系数和空气的导热系数相差不多,不能满足承压舱内发热部件散热性能的要求;基于上述理由,需要对现有的深海承压舱填充气体的方法进行技术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压舱充气体的方法,以解决承压舱内填充空气导致承压舱内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不能迅速散去以及承压舱内金属元器件易氧化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承压舱充气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承压舱的一端部设置一个或多个充气接口,其中一个充气接口与充气管连接;

2)通过充气管向承压舱内填充氦气;

3)充气完毕后,拔掉充气接口,用承压舱密封堵头密封承压舱充气接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压舱设置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一个横端面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充气接口。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填充氦气过程中将承压舱倒置,承压舱与充气管连接的一端朝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填充氦气前预先将承压舱内抽真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承压舱内以填充氦气取代填充空气,氦气良好的导热可以让承压舱内元器件散发的热量迅速散去,增加了承压舱内的导热性能,从而有利于承压舱内元器件的正常工作;氦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易与承压舱内的电子元器件和金属器件发生氧化反应,可以提高承压舱内电子元器件的稳定性;氦气中水分和盐分含量极低,有利于降低承压舱内的湿度,减少承压舱内的盐分,防止承压舱内的元器件被腐蚀,提高承压舱内电路的稳定性;用倒置承压舱或预先抽真空充氦气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排出承压舱内的空气,过充氦气保证了充分排尽承压舱内的空气,提高承压舱内氦气的纯度;用承压舱密封堵头密封承压舱可以防止承压舱在深海作业时海水进入承压舱;该方法有效的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使系统的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承压舱以及其连接装置的平面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承压舱以及其连接装置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承压舱;2-水密接插件;3-充气管;4-承压舱密封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将元器件固定在承压舱1内,将一个充气接口2安装在承压舱1的一端部,将一根充气管3和任意一个充气接口2连接在一起,使承压舱连接充气管3的一端面朝下,检查承压舱的气密性,做好充气前的准备;用填充氦气来替代填充空气,将普通成品商用罐装氦气通过连接好的一根充气管3和一个充气接口2充入承压舱1内;因为氦气的密度要比空气的密度小,承压舱1内的空气将会从承压舱1底端没有连接充气管3的充气接口2里面被氦气顶出来;向承压舱1内填充气体时采用过充的办法提高了承压舱内氦气的纯度;充完氦气后用承压舱密封堵头密封充气接口,防止海水进入承压舱;将倒置的承压舱水平放置。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2,将元器件固定在承压舱1内,将所有充气接口2安装在承压舱1的一端部,将一根充气管3和一个充气接口2连接在一起,检查承压舱的气密性,做好充气前的准备;将真空抽气泵上的连接管道和承压舱一端面上的充气接口2紧密连接,打开真空抽气泵上的真空阀门,将承压舱1内的空气抽出,使承压舱1内形成真空环境后关闭真空阀门;将普通成品商用罐装氦气通过连接好的一根充气管3和一个充气接口2充入承压舱1内;向承压舱内过充氦气,过充氦气保证所充氦气的纯度;充完氦气后用承压舱密封堵头4密封充气接口,防止海水进入承压舱。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压舱充气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承压舱的一端设置充气接口,充气接口与充气管连接;2)通过充气管向承压舱内填充氦气;填充氦气前预先将承压舱内抽真空或者使用顶空气法将承压舱与充气管连接的一端朝下倒置;3)填充氦气结束后,使用承压舱密封堵头将充气接口密封;本发明中,填充氦气可以使承压舱内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去,提高承压舱内的导热性能,有利于承压舱内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干燥氦气不含水和盐分,可以防止承压舱内的器件被腐蚀,有利于提高承压舱内电路的稳定性;抽真空或顶空气法填充氦气可以排尽承压舱内空气,提高承压舱内氦气的纯度,有效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研发人员:亓夫军;谢飞学;李予国;裴建新;刘惠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4.14
技术公布日:2017.08.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