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管泄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4254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气管泄放装置。



背景技术:

船用柴油机、焚烧炉、锅炉等需要燃烧柴油的大型设备均需连接排管至烟囱,通过烟囱将废气排放到大气中。排气管通常连接有泄放管,用于排放排气管中的烟灰、污水等杂物。现有的设计方案中,泄放管为一条安装有截止阀和存水弯的管路,该泄放管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逐渐积累污水、烟灰等物,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起泄放管堵塞,进而导致污水流入增压器而损坏增压器,造成安全隐患。此外,由于泄放管直通舱底,泄放管堵塞后,内部的油气回流至内舱,会污染机舱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排气管泄放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与排气管连接的泄放管容易堵塞的技术问题,可在泄放管泄放管堵塞后及时疏通,同时在泄放管堵塞时能够进行报警,避免因泄放管堵塞而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管泄放装置,包括:第一泄放管、第二泄放管、二通电磁阀、电控箱及液面报警器;

所述第一泄放管的一端与排气管连接,所述第一泄放管的另一端与舱底连接;所述第二泄放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泄放管连接,所述第二泄放管的另一端与舱底连接;所述第一泄放管与所述第二泄放管的连接处设置为用于存水的弯管结构;

所述液面报警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泄放管上,且所述液面报警器设置在所述弯管结构上方;所述二通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泄放管上,且所述二通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弯管结构下方;

所述液面报警器及所述二通电磁阀与所述电控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泄放管包括:第一直管段、第二直管段、第三直管段及第四直管段;

所述第一直管段的一端与排气管连接,所述第一直管段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直管段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直管段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二通电磁阀与所述第三直管段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直管段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法兰与所述第四直管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直管段的另一端与舱底连接;

所述第二泄放管与所述第二直管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泄放管包括:第一弯管段、第二弯管段及第五直管段;

所述第一弯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泄放管连接,所述第一弯管段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法兰与所述第二弯管段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弯管段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法兰与所述第五直管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直管段的另一端与舱底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气管泄放装置,二通电磁阀处于常闭状态,第一泄放管与第二泄放管的连接处构成弯管结构,常态下排气管中的烟灰及污水从存水弯管经第二泄放管排放至舱底。当第二泄放管堵塞时,通过开启二通电磁阀从第一泄放管下端排出弯管结构内的烟灰及污水,可快速疏通泄放管,同时在泄放管堵塞时液面报警器能够进行报警,可避免因泄放管堵塞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气管泄放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法兰,2-第二法兰,3-第三法兰,4-第四法兰,5-电控箱,6-液面报警器,7-第一泄放管,8-二通电磁阀,9-第二泄放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排气管泄放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与排气管连接的泄放管容易堵塞的技术问题,可在泄放管泄放管堵塞后及时疏通,同时在泄放管堵塞时能够进行报警,避免因泄放管堵塞而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气管泄放装置,包括:第一泄放管7、第二泄放管9、二通电磁阀8、电控箱5及液面报警器6。

第一泄放管7的一端与排气管连接,第一泄放管7的另一端与舱底连接;第二泄放管9的一端与第一泄放管7连接,第二泄放管9的另一端与舱底连接;第一泄放管7与第二泄放管9的连接处设置为用于存水的弯管结构。

液面报警器6设置在第一泄放管7上,且液面报警器6设置在弯管结构上方;二通电磁阀8设置在第一泄放管7上,且二通电磁阀8设置在弯管结构下方。

液面报警器6及二通电磁阀8与电控箱5连接。

接上述方案,第一泄放管7包括:第一直管段、第二直管段、第三直管段及第四直管段。第一直管段的一端与排气管连接,第一直管段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法兰1与第二直管段的一端连接;第二直管段的另一端通过二通电磁阀8与第三直管段的一端连接;第三直管段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法兰3与第四直管段的一端连接,第四直管段的另一端与舱底连接;第二泄放管9与第二直管段连接。

接上述任一方案,第二泄放管9包括:第一弯管段、第二弯管段及第五直管段;第一弯管段的一端与第一泄放管7连接,第一弯管段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法兰2与第二弯管段的一端连接;第二弯管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法兰4与第五直管段的一端连接;第五直管段的另一端与舱底连接。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气管泄放装置进行说明: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排气管泄放装置,包括:第一泄放管7(包括第一直管段、第二直管段、第三直管段及第四直管段)、第二泄放管9(包括第一弯管段、第二弯管段及第五直管段)、二通电磁阀8、电控箱5、液面报警器6、第一法兰1、第二法兰2、第三法兰3及第四法兰4。第一直管段的一端与排气管连接,第一直管段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法兰1与第二直管段的一端连接;第二直管段的另一端通过二通电磁阀8与第三直管段的一端连接;第三直管段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法兰3与第四直管段的一端连接,第四直管段的另一端与舱底连接。第一弯管段的一端与第二直管段连接,第一弯管段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法兰2与第二弯管段的一端连接;第二弯管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法兰4与第五直管段的一端连接;第五直管段的另一端与舱底连接。第一弯管段与第二直管段的连接处设置为正“U”字形状的弯管结构,用于存水。参见图1,液面报警器6设置在第一直管段上,且液面报警器6设置在弯管结构顶部上方约50mm处,液面报警器6在探测到液面高度达到设定值时进行报警并发出指示信号至电控箱5。二通电磁阀8设置在弯管结构下方,液面报警器6及二通电磁阀8与电控箱5连接;电控箱5用于接收液面报警器6发出的指示信号,以及控制二通电磁阀8的通断。

本实施例提供的排气管泄放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参见图1,二通电磁阀8处于常闭状态,第一泄放管7与第二泄放管9的连接处构成弯管结构,常态下排气管中产生的烟灰及污水存放在弯管结构中存放,部分烟灰及污水从弯管结构经第二泄放管9排放至舱底。当第二泄放管9堵塞时,弯管结构中的液面上升,当第一泄放管7中的液面高度上升至设定值后,液面报警器6进行报警并发出指示信号至电控箱5,电控箱5控制二通电磁阀8开启,弯管结构中的烟灰及污水从第一泄放管7下端排出至舱底。当第一泄放管7中的液面下降后,延时一段时间(如30秒),二通电磁阀8自动关闭。同时,液面报警器6可上传液面高度数据至驾控台,在二通电磁阀8无法泄放时,由船员手动拆卸该段存水弯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气管泄放装置,二通电磁阀处于常闭状态,第一泄放管与第二泄放管的连接处构成弯管结构,常态下排气管中的烟灰及污水从存水弯管经第二泄放管排放至舱底。当第二泄放管堵塞时,通过开启二通电磁阀从第一泄放管下端排出弯管结构内的烟灰及污水,可快速疏通泄放管,同时在泄放管堵塞时液面报警器能够进行报警,可避免因泄放管堵塞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气管泄放装置,设置有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第三法兰及第四法兰,可将第一泄放管及第二泄放管拆分为若干段,方便对第一泄放管及第二泄放管进行手动疏通、清洗。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