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中紧急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245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中紧急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中紧急救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的水中紧急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游泳、冲浪以及其他水上项目是人们日常娱乐生活的一个部分。但是俗话说‘水火无情’,当人处于水中的时候,水也就成了潜伏在身边的隐形杀手,若人处于深水区风险就更大,水性不好、不小心落水、游泳时遇有冷水突然腿脚抽筋、在水中耗费较多力气而无力上岸、以及其它的突发情况,都可能随时要了人的命。

目前为了保障生命安全,大部分人都携带救生圈(游泳圈)来确保安全,但是救生圈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另外,有一定的水性基础但又不是很好的人,携带游泳圈会觉得比较妨碍自己的水上运动而觉得麻烦,但若是不携带,一旦遇到超出自己预期的危险出现,就容易发生生命安全事故。

此外,除了游泳圈以外,市面上还出现了通过气瓶充气至气囊的救生设备,但是相比较游泳圈,结构复杂,价格更加昂贵,且也存在携带不便的问题,因此,也较难推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方便携带、不影响水中活动,又能解决紧急情况下救生问题的穿戴式救生装置,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中紧急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气囊,为所述气囊充气的液化气瓶,设置在液化气瓶出气口处的阀门组件,控制所述阀门组件开闭的控制组件,用于安装所述气囊、液化气瓶、阀门组件、控制组件的壳体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阀门控制按钮,将所述阀门控制按钮按下的作用力传递给所述阀门组件使阀门组件朝向液化气瓶内运动的传动部件。

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一拨钮,所述阀门控制按钮的侧面设有挂齿,所述拨钮在靠近挂齿的一侧设有限制阀门控制按钮按下后回弹的卡齿面,拨钮的一侧设有将所述拨钮推向所述阀门控制按钮的弹性件。

所述液化气瓶的两侧设有凸起或凹陷的卡位结构,所述壳体组件在气瓶连接处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卡位结构的固定卡钩和活动卡钩,所述活动卡钩通过一个弹性件保持卡紧液化气瓶的卡接位置。

所述阀门组件包括可穿过所述液化气瓶出气口与传动部件相接触的阀门塞,设于阀门塞外壁上的轴向止位面,套装在阀门塞上密封在液化气瓶出气口与轴向止位面之间的密封圈,套装在阀门塞上将所述轴向止位面推向所述液化气瓶出气口的弹性件。

基于上述的基础结构,根据人体佩戴的位置不同,气囊的数量和分布可以做适当改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可以套在颈部或者是腰部的救生装置,使用的是左右两个气囊,气瓶在对气囊充气时,两个气囊都可以充满;另一个实施例通过绑带帮在臂膀或上身的救生装置,可简化为一个大容积的气囊,相应的两个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分别进行相应的变形。不论是一个气囊还是多个气囊,当按下阀门开关按钮时,气瓶里的液化气体迅速气化放出,因液化气体原本就由较大的压强,通过气道充到气囊时,带有高压强的气体使气囊迅速充气膨胀,膨胀的张力推开半封闭的软胶空腔,或挤开可活动的部分外壳,并最大化充气膨胀;充满气的气囊因在脖子两边或臂膀处,所以气囊的漂浮带动人的头部或肩膀以上的部分浮在水面,以预防人体在没有游泳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头部漂浮水面、自由呼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中救生装置主要是供应急所需,在通常状态下,产品轻小易带,不影响人们的水上运动,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只需要拍打一下较大的阀门控制按钮,气囊可迅速充气并托起人体头部上浮,因此操作十分方便,充气快速,结构与佩戴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而且收纳也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上壳除外)。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底座的组装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气道结构的其他实施例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传动部件的其他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以套在颈部或者是腰部的水中紧急救生装置,该水中紧急救生装置包括安装各部件的壳体组件,具体包括了两个弧形的软性塑胶壳3、第一壳体2和可分离接插件4,这两个软性塑胶壳3内分别安装着两个未充气时折叠好的气囊31,两个弧形的软性塑胶壳3的一边通过第一壳体2连接,相对的另一边通过一个可分离接插件4连接,液化气瓶1固定在两个气囊之间的第一壳体2侧边,第一壳体2内设有连通液化气瓶的主气道和分支通往两个气囊的分气道,液化气瓶1的出气口处设置有阀门组件,第一壳体2上靠近阀门组件的位置处设有可以打开或关闭该阀门组件的控制组件,经由控制组件以后,再分成两条分气道分别连通两个气囊进气口,第一壳体在本实施例中起到对外构成密封气道、并具有阀门控制、连通液化气瓶出气口与气囊进气口、连接穿戴部分结构件的作用。

如图1、2所示,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2表面的阀门控制按钮21,阀门控制按钮21可以垂直于第一壳体2表面向下按压,在第一壳体2内设有一个可以进行约90度传力的杠杆活动件28作为传动部件,杠杆活动件28的一端正好对着阀门控制按钮24,当阀门控制按钮21按下,杠杆活动件28会绕其上的转轴做向下旋转的动作,使得杠杆活动件28的另一端会去接触阀门组件,将阀门组件朝向液化气瓶内推动,从而打开出气口,液化气瓶中的盛装的液态二氧化碳、氢气或其它对环境无害的液态气体等将从出气口挥发成气体进入到气囊31中。

如图3所示,为了在紧急情况下顺利救生,可以设置成按一下阀门控制按钮21,气囊31自动充满,不需要一直按着阀门控制按钮21进行充气,因此,控制组件还可以包括一个拨钮22,阀门控制按钮21在垂直于其按下作用力的平面内一侧铰接,另一侧设有挂齿,拨钮22靠近挂齿的一侧设有限制阀门控制按钮按下后回弹的卡齿面,拨钮的另一侧设有将钮挤向阀门控制按钮的弹簧。当阀门控制按钮21按下后,其挂齿沿着卡齿面向下滑,但是被卡齿面上的卡齿限制其不再往回运动,因此阀门控制按钮21一旦被按下,就可以一直保持这种状态,使阀门组件打开,直至气囊31充满。若需要阀门控制按钮21回位时,可拨动拨钮22,弹簧被压缩,卡齿面放开了阀门控制按钮21的挂齿,则阀门控制按钮21回复原位,阀门组件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阀门组件包括一根可穿过液化气瓶出气口与杠杆活动件相接触的阀门塞11,阀门塞11外壁上设置着轴向止位面,阀门塞11的一端套装着密封在液化气瓶出气口与轴向止位面之间的密封圈12,另一端套装着将轴向止位面顶向液化气瓶出气口的弹簧13。通常情况下,弹簧挤压轴向止位面顶紧密封圈12,密封液化气瓶1的出气口,当阀门组件被打开时,弹簧被进一步压缩,阀门塞自出气口向液化气瓶内运动,从而使轴向止位面和密封圈离开出气口,实现对气囊进行充气。

在本实施例中,液化气瓶1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两个凸起的卡位14,除了凸起的卡位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成凹陷的卡位结构,也是等同的效果。

壳体组件的第一壳体2中还设有与液化气瓶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一个固定卡钩26和一个活动卡钩25,固定卡钩26与液化气瓶一侧卡位挂接,活动卡钩25一端为卡钩,另一端为与卡钩相对的直角形,活动卡钩在直角处与壳体组件铰接,其顶部的直角边按压在一弹簧上。安装液化气瓶时,先将气瓶上的一个凸起卡位插入壳体的固定卡钩中,气瓶的另一端向第一壳体的主体方向推动,活动卡钩25上的导向面会使活动卡钩本身旋转后退,气瓶推到位后,活动卡钩25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回位,钩住气瓶上的卡位14。取下液化气瓶只用掰开活动卡钩25外露的导向面部分,就可以轻松卸下液化气瓶。

本实施例中,可分离接插件包括分别与两个弧形软性塑胶壳3螺钉连接的若干个接插条42和固定圆筒41,接插条42端部外侧设有凸起,固定圆筒内对应每一条接插条的凸起设有开口。接插条可以采用塑料制成,当需要将两个弧形软性塑胶壳3连接在一起时,将接插条插入到固定圆筒内,由于接插条具备一定的长度,其端部可以略微靠近固定圆筒的圆心方向压缩,移动至开口处时,接插条的端部将受到其本身的回复力,凸起将露出在开口外。需要分离弧形软性塑胶壳3时,在开口处,向内挤压接插条的凸起,同时拔出接插条,就可以分离弧形软性塑胶壳3。弧形软性塑胶壳3的另一端通过螺丝紧固件,安装在第一壳体1上。

如图5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以佩戴在手臂上的水中紧急救生装置,该实施例采用了一个气囊31,因此,其壳体组件与第一实施例存在不同,其他壳体组件与液化气瓶的连接方式、阀门组件、控制组件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近似。

在该实施例中,壳体组件包括通过相互对接的左半壳5和右半壳6,右半壳6的上部62与下部相互铰接,左半壳5和右半壳6的上部通过磁石7相互连接形成用于容纳气囊的空腔,在左半壳5与右半壳6的中间部分设置有软胶密封件和分隔板,用于密封形成连通气囊和液化气瓶的主气道。左半壳5和右半壳6的下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控制组件设于左半壳和右半壳的下部,液化气瓶1连接在左半壳和右半壳的底部。气囊31折叠后放入空腔中,左半壳5设计了一个沟槽结构51,右半壳相应的设计了骨位61,当左半壳5与右半壳6对接组装时,右半壳6上的骨位61插入沟槽结构51中,以卡紧并拉住气囊31,防止救生装置在使用时水的浮力拉坏气囊进气口。按下阀门控制按钮21,气瓶1中的气体可迅速充入气囊31,气囊31在气压下膨胀并撑开磁铁7相互之间的吸力,右半壳的上部62向外翻转,气囊外露并完全充气鼓起。

用于卡接气瓶1的活动挂钩25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做了点改变,其卡接工作方式基本相同,活动挂钩一端为挂钩,另一端铰接,在活动挂钩中部有将其挤向固定挂钩的弹簧,所以当远离固定挂钩向外掰活动挂钩时,可以放入或卸下液化气瓶1,松开手,在弹簧的回复作用力下,就可以卡紧液化气瓶了。

本实施例将壳体组件绑在手上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左半壳5的两边各设置一个用于穿绑带的把手53。但是装在臂膀上的救生装置,在气囊充气漂浮后,为尽量避免人在划水时臂膀的活动导致气囊不停受到斜向拉扯力而过早损坏,第二种是可在左半壳5的下方设置具有限制角度的旋转底座,如附图7所示,在左半壳5的外表面下面设置有与左半壳5旋转连接的旋转底座8,旋转底座8的两侧设置有可供绑带81穿过的把手,为了便于绑带穿过,旋转底座两侧朝向远离左半壳的方向弯折。

旋转底座8的中间设置有台阶的圆孔,左半壳7对应的位置凸出一段对应的圆柱面能配合旋转底座8上的圆孔做旋转运动,旋转底座8的台阶处设置有螺旋弹簧82作为复位弹簧,螺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左半壳5上,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旋转底座8上,弹簧起到移除外力,壳体组件能弹性回位,壳体组件受力旋转,弹簧变形的作用。除了采用螺旋弹簧作为复位弹簧以外,还可以采用至少一个圆环形弹簧或圆柱形弹簧或扭簧。旋转底座8与左半壳5依靠压板83和紧固螺丝进行间隙连接。

在上述两种实施例当中,气道的形成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图8所示,以第一实施例为基础,例举了其他的形成气道的密封方式。可以采用密封条27'(或密封圈)并通过壳体组件的分隔板形成骨位围成密封气道,还可以将用于密封的软胶部分27'',直接注塑成型或胶合成型在第一壳体中围成气道的分隔板上方,通过第一壳体2底座和上盖的组装,通过螺丝紧固后,也可起到密封的作用,部分按键处的密封也可采用类似的做法。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除了例举的杠杆活动件作为转动部件来打开液化气瓶上的阀门组件以外,传动部件还可以采用连杆、斜滑杆、凸轮、螺旋以及他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图9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列举了其他三种传动部件的实施例。第一种是通过连杆机构把阀门控制按钮21的按压力转换为推开液化气瓶上阀门力举例,在最左侧的图中两铰接连杆的左连杆左端通过转轴铰接在壳体组件的某一合适位置,铰接连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可滑动推开阀门组件的合适位置上,两铰接连杆的中间铰接处,拱起位于阀门控制按钮21按压点的下方。用力按下阀门控制按钮21,按钮按压点隔着用于密封的软胶层推动两铰接连杆的拱起处下移,图中左连杆绕左端铰接处旋转,配合阀门控制按钮的按压力,使右连杆的右端产生往右的推力,此推力推动气瓶上的阀门开关件,以实现气瓶对气囊的充气。第二种是通过斜滑杆形式推动阀门组件的方式,中间图中斜滑杆组件的上端有两个外凸的圆柱面结构,在壳体组件对应位置的两边设置有斜向靠近气瓶阀门的滑槽,斜滑杆组件上端的两个外凸的圆柱面结构可以在此滑槽内滑动,斜滑杆组件的下端设置在可滑动推开阀门组件的合适位置上,用力按下阀门控制按钮21,按钮按压点隔着用于密封的软胶层推动斜滑杆组件的上端沿滑槽滑动,因为滑槽是斜向气瓶阀门的,故斜滑杆组件的下端下移推动阀门组件,以实现气瓶对气囊的充气。第三种是采用凸轮的形式作为传动部件,最右侧图中上凸轮的转轴位置铰接在壳体组件上,下凸轮的转轴伸入壳体组件侧面内凹的滑槽中,用力按下阀门控制按钮21,按钮按压点隔着用于密封的软胶层推动两凸轮沿图示箭头方向转动,转动过程中逐渐变大的半径会推动下边的凸轮下移,此时连接在下凸轮轴位置的推杆推开阀门组件,以实现气瓶对气囊的充气。除了上述几种传动部件的具体实现方式,还可以其他多种类似的方式,都应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可以采用轻薄、柔韧性较好聚乙烯、聚苯乙烯、PVC或类似属性的材料制成,气囊的大小可根据漂浮要求确定,气囊在靠近软性塑胶壳的一边设计多一些材料,用来强力粘接在软性塑胶壳3的内侧面上,软性塑胶壳3由TPU、硅橡胶或类似属性的软性材质制成,软性塑胶壳的外侧材料厚度逐渐变薄,受力也更容易变形,最外侧有开口,未充气的气囊折叠着放入空腔中,若气囊充气,气压会使气囊从空腔结构中挤出,充气后的状态如附图4所示,气囊的一边因强力粘接在软性塑胶壳的内侧面上,故与软性塑胶壳紧紧连接着,以保护气囊进气口不容易被拉扯坏。

本实用新型的液化气瓶1可以由硬性塑胶或金属材料制成,液化气瓶1可以分解为气瓶主体和气瓶盖,且气瓶主体和气瓶盖的结合部位设有相互配合的粘接面,用强力粘接剂可粘接并起到密封的作用(如同一次性打火机的气瓶粘接工艺)。第一壳体2形成气道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注塑形成多个方格,图2中示出来第一壳体的开盖结构图,多个方格上方可以用软胶密封件27并配合软胶密封件27上的分隔板压合密封住,即可将第二壳体中的气道分成三个对外相对密封的区域(中间方格、左侧方格和右侧方格),中间方格与液化气瓶的出气口连通为主气道,控制组件对应地设置在中间方格内,左右两侧方格形成了分别通往两个气囊的分气道,在这两个分气道上靠近气囊的地方分别设有一个排气阀门及排气按钮,在救生装置使用过后欲收起时,按压排气按钮24,排气阀门打开,可以排掉气囊中气体,排空的气囊就可以折叠好放入弧形空腔连接件3中。在这两个分气道靠近主气道的一端则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由一个气阀结构件23及一个弹簧构成,弹簧将气阀结构件挤压至主气道和分气道上的连通口,当液化气瓶对着气囊充气时,受到压差的作用,弹簧将被压缩,气阀结构件23远离连通口,可以进行充气,而充气完成以后,压差消失,弹簧回复,将气阀结构件23挤压至连通口,气阀结构件端面的软胶密封垫正好密封连通口,这样气流可以从中间方格向左右侧方格流动而没办法从左右侧方格向中间方格流动,设置该单向阀的作用是在气囊充气后,如果其中一个气囊意外破裂而放出气体,另一个气囊中的气体不会从气道回流而放出,这样保险系数会高一些。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